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 > 「嘯聚」的「嘯」原來是一種音樂樣式 >

「嘯聚」的「嘯」原來是一種音樂樣式

「嘯聚山林」過去是指強盜們盤踞山林,打家劫舍;今天也常用「嘯聚」形容朋友之間各式各樣的聚會。人們認為「嘯」就是呼嘯、呼喊、招呼的意思,其實是不正確的,「嘯」在古代是一個專有名詞,是音樂的一種。

嘯,撮口作聲,用口哨演奏音樂。這種音樂的源頭很久遠,但是直到魏晉時期才形成一種專門的音樂樣式,湧現出許許多多善嘯的音樂大師。其中最有名的是阮籍和孫登。

孫登是當時最著名的嘯術大師,他的嘯聲被稱為「動地」,乃春秋時期大音樂家師曠的傳人。「動地」傳之師曠「清徵」一曲。當年師曠為晉平公演奏「清徵」,一奏引來了十六隻黑色的鶴,聚集在廊門前;再奏十六隻鶴排成了行列;三奏十六隻鶴伸長脖子鳴叫,展開翅膀舞蹈。鶴的鳴叫和舞蹈並不是喜樂,因為「清徵」是一曲悲歌。孫登的「動地」嘯聲繼承了「清徵」悲歌的特質:隱隱發聲,習習傳來,震霆所不能加;沉鬱之處竭力遏制,山雨欲來風滿樓;等到蓄勢而發的時候,鼓怒作氣,呵叱而令山嶽俱舉。真乃一嘯之下,「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盪風雷激」!

阮籍在蘇門山偶遇孫登,知道這是一位世外高人,就想和他結交,誰知孫登連理都不理。阮籍覺得很無趣,於是長嘯而退。原來阮籍也是一位嘯術能手,嘯聲能傳到數百步以外。這一回阮籍動了怒,為了顯示真本事,一開口就長嘯了數十聲,嘯聲一疊一疊,山鳴谷應。因為是動怒而嘯,所以超水平發揮。豈料下山途中,嘯聲未已,孫登的嘯聲也起來了。這一嘯可不得了,只嘯到四五聲的光景,阮籍就覺得山巒草木都發出了異聲,所謂草木皆兵。再嘯兩聲,須臾之間急風暴雨驟至,緊接著鸞鳳、孔雀等珍禽異獸繽紛而來,不可勝數。孫登這一嘯有個名目,叫「清角」,其音比「清徵」更悲。當年晉平公請師曠演奏「清角」之音,師曠說這是黃帝當年演奏的曲目,您老德薄,不配聽此曲,聽了會傷身。晉文公不服氣,不肯承認自己德薄,非得請師曠彈奏。師曠長歎一聲,開始鼓琴。一奏,黑雲從西北方向升起;再奏,大風起,暴雨隨之而來,撕裂了帷幕,刮翻了盛肉的器皿,將廊上的瓦片打得粉碎。緊接著晉國大旱三年,晉文公本人身患奇瘡。

孫登這一嘯,徹底將阮籍嘯服了。回去後,阮籍不僅寫了一篇著名的《大人先生傳》稱頌孫登,而且記下了孫登之嘯的曲譜,傳之後世。阮籍更在孫登之嘯的基礎上,獨創了一門嘯法,稱作「阮氏逸韻」,以音韻放逸、韻響嘹亮而得名。

所以,如果有人真的想「嘯聚山林」,應該找到阮籍的曲譜,學會這種驚天地動鬼神的嘯術,才能在山林裡真正駐紮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