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 > 「鄉願」為何指敗壞道德的人 >

「鄉願」為何指敗壞道德的人

「鄉願」這個詞出自孔子。孔子在《論語·陽貨》中直截了當地說:「鄉願,德之賊也。」他指控鄉願是敗壞道德的人。

緊接著,孔子又在《論語·子路》中發揮這一概念。孔子的學生問老師:「有一個人,鄉人都讚揚他,這人怎麼樣?」孔子回答道:「這人的品性不能肯定。」子貢又問:「有一個人,鄉人都厭惡他,這人怎麼樣?」孔子回答道:「這人的品性也不能肯定。假如有一個人,鄉里的好人都讚美他,鄉里的壞人都厭惡他,這才是最理想的人。」

子貢所說的「鄉里人都讚揚他」的人就是孔子口中的「鄉願」。

孟子對「鄉願」做了進一步的定義:「像閹人那樣在世上獻媚邀寵的人就是鄉願。鄉願這種人,你要批評他卻找不出具體的事例來;要指責他卻又覺得沒什麼可指責的。這種人和流俗,和污濁的社會同流合污,平時卻表現得貌似忠厚,行為廉潔,以致人人都喜歡他,他也沾沾自喜。這種人決不能跟他一起談論堯舜之道。孔子把鄉願稱作似是而非的人,像混在禾苗中的莠草。」

至此,「鄉願」的意思終於清楚了:「鄉願」就是那種口是心非、似是而非、貌似忠厚、沒有任何道德原則、媚俗趨時、老好人的偽君子和假道學,這種人非常具有迷惑性,從人人都喜歡他就可以看出來。因此孔子才說這種人是「德之賊也」。

孔子的話真是一針見血,我們今天的生活中也充斥著這種偽君子,表面上冠冕堂皇,背地裡男盜女娼,這些人統統都是「鄉願之徒」。

「鄉願」,「願」是謹慎、老實、恭謹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