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 > 「下馬威」原來是「下車威」 >

「下馬威」原來是「下車威」

「下馬威」這個俗語最早的意思是指官吏剛到任時嚴厲對待屬員,以顯示自己的官威,後來泛指初見面時藉故給人出難題,以顯示權威。

「下馬威」最早是「下車威」。西漢時,定襄這個地方的豪強無視法度,橫行無忌,於是班伯毛遂自薦,當了定襄太守。班伯素有威名,他是主動請纓來治理定襄的,人人都很害怕,「畏其下車作威」,因此個個都加以收斂。班伯「下車作威」顯然是為了震懾豪強,不過最早的「下車」卻是施仁政。「下車」一詞出自周武王。《禮記·樂記》載:「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車而封黃帝之後於薊,封帝堯之後於祝,封帝舜之後於陳;下車而封夏後氏之後於杞。」周武王滅了商王朝之後,「未及下車」便開始分封黃帝、堯和舜的後裔,「下車」之後又分封夏王室的後裔,這些仁政有效地穩定了社會秩序。後來就把初即位或者剛到任稱作「下車」,也才有了「下車伊始」這個成語。

「下馬威」這個俗語出自清初黃六鴻《福惠全書》。一位管理河道的下等書吏,上任之初,先派一名手下拿著一根叫作「巴棍」的棍子,馳馬先到,將下屬痛打一頓,「遂執所攜巴棍而毒毆之,名曰打下馬威」。從此之後,每個剛上任的官員都喜歡「打下馬威」,這種陋習直到現在還能在官場上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