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 > 「齷齪」本來並不卑鄙 >

「齷齪」本來並不卑鄙

「齷齪」一詞在今天的日常用語中多用於卑鄙醜惡、骯髒的意思,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貶義詞,但是在古代,它的貶義卻並沒有這麼嚴重,中間經過了長期的演變過程。

「齷齪」讀作wo chuo,「齪」的本義是侷促、拘謹,和「齷」組成的雙音詞「齷齪」本義是形容牙齒排列的樣子,因為牙齒排列得很緊,幾乎沒有任何空間,因此引申而形容一個人器量狹隘,拘於小節。張衡的《西京賦》中有這樣的句子:「獨儉嗇以齷齪,忘蟋蟀之謂何。」左思的《吳都賦》中有「齷齪而算,顧亦曲士之所歎也」的句子,李善對此註解道:「齷齪,好苛局小之貌。」「齷齪,小節也。」都是指拘於小節的意思。南朝宋鮑照的《代放歌行》中寫道:「小人自齷齪,安知曠士懷?」曠士是胸襟開闊之士,正好是「齷齪小人」的反面。李白有「齷齪東籬下,淵明不足群」的詩句,同樣是形容陶淵明居住在狹隘的東籬下,不足以效仿之意。

詞義更顯豁的是明朝著名文學家袁枚的一段文字,在《隨園詩話》中袁枚這樣評價詩人:「如其胸境齷齪,相對塵俗,雖終日咬文嚼字,連篇累牘,乃非詩人矣。」此處「齷齪」即是指胸中境界狹小、拘於小節的詩人。

「齷齪」一詞入詩,最有名的是孟郊《登科後》一詩:「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此處「齷齪」跟登科後的春風得意相比照,活脫脫地描繪出沒有登科時困頓的情形。

在這些用法中,卑鄙和骯髒的意思還都沒有出現,大約從宋朝開始,才漸漸引申出後來的義項。比如宋朝的方勺如此抒發對當朝者的不平之氣:「當軸者皆齷齪邪佞之徒,但知以聲色土木淫蠱上心耳。」「齷齪」和「邪佞」並舉,可見有多麼的卑鄙醜惡。到了元明時期,「齷齪」開始進入人們的口語,戲曲和話本小說中屢屢出現,元朝高文秀的劇作《黑旋風》:「他見我風吹的齷齪,是這鼻凹裡黑。」《古今小說·沈小霞相會出師表》:「賃房盡有,只是齷齪低窪,急切難得中意的。」都是骯髒的意思。到了近代,「齷齪」完全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用語,詞義也隨之定型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