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 > 「談何容易」誤用了兩千年 >

「談何容易」誤用了兩千年

“談何容易”這個成語在今天的意思是凡事辦起來沒有想像得那麼簡單,說起來容易,做出來可就沒有那麼簡單了,讀起來的停頓是“談—何—容易”。可是在古代,這個成語的意思卻大相逕庭,讀起來的停頓是“談—何容—易”,談,說話;何容,豈可,怎能容許;易,輕易。意思是說話怎能容許輕易而為呢?

此語出自漢代著名滑稽大師東方朔的《非有先生論》一文。東方朔虛構了一個非有先生,去吳國做官,沉默了三年,一句話都沒有說,既沒有勸諫吳王的話,也沒有讚美吳王的話。吳王終於沉不住氣了,對非有先生說:“寡人托庇於先人之功,為國事夙興夜寐地操勞,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懈怠。我請您來吳國,是想請您輔佐我,可是您既不說好話也不說壞話。假如您真的有才能卻不發揮出來,那就是您不忠;而如果您有諫言我卻沒有聽從,那就是寡人不明。您是不是擔心我不明所以才沉默的?”

非有先生伏下身子,唯唯而已。吳王說:“現在您可以談了,我洗耳恭聽。”

非有先生回答道:“哎呀!可以談了嗎?可以談了嗎?談何容易!所談的內容有讓人悖目、逆耳、違心之言,或者所談的內容讓人悅目、順耳、快心,可是對人的行為卻沒有絲毫幫助的,假如不是明王聖主,有誰會聽這種談論呢?”非有先生所說的“談何容易”即談論怎能容許輕易而為,因此只有明君才能納諫。

吳王一聽非有先生懷疑自己不能納諫,趕緊正色道:“我準備好了,您開始談吧。”

非有先生於是舉了夏桀的忠臣關龍逢、殷紂王的忠臣比干直言而遭殺戮的故事,來證明“談何容易”。又說邪惡的君主聽信小人之言,因此賢士們都躲進了深山老林做隱士去了,這樣的君主令人生畏,同樣是“談何容易”。這一番話說得吳王出了一身冷汗,立馬向非有先生表明自己願意遠小人、近君子、裁減一切奢侈用度的決心。

在這段對話中,非有先生一共用了四個“談何容易”,來證明向國君進諫,談論國事豈能輕易而為,“懇言則辭淺而不入,深言則逆耳而失指”,甚至會有殺身之禍。這就是“談何容易”這個成語的原始義項,跟現在的意思截然不同,後來這一成語將“容易”連讀,致使它完全變成了“凡事辦起來沒有想像得那麼簡單”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