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 > 「使節」的稱謂是怎麼來的 >

「使節」的稱謂是怎麼來的

派駐國外的大使或者代表稱作「使節」,這個稱謂是怎麼來的呢?「節」又稱符節、符信,用金、玉、竹、木、銅等各種材質製成,上刻文字,分為兩半,使用時以兩半相合為驗,是我國古代使者所持的重要憑證。鄭玄解釋道:「使節,使卿大夫聘於天子諸侯,行道所執之信也。」

周代專門設有執掌符節的官職,稱「掌節」,而且對符節的等級和因地制宜都有具體的規定:天子和諸侯的使者要使用玉製的「玉節」,公卿大夫的使者要使用犀牛角制的「角節」。多山的諸侯國因為老虎多,所以要使用虎形的「虎節」;多土地的諸侯國因為人多,所以要使用人形的「人節」;多水的諸侯國因為龍多,所以要使用龍形的「龍節」。這三種符節都用金子製成,然後把所要傳達的事情寫在竹簡上,配合符節一起使用。漢代的「竹使符」即由此而來。竹使符是竹製的信符,右半邊留在京城,左半邊授予郡國。凡是發兵一律使用銅製的虎符,其餘的徵調才使用「竹使符」。應劭解釋過「竹使符」的形制:「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長五寸,鐫刻篆書,第一至第五。」

對出入國門、關門,《周禮》也有細緻的規定:負責管理國門和關門的人,只需使用普通的竹製「符節」即可;如果是財貨出入,必須使用玉製的「璽節」;特使出訪要持「旌節」。「旌節」跟其他的符節不同,雖然也是竹製的,但是柄長八尺,必須手持,而且竹節上綴有三重犛牛尾作裝飾。漢武帝當年派遣蘇武出使匈奴,蘇武被匈奴扣留,放逐到北海去牧羊,蘇武仍然持著這種旌節,時間久了,「節旄盡落」,節上的犛牛尾全都掉落了。

漢語中有一個成語叫作「若合符節」,比喻兩者完全吻合,就是從這些符節而來,形容兩半符節剛好能夠合在一起。起源於各種符節的「使節」一詞,後來就泛指一國派駐另一國的外交人員。

雖然早就有「兩國相爭,不斬來使」的古訓,但是弱國的使節常常會遭受羞辱。齊國國相晏子生得身材矮小,奉命出使楚國的時候,楚王為了羞辱他,在正門旁邊開了一扇小門,請晏子從小門進去。晏子死活不走小門,正色說道:「只有出使狗國才能從小門出入,我出使的是楚國,卻讓我從小門出入,難道楚國是狗國嗎?」禮賓官一聽,哪裡能承認楚國是狗國啊,只好請晏子走正門進宮。

見到楚王之後,楚王對晏子說:「齊國大概沒有多少人吧?」

晏子回答道:「我們齊國僅都城臨淄就有7500戶人家,走在大街上的行人,張開衣袖就可以遮住太陽,揮汗就像下雨,摩肩接踵,怎麼能說沒人呢!」

楚王立刻緊接晏子的話問道:「既然有人,為什麼會派你這個小個子當使節呢?」

晏子回答道:「齊國派遣使節有個原則,賢能的使節派去出使國君同樣賢能的國家,不賢的使節就派去出使國君同樣不賢的國家。我是齊國最平庸最沒有賢德的人,因此才派我出使楚國。」

這番話當場說得楚王啞口無言,楚王本想羞辱晏子,沒想到晏子如此機智,反而羞辱了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