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 > 「商女」是什麼樣的歌女 >

「商女」是什麼樣的歌女

杜牧《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首詩的知名度太高了,以至於最後兩句變成了中國人的日常用語。

《玉樹後庭花》是南北朝亂世南朝陳的最後一位皇帝陳後主陳叔寶所作的一首艷詩,寫完此詩數年後,陳亡國,「後庭花」因此被人們稱為「亡國之音」。

「商女不知亡國恨」,「商女」到底是什麼樣的女人?

一種說法是「商女」即歌女出身嫁作商人婦,在秦淮河的舟中唱《後庭花》。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即贊同此說。

還有一種說法是「商女」即歌女,可是為什麼「商女」即歌女卻又語焉不詳。

商,是中國古代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之一的商調,其音淒愴哀怨,但在五聲音階之中並非最悲涼的,而是屬於格調高雅的音樂。唐代的妓女職業不僅得到官方的認可,而且分工極為明細,有宮妓、官妓、營妓、私妓、民妓、散娼等種種分工。各分工之中又有不同的等級。「商女」應當是屬於歌妓中等級較高,只演唱格調高雅的「商調」的歌女。陳叔寶所作《玉樹後庭花》乃是御制,雖然是艷詩,但是格調典雅,因此陳亡後,因其典雅,不合民情,民間很少傳唱,只在教坊和花間酒樓等高級場所傳唱。

但是如果將杜牧此詩理解成對「商女」的譴責和惋惜,那就未免弱化了這首詩的內涵。杜牧的感慨有更深刻的內容在。和唐代歌妓宴飲時,狎客可以「點歌」,「商女」只是歌女,在秦淮河上點《玉樹後庭花》這首歌的乃是眾多的狎客,這些狎客一定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否則無法在此高級場所高消費。正當晚唐氣運漸衰,國家即將傾覆的當口,這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還在點唱亡國之音,這才是杜牧的詩眼所在。他真正想譴責的是這些人,而不是「商女」。

果然,杜牧寫成此詩數十年之後,唐朝就宣告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