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 > 「桑梓」為何指故鄉 >

「桑梓」為何指故鄉

革命烈士黃治峰早年寫過一首膾炙人口的詩:「男兒立志出鄉關,報答國家哪肯還,埋骨豈須桑梓地,人生到處有青山。」其中「桑梓」一詞是故鄉的代稱。

為什麼用「桑梓」指稱故鄉呢?原來在我國古代,桑樹和梓樹是栽種最廣的兩種樹種。我國是世界上種桑養蠶最早的國家,桑樹的栽培已有七千多年的歷史。商代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現桑、蠶、絲、帛等字形,到了周代,採桑養蠶已是非常常見的農活。春秋戰國時期,桑樹已成片栽植。梓(zǐ)樹則是原產我國的樹種,是一種速生樹種,用途廣泛:嫩葉可以食用;根皮或樹皮的韌皮部(梓白皮)可以入藥,能清熱、解毒、殺蟲;種子亦可入藥,為利尿劑;木材可作傢俱。

因為這兩種樹用途廣泛,種植和生長容易,因此古人在房前屋後大量種植。《詩經·小弁》中寫道:「維桑與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意思是,想到桑樹和梓樹,我總是畢恭畢敬。我尊敬的只有父親,依戀的只有母親。朱熹說:「桑、梓二木,古者五畝之宅,樹之牆下,以遺子孫給蠶食,具器用者也⋯⋯桑梓,父母所植。」可見「桑梓」乃父母所植,旅居在外或者客居他鄉的人們看到這兩種樹木,自然而然就想起了父母,想起了故鄉。

至遲到東漢時期,人們就已經用「桑梓」借指故鄉或鄉親父老了。張衡的《南都賦》中寫道:「永世克孝,懷桑梓焉;真人南巡,睹舊裡焉。」「桑梓」和「舊裡」並舉,都是故鄉的意思。三國時期流落匈奴的女詩人蔡琰有過更為沉痛的「桑梓之思」,在《胡笳十八拍》中,她痛徹肺腑地詠歎道:「我非貪生而惡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歸桑梓,死當埋骨兮長已矣。」她說我這麼苟且偷生,只是想回到可以埋骨的故鄉,「桑梓之思」,令人下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