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 > 「桑榆」為何指晚年 >

「桑榆」為何指晚年

馮異是東漢光武帝劉秀手下的一員大將,劉秀登基第二年,派馮異剿滅赤眉軍,馮異和赤眉軍相持了好幾個月,互有勝負。過了一年,與馮異聯手的另外兩位大將不聽馮異的計策,結果中了赤眉軍的計,大敗,馮異也受到連累,連戰馬都顧不上了,徒步突圍而出,麾下只剩下了幾個人。馮異沒有氣餒,收集殘兵共幾萬人,和赤眉軍約期會戰。會戰前,馮異派遣了一支精壯的敢死隊,人人都換上赤眉軍的衣服,事先埋伏在路邊隱秘之處。兩軍交戰時,馮異故意示弱,赤眉軍眼看著漢軍士氣不振,軍容不整,立刻派來主力部隊,準備全殲漢軍。激戰到下午,埋伏的敢死隊突然衝出,加入戰團,由於他們穿的衣服跟赤眉軍相同,無法辨別身份,又加上都是生力軍,赤眉軍只好敗退,馮異緊追不捨,大破赤眉軍,二十萬赤眉軍全部投降馮異,至此,前後延續十年之久的赤眉起義以失敗告終。

事後,劉秀下詔慰勞馮異,說:「赤眉破平,士吏勞苦,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澠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方論功賞,以答大勳。」這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這個成語第一次在史籍中現身。各種辭書都把「東隅」解釋為日出之地,把「桑榆」解釋為日暮,但是「東隅」和「桑榆」為什麼有這樣的含義,卻語焉不詳。

「隅」和「嵎」是通假字,「嵎谷」是神話傳說中的日出之處,因此用「東隅」來指代日出之地。「桑榆」通常解釋為日落時陽光照在桑樹和榆樹的樹頂,因此比喻日暮。此語出自唐人徐堅所撰《初學記》,其中轉引的《淮南子》,在詳細描寫了一天之中太陽從東到西的路途之後,寫道:「日入崦嵫,經於細柳,入虞泉之池,曙於蒙谷之浦,日西垂,影在樹端,謂之桑榆。」崦嵫是神話傳說中的日入之地,細流、虞泉、蒙谷都是太陽落山之前的必經之地。崦嵫大約位於今甘肅天水西境,古時候遍植桑榆二樹,因以為喻。

明白了「東隅」和「桑榆」的來歷,「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這個成語的意思也就明白了:比喻在這個地方失敗了,又在另一個地方得到了補償。聯繫馮異的遭遇,這個說法非常形象:馮異在回溪這個地方「垂翅」,被赤眉軍打敗,但是又在澠池「奮翼」,最終戰勝了赤眉軍。

因為劉秀創造的這個成語,「桑榆」又被後人用來比喻晚年。白居易(字樂天)和劉禹錫(字夢得)晚年都患有眼病和足病,看書、行走不便,白居易產生了消極情緒,寫了一首《詠老贈夢得》的詩寄給劉禹錫:「與君俱老也,自問老何如。眼澀夜先臥,頭慵朝未梳。有時扶杖出,盡日閉門居。懶照新磨鏡,休看小字書。情於故人重,跡共少年疏。唯是閒談興,相逢尚有餘。」針對老友的消極情緒,劉禹錫回復了一首詩,勸解白居易人老乃是一種自然趨勢,既然抗拒不了,就要保持一種樂觀進取的精神。這首詩名為《酬樂天詠老見示》:「人誰不願老,老去有誰憐。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廢書緣惜眼,多炙為隨年。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xiāo)然。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從此成為千古名句,鼓勵老年人發揮餘熱,永葆夕陽紅的健康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