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 > 「入幕之賓」為何指男同性戀 >

「入幕之賓」為何指男同性戀

「龍陽之興」、「斷袖之歡」、「斷袖之癖」、「分桃之癖」都是男性同性戀的代名詞,當然也都各有各的典故。

據《戰國策·魏策》記載,魏國的國王和龍陽君關係十分密切,是眾所周知的同性伴侶,二人同床共枕,甚為歡愛。某日,二人同船釣魚,在龍陽君釣到了十幾條魚之後,誰知他竟然大放悲聲。魏王問其所以,龍陽君鬱鬱地說道,他開始釣到一條魚很高興,後來釣到更大的魚,就想把開始釣到的小魚丟掉,因而想到四海之內,美貌的人一定很多,將來有一天,魏王得到了別的美人,也一定會把他拋棄。面對無法抵擋的對於未來的恐懼,自己不由自主地就哭了。聽完此話,魏王大為感動,當即發誓絕對不會發生龍陽君所擔心的事情。一不做二不休,魏王還因此下令在全國範圍內禁止談論美人,犯禁的便要全家抄斬,他以此來表白自己和龍陽君之間的情感。從此,同性戀就被稱為「龍陽之興」。

據《漢書·佞幸傳》記載,董賢曾任郎官,為人秀美且好修飾,後為漢哀帝所見,甚愛之。於是帝出則陪乘,入則侍奉,十餘日過後,他收到的賞錢就數以萬計。董賢常與帝一道臥睡。一次,董賢與皇帝午睡時,壓住了皇帝的衣袖,帝欲起身,見賢未醒,不忍驚動他,遂斷袖而起。此之謂「斷袖之癖」或者「斷袖之歡」。

《韓非子》則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衛靈公很喜愛一個美男子彌子瑕,有一天,彌子瑕與衛靈公在果園遊玩,彌子瑕吃到一個很甜的桃子,便把剩下的一半給衛靈公吃,衛靈公竟然不顧君臣之禮,甘吃余桃。此之謂「余桃之癖」。

可是還有一個很令人費解的稱謂——「入幕之賓」,一般的辭典都把「入幕之賓」解釋為關係親近的人或參與機密的人,甚至還有解釋說用來指代與女人有不正當關係的男人。其實這個成語同樣是同性戀的代名詞。此語出自《晉書·郗超傳》。郗超是權臣桓溫的參軍,深受器重,桓溫府中說他「能令公喜,能令公怒」,桓溫常常讓郗超留宿。桓溫的野心是篡晉自立為皇帝,郗超是他最信任的心腹和謀士。

有一次謝安和王坦之到桓溫的帳中議事,郗超還在睡覺沒有起床,不巧風吹動了帳幕,眾人都看見了郗超,謝安含笑說道:「郗生可謂入幕之賓矣。」如果說《晉書》的記載為尊者諱的話,那麼《世說新語》的記載更加顯豁。據該書《雅量》篇載,桓溫和郗超商量要裁撤的政府官員,當夜同宿,第二天早起,桓溫叫來謝安和王坦之議事,此時郗超尚在帳中睡臥。王坦之看了桓溫的名單之後,立刻擲還,說:「要裁撤的太多了!」桓溫於是拿筆往下刪減,郗超在帳中聽得著急,忍不住給桓溫支招兒。謝安含笑說了「入幕之賓」的話。謝安此言語帶雙關,既指郗超是桓溫的謀士,又暗指兩人的同性戀關係。「入幕之賓」從此就成了同性戀最隱晦的代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