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 > 「秋毫無犯」的「毫」指什麼 >

「秋毫無犯」的「毫」指什麼

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叫作「秋毫無犯」,比喻軍紀嚴明。不過,什麼是「秋毫」?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人們多把「秋毫」誤以為是秋天打下來的糧食,這是不對的,「秋毫」是指鳥獸在秋天新長出來的絨毛,比喻極其細微之物。別說一針一線了,連鳥獸的細絨毛都不取一根,這樣的軍隊可想而知軍紀有多麼嚴明了。

古籍中經常使用「秋毫」這個比喻。《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秋毫本來就已經夠纖細了,「秋毫之末」就更不用說了,這人的視力真是強啊!商鞅的《商君書》中寫道:「夫離朱見秋毫百步之外,而不能以明目易人。」離朱是黃帝時人,視力超強,黃帝丟了一顆黑色的玄珠,離朱的千里眼一眼就看到了。據說他「能視於百步之外,見秋毫之末」。《孫子兵法》中說:「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能舉起鳥獸的細絨毛算什麼力氣大,能看見日月算什麼視力好,能聽到雷霆之聲算什麼耳朵靈。

「秋毫無犯」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劉邦先入關,自稱「秋毫不敢有所近」。《後漢書·岑彭傳》:「彭首破荊門,長驅武陽,持軍整齊,秋毫無犯。」東漢時這個成語就已經定型了,一直沿用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