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 > 「皮裡陽秋」原來是褒義詞 >

「皮裡陽秋」原來是褒義詞

「皮裡陽秋」這個成語本來寫作「皮裡春秋」,到了東晉,簡文帝司馬昱的母親鄭太后名叫阿春,為了避她的諱,遂改為「皮裡陽秋」。皮指外表,裡指內心,春秋即孔子所修的史書《春秋》。「皮裡陽秋」的意思就是表面上不作評論,內心卻有所褒貶。《春秋》為什麼會有褒貶之意呢?

《春秋》是魯國史書,相傳為孔子所修,後來成為儒家經典之一。經學家們認為《春秋》一書每用一字,必寓褒貶,因此把行文曲折但是暗含褒貶的文字稱作「春秋筆法」。《左傳》的作者左丘明曾經概括過這種「春秋筆法」:「《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污,懲惡而勸善,非賢人誰能修之?」稱頌「春秋筆法」是用詞細密而含義顯豁,如實記載而含蓄深遠,婉轉而有條理,窮盡而無所歪曲,懲惡而勸善。司馬遷在《史記》中也曾說:「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

孔子修《春秋》一書,講究的是微言大義,深刻的道理要包含在含蓄微妙的言語之中,因此行文中不直接闡述對人物或者事件的看法,而是通過細節描寫、修辭手法和材料的篩選,委婉而微妙地表達自己的褒貶之意。這是古人修史的獨特之處。但也正因為如此,孔子去世後,《春秋》中的微言大義再也沒有人懂得了,後世才湧現出許許多多闡述孔子微言大義的著作。

後人常常把「皮裡陽秋」用作貶義詞,比喻人虛偽,當面不願做評論,以免得罪人。比如《紅樓夢》中薛寶釵詠螃蟹的詩作:「桂靄桐陰坐舉觴,長安涎口盼重陽。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裡春秋空黑黃。」就是對那些無法無天、詭計多端的世人的刻毒諷刺。不過,「皮裡陽秋」更早的時候卻用作褒義詞,古人講究禮節,當面指摘別人的缺點當然不符合禮節。《世說新語·賞譽》記載,東晉官員桓彝稱讚名士褚季野「皮裡陽秋」,謝安也稱讚他「褚季野雖不言,而四時之氣亦備」,都是形容褚季野雖然不任意褒貶,但是心裡卻非常明白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