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 > 「袍澤」不是朋友的代稱 >

「袍澤」不是朋友的代稱

古文中經常出現“袍澤”一詞,今天一些書面用語中也常常出現這個詞,比如國民黨將領衛立煌1955年發表了一封《告台灣袍澤朋友書》的公開信,人們多把“袍澤”誤解成朋友,衛立煌這封公開信“袍澤”和“朋友”連用,可見“袍澤”並非“朋友”。

袍(páo)的本義是有夾層,中間有棉絮的長衣,後來作為外衣的通稱。晚清四川的地下幫會“袍哥”就是著“袍”這種同樣服色的民間組織。“澤”通“襗”,鄭玄解釋道:“襗,褻衣,近污垢。”褻衣就是貼身穿的內衣。“袍澤”的本義即外衣和內衣的合稱。

“袍澤”一詞出自《詩經·無衣》,全詩如下:

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

王於興師,

修我戈矛。

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

與子同澤。

王於興師,

修我矛戟。

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

與子同裳。

王於興師,

修我甲兵。

與子偕行!這首詩的意思是:誰說沒有軍裝?我跟你同穿一件外衣。大王要興兵打仗了,趕緊整理好我們的戈矛,你我一致對敵。誰說沒有軍裝?我跟你同穿一件內衣。大王要興兵打仗了,趕緊整理好我們的矛戟,你我一起去作戰。誰說沒有軍裝?我跟你同穿一件下裙。大王要興兵打仗了,趕緊整理好我們的鎧甲和兵器,你我一起出征。

要說明的是,第三段又出現了一種服裝——裳(cháng),是古人穿的遮蔽下體的衣裙,不分男女都穿,是裙的一種,不是褲子。

“與子同袍”,“與子同澤”,“與子同裳”,表明了同仇敵愾的決心,於是後人就用“袍澤”來稱呼一同在軍隊中服役的同事,衛立煌的《告台灣袍澤朋友書》中的“袍澤”就是這個意思,跟“朋友”大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