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 > 「烈士」本來不必犧牲 >

「烈士」本來不必犧牲

曹操53歲的這一年,剛剛擊敗袁紹父子,平定北方烏桓,正是躊躇滿志的時候。恰恰在這個當口,曹操感受到了人生有限的困擾。但曹操並沒有產生那種浮生若夢、及時行樂的消極感歎,而是寫了一首名叫《龜雖壽》的詩,吟出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千古名句。其中「烈士」一詞迥異於今天的語義——為了正義事業而犧牲自己生命的人,如果這樣誤解,就無法理解「烈士暮年」的意思——「烈士」既然已經死了,還談何暮年?

大約在魏晉之前,「烈士」一詞從來沒有犧牲的意思,而是指有氣節有壯志的人。《韓非子·詭使》如此定義「烈士」:「好名義不進仕者,世謂之烈士。」愛惜名譽,追求大義而又不求仕進,不為了做官就犧牲名譽和大義的原則,這樣的人才能稱為「烈士」。曹操此詩中的「烈士」也是這個意思。曹操將「烈士暮年」和「老驥」並舉:千里馬雖然老了,伏在馬槽裡,但是仍然渴望一日馳騁千里;烈士雖然到了晚年,仍然像千里馬一樣壯心不已。

「烈士」既然是有氣節的人,有時為了維護這種氣節就要以生命為代價來捍衛自己的原則,因此像忠臣一樣,「烈士」常常捨生取義。從這個意義上,「烈士」漸漸才有了犧牲生命的含義。西晉著名文學家陸機在《辯亡論》中寫道:「忠臣孤憤,烈士死節。」明確將「烈士」和「死節」聯繫在一起。唐朝詩人楊炯在《唐上騎都尉高君神道碑》中也說:「烈士徇名,不受黃金之賞。」烈士捨身以求名,視黃金之賞為糞土。

「烈士」今天的含意是後來產生的,直到近代,「烈士」才逐漸演變成為專指為正義事業而犧牲的人,必須犧牲生命方能稱為「烈士」。

值得一提的是「烈士」和「壯士」的區別。「烈士」是指有氣節有壯志的人,是褒義詞;而「壯士」只指有勇氣的人,是中性詞。「壯」的本義是體形高大,肌肉壯實,因此《禮記》說「三十曰壯」,人到三十方到壯年。孔子的學生子路將要擔任蒲城宰,請教孔子如何治理,孔子問他:「蒲城民風如何?」子路回答道:「蒲城多壯士,難於治理。」子路口中的「壯士」就是個貶義詞,指那些有勇力的不法之徒,因而難於治理。太平天國錄取武士分為一、二、三甲,第三甲即稱為「壯士」,就是從體魄健壯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