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 > 「紅杏出牆」為何比喻女子不貞 >

「紅杏出牆」為何比喻女子不貞

南宋詩人葉紹翁《遊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這是一首名篇,詩人訪友遊園,恰逢主人不在家,叩了半天門也沒人來應,正在掃興的時候,抬頭一看,只見滿園的春色根本關不住,那不,一枝紅杏探頭探腦地伸出了牆頭。多麼旖旎的春日景象!

「紅杏」和「牆頭」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兩個著名意象。先說「紅杏」。唐代詩人高蟾有「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的名句。最有名的「紅杏」詩句是北宋文學家宋祁的《玉樓春》,其中寫道:「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這都是吟詠的自然界裡的紅杏。將妙齡女子和紅杏聯繫起來,唐詩中就已經出現了。李洞:「兩臉酒醺紅杏妒,半胸酥嫩白雲饒。」張泌:「隔江紅杏一枝明,似玉佳人俯清沼。」紅杏的花期是早春,花兒開得又熱鬧,因此用來比喻那些大膽追求愛情的妙齡女子。

宋代話本《西山一窟鬼》中如此形容女主人公:「如捻青梅窺小俊,似騎紅杏出牆頭。」元代維吾爾作家貫雲石在《題情》的小令中寫道:「自然體態溫柔,可意龐兒奈羞。看時節偷眼將人溜,送與人些風流徵候。蜂媒蝶使空迤逗,燕子鶯兒不自由。恰便似一枝紅杏出牆頭,不能勾折入手,空教人風雨替花羞。」很明顯,「紅杏出牆」的意像已經脫離了自然界的春色,具有了妙齡女子思春的意味。

再說「牆頭」。早在戰國時期,「牆頭」就已經有了男女愛慕之意。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賦》中的那段著名描寫就是明證:「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國,楚國之麗者莫若臣裡,臣裡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然此女登牆窺臣三年,至今未許也。」這位楚國第一美眉竟然爬牆頭偷窺了宋玉三年!可見牆頭承載著該美眉的思春情懷。

唐代詩人於鵠《題美人》:「秦女窺人不解羞,攀花趁蝶出牆頭。」白居易《井底引銀瓶》:「妾弄青梅憑短牆,君騎白馬傍垂楊。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語意都很明白,男女相互愛慕的味道很濃厚。元代劇作家白樸根據白居易的詩意寫成名劇《牆頭馬上》,敘述李千金與裴少俊相愛私奔的故事,更是將「牆頭馬上」這一意象固定了下來。

封建禮教對女子的要求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深居閨閣,拋頭露面便是傷風敗俗,而「出牆」的「紅杏」那種招搖的姿態,恰恰跟不守婦道的輕浮女子相像,因此生發出「女子不貞」的含義。到了現代社會,女權主義興起,「紅杏出牆」甚至演變成了某些極端女權主義者的解放口號,世事變遷真如滄海桑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