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 > 「合巹」為何代指成婚 >

「合巹」為何代指成婚

古書中常常出現「合巹」一詞,比如唐朝詩人權德輿:「合巹交歡二十年,今朝比翼共朝天。」宋朝無名氏《少年游》:「合巹杯深,少年相睹歡情切。羅帶盤金縷,好把同心結。」「合巹」即是成婚的代稱。成婚為什麼稱為「合巹」呢?

巹(jǐn)是一種瓢,古代結婚時用作酒器。《禮記·昏義》中規定了古代婚禮的儀式:「婦至,婿揖婦以入,共牢而食,合巹而酳,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共牢而食」的「牢」是指宴享時使用的牲畜。酳(yin),吃東西後用酒漱口。孔穎達疏:「巹,謂半瓢,以一瓠分為兩瓢,謂之巹。婿之與婦,各執一片以酳,故云『合巹而酳』。合巹,則不異爵,合巹有合體之義。共牢有同尊卑之義。體合則尊卑同,同尊卑,則相親而不相離矣。」孔穎達解釋說一隻整瓢分作兩半叫作「巹」,新娘來到男家的時候,女婿將半隻瓢遞給新娘,每人各執一半,瓢中盛滿了酒,兩人各自用瓢漱口,這叫「合巹而酳」,這時候喝的酒就叫作「合巹酒」。「合巹」象徵著夫婦合體。

從唐代開始,「巹」也可以被杯盞代替,夫婦「合巹」喝的酒也開始叫作「交杯酒」。宋代還有更複雜的程序,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娶婦」一條寫道:「互飲一盞,謂之交杯酒。飲訖,擲盞並花冠子於床下,盞一仰一合,俗雲大吉,則眾喜賀,然後掩帳訖。」「交杯酒」喝完之後,要把酒杯擲到床下,一隻杯子口朝下,一隻杯子口朝上,以此表示男俯女仰、男上女下、陰陽和諧,含有明顯的性意味。「交杯酒」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了今天,只不過程序簡化成喝完「交杯酒」就直接進洞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