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 > 「戴高帽」的高帽是什麼帽 >

「戴高帽」的高帽是什麼帽

只要是中國人,都知道什麼叫「戴高帽」,因為大概每個中國人都給領導戴過高帽,溜鬚拍馬本來就是中國人的強項嘛。那麼,高高的這頂帽子到底是什麼帽子呢?

據《北史》記載,有個叫宗道暉的儒士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學問很大,足以傲視別人,因此像今天的藝術家一樣,裝扮一定要和別人不一樣。他的裝扮是:高翅帽,大屐,高帽子和像船一樣的大鞋。這個人很有意思,渾不吝,州官上任的時候,他就這身打扮去拜見州官,自稱學問比最尊貴的三公都大。清朝乾隆年間學者翟灝所撰的《通俗編》引述此條史料後,加注說:「今謂虛自張大,冀人譽己者,曰好戴高帽子,蓋因乎此。」可見,「戴高帽」這個俗語至遲到乾隆年間就已經成型了。

宗道暉戴的高翅帽不得不追溯到烏紗帽。烏紗帽是南朝宋明帝時製成的一種官帽,「反抽帽裙」而成。什麼叫「反抽帽裙」?「帽裙」是帽簷上面下垂的絹帛,用以遮擋風塵,「反抽」就是把它往上翻起,像鳥兒的翅膀。又因為劉宋王朝以黑色為時尚,所以官帽為黑色。這就是今天俗語中的「烏紗帽」,唐代初期曾經貴賤通用,後來演變成了官帽的代名詞。

不過也有不同的說法,《隋書·禮儀志》:「宋齊之間,天子宴私,著白高帽,士庶以烏。其制不定,或有卷荷,或有下裙,或有紗高屋,或有烏紗長耳。」這是說皇帝戴的是白色的高帽子,百官只能戴黑色的帽子。因此,烏紗帽成為官員的代稱。烏紗帽最後定型成為官員的慣常裝束是在明代,《明史·輿服志》載:「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

烏紗帽雖然是官帽,但是不高,所謂「烏紗矮冠」。到了明朝中葉,風氣大變,烏紗帽開始高了起來,最有名的是兵部尚書王敞:「紗帽作高頂,靴著高底,輿用高槓,人呼為『三高先生』。」(《客座贅語》卷三)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官位當然也是越高越好,所以高高的烏紗帽開始吃香了。

明朝有個著名的笑話,說是有門生兩人外放做官,向老師辭行,老師囑咐說世風日下,最好的保身和陞官之道是碰見人就送一頂高帽子。一個門生說:「老師您的話實在是太正確了!如今世上不喜歡戴高帽子的人還有幾個?老師您就是其中的一個!」老師聽了大喜。出門後,該門生對同學說:「老師囑咐咱們逢人送頂高帽子,剛才已經送給老師一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