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 > 「促織」為何是指蟋蟀 >

「促織」為何是指蟋蟀

杜甫的名詩《促織》:「促織甚微細,哀音何動人。草根吟不穩,床下夜相親。久客得無淚,放妻難及晨。悲絲與急管,感激異天真。」此詩專吟蟋蟀,把蟋蟀的鳴叫稱為「哀音」,將它與「悲絲」和「急管」相提並論。那麼,蟋蟀是從什麼時候、為什麼被稱為「促織」的呢?

蟋蟀作為詩人吟詠的對象,最早見於《詩經·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首詩對蟋蟀的活動規律觀察得非常仔細:七月還在野外,八月就轉移到了屋簷下,九月入戶,十月鑽進了床下。隨著天氣漸漸寒冷起來,蟋蟀也離人越來越近。杜甫「床下夜相親」一句就是承「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而來。

《七月》一詩,蟋蟀的哀鳴步步緊逼,因此古代諺語說:「蟋蟀鳴,懶婦驚。」南宋著名詞人姜夔的《齊天樂》解釋了原因:「哀音似訴,正思婦無眠,起尋機杼。」蟋蟀的哀鳴越來越近,家裡的女人們驀地發現秋天深了,冬天馬上就要到來,該「尋機杼」紡織,準備冬衣了。蟋蟀的叫聲就像催促女人紡織一般,因此也就被稱為「促織」。

東漢時期的《古詩十九首》中,已經直接將蟋蟀稱為「促織」:「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這當然是秋景。促織催促女人準備冬衣,不僅是給現在家裡的人準備的,更重要的是要為遠方的徵人準備。徵人在遠方征戰,馬上就要面臨嚴酷的寒冬了,家裡的女人是如此地思念他們,一針一線的冬衣寄托著這種綿綿的思念。於是,「促織」又和對徵人的思念聯繫了起來。李白在《感時留別從兄徐王延年從弟延陵》一詩中寫道:「鳴蟬遊子意,促織念歸期。」就像鳴蟬表達了遊子的心意一樣,促織催促著徵人的歸期。

從唐代開始,人們開始在家中飼養蟋蟀,而且發明了鬥蟋蟀的遊戲,蒲松齡《聊齋誌異》中的名篇《促織》描寫的就是因為朝廷喜歡鬥蟋蟀而引發的向民間徵集蟋蟀的悲劇故事。從此,「促織」從一個哀音使人悲愁的象徵轉變成了一種玩物,一種風靡中國一千多年,老少咸宜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