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 > 「吹噓」的本義並非吹捧 >

「吹噓」的本義並非吹捧

「吹噓」就是吹捧,不管是吹捧自己還是吹捧別人,都可以叫「吹噓」。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貶義詞。

「吹」和「噓」雖然都跟吐氣有關,但是二者的區別很大,直接影響到各自的組詞方式。《聲類》如此解釋二者的區別:「出氣急曰吹,緩曰噓。」《正韻》則進一步解釋道:「蹙唇吐氣曰吹,虛口出氣曰噓。吹氣出於肺,屬陰,故寒;噓氣出丹田,屬陽,故溫。」

綜上所述,「吹」的動作非常用力,因此可以組成吹牛、吹法螺、吹鬍子瞪眼等詞語,又因為「吹」的是冷風,可以組成風吹雨打、吹風等詞語;而「噓」的動作較緩慢,「噓」出的又是熱風,因此可以組成噓寒問暖、噓歎等詞語,日常生活中阻止別人安靜也用一聲「噓」。

「吹噓」一詞早在魏晉時期就已經開始使用,不過含義跟今天大有區別。揚雄在《方言》一書中解釋道:「吹,扇,助也。」東晉學者郭璞註釋:「吹噓,扇拂相佐助也。」因此,「吹噓」最早的含義是指互相幫助,獎掖後進,提拔人才,都屬於職責範圍之內的正當行為,並沒有今天「吹噓」義項中空口說白話的含義。《宋書·沈攸之傳》:「故司空沈公以從父宗蔭,愛之若子,卵翼吹噓,得陞官秩。」古代社會講究門第,沈司空為侄子「吹噓」的行為也談不上什麼不光彩。唐代詩人李頎有詩:「高道時坎坷,故交願吹噓。」張謂有詩:「價以吹噓長,恩從顧盼深。」杜甫有詩:「揚雄更有河東賦,唯待吹噓送上天。」這裡的「吹噓」都沒有任何貶義,僅僅是指同僚或者朋友之間互相提攜。

不過,「吹噓」作貶義,起源也很早。南北朝時期,北齊顏之推所著著名的《顏氏家訓》一書中寫道:「有一士族,讀書不過二三百卷,天才鈍拙,而家世殷厚,雅自矜持,多以酒犢珍玩交諸名士,甘其餌者,遞相吹噓。」吹噓的結果是,此人有一次在文人雅士聚會的場合露了餡。這裡的「吹噓」就是名實不符的瞎吹一氣。

今天的「吹噓」再不是一個中性詞,而是貶義詞,形容誇張、過分地吹捧,沒有事實依據地空口說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