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 >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池魚」原來是人名 >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池魚」原來是人名

雖然「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個成語的使用頻率非常之高,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不明白這個成語該怎麼解釋。

這個成語出自北朝東魏使軍司杜弼所作的《移梁檄文》,其中寫道:「但恐楚國亡猿,禍延林木;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猿」就是猿猴。這句話的意思是:楚國丟失了一頭猿猴,為尋找它就會將森林伐光;城門失火也會殃及池魚。《太平廣記》則引《風俗通》道:「宋城門失火,人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魚悉露死。喻惡之滋,並傷良謹也。」宋城的城門失火,人們去池子裡汲水救火,結果導致池子裡面的水被取干,裡面的魚全都露出水面死了。這個成語用來比喻惡行的瀰漫會傷害到良善,良善之人因牽連而受禍害或損失。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成語還有另一個非常離奇的解釋,《藝文類聚》引《風俗通》說:「城門失火,禍及池中魚,舊說池中魚,人姓名,居近城,城門失火,延及其家,中魚燒死。」池中魚是人名,因為住在近城的城門口,城門失火,延燒到了他家,池中魚也燒死了。後人將「池中魚」縮略為「池魚」,就此本來的含義就不被人所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