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 > 「陛下」為何是對皇帝的敬稱 >

「陛下」為何是對皇帝的敬稱

「陛下」是臣子對皇帝的敬稱。「陛」是自低升高的台階,特指帝王宮殿的台階。《說文解字》:「陛,升高階也。」我國的古代建築都建在一個高出地面的台基之上,所以必定要有台階,要進入堂屋必定要「升階」,一級一級台階登上去,所謂「登堂」才能「入室」,所以有「升堂」之稱。普通的台階就叫「階」,帝王宮殿的台階才叫「陛」。舊制,「天子之陛九級」。陛上面的空地用硃砂塗成紅色,叫作丹墀(chi)。

陛下兩側有執兵器的武士隨時戒備。據蔡邕《獨斷》的解釋:「陛下者,陛,階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執兵陳於陛側,以戒不虞。謂之陛下者,群臣與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達尊之意也。」百官奏事,不敢直接對天子說話,要呼叫在陛下的侍衛替自己轉達。《呂氏春秋·制樂》:「臣請伏於陛下以伺候之。」臣子和皇帝之間隔了九級台階,得用多大聲說話皇帝才能聽見啊!

「陛下」也是外國使節所能接近皇帝的最近距離。《戰國策·燕策》載:「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能刺秦王是因為秦王特許他「升階納陛」,來到自己跟前的緣故。

由「陛下」一詞又引申出「陛見」,表示臣子拜見皇帝。

「殿下」本來和「陛下」的意思一樣,都用作對皇帝的敬稱,但後來「陛下」一詞專用於皇帝,「殿下」一詞就慢慢降級使用了。漢魏以後,對諸侯王、太子、諸王稱「殿下」,唐代以後對皇太后、皇后亦稱「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