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2 > 「狀元」的稱謂是怎麼來的 >

「狀元」的稱謂是怎麼來的

唐代的科舉考試分為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叫常科,臨時由皇帝下詔舉行的叫制科。常科的主要科目是明經和進士兩科,明經考的是經義,進士考的是詩賦。常科的第一名稱「狀頭」或「狀元」,這是因為各州貢舉到京城的舉子都要先向禮部呈遞本人的出身履歷,叫「投狀」,考試結束後,禮部要把考生的投狀和成績單呈遞給皇帝,叫「奏狀」,進士第一名當然排在第一,故稱「狀頭」,後來也稱「狀元」,「元」的意思是頭,頭是人體的最高部位,所謂「元首」,因此借來指第一名。

狀元及第後,同榜的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以同榜年齡最小的兩位進士遍游名園,探採名花,稱「探花使」或「探花郎」,如果別人先折到了名花,「探花使」就要受罰。然後在杏園大擺酒宴,稱「探花宴」。宴會結束後,眾人同到大雁塔下題名,以顯示榮耀,因此中進士又別稱「雁塔題名」。北宋時期,第二、第三名都稱「榜眼」,意思是這兩位分立狀元左右,就像兩隻眼睛一樣,故稱「榜眼」。到了北宋末年,「榜眼」專指第二名,第三名稱「探花」,即承唐代的「探花使」而來。

武則天統治時期,曾經親臨考試現場監考,這是殿試的開始,但還沒有形成常規。宋太祖於開寶八年(975年)親臨講武殿監考,並且頒定名次,自此殿試成為常規,是科舉考試的最高一級。在975年之前,只有兩級科舉考試,即各州舉行的州試(又稱解試)和由禮部舉行的省試(又稱會試)。從975年起,正式確立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級科舉考試制度。殿試後分三甲放榜,一甲只有三人,即狀元、榜眼、探花,二甲、三甲人數就多了去了。

明代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鄉試的第一名稱解元,會試的第一名稱會元,殿試的第一名稱狀元,如果三級考試都獲得了第一名,就叫「連中三元」,是非常榮耀的事情。

當狀元是好,可是如果當上了五代十國時期南漢的狀元,那可是一件苦差事。據《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九十四記載,南漢政權竟然變態到「凡群臣有才能及進士狀頭或僧道可與談者,皆先下蠶室,然後得進」。宦官當政,才會有如此荒唐規定,南漢亦因此而亡國。為後周的狀元要先下蠶室閹割了才能做官。不知道後周為什麼會有這樣古怪的規定。不過據清代著名學者袁枚考證,狀元也不一定就是第一名,他在《隨園詩話》中提供的兩個證據是:唐代詩人鄭谷《及第後宿平康裡詩》寫道:「好是五更殘酒醒,時時聞喚狀頭聲。」鄭谷的成績是第八名,並非第一名,可是人家也稱他「狀頭」。南宋詩人周必大給新及第的進士寫了兩封信,分別叫《回姚狀元穎啟》和《回第二人葉狀元適啟》,葉適是第二名,可是周必大也稱呼他「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