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2 > 「板蕩識誠臣」的「板蕩」指什麼 >

「板蕩識誠臣」的「板蕩」指什麼

唐太宗李世民有詩《賜蕭瑀》:「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前兩句詩廣為人知,尤其是「疾風知勁草」一句,已經成為人們的日常俗語;而「板蕩識誠臣」,「板蕩」對應「疾風」,形容政局混亂,社會動盪。「板蕩」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意思呢?

原來,「板蕩」一詞出自《詩經》中的兩首詩,一首叫《板》,一首叫《蕩》。

《板》一詩,《毛詩序》說是「凡伯刺厲王也」,凡伯作此詩以諷刺暴虐無道的周厲王。開篇第一句就是「上帝板板」,《毛傳》:「板板,反也。」孔穎達解釋說:「《釋訓》云:『板板,僻也。』邪僻即反戾之義,故為反也。」上帝暗喻周厲王,「上帝板板」,這是說周厲王行事昏亂,既違背天道,又違背先王之道。如今四川話中有「先人板板」的詈詞,通常的解釋是祖宗的棺材板兒或牌位,轉義為祖宗十八代,用以辱罵別人或自嘲。但我很懷疑這個詈詞是從「上帝板板」而來,只不過將上帝置換為日常生活中的祖宗,用祖宗行事悖理來辱罵別人或自嘲。

《蕩》一詩,《毛詩序》說:「召穆公傷周室大壞也。厲王無道,天下蕩蕩,無綱紀文章,故作是詩也。」穆公作此詩以諷刺周厲王。開篇第一句就是「蕩蕩上帝」,鄭玄說:「蕩蕩,法度廢壞之貌。」

因為《板》和《蕩》兩首詩都是諷刺周厲王的,因此後人就將「板」、「蕩」連用,用來形容政治黑暗,社會動盪。南朝劉宋時代的著名詩人謝靈運在《擬魏太子鄴中集詩》中吟詠道:「幽厲昔崩亂,桓靈今板蕩。」將東漢末年的桓、靈二帝比作西週末年的厲、幽二帝,板蕩與崩亂對舉,都是形容當時社會的亂象。「板蕩」一詞從此定型,成為一個特定的漢語詞彙,但今人大多只知其然,而不知其出自《詩經》兩詩之所以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