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 第十篇 地形第十 >

第十篇 地形第十

六種地形的用兵之道(一):先佔有利地形

我們讀兵法,會發現很多時候,等待都是最好的策略。你一定要懂得等,等得起。有的人不能等,總以為等待就是不作為,那就容易「胡作非為」。

原文

地形篇

孫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掛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險者,有遠者。我可以往,彼可以來,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陽,利糧道,以戰則利。可以往,難以返,曰掛。掛形者,敵無備,出而勝之,敵若有備,出而不勝,難以返,不利。

華杉詳解

「地形篇」,曹操註:「欲戰,審地形以立勝也。」

地形是作戰的關鍵,所以作戰前,要先熟悉審查地形,才是「立勝」之道。

張預註:「凡軍有所行,先五十里內山川形勢,使軍士伺其伏兵,將乃自行視地之勢,因而圖之,知其險易。故行師越境,審地形而立勝,故次行軍。」

五十里之內,斥候先去打打前站,有沒有敵人伏兵,然後將領要親自去查看地形,知道地形險易,哪裡可以作戰。

李世民打仗,每戰必親自去查看地形,甚至觀察敵營,多次遇到危險,他也絕不把這活派給別人,一定自己去。因為一切答案都在現場,「現場有神靈」,只有到了現場,才知道在什麼地方怎麼用兵,一路打好腹稿,作戰時就胸有成竹。

三國時率軍攻滅蜀漢的魏國大將鄧艾,出身貧寒,曾在屯田部隊裡當一個看管稻草的小吏,他很有才學,又喜歡軍事。每到高山大川,便四處勘察,談論哪裡可以宿營,哪裡可以設伏,敵人會從哪裡來,周圍的人都譏笑他,他也毫不介意。

就像畫家說搜盡奇峰打草稿,看見什麼都在打腹稿,鄧艾是搜盡奇峰打演習,看到什麼地形他心裡都在演兵。這樣平平淡淡過了二十年,終於被提拔當了一個管理屯田的典農都尉的小官,有機會去洛陽匯報,見到了司馬懿,一次談話,就改變命運,進了太尉府,最後建立奇功。

下面講「六形」,六種地形:

地形有通者、有掛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險者、有遠者。

有六種基本地形:通、掛、支、隘、險、遠。

1. 通形

我可以往,彼可以來,曰通。

梅堯臣註:「道路交達。」四通八達之地。

杜佑註:「俱在平陸,往來通達。」都是平原地帶,往來通達便利。所以我來得,敵人也來得,誰也擋不住誰。

通形者,先居高陽,利糧道,以戰則利。

遇到這誰也擋不住誰的通形,如何作戰呢?就是先佔據視野開闊的高地,佔據向陽面,並保障糧道的暢通,這樣作戰就比較有利。

曹操註:「寧致人,無致於人。」我佔據有利地形等他來,或引他來,別到他哪兒去。

杜牧說,「通形」,是四戰之地,四面八方都可能有敵人來。要先佔據高處、陽面,不要讓敵人先得,而我後至。因為這平原地區找一處能駐下大部隊的高地不容易。

「利糧道」,如何利糧道呢,就是在關鍵的要衝地方,修築堡壘或甬道,把糧道保護起來。甬道,就是兩邊築牆的通道。劉邦和項羽對峙,劉邦就是靠修築甬道連接敖倉,保障糧食供應。

張預說,先處戰地以待敵人,則能致人而不致於人。但是我佔了有利地形等他來,他老不來,我天天要吃飯,所以必須保證糧餉不絕,然後才有利。

我們讀兵法,會發現很多時候,等待都是最好的策略。你一定要懂得等,等得起。有的人不能等,總以為等待就是不作為,那就容易「胡作非為」。

再補充說一下劉邦和項羽對峙的大結局,劉邦佔了糧倉,每天吃飽。項羽則糧道被漢軍截斷,供應不上,饑疲不堪。所以項羽同意講和,劃定楚河漢界。等項羽簽完合議一撤兵,劉邦馬上撕毀合議「擊其惰歸」,就在垓下把項羽打得烏江自刎了。

六種地形的用兵之道(二):真英雄都懂得等待

原文

可以往,難以返,曰掛。掛形者,敵無備,出而勝之,敵若有備,出而不勝,難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敵雖利我,我無出也,引而去之,令敵半出而擊之,利。

華杉詳解

2. 掛形

可以往,難以返,曰掛。

可以前進,難以返回的地形,叫掛。有去無回,就掛了。杜牧註:「掛者,牽掛也。」這牽掛不是惦記,是有東西把你牽扯住了,掛起來了。

掛形者,敵無備,出而勝之,敵若有備,出而不勝,難以返,不利。

遇到掛形,要看敵人有沒有防備。他若沒有防備,則出兵突然襲擊勝他。他若有防備,我們攻擊不能得手,就進退兩難。

杜牧註:「掛者,險阻之地,與敵共有,犬牙交錯,動有掛礙也。往攻敵,敵若無備,攻之必勝,則雖與險阻相錯,敵人已敗,不得復邀我歸路矣;若往攻敵人,敵人有備,不能勝之,則為敵人守險阻,邀我歸路,難以返也。」

地形險阻,如敵人沒防備,我們去突襲得手,敵人已經敗了,地形也就對我們無所謂。如果敵人有防備,攻不下來,敵人就會斷了我們退路,我們恐怕就要掛了。

如果陷到這種情況怎麼辦呢?陳皞註解說:「不得已陷在此,則須為持久之計,掠取敵人之糧,以伺利便而擊之。」如果不得已被人斷了退路,則須有持久之計,搶奪敵人糧食,等待時機再攻擊他。

陳老師這是安慰人,更是害人!陷到那掛形裡,前面攻不下來,後面被斷了退路,哪裡還能搶得了糧食打持久戰!遇到這種情況,只有三種選擇,一是有援軍來救,萬事大吉;二是拚死一戰,以圖萬一,但拚死的結局基本上是全部戰死,否則那就不叫掛形了;三就得認輸投降。兵法不教投降,是個大問題,該認輸的時候不認輸,那就只有送命了。

為什麼說陳老師害人呢?人家孫子沒教怎麼辦,因為他沒辦法,陳老師卻想出了「辦法」。

這掛形,你不能去,去了就回不來,百分之九十九回不來。一旦被斷了退路,那就是絕人之路。但陳老師告訴你天無絕人之路,還是有辦法的,就鼓起了你本來就蠢蠢欲動的僥倖心理。再一翻歷史,確實有成功的,就更有信心了。其實歷史上這種情況發生過一千次,九百九十九次都死了,不值得寫書裡,就那一個活的,你卻堅信自己會跟他一樣,甚至比他還強。

然後就去了,掛了。

3. 支形

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

敵我雙方處在隘路的兩端,誰先出動,就對誰不利,這就叫支形。

比如兩軍之間相隔一個峽谷,誰去攻打,都要先經過峽谷,經過峽谷,就容易中對方埋伏。或者兩軍隔河對峙,誰要進攻,都得渡河,這就給對方半渡而擊的機會,所以誰都不想先進攻。

支形者,敵雖利我,我無出也,引而去之,令敵半出而擊之,利。

遇到這種支形,敵人雖然利誘我,我也不出擊。我們應引軍離開,讓敵人出擊,出了一半我們出伏兵再攻擊他。

陳皞註解說,若彼此出軍,地形不便,敵人若來誘我,我們一定不要追擊。我們引軍離開,敵人如果不來追,就算了;敵若來追,等他出來一半,急擊之。

前面我們學過那個戰例,晉楚交戰,晉將陽處父與楚將子上夾泜水而軍。陽處父想讓楚軍渡河,半渡而擊,於是退軍一捨。子上也想到了半渡而擊之計,要誘使晉軍渡河,他也退軍一捨。大家想到一塊兒去了,相互都不中計,越退越遠,沒意思了,乾脆各自退回國內去了。

這也是一種支形,支形就是誰先出擊對誰不利,所以都想引對方先出擊,又相互都不上當,乾脆就打不起來,各自回家了。

有人會覺得這算什麼兵法呢,都沒打勝仗!

其實兵法最重要的,不是打,而是不打。我們為什麼會失敗呢,為什麼會損兵折將呢,就是因為我們打了。

如果不打,就不會失敗。

不打,永遠有機會打。打敗了,死了,就什麼機會也沒有了。

所以孫子講先勝後戰,贏了再打,沒有贏就不要打。可見打的情況是少數,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選擇不打。打,就一戰而定。仔細看看那些重大的戰例,比如周亞夫平七國之亂,都是「不戰而等,一戰而定」。

學會等待,學會不打,才是真英雄。從頭打到尾,是電影裡的英雄,為了電影好看。

真英雄都懂得一個最通俗的道理——

不作死,就不會死。

六種地形的用兵之道(三):「必敗的判斷」比「必勝的信心」更重要

原文

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敵。若敵先居之,盈而勿從,不盈而從之。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陽以待敵;若敵先居之,引而去之,勿從也。遠形者,勢均,難以挑戰,戰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華杉詳解

4. 隘形

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敵。

「隘」,就是狹隘。「隘形」,曹操註:「隘形者,兩山之間通谷也,敵勢不得撓我也。」兩邊高山,中間有谷,我若佔了,敵人只有一條路可以進來,我守住谷口,他就沒法攻擊我。

遇到這種地形,如果我軍先到,「必盈之以待敵」。盈,就是滿,像把水裝滿一樣,兵力部署要把山谷填滿。怎麼填滿呢?就是兩頭都要佈陣。曹操說「前齊隘口」,陣地與隘口平齊。隘形一前一後有兩個口,兩個口都要與隘口平齊佈陣,這樣敵人才進不來。

若敵先居之,盈而勿從,不盈而從之。

如果敵人先佔了隘形,盈之以待我,那就別去。如果他只佔了一頭,或者沒占隘口,那咱們就攻進去。因為如果他沒有把守兩頭,他就沒有地利,勝敗就取決於敵我雙方,而不取決於地形了。

前面我們學過韓信破趙之戰,趙軍沒有守井陘口,韓信就大搖大擺通過了。

5. 險形

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陽以待敵。

「險形」,就是險要的地形,易守難攻之地。我們如果先到達,就佔領高處、陽面以等敵人來。這是要先搶佔制高點。

若敵先居之,引而去之,勿從也。

如果制高點被敵人佔了,咱們就不打了,撤。

杜牧註:「險者,山峻谷深,非人力所能作為,必居高陽以待敵。若敵人先據之,不可以爭,則當引去。陽者,南面之地,恐敵人持久,我居陰而生疾也。若於崤澠(miǎn)而遇敵,則先據北山,此乃是面陰而背陽也。高、陽二者,止可捨陽而就高,不可捨高而就陽。孫子乃統而言之也。」

敵人佔了險要地形,不是人力能攻下的。明擺著打不過,咱們就不要打,引兵撤退。咱們撤退,他若來追,他就離開了險要地利,我們就可以設伏兵打他。他若不來追,那就讓他自己在那山上待著吧,咱們回家了。

曹操註:「地形險隘,尤不可致於人。」碰到又險又隘的地形,尤其不能去攻打。

李靖說,兵法千章萬句,不出一句:「致人而不致於人。」就是我擺好戰場等你來打,你擺的戰場我不去。

杜牧的注還有內容,占陽面,是怕敵人持久,我們如果駐軍在陰面,容易生病。但是如果碰到崤澠這樣的地形,就要占北山,是陰坡,因為沒有陽坡給你佔。所以高和陽,如果不能兼得,捨陽而取高,不能捨高而取陽。孫子是統而言之,你不要看見只有陰坡沒有陽坡,就不會了。

6. 遠形

遠形者,勢均,難以挑戰,戰而不利。

「遠形」,指敵我相距較遠。敵我相距較遠,兵力又相當,則不宜主動挑戰。

杜牧註解說,比如我與敵壘相距三十里,如果我們去攻打敵營,走了三十里大家都累了,是我勞敵佚。如果等他們來挑戰,我們就以逸待勞了。

如果你一定要戰怎麼辦呢,杜牧說:「欲必戰者,則移相近也。」你就把軍營往前移。

杜牧這是自己想像,孫子沒給這解決方案。他只是原則性地講遠形特點,具體解決方案,只有上了戰場才知道,每一地、每一戰都不一樣。

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這就是六形,地形之道,是將領的至關重要的重大責任,不能不知道。

打仗,我們都願意鼓起必勝的信心。但對於將領來說,「必敗的判斷」比「必勝的信心」更重要。知道自己失了先機,丟了地利,就不要打。最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會失敗,盲目去打。諸葛亮的中國夢,就是統一中國,所以他明知自己國力不如魏國,還是矢志不渝,六出祁山,九伐中原。但每次他一旦看見勝機已失,馬上撤兵回家。

世上沒有「必勝」這回事,我們要追求的,是「不敗」。

六敗(一):敗,都是敗給自己,都是主帥的責任

原文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亂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災,將之過也。夫勢均,以一擊十,曰走;卒強吏弱,曰弛,吏強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敵懟(dui)而自戰,將不知其能,曰崩;將弱不嚴,教道不明,吏卒無常,陳兵縱橫,曰亂;將不能料敵,以少合眾,以弱擊強,兵無選鋒,曰北。凡此六者,敗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華杉詳解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亂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災,將之過也。

這是講「六敗」。軍隊有「走、馳、陷、崩、亂、北」六種必敗的情況。這六種情況,不是天災,都是將領的過錯。

1. 走

夫勢均,以一擊十,曰走。

雙方其他條件都相當,卻用十分之一的兵力去和敵人作戰,那就一定會敗走。

曹操註:「不料力。」

李筌註:「不量力也。若得形便之地,用奇伏之計,則可也。」以一敵十,是自不量力。除非你得了地利,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才能和對方打。

2. 弛

卒強吏弱,曰弛。

兵士強悍,將領懦弱,指揮不動,紀律鬆弛,叫「弛」。

吳楚雞父之戰,楚軍是糾結了一些附庸小國的七國聯軍,其中還有小國國君,又碰上楚軍主帥陽丐(gai)病亡。吳公子光說:「楚軍多寵,政令不一;帥賤而不能整,無大威命,楚可敗。」最後楚軍果然大敗。

唐穆宗時期,鎮州軍亂,朝廷派田布為魏博節度使平叛。田布從小在魏博長大,魏博鎮的人都輕視他,不聽他的。數萬人在軍營中騎驢而行,田布也管不住。過了幾個月,要合戰,軍士們都不願出戰。田布無奈,給皇上上了一封遺表,陳述軍情,並說自己無能為力,只能以死相謝,自殺了。

所以用人,他不僅要有才能,還要有威望,有駕馭人的手腕。只有才能,沒有威望,只能做副手。

3. 險

吏強卒弱,曰陷。

「陷」,陷落。曹操註:「吏強欲進,卒弱則陷。敗也。」將領很強很勇敢,士卒跟不上。將領說:「跟我衝!」他衝進去了,後面兵都沒跟上,他就陷進去了。

張預註:「將吏剛勇欲戰,而士卒素乏訓練,不能齊勇同奮,苟用之,必陷於亡敗。」

「齊勇同奮」很重要。將領的責任是訓練帶領士卒,不是單打獨鬥。如果平時不能訓練士卒,上了戰場自己一個人剛勇,那就把自己陷進去了。

4. 崩

大吏怒而不服,遇敵懟而自戰,將不知其能,曰崩。

「崩」,崩潰。曹操註:「大吏,小將也。大將怒之,心不厭服,忿而赴敵,不量輕重,則必崩壞。」「大吏」,就是小將。小將對大將不服、怨恨,遇敵時,擅自率自己的部屬出戰,大將不能控制,這樣的軍隊,就會崩潰。

陳皞註:「此大將無理而怒小將,使之心內懷不服,因緣怨怒,遇敵使戰,不顧能否,所以大敗也。」那小將氣急敗壞,看見敵人他就要打一場,也不管自己死活,更不顧整體戰略了。

那小將怨恨在心、情緒失控,他不僅自己要亂打一氣發洩,而且很可能更糟,希望己方失敗,讓主將蒙羞。你不是罵我嗎?看看你自己怎麼樣!

前面學過一個戰例,晉楚爭霸,邲城之戰。晉軍與楚軍對峙於黃河,晉楚決戰在即,是戰是和,晉軍內部分歧。主帥荀林父要守,中軍佐先榖則要戰,激烈爭論,沒有結果。中軍佐先榖(gǔ)就來了個「怒而不服,懟而自戰」,擅自帶著先氏親兵渡河,荀林父聞訊後大驚,司馬韓厥提議全軍出動,防止先氏被殲滅。就這樣,晉國全軍被動應戰。

晉軍內部還有兩個混蛋,比先榖還壞。先榖主觀上是要為國建功,而這兩人,魏錡和趙旃,因為向荀林父要陞官被拒絕,心懷怨恨,希望晉軍大敗,好讓荀林父倒霉。二人向荀林父領了出使楚營和談的任務,去了卻根本不談和,而是挑戰。故意讓荀林父沒準備,被楚軍突襲。

這樣的晉軍,自然大敗,晉國就此讓出了霸權。

荀林父的孫子,荀偃,也曾做過晉軍主帥,率軍伐秦。荀偃行令說:「雞鳴而駕,惟吾馬首是瞻。」旁邊欒書大怒,說:「晉國之命,未是有也。」晉國能跟我這麼下命令的人還沒生出來呢!自己率所部回師了,不跟你玩了。

這欒書本是晉國權臣,年紀比荀偃大,輩分比他還高。

看來晉國風氣如此,難怪最後有三家分晉之事,分成韓、趙、魏,戰國七雄居其三。如果晉國不分裂,戰國七雄變五雄,秦國就不一定能統一天下了。

再講一個晉國的驕兵悍將,趙穿。趙穿是個不折不扣富二代,靠著他伯父趙衰(cuī)和哥哥趙盾。秦國來攻打晉國,趙盾是主帥。趙盾親信上軍佐臾駢獻計,說秦軍不能持久,咱們堅守不戰,他熬不住了,必定撤退,咱們再「擊其惰歸」,可獲全勝。趙盾深以為然,下令堅守,不許出戰。

晉軍不戰,秦康公急了,問流亡到秦國的士會,怎麼回事?士會說,一定是臾駢的主意。晉軍主帥趙盾的弟弟趙穿,對趙盾提拔臾駢非常不服氣:「我們去挑戰趙穿的部隊,他肯定出戰。」

秦軍依計而行,派軍騷擾趙穿部,趙穿果然出戰。趙盾正在開會,聽說趙穿殺出去了,為了弟弟安危,只好全軍出動,混戰一場。

六敗(二):選鋒之道

5. 亂

將弱不嚴,教道不明,吏卒無常,陳兵縱橫,曰亂。

將領懦弱,管理不嚴格,教導不明確,則吏卒沒有規矩章法,出兵列陣縱橫不整,橫衝直撞,這叫「亂」。

張預註:「將弱不嚴,謂將帥無威德也。教道不明,謂教閱無古法也。吏卒無常,謂將臣無久任也。陳兵縱橫,謂士卒無節制也。為將若此,自亂之道。」

「將領懦弱」,是沒有威德。

「教道不明」,是沒有方法。

「吏卒無常」,是軍中什麼職位都沒有任職時間長的。就像一個公司,沒有幾個老員工,所有職位都是新人,誰也幹不長,那公司不亂才怪。

出陣橫衝直撞亂走,那是沒有人節制士卒,都沒人管。

這就是亂軍了。

6. 北

將不能料敵,以少合眾,以弱擊強,兵無選鋒,曰北。

「北」,就是敗北。將領不能判斷敵情,用少數去打多數,用弱兵去打強敵,用兵也不懂得選擇精銳,這就叫「北」。

這裡關鍵是「兵無選鋒」的「選鋒」,用兵一定要「選鋒」,把最精銳的士卒選拔出來,組成先鋒隊,像一把尖刀,插向敵人。可以說,沒有選鋒,就只有兵,沒有鋒,沒有兵鋒。

齊威王問孫臏,兩軍相向,「地平卒齊,合而北者何?」戰場是平的,人數也差不多,為什麼一方會戰敗,孫臏回答說失敗的一方必然是因為「其陣無鋒也」。

《尉繚子・戰威》也講:「武士不選,則眾不強。」

這個思想給我們一個啟示:你的選鋒在哪兒?帶隊伍,一定要選鋒。

杜牧註解說:李靖兵法有戰鋒隊,就是揀選勇敢強健的士卒,每戰都做先鋒。

何氏注得很詳細:「夫士卒疲勇,不可混同為一,一則勇士不勸,疲兵因有所容,出而不戰,自敗也。故《兵法》曰,『兵無選鋒,曰北。』昔齊以伎擊強,魏以武卒奮,秦以銳士勝。漢有三河俠士劍客奇材,吳謂之解煩,齊謂之決命,唐謂之跳蕩,是皆選鋒之別名也。兵之用術,無先於此。凡軍眾既具,則大將勒諸營各選精銳之士,須矯健出眾、武藝軼格者,「部為別隊」,大約十人選一人,萬人選千人。所選務寡,要在必當,擇腹心健將統率,自大將親兵、前鋒、奇伏之類,皆品量配之也。」

士卒參差不齊,不能混在一起。如果混在一起,勇健的沒有得到重視,沒有榮譽感,沒有戰鬥欲。疲弱的呢,天塌下來有高人頂著,上了戰場,他躲在強者後面,出而不戰。所以兵法說,兵無選鋒,就要失敗。

所以打仗一定要選出大刀隊、先鋒隊、敢死隊什麼的,這才是兵鋒。

歷代都重視「選鋒」軍的建設,各有專門的命名。如春秋時晉國稱「前行」,秦國稱「銳士」「陷陣」,戰國時齊稱「伎擊」「訣命」,魏國稱「武卒」,唐朝時稱「戰鋒」「跳蕩」,等等。

從這些名字我們可以看出選鋒軍的意義。所以兵之用術,無先於此,用兵首先是用鋒。部隊動員集結後,大將要首先選各營精銳之士,大約十人選一人,萬人選千人,部為別隊,一是用於自己的親兵,二是用著先鋒,三是用於出奇設伏之類。兵鋒,是戰勝的關鍵力量。

明代于謙說:「禦侮之道,莫先於練兵,練兵之要,必分其強弱。故兵法曰,『兵無選鋒曰北』,又曰『兵以治為勝』,百萬之眾不用命,不如萬人之鬥;萬人之眾不用命,不如百人之奮,此言兵不貴多,貴乎精;多而不精,莫若少而精。」

東晉時,面臨前秦強大軍事壓力,東晉大將謝玄選拔北方流民中勇勁之士,以劉牢之為參軍,領精銳,每戰用著先鋒,百戰百勝,號稱北府兵。淝水之戰,破苻堅百萬之眾,北府兵一戰成名,始終是東晉最強勁的軍事力量。後來建立劉宋帝國的劉裕,起家就是北府兵參軍。他登基後,北府兵又成為劉宋的軍事力量核心。

孫子的職業道德觀:進不求名,退不避罪

郭子儀代表了中國人民幾千年的終極夢想:榮華富貴,健康長壽,子孫滿堂。

原文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阨、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

故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戰道不勝,主曰必戰,無戰可也。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於主,國之寶也。

華杉詳解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阨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

地形是用兵的輔助條件。判明敵人企圖、研究地形險易、計算道路遠近、制定用兵計劃,這是上將之道。懂得這些道理去指揮作戰的,有勝的把握;不懂得這些道理的,必敗。

地形很關鍵,所謂天時不如地利。但也只是輔助條件,因為地利不如人和。人才是根本。不是說得地利不如得人,而是說得「道」之人,才能審地利、料敵情、決戰得勝。

故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戰道不勝,主曰必戰,無戰可也。

根據實際戰局發展情況,如果己方有必勝把握的,主君說不戰,也可以戰。如果己方必敗的,主君說必戰,也可以不戰。這還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

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於主,國之寶也。

所以,進不求戰勝之名,退不避違命之罪,一切只為保護民眾,真正有利於主君,這才是國家之寶啊!

為什麼這樣的人是寶呢?張預註解說:「進退違命,非為己也,皆所以保民命而合主利,此忠臣,國家之寶也。」進退都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國家、人民和主君的利益,這是真正的忠誠。

何氏註:「進豈求名也?見利於國家、士民,則進也;退豈避罪也?見其蹙(cu)國殘民之害,雖君命使進,而不進,罪及其身不悔也。」

進不是為了求名,見利於國家、人民,則進。退不怕得罪,如果進則有禍國殃民之害,君命讓進也不進,哪怕因此得罪,也不後悔。

何氏這裡自己發揮了:孫子所論,並非僅為了國家人民,而是「唯人是保,利合於主」。保護人民,保護將士們的生命安全,不要他們作無謂的犧牲,而利益呢,要符合主君的利益。主君的利益,和國家人民的利益,是有區別的。

這樣的人,可謂:高超、正直、善良、忠誠、驕傲。

高超,是洞察本質,知勝知敗,知進知退。

正直,是一身正氣,不是在這一件事上正直,而是一貫正直,一貫有原則,所以無論他作什麼決定,上上下下沒有人懷疑他的動機,他才能有資格、有空間獨斷專行。

善良,是真正愛人民、愛國家、愛部下、愛主君,那種真摯的愛,沒有一點虛假,每個人都能感受到。

忠誠,是真正忠誠於國家、人民和主君的利益,而不是忠誠於某人的指示。因為主君的指示,並不一定符合主君自己的利益。主君的判斷不一定對。

驕傲,是所謂戰勝之名,對他來說,毫無價值。他根本不需要一場新的勝利去證明自己。當別人拿這些去衡量他的時候,他覺得非常可笑。

誰是這樣的國寶呢?岳飛是不是?岳飛不是。岳飛的進退,符合國家利益、人民利益,但不符合主利,不符合皇上趙構的利益。迎還二帝,趙構做什麼呢?北宋滅亡,趙構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因為他本來沒資格當皇上的,卻當了皇上。如果戰,不用岳飛打,金國就可能把他哥哥送回來,這會給他帶來巨大的政治危機。俘虜了敵國皇上是沒有什麼用的,因為別人另立新君,你手裡的皇上就作廢了。

明朝土木堡之變,蒙古瓦刺部首領也先俘虜了明英宗。明廷馬上立英宗的弟弟郕(cheng)王為新君,就是景泰帝。也先手裡的皇上沒用了,無奈將英宗送回。景泰帝將英宗軟禁於南宮,一關就關了七年。七年後景泰帝病重,石亨等發動奪門之變,英宗復辟。

所以岳飛迎還二帝的主張,是大大地不符合宋高宗的利益。高宗和金國議和,繼續扣留他的哥哥宋欽宗,而送還了他的親生母親顯仁皇后。宋高宗成為南宋中興之主,以八十一歲高齡善終。

所以,利合於主的是秦檜,不是岳飛。岳飛佔了個「唯人是保」,秦檜佔了個「利合於主」,各佔一半。

有一個人,符合「唯人是保,而利合於主」的標準,唐朝的郭子儀。

郭子儀在安史之亂時任朔方節度使,在河北打敗史思明。後聯合回紇收復洛陽、長安兩京,功居平亂之首,晉為中書令,封汾陽郡王。代宗時,叛將僕固懷恩勾引吐蕃、回紇進犯關中地區,郭子儀正確地採取了結盟回紇,打擊吐蕃的策略,保衛了國家的安寧。郭子儀戎馬一生,屢建奇功,以八十四歲的高齡才告別沙場,天下因有他而獲得安寧達二十多年。他「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舉國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聲譽。

郭子儀權傾天下,位極人臣。但是,他坦坦蕩蕩,從來不對皇上設防。有奸臣猜忌他,說他要謀反,要皇上召他來,看他來不來。不來,就是要謀反;來,就可以把他拿下。郭子儀從來是一分鐘都不耽誤,馬上就去,不帶任何護衛。他說我這腦袋本來就是皇上的,皇上要取,拿去便是。

公主嫁給他兒子郭曖,兩口子吵架,公主說我爹是皇上,你還敢對我無禮!郭曖說,皇上算個屁!那是我爹不想做罷了。我爹要想做,輪得到你爹麼?把公主罵回去了。

公主回去向皇上哭訴。這事在任何朝代都是死罪。郭子儀聽說這荒唐事,慌忙進宮謝罪。皇上說,小孩子家吵架亂說,咱們管他幹什麼。最後郭子儀自己把兒子打了一頓,這事就過去了。

郭子儀七子八婿,都是朝廷高官。他六十歲生日的時候,兒子女婿們都來賀壽。從朝堂上下來,都帶著笏(hu)板(又稱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時的工具,用以記錄君命或旨意)。子婿們把笏板放在床上,放了滿滿一床,這就是「滿床笏」的典故。

你如果去鄉下古村裡看,看到古宅門上的磚雕,郭子儀的故事是最多的。因為郭子儀代表了中國人民幾千年中國夢的終極夢想:榮華富貴、健康長壽、子孫滿堂,全齊了。

愛兵如子,真愛不易!將不容易,兵,更不容易!

原文

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

華杉詳解

對待士兵就像對待自己撫養的嬰兒一樣,就可以叫他們一起去跳深溪(冒險);對待士兵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就可以和他們一起去赴死。

戰國時,吳起為將。與下屬最賤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乘馬,自己背著自己的乾糧,和士卒同勞苦。有一個士兵腿上長了瘡,吳起親自用嘴給他吮吸。那士兵的母親聽說後悲傷地哭了。鄰居問,將軍對你兒子那麼好,你哭什麼呢?那母親回答說,往年他爹腿上長瘡,吳將軍就替他吮吸,他很快就戰死了。如今吳將軍又為我兒子吮瘡,我兒子也要為他而死了。

梅堯臣註:「撫而育之,則親而不離;愛而助之,則信而不疑;故雖死與死,雖危與危。」你撫育他,他就和你親,不離不棄;你愛他幫助他,他就對你信任,可以和你同生共死,赴湯蹈火。

所以對士兵要有撫育的真心。你別認為吳起那是「手腕」,若認為是手腕,你就自己去吮吸別人腿上的膿瘡試試!沒有真誠的愛,和帶兵如帶子的心,做不了傑出的將領。

何氏註解說,後漢破羌將軍段熲(jiǒng),也是行軍仁愛,士卒受傷的,他都親自去探視,親自替他們包紮。在邊疆十幾年,「未嘗一日褥寢」,沒有一天是在正經床上睡的,都是與將士同苦。所以人人樂意為他死戰。

所謂身先士卒,兵法云:「勤勞之師,將必先己。暑不張蓋,寒不重衣,險必下步,軍井成而後飲,軍食熟而後飯,軍壘成而後捨。」這不是一次兩次,一天兩天,而是幾十年如一日都這樣,這是裝不出來的,能裝幾十年,那也不是裝,是做到了。

能做到嗎?極少人能做到!

何氏還講了西晉巴郡太守王濬(rui)的故事。西晉滅了蜀漢,王濬做巴郡太守,因為靠近吳國邊境,要準備戰事,兵士百姓苦於勞役,「生男多不舉」,不舉,就是不養育,生了兒子就殺掉,或遺棄,扔掉。

生男不舉的事,中國歷代都有,因為很多人頭稅是按男丁徵收的,勞役是按男丁分派的,你家有幾個男孩,就交多少稅,分擔多少勞役。漢武帝的時候,窮兵黷武,沒有錢了,《漢書》記載:「武帝征伐四夷,重賦於民,民產子三歲則出口錢,故民重困,至於生子則殺,甚可悲痛!」如果你生了兒子,到他三歲就要交人頭稅。人民交不起稅,就不敢養兒子,生下來看是兒子就殺掉。我們知道因為計劃生育有殺女嬰棄女嬰的,可能不知道歷代都有因為兵役稅負殺男嬰的。杜甫詩中說:「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實際情況比這更慘!

知道了這種情況,王濬怎麼辦呢?他一是嚴懲棄嬰殺嬰,二是只要有生孩子的,都給產假、免勞役、減賦稅,就這樣,救了幾千男嬰!這樣過了十幾二十年,到了他奉命興師伐吳的時候,這些男丁正好都到參軍年齡。父母們都對孩子說:「你們不是爹媽生的,都是王府君生的,一定為府君效力,不要愛惜自己的生命!」結果王濬以七十多歲高齡,完成了滅吳大業,三國歸晉。

上級要比敵人更可怕

原文

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

華杉詳解

如果只知厚待而不能指使,一味溺愛而不能命令,違法亂紀也不能治理,那士兵就成了驕子,沒法使用了。

杜牧註解說,黃石公說:「士卒可下,而不可驕。」你可以平易近人,禮賢下士,但不可驕縱下屬。恩以養士,謙和待人,這叫「可下」;制之以法,這叫「不可驕」。

《陰符》說:「害生於恩。」我們往往對一個人太好,結果卻害人害己,把他害了,把自己也害了。為什麼呢?因為一味只有恩,只有愛,卻沒有規矩,沒有法,他習慣了、驕縱了、墮落了。你這時候想把關係調整過來,也不可逆,調不了了。你就只好放棄他了。你放棄他,他機會沒了。你呢,也白培養人了。

一旦已經習慣了的恩情沒了,就成了仇人。其實有什麼仇呢?並沒有任何傷害,只是停止了恩情而已。但對你來說,是停止了給予;對他來說,卻是被奪走了既得利益。

所以恩怨、恩仇,沒有恩,就沒有怨,沒有恩,就沒有仇。曾經有多大恩,就有多大怨,就有多大仇。

吳起說:「鼓鼙金鐸,所以威耳,旌旗麾章,所以威目,禁令刑罰,所以威心。耳威以聲,不得不清;目威以容,不得不明;心威以刑,不得不嚴。三者不立,必敗於敵。故曰,將之所麾,莫不從移;將之所指,莫不前死。」

吳起提出威耳、威目、威心。要經常訓練,要有操練,要有儀式,強化指揮系統的權威,養成令行禁止的習慣,這樣才能做到不怕犧牲,指哪打哪。旌旗一指,戰鼓一敲,馬上就沖,因為不沖的後果很嚴重!

李靖說:「畏我者不畏敵,畏敵者不畏我。」怕將領的,不怕敵人;怕敵人的,不怕將領。所以將領一定要比敵人更可怕。衝鋒陷陣的,不一定會死;吹了衝鋒號不沖的,馬上正法。

李靖後面說得更恐怖:「古之為將者,必能十卒而殺其三,次者十殺其一。十殺其三,威震於敵國。十殺其一,令行於三軍。」

什麼意思呢,先殺自己人。差的殺十分之一,厲害的殺十分之三。殺十分之三,威震敵國;殺十分之一,三軍聽令。

所以古代出軍前要殺人祭旗,不是殺敵國人質。殺敵國人質,比如康熙殺吳三桂的兒子,那只是表示決裂,並不能立威。殺自己內部不聽令的,才是立軍威、立軍法,讓三軍聽令。什麼樣的人是最好的斬殺對象呢,最好是跟皇上有點關係的寵臣。他以為沒人敢動他,吊兒郎當,殺了他,三軍將士就都明白人人可殺。先斬後奏,跟皇上匯報,皇上也覺得殺得合適。

這樣的故事數不勝數,孫子跟吳王談兵,吳王把自己的妃子們交給他,讓他演練看看,說你要能把這群女子訓練成一支鐵軍我就信你。妃子們嘻嘻哈哈不聽號令,孫子馬上把領頭的兩個吳王最寵的妃子斬了,娘子軍即刻練成。

田穰苴斬莊賈,也是最典型的案例。

晉國、燕國都攻打齊國,齊國大敗。齊景公聽了晏嬰推薦,啟用田穰苴為大將。田穰苴打好主意,跟齊景公說:「我出身卑微,您把我從平民直接提拔我大將,大家不熟悉我,也不會服我,我壓不住陣。請您派一個您最親信的重臣來做監軍。」齊景公就派了莊賈。

田穰苴跟莊賈約定第二天正午出發。第二天,軍隊集結好了,莊賈卻和送行的大臣們喝到太陽落山才來。田穰苴叫來軍法官,按軍法,出征遲到,斬首!即刻把他斬了。齊景公接到要斬莊賈的報告,急忙派使臣來救。田穰苴又治了使臣在軍營中鞭馬疾馳的死罪。念是君王使臣,免死,斬了車伕和左邊一匹馬。

這一斬,先是威震敵國,晉國軍隊聽說來了這麼個狠角色,沒等交戰,嚇得立馬撤軍跑了。燕軍也撤退,田穰苴乘勝追擊,收復全部實地。

大軍凱旋,齊景公率百官郊迎,哪還記得莊賈!封田穰苴為大司馬,田穰苴就成了著名的司馬穰苴。

司馬穰苴的套路,在歷史上被不斷地抄襲拷貝,但每次都有不讀書不曉事的,把自己的人頭送上門去。

秦末,陳勝吳廣起義,項梁項羽也起兵了,他們都攻佔了一些郡縣,玩得風生水起。天下野心勃勃的年輕人,個個都蠢蠢欲動。彭越的一些小兄弟找到他,說你帶我們起兵吧,他們行,我們也一定行。彭越不同意,說現在兩虎相爭,形勢如何發展都不清楚,我不想參與你們的事。

年輕人們不依不饒,糾集了一百多人,一定要跟彭大哥打天下。彭越被纏得沒辦法,說好吧,既然大家要干,就明天日出的時候開第一次軍事會議。既然要成軍,就要立軍法,遲到的斬首!

第二天中午彭越等著,小伙子們稀稀拉拉地來了,遲到了十幾個人。彭越說,軍法是遲到者斬首,可是遲到的太多了,也不能把你們都斬了,就斬最後一個到的吧!大家嘻嘻哈哈地說有必要嗎,下次知道了。彭越不說話,一步上前,親自斬了最後一位。眾人嚇得發抖,都不敢抬眼看他。彭越就立土壇,以那人頭祭奠,成為一方豪傑,後投靠劉邦,成為西漢開國功臣。

這三個案例,算是「十殺其一」,有「十殺其三」的嗎?古代的不知道,近現代史可是大有特有,就是斯大林的大清洗。

據蘇共第20次黨代會前蘇聯內政部的統計數目,僅在1937年至1938年一年中,斯大林本人就簽署了681692人的處決命令。但是被害人的總數至今不明。有人說斯大林把紅軍能打仗的將領都殺完了,以至於希特勒打進來時紅軍都沒有能指揮的將領。這個說法不對,斯大林並沒有輸掉第二次世界大戰,恰恰相反,他是二戰的大贏家。

內部清洗,在理論上就是保持組織強大的手段,因為這能讓「士畏我而不畏敵」。所以如果沒有選舉機制,就必然過一段時間就要清洗一回。

今天講反腐,有所謂「不反腐要亡國,反腐要亡黨」的說法,那是不想反腐的人說的。不反腐才會亡黨。把貪官都抓完了,黨不會沒有官用的,只會更加強大和更有生命力。

張預註解說:「恩不可以專用,罰不可以獨行。專用恩,則卒如驕子而不能使。獨行罰,則士不親附而不可用。王者之兵,亦德刑參任而恩威並行矣。」只有恩,兵就成了驕子,沒法用。只有罰,士卒不親附你,也不可用。

《尉繚子》說:「不愛悅其心者,不我用也。不嚴畏其心者,不我舉也。」所以有愛,才樂於效命,有畏,才不敢不出死力。

將馭之道,就是愛與畏,賞與罰。

畏的本質,在於「畏我者不畏敵,畏敵者不畏我。」怕上級的,他就不怕敵人不怕死。不怕上級的,就一定怕敵人怕死。所以畏的標準,就是上級要比敵人更可怕。

李世民的知己知彼觀:沒本事知道別人,一定要知道自己

只要能知道自己,也不會失敗。而人們的毛病都不在於不知道別人,而在於不知道自己。

原文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戰,勝之半也。

故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不窮。故曰: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華杉詳解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

這是知己,不知彼。知道我軍能打,不知道敵軍也很強大,不一定打得下來,那勝算只有一半。

知敵之可擊,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擊,勝之半也。

知道敵人有懈可擊,卻不知道我們自己的部隊不行,不一定能拿下來,這是知彼,不知己,勝算還是只有一半。

所以知己不知彼,或知彼不知己,都不能決勝。

唐太宗說:「吾嘗臨陣,先料敵之心與己之心孰審,然後彼可得而知焉。察敵氣與己之氣孰治,然後我可得而知焉。是以知己知彼,兵家大要。今之大臣,雖未知彼,苟能知己,則安有失利者哉。」

李世民說,他每次臨陣對敵,總是先分析敵人的作戰企圖,和我方的作戰企圖,到底誰更審慎周密,這樣就可以知彼了。然後再查看敵軍的士氣,和我軍的士氣,誰更旺盛,這樣就可以知己了。所以知己知彼是兵家大要。今天的大臣,就算不能判斷敵人,但只要對自己有判斷,有清醒認識,也不會輕易失敗。

李世民能看透敵人,也能認清自己,而且能動態地把握、駕馭敵我軍情、軍心的變化,製造必勝的時機。他說如果你們沒有我這個水平,不用把敵人看透,只要能認清自己,也不至於失敗。

這是李世民的知己知彼觀,你沒本事知道別人,但一定要知道自己。我很認同這一點,我們學習知己知彼的時候,關注的都是怎麼知道別人,自以為對自己當然很瞭解。實際上,人的毛病,都是不能正確認識自己,而不是不能認識別人。做企業也是,別老研究所謂的競爭對手,知道別人在幹啥,沒多大用。要知道顧客需要啥,知道自己能幹啥。

知敵之可擊,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戰,勝之半也。

知道敵人可以打,也知道我軍能打,但不知道地形不可以打,還是只有一半勝算。

這是說知己知彼還不夠,還要知地形。

故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不窮。

所以懂得軍事的人,行動不會迷惑,措施變化無窮。

行動之前都看透了,想透了,所以不會迷惑。知己知彼、知天時地利,所以有任何變化都瞭然於胸,隨時應對,不會窮困而無計可施。

張預註:「不妄動,故動則不誤;不輕舉,故舉而不睏。識彼我之虛實,得地形之便利,而後戰也。」

故曰: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所以知己知彼,勝利就沒有危險;懂得天時地利,勝利就有完全的保障。

附錄:《地形篇》全文

孫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掛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險者,有遠者。我可以往,彼可以來,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陽,利糧道,以戰則利。可以往,難以返,曰掛;掛形者,敵無備,出而勝之;敵若有備,出而不勝,難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敵雖利我,我無出也;引而去之,令敵半出而擊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敵;若敵先居之,盈而勿從,不盈而從之。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陽以待敵;若敵先居之,引而去之,勿從也。遠形者,勢均,難以挑戰,戰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亂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災,將之過也。夫勢均,以一擊十,曰走;卒強吏弱,曰弛,吏強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敵懟而自戰,將不知其能,曰崩;將弱不嚴,教道不明,吏卒無常,陳兵縱橫,曰亂;將不能料敵,以少合眾,以弱擊強,兵無選鋒,曰北。凡此六者,敗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

故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戰道不勝,主曰必戰,無戰可也。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於主,國之寶也。

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戰,勝之半也。故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不窮。故曰: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