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 第八章 九變第八 >

第八章 九變第八

進步,就是不斷地發現自己不會

什麼叫學會?沒法說。只有會的人才知道什麼叫會。而且每過一陣子又發現自己不會了。這時候就是又要進步了,功力又要增長了。

原文

九變篇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軍,合軍聚眾,圮(pǐ)地無捨,衢地合交,絕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

故將通於九變之利者,知用兵矣;將不通於九變之利者,雖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也。

華杉詳解

《九變》是《孫子兵法》最短的一篇,只有二百多字,但內容比較錯雜,和其他篇內容有交叉,且先後次序也有點亂。特別是他總結說,如果不知道九變,雖然知道地形,也不能得地利。所以有研究者說,這部分內容,似乎應放在第十篇《地形》之後,講完地形,再講你要知道變通。而且一些地形的術語,也是在第十篇《地形》裡才提出來,並給予定義的。

不管怎麼說,我們還是按原書順序學吧。

「變」,是變通。不按正常原則處置。「九」,中國人說數字,都是泛指,九,就是多,多種情況。所以「九變」,可譯為「注意變通的幾種情況」。

不過曹操註解說:「變其正,得其所用者九。」明確了是九種情況。這大家就不好辦了,往下一數,怎麼數也不是九條。

1. 圮地無捨;

2. 衢地合交;

3. 絕地無留;

4. 圍地則謀;

5. 死地則戰;

6. 途有所不由;

7. 軍有所不擊;

8. 城有所不攻;

9. 地有所不爭;

10. 君命有所不受。

十條呀!

於是又有學者提出,是「九變一結」,前面九條是九變,最後一條「君命有所不受」是總結。

關於《孫子兵法》,這類的研究非常非常多。我一般都不取,不討論。管他九條還是十條,對我們學習他的思想關係不大。這些研究若鑽研進去,一輩子都研究不完,那是學者專家的工作,不是我們學習的範圍了,學這個,不能增加思想功力。

張預註解說:「變者,不拘常法,臨事適變,從宜而行之之謂也。凡與人爭利,必知九地之變,故次軍爭。」

你若不懂兵法,則不會作戰。你若按兵法行事,卻敗了,那是你不懂得九變。

所以什麼叫學會,沒法說。只有會的人才知道什麼叫會。而且每過一陣子又發現自己不會了。這時候就是又要進步了,功力又要增長了。

進步,就是不斷地發現自己不會。

寧肯找死,不可等死,陷入死地,要堅決奮戰

原文

圮地無捨,衢地合交,絕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

華杉詳解

圮地無捨。

「圮地」,曹操註:「無所依也,水毀曰圮。」圮地,就是水網、濕地、湖沼等難行的地區,在這樣的地形就不要宿營。因為水汪汪的,本身紮營住宿就困難,而且敵人如果打過來了,你一方面難以構築防禦工事,另一方面也進退困難,行動不便。

衢地合交。

「衢地」,四通曰衢。衢地,就是指四通八達的地方。浙江有衢州市,為什麼叫衢州,就是四省通衢,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四通八達,所以是兵家必爭之地。

在四通八達的地方,和各諸侯國來往都方便,衢地合交,就要搞好外交。一來交結外援,二來至少人家不要以你為敵,或被敵人爭取去。

絕地無留。

「絕地」,李筌註解說:「地無泉井、畜牧、採樵之地,為絕地,不可留也。」沒水喝,沒東西吃,沒柴火,趕緊走,不要久留。

賈林註解:「溪谷坎險,前無通路,曰絕,當速去勿留。」走到死胡同,地形險要,趕緊撤,別被人堵了。

圍地則謀。

「圍地」,賈林註解:「居四險之中,曰圍地,敵可往來,我難出入。居此地者,可預設奇謀,使敵不為我患,乃可濟也。」

四面皆險,前進的道路狹窄,退歸的道路也險迂,敵人要來則方便,我要出入卻困難。這種地形,是圍地,必須預設奇謀,讓敵人傷不到我,才度得過去。

比如前面學過的戰例,韓信破趙之戰,他要經過的井陘(xing),就是險塞之圍地。看名字都看得出來,「井」,是像井底一樣;「陘」,是山脈中段的地方。所以韓信小心翼翼,不敢進兵。派出間諜,偵察清楚,沒有埋伏,才大搖大擺出井陘口,演了一出背水一戰的好戲。

死地則戰。

「死地則戰」,戰例就是韓信出了圍地,在水邊佈陣,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

梅堯臣註解說:「前後有礙,決在死戰。」

何氏註解說:「速為死戰者生,若緩而不戰,氣衰糧絕,不死何待也。」

到了死地,那就真是等死不如找死。寧肯找死,不可等死,陷入死地,要堅決奮戰。

決策心理學:任何決策的背後,都是決策者的「個人需求」

這種需求,可能是個人和小集團利益,可能是個人抱負,可能是某種情緒,可能是某種焦慮,某種心結,某種心理陰影。都有可能。一定要從他個人的角度,去分析他的決策。而自己在決策的時候,則要有「無我」的意識,把自己的個人因素、情緒因素,從決策中剝離出來,才能作出正確的選擇。

原文

塗有所不由。

華杉詳解

「塗」,同「途」。道路有的雖可以走,但不走。反過來,有的不可以走的,也可能走。這就是變。

李筌註解說:「道有險狹,懼其邀伏,不可由也。」險狹之地,怕有埋伏,所以不走。

曹操註解說:「險隘之地,所不當從;不得已從之,故為變。」不該走的地方,有時候不得不走,這也是變。

前面學過幾遍的韓信破趙的戰例,就有一條不該走的行軍路線——井陘口。韓信得到諜報,陳余不用李左車的計策,沒有分兵在井陘口設伏,才敢通過。如果有伏,如他後來俘虜了李左車後對他說:「陳余如果用您的計策,那我就被您擒了。」

漢伏波將軍馬援,最後一戰,討伐五溪蠻苗族叛亂,就敗在走錯一條路。

馬援和副將耿舒出兵,初戰得勝,蠻兵躲入山林,馬援要去搗他老巢。有兩條路選擇,從充縣走,路好走,但是路途遠;從壺頭走水路,則路近而水險。

馬援認為走充縣陸路,路遠費糧,不如走水路,直搗匪巢,則充縣不攻自破。

耿舒堅決不同意,說陸路雖然遙遠,但比較安全,即使不能攻入苗境,撤退也方便。水路則太危險,除非能神不知鬼不覺摸到敵人老巢。否則,一旦被敵人發現行蹤,兩岸據險而守,居高臨下,官軍插翅難飛,山高水窄,那是真真正正的死無葬身之地!

馬援不同意,陸路也不那麼安全,到處都可能有埋伏。兩人爭執不下,上書朝廷,光武帝劉秀支持了馬援的意見。

於是,漢軍乘船逆流而上,進軍壺頭。形勢發展果如耿舒所料。苗人很快發現漢軍意圖,乘高守隘。沅江水疾,船不得上,加之夏天暑濕,軍中起了瘟疫,士卒大批死去,馬援自己也病死軍中。

馬援為什麼會犯這樣的錯誤?

首先陸路也不一定對。我們都是從事後結果來論「對錯」,實際上「對」不一定對,「錯」不一定錯。

但是,水路是條險路,風險更大,是毫無疑問的,馬援這是捨命一搏。他為什麼捨命一搏?馬援出兵之前,他的心理、他的情緒,就已有徵兆。

馬援出征時已六十二歲。

五溪蠻搶掠郡縣。光武帝遣武威將軍劉尚征討,「戰於沅水,尚軍敗歿」。次年,遣謁者李嵩、中山太守馬成征討,仍無戰績。馬援請求將兵征討,光武帝擔心他年事已高,不許。馬援說:「臣尚能被甲上馬。」光武帝令他試騎。馬援「據鞍顧眄,以示可用」。光武帝笑道:「矍鑠哉是翁也!」遂令馬援率中郎將馬武、耿舒、劉匡、孫永等,帶領四萬餘眾征討五溪蠻。

馬援夜與送者訣別,對友人杜愔說,我已年老,「常恐不得死國事。今獲所願,甘心瞑目」。

馬援素有烈士之志,大家都熟悉的成語「馬革裹屍」,就是他的典故,他的原話:「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他就想死在戰場上,不想死在家裡床上。

出征平苗叛的時候,他已經老了,六十二歲了,對死亡無所謂了,而這是最後一次為國家建立奇功的機會。水路之險,他如何不知?打了一輩子仗,當然一清二楚。但仗已經打了兩年,換了三撥將領,陸路無非是方便撤退,利於自保,並非利於得勝。

這是我最後一仗了,再不建功,就沒機會了,馬援決定賭上一條老命。

而年輕人怎麼願意跟老傢伙賭命呢?

漢軍被困在河谷之中,進退不得,瘟疫橫行,每天都一批一批死去。耿舒焦慮萬分。人微言輕,皇上也不聽他的。沒辦法,給他哥哥耿弇寫信,述說情況,說你去跟皇上說。

耿弇感覺事態嚴重,即刻上奏皇上。耿弇的話份量不一樣,加之軍情確實緊急。劉秀派梁鬆去責問馬援,並代理監軍事務。梁松到時,馬援已經死了。

這一仗的最後結局,不是打贏的。還是用計誘降,苗人自己殺了首領來降,叛亂平定。

馬援賭命,賭得一個「馬革裹屍」的千古美名,但被他所誤,馬革裹屍的,還有千千萬萬的漢軍將士。對他決策的心理分析,或許是我的臆斷。但是——

任何決策的背後,都是決策者的「個人需求」。

這種需求,可能是個人和小集團利益,可能是個人抱負,可能是某種情緒,可能是某種焦慮,某種心結,某種心理陰影,都有可能。一定要從他個人的角度,去分析他的決策。而自己在決策的時候,則要有「無我」的意識,把自己的個人因素、情緒因素,從決策中剝離出來,才能作出正確的選擇。

無我,是客觀的基礎,決策的保障。

不戰,是戰鬥的重要組成部分

原文

軍有所不擊。

華杉詳解

敵軍有的雖可以打,但是不打。

曹操註解說:「軍雖可擊,以地險難入,留之失前利,若得之,則利薄。困窮之兵,必死戰也。」發現敵軍,雖然可以打,但是如果小股困窮之兵,又據險地死戰,吃掉他沒多大利益,而代價很大,甚至耽誤整個戰局進展,那就不要打。

杜牧註解說,前面說的「銳卒勿攻」「歸師勿遏」「窮寇勿迫」「死地不可攻」,都是軍有所不擊。還有一種情況,如果我強敵弱,敵人前軍先至,也不可擊,不要把他打跑了,等他後軍到齊,一舉全殲。

賈林註解說,「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如果可以招降,也不必擊。還有,如「窮寇固險而守,擊則死戰」,也不要擊,靜觀其變,等他心惰,再取之。

張預補充說,「縱之無所損,克之無所利」,也不必擊。

莫貪小利,雞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不必可惜。看見利就想取,反而耽誤正事,壞了大局。

前面我們說過,行軍是戰鬥的一部分,甚至是比戰鬥本身更重要的部分;宿營,也是戰鬥的一部分。這裡,我們看到,不戰,也是戰鬥的一部分。這是一個利弊衡量,也是一個全局觀。利弊衡量,是殺敵一千,自傷八百,不值。全局觀,是局部有利,全局可能不利,耽誤時間,耽誤決勝的戰機。

「軍有所不擊」,這話看起來簡單,一聽就懂。但是,我們讀書是為了觀照自己。對照一下自己呢,就發現沒有一天是做到的。沒有做到事有所不幹,沒有做到應酬有所不去,沒有做到酒有所不喝。

別認為勤奮光榮,別以為自己是戰鬥英雄,別一歇下來不幹活就有負罪感,如果你每天忙得要死,恨不得抓住所有機會,最後是猴子掰包谷,沒有多大成效,也沒有真正的積累,不如停下來,好好計劃一下,到底要什麼。

造反兵法的關鍵是快

原文

城有所不攻。

華杉詳解

城池有的雖可以攻下的,但是也不攻。

曹操註解說:「城小而固,糧繞,不可攻也。操所以置華、費而深入徐州,得十四縣也。」

這裡曹操舉了自己的一個戰例。他說如果那城又小,又堅固,守軍糧食又多,就不要攻,因為利益不大,代價卻很大。所以他在攻打徐州的時候,放棄了華、費二城,得以兵力完全,直取徐州,得十四縣地盤。

杜牧註解說,如果敵人在要害之地,深控城壕,多積糧食,就是為了拖住我們的部隊。如果攻拔他,不足為利;如果攻不下來,更是挫我兵勢,這種情況,就不要去攻打他。

「城有所不攻」,這一條對於造反來說最重要,可以稱為「造反兵法」。

但凡你要造反,上策就是最快的速度直搗京城,把皇上拿下,你就稱帝了。一旦被拖住,全國動員,勤王大軍集結,造反的事就沒希望了。

前面我們學過王陽明破寧王之叛的戰例,寧王猛攻安慶,安慶一下,則南京必然落入寧王手中。寧王進了南京,便有了稱帝的資本,他若稱帝,大臣們就得選邊戰,正德皇上本是個荒唐天子,寧王的機會不是沒有。

但是王陽明乘虛取了寧王的老巢南昌,就賭他回師來救。寧王的幕僚嘴皮子都說破了:「城有所不攻,南昌咱不要了,得了南京,得了天下,南昌不還回來嗎?如果在南昌被拖住,失了戰機,大事就完了。」

但寧王受不了老巢被端,放棄了馬上就要攻下的安慶,回師來救。結果南昌他沒能回去,半道在鄱陽湖就被王陽明擒了。

寧王造反,是受前輩明成祖朱棣造反成功的鼓舞,而朱棣成功的戰略,恰恰是「城有所不攻」。開始時也戰事膠著,主要在河北打,在山東打,燕軍雖然勝仗多些,但損失也慘重,而朝廷兵源充足,要拖,燕軍還是拖不過朝廷。

後來朱棣得到內臣密報,知道南京城防空虛,於是改變戰略,親率大軍,直搗南京,一路攻到揚州,江防都督陳瑄以舟師降燕,燕師渡江,下鎮江,直逼南京。谷王朱橞與李景隆開金川門降燕,朱棣就造反成功了。

唐朝徐敬業反武則天,有謀士勸他直取洛陽,這樣兵鋒所指,不服武則天的人多著呢,還有可能響應,這是造反成功唯一的希望。徐敬業卻不往北邊打,往南邊打,想攻下常州,鎮江,南京,以成帝業。那一看就是個割據的志氣,就沒人跟他了。

杜牧也講了一個造反的戰例。劉宋順帝的時候,荊州沈攸之造反。他的本錢不小,史書說他素養士馬,多積糧食,戰士十萬,甲馬兩千。叛軍到了郢(yǐng)城,功曹臧寅說,攻守易勢,郢城易守難攻,沒有十天半月拿不下來。如果不能順利拿下,銳氣兵威就沒了。造反這事,兵士們是被裹挾著干,一看不行,軍心也有變。不如放棄郢城,順流而下,直取建康(南京),拔了劉宋的根本,郢城不就傳檄而定嗎?

沈攸之不聽,盡出精銳攻城。郢城郡守柳世隆拒之,攻不下來。跟著造反的士兵們看見第一仗就這麼難,造反成功希望渺茫,都不想擔這族滅之罪,紛紛當了逃兵,潰而走之。沈攸之見大勢已去,自己走到樹林裡上吊了,造反大業就這麼稀里糊塗結束了。

後世西方有戰略家,總結為戰略縱深,或戰略癱瘓,一路攻到敵人中樞,把他中樞神經打癱瘓了,全國就投降了。不要步步為營,步步佈防,甚至不要等補給線,關鍵是快。這就是希特勒、古德裡安的閃電戰。

萬事都有代價

我們的社會有一種「狠話文化」,就是好說狠話,比如「不惜一切代價」如何如何。這世上沒有什麼事是不惜一切代價的,萬事都有代價。

原文

地有所不爭。

華杉詳解

有的地方雖可爭而不爭。

曹操註解說:「小利之地,方爭得而失之,則不爭也。」

杜牧註解說:「言得之難守,失之無害。伍子胥諫夫差曰,『今我伐齊,獲其地,猶石田也,不如早從事於越。』」伍子胥要夫差去爭越國的地,不要去爭齊國的地。因為吳國是南方人,滅了越國,得了越國的地,又能守住,也能耕種。取多了北方齊國的地,沒什麼用,也守不住。

不過此時夫差志得意滿,又正被勾踐伺候得舒服,每天摟著勾踐送給他的西施,根本不認為有滅越的必要,北向中原,與齊晉爭霸天下,才是他的志向。結果,他又中了勾踐的離間計,殺了伍子胥。正在他舉兵北上的時候,勾踐乘他後方空虛,突然襲擊,殺了他的太子。又過了幾年,吳國為越所滅,夫差自殺。

讀史者難免扼腕,伍子胥那麼大功勞,對吳國那麼重要,夫差怎麼能殺他,自毀長城呢?這是旁觀者的看法。在夫差看來,吳國的勝利和強大都是我自己的本事,怎麼會是伍子胥的功勞呢?

杜牧還講了一個戰例:

東晉的時候,陶侃駐守武昌,長江北岸有邾城,諸將都說應分兵鎮之,陶侃不回答,而諸將反覆說。陶侃就帶大家渡江去打獵,帶他們到現場說:「我之所以設險而御,憑借的是長江之險。邾城在江北,內無所依,外有群夷。貪圖邾城的利益,不僅守不住,還招惹夷人來。所以得了邾城,無益於江南,反而招禍。」

後來庾亮守邾城,果然大敗。

開疆拓土,代價最大,人民最苦。所謂「漢武大帝」,還有那句「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今天很多人認為他是英雄,歷史課本稱他為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但你若生活在他的時代,就注定逃脫不了悲慘的命運。要麼在前方流血,要麼在後方受苦,因為全中國都被他搞破產了。

漢武帝晚年,國家瀕於崩潰的邊緣,在巨大的政治壓力下,他下了著名的輪台罪己詔,其中「狂悖」二字,作為漢武帝對自己的自我鑒定,算是恰當。

八百年後,唐代詩人杜甫,還留下一首千古名篇《兵車行》,就講這漢武帝開疆拓土的: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伸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命有所不受」這句兵法主要是說給國君聽的,不是說給將領聽的

前線將領要君命有所不受,就要先有犧牲自己的決心。

原文

君命有所不受。

故將通於九變之利者,知用兵矣;將不通於九變之利者,雖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變之術,雖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華杉詳解

國君的命令,有時是不應接受的,比如不符合前線實際情況的,可以不接受。

「君命有所不受」,這也算是《孫子兵法》裡最有名的名句之一。曹操註解說:「苟便於事,不拘於君命也。」只要有利於戰事,不必拘泥於國君的命令。

《尉繚子》說:「兵者,凶器也;爭者,逆德也;將者,死官也。無天於上,無地於下,無敵於前,無主於後。」意思說這人在生死之間,為了生存,什麼都可以幹,沒有道德標準,無法無天,也不存在什麼主君了。

真是這樣嗎?

真這樣,就沒法指揮了。

因為大將對國君是君命有所不受,小將對大將也君命有所不受。每個人都自己判斷,不接受上級的判斷,那還怎麼指揮呢?

所以這句話,有兩個關鍵理解:

第一,這句兵法主要是說給國君聽的,就是說您要讓聽得見炮聲的人作決策,盡量控制自己遙控指揮的衝動。

第二,這是九變之一,是講變通。所謂變通,就是說這不是一般情況,是很特殊的情況。君命有所不受,意思是說不聽國君的命令是死罪,但是遇到極特殊的情況,聽了肯定得死,不聽卻可以為國家建功,這時候可以變通,不聽。

「君命有所不受」,為將者千萬不能當真。這句話本來就是帶兵的人寫在兵書裡給國君看的,別國君沒當真,自己當真了,以為自己有了至高無上的決策權力。

我們看看歷史上的真實情況,是不是「君命有所不受」呢?不是!

唐代安史之亂,哥舒翰守潼關,堅壁不出,唐玄宗卻催他出戰。他知道出戰必敗,想不想「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呢?他想。但是,君命有所不受的下場就是被處死,前面高仙芝、封常清這樣的名將,國家柱石,都被玄宗斬了。所以哥舒翰「慟哭出關」,率軍出戰。唐軍大敗,潼關失守,哥舒翰被俘,唐玄宗也丟棄長安逃往四川。

還有著名的岳飛,北伐功虧一簣,被宋高宗召還,他能不能「君命有所不受」呢?不受就是死,派一個監軍帶聖旨來,在軍營中就斬了。

再複習一個我們之前學過的戰例,講小將對大將,「君命」受不受的。

戰國時秦趙閼與之戰,秦國重兵包圍了閼與,趙奢率軍去救。但他離邯鄲三十里就停下紮營固守,假裝無意進取,傳軍令說:「有以軍事諫者死!」

秦軍在包圍閼與的同時,為防止趙軍來救,又分兵一支,直插武安,成掎角之勢。趙軍中一位小將,憂心如焚,向趙奢進諫,快去救武安,否則如何如何,趙奢立馬把他斬了。

等把秦軍麻痺夠了,秦軍相信趙奢只是應付一下,根本無意來戰。趙奢突然輕兵連夜急進,插到閼與城外五十里紮營。這時軍士許歷看了地形,進言說:「先占北山者勝,請在北山紮營列陣。」趙奢同意了他的意見。許歷說:「我的話已說完了,請您行軍法斬我吧!」趙奢說:「回去再說吧。」

得勝還師後,許歷被封為國尉,陞官了。

從這個案例我們看到什麼?第一個被斬的,他只看到局部,未看到全局;只看到現象,未看到本質;他的判斷,並不如上級的判斷,但他要「君命有所不受」,結果他被斬了,而他的人頭,也成了趙奢戰略的一部分。

第二個「君命有所不受」的,許歷,首先他有必死之心。我這條命就是國家的,我的話能對國家有用,我說出來,死而無憾。

所以你要「君命有所不受」,就要先有犧牲自己的決心。

故將通於九變之利者,知用兵矣;將不通於九變之利者,雖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變之術,雖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這一段是對前面的總結。將帥能精通以上變通的應用,就是懂得用兵了。如果不懂得變通,即便瞭解地形,也不能得到地利。如果指揮軍隊不懂得變通,則雖然知道五利,也不能充分發揮出軍隊的戰鬥力。

這裡出現一個詞,「五利」,其實和九變是一個意思,就是九變裡面的五種情況。那五種?一說是「塗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一說是「圮地無捨,衢地合交,絕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

總之就是要懂得變通。

利害哲學:要能利中見害,要能害中見利

趨利莫忘避害。但人都有僥倖心理,一廂情願。利中見到害,也認為那害發生幾率很小,沒事!害中見利,沒有的利他也能看出來,並堅信一定會發生!

原文

是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

華杉詳解

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

智者能兼顧利、害兩方面的考慮,既看到有利條件,也看到不利條件。

這有點像我們現在常用的SWOT分析,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利就是機會,害就是威脅,你兩方面都得分析到,不能只顧一頭。

曹操註解說:「在利思害,在害思利,當難行權也。」

看到利,就多想想它有什麼隱患,藏著什麼危險。看到害,就多想想它有什麼積極的一面,能轉害為利。遇到困難或突發事變,要懂得變通。

曹操注得深刻。我們自己呢?在害思利易,在利思害難!

因為人們的心理,總是一廂情願,總是貪利而避害,總是僥倖心理。

貪利是真貪,避害卻不是真避,而是在心理上逃避,僥倖而疏於防範。見到利的時候,心裡知道背後有害,但卻認為那不會發生。見到害的時候,堅決相信背後有利,並且一定會發生!

看看人們對「危機」的解釋就知道了。人人都同意,危機=危險+機會,我們要化危險為機會,危機的「機」,就是機會的「機」。

實際上危機的「機」,是扳機的「機」,你不要去扣那個扳機,該買單的時候買單,低調買單認賠,就是最積極的處理。誰不遇到點壞事呢?不要老想「壞事變好事」,試圖在壞事上還能另外撈一筆。

認輸才會贏。不認輸,不買單,就繼續投入進去,害沒能轉化為利,反而越來越大,那就不是《孫子兵法》教給我們的本意了。

賈林註解:「利害相摻雜,智者能慮之慎之,故能得其利也。」

張預註解:「智者慮事,雖處利地,必思所以害;雖處害地,必思所以利。此亦變通之謂也。」

雜於利,而務可信也。

「雜於利」,是以害雜於利。把不利的一面、有害的可能,都放進去考慮過,都能夠應對,則我們對要做的事就有了信心,就能夠實現。

曹操註解說:「計敵不能依無地而為我害,所務可信也。」

把敵人可能害我的地方都考慮過,怎麼算他都害不到我,則我們的計劃就可以實行了。

杜牧註解說:「信,申也。言我欲取利於敵人,不可但見敵人之利,先需以敵人害我之事摻雜而計量之,然後我所務之事,乃可申行也。」

要取利於敵人,不能只見到利。要把敵人可能害我的地方都考慮到,要做的事才能成功。

張預註解說:「以所害而摻所利,可以伸己之事。」

張預講了一個案例。鄭國出兵打敗了蔡國,國人皆喜,唯有子產很憂懼,說:「小國無文德而有武功,禍莫大焉。」果然,很快楚國就興兵發鄭了。因為楚國歷來將蔡國視為他的勢力範圍,你打我的小兄弟,我就打你!

雜於害,而患可解也。

「雜於害」,是以利雜於害。在害中能發現有利的一面,發揮出有利的一面,則可解除患難。

杜牧註解說:「我欲解敵人之患,不可但見敵人能害我之事,亦需先以我能取敵人之利,摻雜而計量之,然後有患乃可解也。比如敵人圍我,我若但知突圍而去,志必懈怠,即必為追擊。未若勵士奮擊,因戰勝之利以解圍也。」

杜牧說,我想解敵人之患,不能只看到敵人能害我的一面,還要看我能取利於敵的一面,摻雜對照衡量,才能解患。比如我們被敵人包圍了,如果只想著突圍而去,那就鬥志懈怠,最終被人追殺。不如以戰勝之利鼓舞將士,拚死一戰,則更能解圍。

賈林註解說:「在害之時,則思利而免害。故措之死地則生,投之亡地則存,是其患解也。」

張預講了一個戰例,西晉八王之亂,張方入洛陽,連戰皆敗,有人勸他宵遁,逃跑。他說:「兵之利鈍是常,貴因敗以成耳。」當夜潛進逼敵,遂至克敵。

張方的話,前一句,意思是勝敗乃兵家常事,後一句,很有味道,「因敗以成」,貴在因敗以成,一路失敗,最後把事辦成了。這就像搞科學發明實驗,或經營創業,全部是因敗以成,順著失敗,一路總結,最後成功。

害人兵法,教你不要被人害

這段是教怎麼害人的。簡單看看就行了,不要被人害,更不要去害人。

原文

是故屈諸侯者以害,役諸侯者以業,趨諸侯者以利。

華杉詳解

屈諸侯者以害。

想辦法讓他自己去做對自己不利的事,使他的力量不得伸展。

曹操註解說:「害其所惡也。」對他不利的事,想辦法讓他自己幹。

李筌註解說:「害其政也。」損壞他的政治。

賈林註解說:「為害之計,理非一途,或誘其賢智,令彼無臣;或遺以奸人,破其政令;或為巧詐,間其君臣;或遺工巧,使其人疲財耗;或饋淫樂,變其風俗;或與美人,惑亂其心。此數事,若能潛運陰謀,密行不洩,皆能害人,使之屈折也。」

這都是教怎麼害人,我們看看就行。

「誘其賢智,令彼無臣」,把他的賢良智慧之人拉走,讓他沒人用;扶持他的奸人,讓他政令敗壞;以巧詐之計離間他們君臣。

這樣的案例太多了,之前學過的戰例,長平之戰,秦國使間諜去邯鄲散佈謠言,說廉頗不出戰,是要投降秦國。秦國根本不怕廉頗,最怕的就是趙括,目的就是讓趙國撤換廉頗,讓趙括來送死。

「饋淫樂,變其風俗;或與美人,惑亂其心」。著名的西施,就是去完成這救國任務的,惑亂夫差之心,再加上買通姦臣伯嚭(pǐ),破其政令,吳國就亡了。

「遺工巧,使其人疲財耗」。送給他能工巧匠,讓他花錢。錢都拿去修頤和園了,軍費自然就沒了。日本戰國,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為了滅豐臣家族,就用了這招,讓澱夫人和豐臣秀賴大修佛寺,就是為了讓他們把金子用完,沒有軍費招募武士。

役諸侯者以業。

「業」,就是事,找點事來折騰他,勞役他,讓他疲憊。

曹操註解說:「業,事也。使其煩勞。如彼入我出,彼出我入也。」

折騰他,比如他回去我就出來,他出來我又回去。戰例是前面學過的,春秋時吳國折騰楚國。伍子胥把吳軍分為三軍,一軍出擊,楚國全國動員,吳軍又回去休息了。楚軍解散,吳軍二軍又去騷擾,楚國全國動員,吳軍又休息了。楚軍解散,吳軍第三軍又上。車輪戰搞了幾輪,楚國精神崩潰了,吳國三軍齊出,就攻陷了郢都,成為春秋時期攻陷國都的第一戰。

戰國時韓國為了勞役秦國,誘使秦國把人力物力消耗在水利建設上,無力進行東伐,派水工鄭國到秦國執行疲秦之計。鄭國給秦國設計興修引涇水入洛陽的三百餘里的灌溉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韓王的計謀暴露,秦要殺鄭國,鄭國說:「當初韓王是叫我來做間諜的,但是,水渠修成,不過為韓延數歲之命,為秦卻建萬世之功。」秦王政認為鄭國的話有道理,讓他繼續主持這項工程。

鄭國渠修成後,大大改變了關中的農業生產面貌,雨量稀少,土地貧瘠的關中,變得富庶甲天下。韓國「役諸侯以業」之計,反而讓秦國成就了千古偉業。

趨諸侯者以利。

用利誘讓敵人自己送上門來。

曹操註解說:「令自來也。」

張預註解說:「動以小利,使之必趨。」

這些都是教怎麼害人的。簡單看看就行了,不要被人害,更不要去害人。

居安思危,在治思亂,戒之於無形,防之於未然

居安思危,在治思亂,戒之於無形,防之於未然,每天都在解決困難,隨時都在準備出事,因為出事是必然的,不出事是不可能的。當領導,就是解決困難和平事兒的。

原文

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華杉詳解

用兵的法則,不指望敵人不來,而要依靠我有充分的準備來應對他。不要指望敵人不向我們進攻,而要依靠我們有敵人進攻不下的力量和辦法。

梅堯臣註解說:「所恃者,不懈也。」所依靠的,就是自己永不鬆懈。

曹操註解說:「安不忘危,常設備也。」時刻都防備著,準備著。

吳起講將道,有一句話,叫「出門如見敵」。就是保持高度戒備。

《左傳》說:「不備不虞,不可以師。」

王皙註解說:「凡兵之所以勝者,謂擊其空虛,襲其懈怠。」所以你一空虛,一懈怠,馬上就有巨大的危險,因為敵人嚴陣以待,就等你懈怠。所以「嚴整終事,則敵人不至」。

有人常說,白準備了,敵人也沒來。事實上,你有準備,正是敵人沒來的原因。你一旦沒準備,他馬上就到。

所以有事,要解決困難。沒事,要防著隨時會出事,領導人沒法不焦慮,每天都在精神高度緊張和焦慮中度過。

王皙舉了幾個例子:

昔晉人御秦,深壘固軍以待之,秦師不能久。楚為陳,而吳人至,見有備而返。程不識將屯,正部曲行伍營陳,擊刁斗,吏治軍簿,虜不得犯。朱然為軍師,雖世無事,每朝夕嚴鼓兵,在營者鹹行裝就隊,使敵不知所備,故出則有功。

晉人御秦,深溝高壘,嚴陣以待,秦軍找不到空虛懈怠之機,就拖不起,撤回去了。吳攻楚,到了那兒發現楚軍列陣等著,佔不到便宜,轉頭就撤回去了。

程不識這段很有意思。程不識是漢代和李廣同時代的名將,因為兩人是兩個極端,所以也常被放在一起比較。

不過今天,飛將軍李廣的故事還婦孺皆知,知道程不識的就太少太少了。因為李廣的故事太多,而程不識的故事根本沒有,他可能就沒打過什麼仗,為什麼呢?因為敵人不敢來打他。他可能打不敗你,你卻肯定打不敗他。

程不識為什麼打不敗呢?因為他太嚴謹!他的部隊,首先「正部曲」,層級指揮系統非常嚴格。

然後是「正行伍營陳」,安營紮寨很有章法。行動起來,全軍一起行動;紮下營來,敵人沖不動。

擊刁斗,刁斗是古代一種器具,哨兵巡查的時候敲擊來自我防衛。唐代杜甫有詩云:「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程不識行軍,前面有斥候,後面有後衛,宿營有警戒,防得鐵桶一般。

「吏治軍簿」,每天晚上還處理文件,軍簿文書一件件處理到天亮。所以他從未讓匈奴人得逞,但他自己也沒有取得過重大的勝利。跟他的士兵,不得休息,非常緊張艱苦。

李廣則恰恰相反,沒有什麼「正部曲」的層級指揮系統,和手下將領恩義相結,大家都是兄弟。行軍是也沒有什麼部伍行陳,宿營是哪有水源就在哪兒宿營,人人自便,你怎麼舒服就怎麼來,也沒有擊刁斗警戒那回事。所以士兵都喜歡跟著李廣,不喜歡跟著程不識。匈奴人也一樣,都喜歡找李廣交手,不去程不識那裡討晦氣。所以程不識是永遠不敗,他防備得連敵人都不願意來,想起他都鬱悶。

李廣則不是大勝就是大敗,還被敵人俘虜過,又很精彩地裝病奪馬逃回來,被判了死罪,交罰款贖罪為平民,後來又得到起用,最終還是在戰場上迷路不能建功,羞憤自殺。

李廣這種做法,就不是正規部隊,沒有正式的管理。所以他帶不了大部隊,只能帶兄弟伙。這就是為什麼皇上始終不讓他帶主力大部隊,都是打側翼配合。他那麼多戰功,那麼有名,卻始終不得封侯,以至於「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都成了笑話。

該學程不識,還是學李廣呢?伏波將軍馬援點評最準確:「效程不識不得,猶為謹敕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效李廣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

司馬光也有評論:「效不識,雖無功,猶不敗;效李廣,鮮不覆亡。」學程不識,即便不能建功,也能不敗。學李廣,沒有不滅亡的,因為你不是李廣。

王皙還舉了一個人的例子是朱然,三國時孫權的大將。朱然沒有周瑜那麼有名,但他的地位可不低,最後官至左大司馬右軍師,是東吳政治軍事的最高決策人之一,一生戰功赫赫,活了六十八歲,在亂世中可謂善終。他就是沒有戰事的時候,也每朝每夕擂鼓演兵,在軍營中全副武裝,隨時都可能開拔出去。敵人也不知道他在備戰什麼,所以他每次出兵都能建功。

所以居安思危,在治思亂,戒之於無形,防之於未然,每天都在解決困難,隨時都在準備出事,因為出事是必然的,不出事是不可能的。當領導,就是解決困難和平事兒的。

領導者的五個性格缺陷最危險

領導力,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性格。反之,領導者的災難,往往也是一種性格缺陷。將領有五種性格缺陷,是最危險的。

原文

故將有五危:必死,可殺也;必生,可虜也;忿速,可侮也;廉潔,可辱也;愛民,可煩也。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華杉詳解

領導力,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性格。反之,領導者的災難,往往也是一種性格缺陷。

將領有五種性格缺陷,是最危險的:

一、不怕死,一味死拼,就會被敵人所殺。

二、貪生怕死,沒有必死之心,又會被俘虜。

三、憤怒急躁,經不起刺激,會中人激怒之計,憤而出戰送死。

四、廉潔,愛惜名譽,受不得污辱,會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譽,洗清別人潑自己身上的髒水,而不顧巨大的風險出戰,中計。

五、愛護居民,也會被人利用,或讓他為掩護居民而煩勞,或驅使人民為炮灰,讓他不忍作戰,而敵人就藏在裡面。

這五種性格缺陷,都是將領的過錯,用兵的災害。軍隊覆滅,將領身死,都是由於這五種危險造成的,不可不警惕!

性格即命運

原文

故將有五危:必死,可殺也;必生,可虜也;忿速,可侮也;廉潔,可辱也;愛民,可煩也。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華杉詳解

必死,可殺也。

曹操註解說:「勇而無慮,必欲死鬥,不可曲撓,可以奇伏中之。」

遇到那有勇無謀,拚死要鬥的,不跟他正面爭鋒,引他來,設伏兵吃掉他。

《司馬法》說:「上死不勝。」就是說如果將領沒有謀略,只是知道身先士卒去冒死作戰,那就沒法取勝。

黃石公,就是傳說中送《太公兵法》給張良的那位神仙,說:「勇者好行其志,愚者不顧其死。」勇者好行其志,勇敢的人,就喜歡按自己的意願行事,不願意因為危險而放棄自己的計劃。如果他正好又愚蠢,他就不顧其死,看不到死亡的危險。

吳起說:「凡人之論將,常觀於勇;勇之於將,乃數分之一耳。夫勇者必輕合,輕合而不知利,未可將也。」

吳起說,一般人論將,都把勇敢放在第一。其實,勇敢的品質,對於將領來說,不過占幾分之一。因為勇敢的人,必然輕於合戰。沒有把怎麼做對自己有利想清楚,就揮師合戰,那是不能做將領的。

孫子講將道,排序是智信仁勇嚴。克勞塞維茨講將道,專門強調勇敢是第一。吳起則乾脆說勇敢只佔將領必備品質的幾分之一。

必生,可虜也。

曹操註解說:「見利畏怯不進也。」

《司馬法》說「上死不勝」,也說「上生多疑」。貪生怕死,就疑神疑鬼,放大危險,害怕損失。沒有鬥志,那也是兵家大患。

東晉時,桓玄篡晉稱帝。晉將劉裕起兵討伐,溯江而上進擊桓玄,戰於崢嶸洲。那時候劉裕只有幾千兵,而桓玄兵馬頗盛。但是桓玄怕失敗,怕死。在他的戰船旁總繫著輕舟,隨時準備跑。他的士兵看在眼裡,也就都沒有鬥志。結果劉裕乘風縱火,盡銳爭先,桓玄大敗。

孟氏註解說:「將之怯弱,志必生返,意不親戰,士卒不精,上下猶豫,可急擊而取之。」

這幾句很深刻,如果你怯弱,志必生返,心裡想著一定要活著回來。那你不能去打仗,因為打仗沒有一定要活著回來這一說,一定要活著,只能逃跑或投降。

「意不親戰」,不準備親自上陣作戰,讓手下在前線衝殺,那也不行。因為要打仗,是你的事,大家是跟你辦事,幫你辦事。不能你不去辦,都讓別人辦,那就不用你了。

今天我們做任何工作都一樣,你不能脫離一線,脫離了一線,從思想上來說,你不接地氣,脫離實際,領導力會削弱;從組織上來說,你沒有跟戰士們在一起,沒有親自帶兵,那麼就會「士卒不精,上下猶豫」,就會被別人「急擊而取之。」

忿速,可侮也。

杜牧註解說:「忿者,剛怒也。速者,偏急也,性不厚重也。」

王皙註解說:「將性貴持重,忿狷則易撓。」

曹操註解說:「疾急之人,可忿怒侮而致之也。」

為將者,性格一定要持重,要厚重,要穩重。如果剛急易怒,心胸偏狹,敵人就會利用你的性格弱點,激怒你,侮辱你,引你上鉤。

五胡亂華十六國時期,姚襄攻黃落。前秦苻生派苻黃眉、鄧羌討伐。姚襄深溝高壘,固守不戰。鄧羌對黃眉說:「姚襄性格剛狠,容易激動。如果我們大張旗鼓,長驅直進,直壓他的營壘,他肯定受不了我們的囂張氣焰,一定要出來決個高下,可一戰而擒之。」黃眉依計而行,姚襄果然受不了,忿而出戰,被黃眉等所斬。

李世民斬隋將宋老生,也是一例。宋老生率精兵兩萬守霍邑城。李淵來攻。李世民說宋老生有勇無謀,肯定出戰。於是李淵在城外埋伏,李建成、李世民帶幾十騎到城下去辱罵宋老生。宋老生果然受不了,率軍出城。結果中了李淵埋伏,後面又被李世民奪了城門,斷了歸路,被擊斬於陣。

廉潔,可辱也。

這廉潔,不是說不貪污,是潔身自好,極端愛惜自己的羽毛,愛惜名聲,容不得自己身上有一點污點,一滴髒水。你壞他名聲,他覺得跳進黃河也洗不清,那麼他一要找你拚命,二是寧死也要證明自己清白,就會乖乖地中計送上門來,甚至明知是計,也甘願來上當。

受不了污名,是一大性格弱點;沽名釣譽,追求自己的清名,也是一大毛病。因為你越是清清白白閃閃亮亮,就是害周圍的人得強迫症,每個人都想揭你污點,潑你髒水,因為你太刺眼。所以中國古代有「君子自污」之說,我自己給自己灑點無傷大雅的污垢,不要那麼刺眼,作為一種避禍之道。

愛民,可煩也。

這就跟綁架一樣。你看電影上的大英雄,最後都是把他女朋友抓住了,他就是刀山火海也得來。將領如果愛惜人民,就以人民為人質去脅迫他。大家熟悉的就是《三國演義》的故事,赤壁之戰前,曹操打來了,劉備帶著人民走,所以走得慢,被曹操追上了。

但是有的人不吃這一套,比如周亞夫,七國之亂,叛軍攻打梁國,非常緊急,危若累卵。梁王苦戰求救,他根本置之不理,任由梁國掙扎在生死邊緣。實際上他壓根就是讓叛軍的士氣、糧草都在梁國耗盡,他最後以逸待勞收拾殘局。最後結果如他所算,梁國頂住了,叛軍糧食沒了,撤退,周亞夫「擊其惰歸」,一舉平叛。不過梁王恨他也恨透了:苦戰的是老子!平叛的是周亞夫!

周亞夫不顧梁王,比他更狠的是劉邦,他連自己的父親、妻子、兒女,統統都不顧。項羽捉了他的父親和妻子呂雉,把他爹剝光了衣服捆在案板上,旁邊架一口大鍋,說你不出戰,就把你爹烹了,把你老婆殺了。劉邦站在城牆上大聲回應說:「咱倆在懷王面前約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烹了咱爹,那也分一碗湯給我喝。至於我老婆,你要殺便殺,無所謂。」項羽在他這流氓嘴臉面前,氣得臉色鐵青,但最終還是沒傷害他家人。

又一次,劉邦被項羽打得大敗,落荒而逃,夏侯嬰駕車,他和一對兒女在車上,也就是後來的漢孝惠帝和魯元公主。後有追兵,情況緊急,劉邦嫌車上人太多,跑得不夠快,兩腳把一對兒女蹬下車不要了,自己跑。夏侯嬰趕緊停下車,把兩個小孩抱上來,「如是者三」,搞了三回。而且每次夏侯嬰把孩子們抱回來,驚恐的孩子緊緊摟著他脖子,他還不馬上催馬狂奔,而是慢慢地哄孩子們平復一下,才快馬走。劉邦氣得想殺掉夏侯嬰,但殺了他又沒人趕車了。最終還是安然無恙逃離了險境。

像劉邦這樣,「不必死,不必生,不忿速,不廉潔,不愛民」,就是人至賤,則無敵了。

附錄:《九變篇》全文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圮地無捨,衢地交合,絕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塗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故將通於九變之地利者,知用兵矣;將不通於九變之利者,雖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者矣。治兵不知九變之術,雖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是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諸侯者以害,役諸侯者以業,趨諸侯者以利。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故將有五危:必死,可殺也;必生,可虜也;忿速,可侮也;廉潔,可辱也;愛民,可煩也。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