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 第七章 軍爭第七 >

第七章 軍爭第七

兵法的設想都是完美的,只是一上了戰場,兵法全忘了

原文

軍爭篇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軍,合軍聚眾,交和而捨,莫難於軍爭。

華杉詳解

「軍爭」,曹操註解說:「兩軍爭勝。」虛實已定,然後可以與人爭利,所以在「虛實篇」之後。

合軍聚眾。

曹操註解說:「聚國人,結行伍,選部曲,起營為軍陣。」張預註解說:「合國人以為軍,聚兵眾以為陳。」就是全國動員,徵兵,然後成軍出兵。

交合而捨。

與敵人兩軍相對,紮下軍營。

曹操註解說:「軍門為和門,左右門為旗門,以車為營叫轅門,以人為營叫人門,兩軍相對為交合。」我們都知道呂布轅門射戟的故事,從曹操的註解就知道,不是軍營的門都叫轅門,是以車結的營才叫轅門。軍營的大門叫和門。何氏註解說:「和門相對,將合戰爭利,兵家難事也。」

莫難於軍爭。

曹操註解說:「從始受命,至於交合,軍爭難也。」梅堯臣註:「自受命至此,最為難。」張預註解:「與人相對而爭利,天下之至難也。」

就是說,難!難!難!

前面《計篇》,運籌於帷幄之中,再難也是在帷幄之中,沒啥危險。

之後《作戰篇》《謀攻篇》,資源充足,還能吃敵人的,打得贏就打,打不贏肯定能跑掉;《形篇》《勢篇》,講形勢,講排兵佈陣定計策;《虛實篇》,講探他虛實,調動敵人,避實擊虛。

說起來都挺爽,先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不用動手,他自己就投降。

即使要戰,也是立於不敗之地,先勝後戰,贏了再打。

排兵佈陣,奇正之變,變幻無窮,敵莫能測。

虛實之間,調動得敵人比親兒子還聽話,調動到敵虛我實,我以實擊虛,以石擊卵,打他個落花流水。

但是,你懂的,別人也懂;你會的,別人也會;你在做的,別人也在做,可能比你做得還好。所以要「爭」,爭勇鬥智,爭先恐後。到了戰場了,兩軍對壘了,要開始軍爭了,那才是天下最難最難的啊!

毛澤東說:「一上了戰場,兵法全忘了。」該怎麼打?有哪些原則、注意事項?《軍爭篇》就講這個。

走彎路是走路的一部分,花冤枉錢是花錢的一部分,都必不可少

該認輸得認輸,該認栽則認栽,該服氣得服氣,別不服,別想撈回來,特別是不能下老本去撈。

原文

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

華杉詳解

以迂為直。

兩點之間,不是直線最短,表面上迂迴的彎路,實際上是最便利的直路。為什麼呢,因為有地形,有敵形,走直線你過不去。

這複雜的地形和千變萬化的地形中,哪一條路是最近的路呢?就要以迂為直,彎路就是近路。看足球賽就好了,沒有人能從己方後場一路直線攻進對方大門,每一次帶球傳球,都是以迂為直。就算球王貝利,一路直攻,自己把球帶進對方大門去,他的每一腳盤帶,還是以迂為直。

「以患為利」,把困難變為有利。

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

故意遠遠地迂迴,讓對方感覺我們不會過去,再用假動作,用小利牽制對方,然後突然間道插進去,就能後發先至。

曹操註解說:「迂其途者,示之遠也。後人發,先人至者,明於度數,先知遠近之計也。」遠遠地迂迴,是讓對方感覺我很遠,放鬆警惕。能後發先至,是因為我早已度量好地形,知道哪兒遠哪兒近,從哪兒穿插過去。

戰例是趙奢破秦軍。

趙奢,就是那個著名的紙上談兵的趙括的父親,不過他是真名將。

秦伐韓,駐軍在閼與。趙惠文王要去救。問廉頗,廉頗說,道遠險狹,難救。問樂乘,看法跟廉頗一樣。再問趙奢,趙奢說,狹路相逢勇者勝,我去。

秦國知道趙國發兵,於是再出一支軍駐紮武安城西,和閼與成掎角之勢。

這仗,更難打了。

趙奢受命於軍,合軍聚眾,出邯鄲城只三十里,紮下大營,不走了。傳下軍令:「有來妄言軍事的,斬!」

這時秦軍勢大,武安城外秦軍中擊鼓勒兵,城內屋瓦皆震。

趙軍中有一將看主帥按兵不動,憂心如焚,冒死進諫,請戰救武安!趙奢知他是個好人,但是正等他這樣的好人送人頭來一用,成其以迂為直之計,立即喝令把他推出去斬了。

趙奢一駐,就駐了二十八天,還在加固營壘,根本沒有出戰的意思。秦軍派間諜來,趙奢更是傾情表演,讓他死心塌地相信趙軍不會出戰。

秦將聞報大喜,認為趙軍只是應付一下韓國的求救,並不願也不敢真來作戰。

趙奢這邊,前腳送走秦國間諜,後腳就「卷甲而趨」,捲起盔甲輕裝急行軍,兩天一夜,沒遇到任何抵抗埋伏,就安全到達閼與。

他也沒直接到達閼與城,離城還有五十里就停下來紮營,選擇有利地形。這時又有一位軍士,叫許歷,冒死進言,說:「先據北山者勝。」趙奢一聽,說得對!派一萬人,佔了北山制高點。許歷說:「我話說完了,請受死。」趙奢問:「受什麼死?」許歷說:「您的軍法呀!妄言軍事者斬。」趙奢說:「回邯鄲再說。」回邯鄲後許歷得了封賞,受封為國尉。

秦軍聽說趙奢已經到了閼與,大驚失色,趕忙撤了武安軍來救,趙奢佔據有利地形,大破秦軍,閼與之圍遂解。

這一仗打得有味道。

「卷甲而趨」,是很危險的,兩天一夜的急行軍,遠離後方,輜重沒有,士卒疲憊,如果這麼衝到閼與城下,和秦軍直接遭遇,趙奢恐怕也要被人擒了。妙就妙在他離城五十里就紮營,工事陣地都弄好了,再等秦軍來。這就符合了《虛實篇》說的:「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敵者勞」。本來趙軍是勞,勞累得不得了,但他不到城下,距離五十里停下來,留五十里給秦軍跑跑馬拉松,消耗消耗,把自己變成了以逸待勞。

在《虛實篇》裡我們還學過,李靖點評的,千章萬句不出那一句——「致人而不致於人」。調動別人,別被別人調動。秦軍本來都給他安排好了,是要調動趙奢。秦軍在閼與、武安成掎角之勢,就等著圍點打援,在半途消滅趙奢。結果他以迂為直,神兵天降,沒逮到他。而他擺好戰場後,變成秦軍被他調動,他請客,秦軍來吃飯了。

還有一句《虛實篇》裡學的:「故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里而會戰。」趙奢把時間、地點都選好了。

但是,有一個問題——

秦軍不來怎麼辦?

知道趙奢以迂為直得計,到了閼與,秦將其實還可以多想一想。你到了就到了唄。算算日子,一支孤軍,沒有糧草輜重,能怎麼樣?觀察觀察再說。但秦將慌了神,因為事情出乎預料,他就不知道趙奢其他還有什麼動作,於是慌忙撲過來,打,就大敗而回了。

別人不中計,這是個問題。之前學過王陽明平寧王之亂的戰例。王陽明手裡就一張牌,打南昌,等寧王回來救。這也是以迂為直。如果寧王不回來呢?寧王的謀士都向他進諫:南昌丟了就丟了,打下南京就做皇帝,那時候南昌還不傳檄而定嗎?但是寧王慌了神,回來了,回來送死。

都是慌不擇路。

不能慌,要能認輸,能認栽。前面我栽了,認了。在新形勢下想想怎麼辦。別老想把前面的撈回來,並且下老本去撈,那就是要輸得精光了。

最後說點題外話,以迂為直,還是想要直。但人生之路,成長之路,本來就是彎彎曲曲,進進退退,沒有一帆風順直的。所以要有一個基本認識。彎路也是路,冤枉錢也是錢。不走彎路,就沒有路。不花冤枉錢,就花不了對的錢。

行軍是戰鬥的一部分,宿營是戰鬥的一部分

再往前推,會發現訓練也是戰鬥的一部分,甚至也是比戰鬥本身更重要的部分。最不重要的就是戰鬥本身,一切都在之前決定了。但我們平時聽到的,都是戰鬥故事,部分行軍故事,很少宿營故事,幾乎沒有訓練故事,因為訓練沒故事。所以功夫都在沒故事的地方。這就是《孫子兵法》說的,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真英雄,沒故事。

原文

故軍爭為利,軍爭為危。舉軍而爭利,則不及;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三十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

華杉詳解

軍爭為利,軍爭為危。

曹操註解說:「善者則以利,不善者則以危。」

張預註解說:「智者爭之則為利,庸人爭之則為危。明者知迂直,愚者昧之故也。」

就是我們俗話說的,難者不會,會者不難。會爭的,能爭到利;不會爭的,就反而把自己投入危急之地。比如上回說的趙奢兩日一夜急行軍去爭利,因為他懂得迂直之計,能致人而不致於人,知戰之日,知戰之地。百里而會戰,對於他來說,就是「軍爭為利」。如果他沒有前面那麼多鋪墊表演,迷惑秦軍,那他急行軍過去,正中人圍點打援之計,就是軍爭為危了。

所以很多同樣的事,我們看別人得手那麼漂亮,自己同樣干一遍,就全折進去。那是因為人不一樣,背後的準備不一樣。

舉軍而爭利,則不及;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

「舉軍」,「舉」,就是全部,全軍帶著裝備,兵馬、盔甲、器械、糧草、輜重一起行動。「則不及」,那行動速度慢,趕不及。所以關鍵的時候,必須不帶輜重,輕騎急行,這就叫「委軍而爭利」,「委」,就是拋棄,拋棄輜重輕裝前進。「則輜重捐」,就捐給別人了,捐給誰不知道,總之就是丟了。

是故卷甲而驅,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

「卷甲而趨」,把盔甲捲起來,輕裝前進。「日夜不處」,晝夜兼行不休息,急行軍一百里去爭利,那左中右三軍將領都要被人俘虜。為什麼呢?急行軍一百里不休息的話,身體強壯的趕到了,體力差的掉隊在後面。趕到的時候,大概十分之一的士兵能先到,那大部隊變成小部隊,到那兒就被敵人吃掉了。敵人還可以以逸待勞,等在那裡,我們的疲兵疲將陸陸續續餵上去,他一口一口地吃。

前面學過的淝水之戰,說是謝玄八萬人,勝了苻堅八十萬大軍。事實上苻堅大軍雖然總數是八十萬,但八十萬還沒都到達,沒集結完成,還有好多在路上。已經抵達戰場的有多少,史書上沒具體記載。但謝玄正是得了朱序情報,知道他大軍還沒到齊,才迅速出擊的。

古代行軍,三十里為一捨,就是一天的正常行軍速度,是走三十里。倍道兼行,翻一倍,行軍六十里。「日夜不處」,晚上通宵接著走,加四十里。百里而趨利,是一天一夜急行軍一百里。前面說的戰例,趙奢急行軍兩天一夜,可能達到一百六十里。那按兵法說,他就給人擒了。

怎麼辦呢?他離敵人五十里就停下來紮營佈陣,一是等自己後面掉隊的人,到了吃飯休息,二是留五十里給敵人走,等你來。

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

這一條,趙奢就留給秦軍了。秦軍急行軍五十里過來,其法半至,只有一半的人能先到,則蹶上將軍,先頭部隊就要受挫折了。

三十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

正常速度行軍,三十里呢,也只能三分之二先到,還是有三分之一落在後面。

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

「輜重」,裝備、糧食、被服、物資,都叫輜重;「委積」,也是物資財貨。所以這軍隊,實際上非常非常脆弱,沒有輜重要死,沒有糧食要死,沒有物資要死。朝鮮戰爭,沒有冬衣,沒有被服,會整連整營地凍死在陣地上。

這一段有三個道理。

一是難者不會,會者不難。對於智者是利益,對於愚者就是死路。如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不要以為別人行,我也能行。

二是行軍是戰鬥的一部分,甚至是比交戰更重要的一部分。兵法還講宿營是戰鬥的一部分,在哪兒宿營,什麼時候宿營,這甚至也比交戰更能決定勝敗。到交戰的時候,勝敗已經定了,由行軍和宿營的決策定了。趙奢勝秦軍,是行軍和宿營決定的。

拿破侖有一句名言:「行軍就是戰爭,戰爭的才能,就是運動的才能。」他專門研究行軍的速度,傳統行軍是一分鐘走70步,他提高到一分鐘120步。所以他打仗,不是靠士兵的槍,是靠他們的腿。還有一個特別能行軍的將軍,就是粟裕。他是最知道迂直之計的,腦子裡裝著整個戰區的地圖,穿過來插過去,總能神兵天降。

我們把行軍是戰鬥的一部分,宿營是戰鬥的一部分,再往前推,會發現訓練也是戰鬥的一部分,甚至也是比戰鬥本身更重要的部分。所謂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這樣推下去,我們會發現,最不重要的就是戰鬥本身,一切都在之前決定了。但我們平時讀到、聽到、看到的,都是戰鬥故事,部分行軍故事,很少宿營故事,幾乎沒有訓練故事,因為訓練沒故事。

所以功夫都在沒故事的地方。這就是《孫子兵法》說的,「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

真英雄,沒故事。

第三個道理,就是軍隊的脆弱,非常非常地脆弱,一個不注意就得死。天下之至強,也是天下之至弱。在我們覺得自己很強大的時候,更加要小心,看看自己,是不是其實很脆弱。

「要知道地形」這句話背後是無數細節,無數人的努力、智慧,和無數人的生命

原文

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

華杉詳解

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

豫,同「與」。曹操註:「不知敵情謀者,不能結交也。」如果不知道各諸侯國的政治意圖,就不能決定自己的外交方針,不能預結外援。

《孫子兵法》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要搞好外交,就要知道各個利益相關方的利益和意圖。這是一個博弈論思想,所以《孫子兵法》不僅是一本軍事著作,也被博弈論學者推崇為最早的博弈論著作。

具有競爭或對抗性質的行為稱為博弈行為。在這類行為中,參加鬥爭或競爭的各方各自具有不同的目標或利益。為了達到各自的目標和利益,各方必須考慮對手的各種可能的行動方案,併力圖選取對自己最為有利或最為合理的方案。

在博弈策略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不要只看到雙方的博弈和利益訴求,而是擴大遊戲的參與方,甚至改造這遊戲,把更多其他看似不相關的人和利益拉進博弈遊戲中來,加大我方的博弈籌碼。戰爭也不只是敵我雙方的博弈遊戲,可以通過擴大遊戲的參與方,把其他國家、其他事,拉進來,從而獲得奧援,增加自己的贏面。所以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問題,就被和中日釣魚島問題聯繫起來,一個地域博弈遊戲,就變成了全球博弈遊戲。

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

曹操註解說,高而崇者為山,眾樹所聚者為林,坑塹者為險,一高一下者為阻;水草漸洳者為沮,就是濕地;眾水所歸不流者為澤,就是湖泊。所以要所有的地形都非常清楚,才能行軍。

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

「鄉導」,就是嚮導。不重視用嚮導的,就不能得到地利。

對地形地利的研究,是非常細緻的工作。都知道諾曼底登陸,登陸之前,盟軍對諾曼底地形的偵察,那是細緻到了極點。晚上派間諜潛水摸上沙灘去取沙子和泥土樣本,調查沙灘沙有多厚,下面泥土多少,軟硬如何,坦克能不能開上去。最後的結論是沙灘太鬆軟,坦克會陷進去。怎麼辦呢?方案是先開上去一輛鋪「地毯」的坦克,前面架一卷地毯,帆布和木板做成的,一路鋪過去,後面的坦克跟著開上沙灘。

對付那些反坦克鋼架呢?先開上去一輛坦克,近距離對著鋼架各焊接點轟,轟垮後,人鑽出坦克,下去給鋼架繫上鋼纜,把這堆廢銅爛鐵拖走。

再往後是地雷陣,之前專門設計了排雷坦克,像個大怪物,前面頂一個大轉輪,轉輪上掛滿流星錘,開起來,轉起來,無數流星錘在地面上打,把地雷全引爆了,後面的部隊就衝過去。

如果沒有之前這些周密的偵察,和針對性的裝備設計開發,去多少人都得死在海灘上。

所以說要知道地形,那就一句話,而這句話背後,是無數的細節,無數人的努力、智慧,和無數人的生命。

「兵以詐立」,是踢足球的假動作,不是兵法根本,更不是價值觀

原文

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

華杉詳解

兵以詐立,這句話有點誤導。有人把這當成《孫子兵法》的核心思想,以詐立嘛,立論就是詐。但是,從整個《孫子兵法》來看,「五事七計」,先勝後戰,那都不是詐來的。

所以讀書要聯繫上下文,聽人說話要看他說話的語境。語言學家研究說,文本本身只能傳達言語者意思的一小部分,結合說話時的語境才是完整意思。所以我們不能把別人的一句話,從那語境中抽離出來,孤立地解釋,甚至放到別的語境中去放大,那就大大偏離了作者本意。

孫子講「兵以詐立」,是在《軍爭篇》裡講的。前面計於廟堂、作戰謀攻、形勢虛實,都講完了,開始兩軍爭勝了,再開始講詐。

詐是什麼?還是用足球賽來解釋最簡單,就是假動作。可以說每一腳前面都是假動作。詐,就是隱藏自己的意圖,欺騙敵人,調動敵人,「多方以誤之」,想方設法引他失誤。

以足球為例,詐是假動作,但你不能專練假動作。兵以詐立,但你若把這當成了價值觀,認為詭詐之人才能成事,那就自欺欺人,把自己詐進去了。孫子講詭詐,但他可不是詭詐之人。

以利動。

這句話又有歧義。利怎麼解?是利益?見利而動,人家誘你,就是以利誘之,去不就中計了嗎。所以利是有利,根據勝利的原則,有利才行動。

這句話好像沒什麼呀!有利才行動,當然吶!這還用說嗎?

當然要說,因為不能做到有利才行動,是我們最大的弱點。我們行動的原因,往往是因為焦慮、壓力、貪慾或憤怒,而不是真正有利。

「有利原則」是我們行事最重要的一個原則。不要管之前怎麼樣,唯一需要把握的就是下一步怎麼做對我有利。

「以利動」,不是見利而動,是有利才動。

就這一句話,絕大多數人一輩子都做不到,要不怎麼叫《孫子兵法》呢!

以分合為變。

曹操註:「一分一合,以敵為變也。」

分合為變,就是奇正為變。兵法又叫分戰法,大戰術就是分合奇正。李靖說:「兵散則以合為奇,兵合則以散為奇。三令五申,三散三合,復歸於正焉。」

兵以詐立,是踢足球的假動作,不是兵法根本,更不是價值觀。兵以利動,不是見利而動,是有利才動。

風林火山,武田信玄的「孫子兵法」

原文

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

華杉詳解

這四句,算是《孫子兵法》在日本影響最大的四句,因為日本戰國大名武田信玄,將「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十四個大字,用金泥書寫在青色絹布上,作為武田軍軍旗,稱為「孫子旗」。

先看這幾句怎麼解。

疾如風。

李筌註解說:「進退也。其來無跡,其退至疾也。」

曹操註解說:「擊空虛也。」

張預註解說:「其來疾暴,所向皆靡。」

所以「疾如風」,一是進攻,二是撤退,進攻則迅疾如風,撤退則去無影蹤。曹操補充說是擊空虛也,要能判斷虛實,出其不意,攻其無備,避實擊虛,才能所向披靡,迅疾如風。

徐如林。

指軍陣,像樹林一樣整齊,徐徐而行,無懈可擊。

李筌註解說:「整陳而行。」你可以想像整個軍隊方陣,像樹林一樣整體移動,靜靜地、緩緩地前進,那種強大的壓迫感。

杜牧註解說:「徐,緩也。言緩行之時,須有行列如林木也,恐為敵人之掩襲也。」

曹操註解說:「不見利也。」與前面說的兵以利動相呼應,就是說還沒有看到虛實,沒有見到攻擊的有利條件,則徐徐而行。

杜佑註解說:「不見利不前,如風吹林,小動而大不移。」

侵掠如火。

進攻的時候就像熊熊烈火。李筌註解說:「如火燎原,無遺草。」加了一個「無遺草」,敵人無處可逃,不可抵禦,一個也跑不掉。林彪的猛打猛衝猛追,三猛戰術,就是相當於「侵掠如火」。

曹操註解還是一個字:「疾也。」還是快的意思。

不動如山。

曹操註解說:「守也。」不動如山是講防守。軍隊不動的時候,就像山一樣不可撼動。

《荀子・議兵篇》說:「圓居而方正,則如磐石然,觸之者角摧。」堅若磐石,誰來侵犯,哪只角來頂,就叫他哪只角粉碎!

「風林火山」,是講迅疾和持重。《尉繚子》說:「重者如山如林,輕者如炮如燔。」進退則如風如火,不動則如山如林。

武田信玄的「風林火山」怎麼解呢。

「疾如風」,一是說武田家的騎兵。武田騎兵,日本第一,合戰往往是騎兵先衝鋒。另一個呢,是戰略和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是兩項,一是烽火台的信息系統,從甲斐為中心,向四周輻射一套密實的烽火台系統,邊境一旦有事,就用不同顏色的狼煙通報,所以武田信玄總能最快速地作出反應,調動軍隊。二是被稱為「棒道」的交通系統,像木棒一樣直,就是著名的武田棒道。甲斐國所在是山區,武田信玄為軍隊行動方便,專門修建九條筆直的棒道,通向主要交戰區。有了信息和交通的基礎設施保障,他的軍隊就能疾如風。

「徐如林」,一是指武田的槍兵,每人一支四到六米的長槍,舉起來像一片森林一樣,徐徐前進,是對付敵軍騎兵的利器。二是指軍隊整體行動的時候,如森林一樣肅穆嚴整。

「侵掠如火」,一是衝鋒陷陣,如烈火燎原,銳不可當;二是武田的軍隊編制組織和指揮系統,指揮起來能夠像運用自己的手臂一樣自如,指哪打哪。

「不動如山」,首先是說武田信玄自己,無論戰況如何激烈,他在高處坐鎮指揮,帥旗高高飄揚,他坐在板凳上紋絲不動。即便敵人攻到他腳底下,他也不會起身,自有身邊衛士去廝殺。主帥不動,帥旗不動,則軍心不動,奮勇殺敵。

其次是說武田的軍陣和紀律,排兵佈陣,各司其職,稍有違反,就軍法從事,所以無論敵人怎麼攻擊,武田軍人都不會動搖,不會受敵軍影響,不會離開自己的陣地。從武田信玄,到整個武田軍,都是不動如山。

三是在戰略上,絕不輕舉妄動,也不會回應對方的試探而行動,而是有自己的節奏,其徐如林,不動如山,一旦抓住機會,則迅猛出擊,其疾如風,侵掠如火。

風林火山,可以說是武田信玄大大發揮了《孫子兵法》。

武田信玄極為崇拜孫子。在日本NHK拍攝的電視連續劇《武田信玄》裡,有這樣一個情節,甲斐國來了一個中國和尚。武田信玄把他請到家裡來,對他說:

「 疾() 風()、

 徐() 林()、

侵掠() 火()、

動()山」

「用漢語怎麼念,您能誦讀給我聽聽嗎?」

那和尚溫良恭謹,輕聲誦讀:

「其疾如風,

其徐如林,

侵掠如火,

不動如山。」

武田信玄閉上眼睛,享受這天籟之音。

軍隊的搶劫之道:組織的「非正式福利」

組織總得有些福利。但正式的福利,都是該得的,一旦成為理所應當的,激勵效果就差了,甚至養出些惰性來。總是要有一些非正式福利,時不時得一點小刺激,小驚喜,更有積極性。

原文

難知如陰,動如雷震,掠鄉分眾,廓地分利,懸權而動。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

華杉詳解

「難知如陰」,就像陰雲蔽天,看不見日月星辰,其勢不可測。

「動如雷霆」,姜太公說:「疾雷不及掩耳,迅電不及瞬目。」

杜牧註:「如空中擊下,不知所避也。」

難知如陰,動若雷霆。滿天烏雲,看不見日月星辰,也不知道哪塊雲後面藏得有雷電。那雲層背後獵手的眼睛,卻居高臨下,一目瞭然,突然一個閃電劈下來,哪裡躲?又哪裡有時間作出反應?

掠鄉分眾。

這句話的意思,簡單說,就是有錢大家賺,有財大家搶。

「掠鄉」,就是打土豪,也打敵國百姓。到了敵國,下鄉去搶。搶什麼?糧食物資,雞鴨豬羊牛馬都搶,還要搶子女金帛。糧食物資是軍隊要的,孫子不是說了嗎,這叫因糧於敵,「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萁稈一石,當吾二十石。」子女金帛,是將士們搶來自己分的,錢財分給大家,奴隸和女人也分給大家。

「分眾」,就是要分別去。分別去的意思,是要人人都有機會去。下鄉搶東西,沒什麼危險,又有油水,這樣的美差,不能交給一支部隊干,要人人有機會參與,大家發財。

搶劫是古代戰爭的潛規則,也是重要的激勵,這是軍隊的醜惡面。

凡是軍紀好,秋毫無犯的,那都是政治上有大志的,把老百姓已經預設為自己的子民,要保護,預備未來統治他們。如果是兩國交戰,純粹爭利,對敵國百姓,就沒必要客氣,那就是將士們的勝利果實了。就像打土豪斗地主,已經定位你是階級敵人,就沒有什麼秋毫無犯,而是要掃地出門了。分「勝利果實」,全村都參與,家家都分點,你就算只拿了一口鐵鍋,也算參加革命了。

中國和北方匈奴打了兩千多年的仗,北方民族下來作戰,搶掠是唯一目的。既然大家跟你出來搶,搶的機會,和戰利品的分配,一定要公平合理。否則,搶掠團伙,分贓不均,會反目成仇的,軍心就垮了。而歷代戰亂時期的名將,都是在分贓上特別公平的。

怎麼做到公平呢,這很難,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公平錯覺」,都覺得自己吃虧了,所以「公平」,根本就不存在。有將領就想出一個辦法,我自己一分不取。我只拿皇上賞賜的,戰場上搶來的全部你們分!那就誰也沒話說了。

戰爭有兩種性質:一種是「侵」,侵掠,或者說侵略;一種是「伐」,比如北伐,或諸葛亮九伐中原,性質也是伐。

「侵掠」,就是爭利、搶東西、搶地盤,沒有準備要推翻你的政權,取而代之,就是搶掠利益,或打得你跟我和親,向我進貢。

伐就不一樣了,伐是政治目的。伐,就是伐木的伐,伐哪裡的木?伐你宗廟社稷的木。把你宗廟社稷祖陵的樹都砍了,夷為平地,把你的政權推翻了,我來坐天下。所以,伐,是要伐你的政權,伐你的文化,伐你的符號,建立我的政權,我的符號。「文化大革命」,要去毀孔廟。就是政權已經取得了,還要接著伐。

歷代戰亂的時候,盜賊蜂起,群雄逐鹿。只要你看哪支隊伍開始不搶東西,秋毫無犯了,就是有大志要得天下了,比如李自成,就開始有「迎闖王,不納糧」的口號。但是他打下北京城之後,又舊病復發,忘了自己是來伐的,不是來侵的,大分子女金帛,吳三桂就引清兵入關了。

接著說掠鄉分眾。曹操注得很含糊:「因敵而制勝也。」這真是什麼也沒說。大概他自己是帶兵的,又是丞相,不想給大家說這些。

杜佑就注得很具體:「敵之鄉邑聚落無有守兵,六畜財谷易於剽掠,則需分番次第,使眾人皆得往也,不可獨有所往,則大小強弱皆欲與敵爭利也。」要讓大家都有機會去,不能一支部隊吃獨食,則大小強弱都有積極性。

曾國藩說將道,講為將要廉。士兵不懂得誰戰術高明,但是人人懂得盯錢盯得緊。將領若貪錢,或吃空餉,佔大家的便宜,他就不給你賣命。你若自己廉潔,又時常能讓大家得些好處,則個個奮勇跟你殺敵。

這裡涉及組織的「非正式福利」。組織總得有些福利。但正式的福利,都是該得的,一旦成為理所應當的,激勵效果就差了,甚至養出些惰性來。總是要有一些非正式福利,時不時得一點小刺激,又有積極性,又有樂趣。

廓地分利。

「廓地分利」,和掠鄉分眾意思差不多,都是分勝利果實。掠鄉分眾,是分給小兵的。廓地分利,是分給大將的。

廓,同「擴」,就是擴張領土,分割給有功者,裂土封侯的意思。曹操註解說:「分敵利也。」

懸權而動。

曹操註:「量敵而後動也。」

《尉繚子》說:「權敵審將而後舉。」

「懸權」,就是掛個秤砣,張預註解說,權量敵之輕重,審查將之賢愚,然後決定行動。

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

權衡了敵軍的輕重虛實,再策劃地形迂直之計,就是軍爭爭先的原則了。

軍隊之成為軍隊,在於指揮系統

沒有指揮系統,多少人也不過是盲流,不是軍隊。所以聽說過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沒聽說過將在戰場,軍令有所不受,那是一定要斬首的。

原文

《軍政》曰:「言不相聞,故為金鼓;視不相見,故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專一,則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此用眾之法也。故夜戰多火鼓,晝戰多旌旗,所以變人之耳目也。

華杉詳解

《軍政》,是一本古兵書,已經失傳。

《軍政》說:「言不相聞,故為金鼓;視不相見,故為旌旗。」

因為相互聽不見說話,所以設置鑼鼓來指揮。金和鼓,金是青銅的,鑼,敲起來「噹噹噹」的,聲音尖脆震人。鼓,是牛皮的,擂起來「咚咚咚」的,讓人血脈賁張。擂鼓進攻,鳴金收兵,這是最簡單的。還有各種號、角等等,傳遞不同信息。

因為相互看不見,所以設旌旗來指揮。旗幟有各種不同的顏色和圖案,用於傳遞指揮信息。還有旗語,不同動作代表不同敵情和指揮信息,屬於視覺通訊工具和符號指令。

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專一,則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此用眾之法也。

有了金鼓旌旗,就能統一軍人的耳目,一致行動。勇敢的人,沒有前進指令,不能獨自前進;膽怯的人,沒有撤退指令,不能獨自撤退。這就是指揮大部隊作戰的方法。

軍法很嚴:「當進不進,當退不退者,斬之。」獨自撤退要斬,獨自進攻也要斬。吳起帶兵,有一個故事,和秦國作戰,兩軍對陣,還未合戰,有一個軍士,不勝其勇,自己先衝上去,斬了兩顆首級回來。吳起就把他斬首。有軍吏進諫說:「這是人才啊!讓他戴罪立功吧。」吳起說:「軍令沒有分誰是人才。」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是,將在戰場,軍令絕對不可不受。這就是戰場指揮的嚴肅性。所以你若帶隊追擊,眼看要得手了,後面鳴金收兵,你就是放敵人逃走,也必須得收。因為指揮的責任不在你,戰場全局你不曉得。

故夜戰多火鼓,晝戰多旌旗,所以變人之耳目也。

所以夜戰多用火光和鼓聲來指揮,白天則多用旌旗,適應人的視聽而變動。

曹劌(gui)論戰的故事我們都知道,齊魯長勺之戰,齊軍敗退,魯莊公要追。曹劌說等等,爬到車上仔細觀察一陣,說可以追了,一口氣追殺了三十里。後來魯莊公問他什麼道理。他說敵軍敗退,但若追擊,又怕他有埋伏。但我看他車轍亂了,旌旗也倒了,就可以追了。

旌旗倒了說明什麼呢?說明指揮系統已經沒了,都在各自逃命,這時候敵軍可以說已經不是軍隊了,就是一股盲流,那就可追了。

當然他旌旗亂了,你也可能上當。你以為他指揮系統沒了,其實他安排了金鼓暗號來指揮,故意亂旌旗來騙你的。

杜牧的註解裡,還介紹了軍營裡夜晚火鼓的運用。「止則為營,行則為陳。」晚上紮營的道理,和白天佈陣差不多。大陣之中,必包小陣。大營之中,也有小營。前後左右之軍,各有營環繞。大將之營,居於正中,諸營環之,曲折相對,就像天上的星象。營與營之間的距離,在五十步到一百步之間,道路相通,中間的空地,足以出營列隊。壁壘相望,足以弓弩相救。每於十字路口,則設一小堡,上面架上柴火,下面挖有暗道,令人看守。若敵人晚上來劫營,則放他進來,然後擊鼓。諸營齊應,火堆全部點燃,亮如白晝。所有士兵不可跑動,全部壁立列陣,則亂哄哄到處竄的全是敵人,弓箭手登高四面射箭,多少人進來全給他滅了。

諸葛亮的軍營規劃,就有這番天羅地網。所以他撤退後,司馬懿去觀摩他的營壘,歎曰:「此天下之奇才也!」

氣勢決勝。要有守氣的意識,要有養氣的辦法

原文

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以奪心。

華杉詳解

「三軍可以奪氣」,是打擊敵軍的士氣,讓他氣勢低落頹喪,讓他沒意思,提不起勁。士氣沒了,力氣就沒了,戰鬥力就沒了。

美國心理學家邁爾提出了一個「疲勞動機理論」,可以解釋士氣和戰鬥力的關係問題。該理論認為,人體的總能量是一個常量,每個人每天都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動機水平對能量進行分配。動機強烈,分配的能量就高,動機強度低,分配的能量就低。

奪敵軍之氣,最著名的戰例,還是昨天提到曹劌論戰裡的齊魯長勺之戰。齊軍一鼓,魯莊公要戰。曹劌說:「未可。」嚴擺陣勢,擅自出戰者斬!齊軍衝不破魯軍軍陣,退回去,重整旗鼓,再來。魯軍還是不戰。等齊軍擊了三通鼓了,魯軍才擊鼓衝鋒,衝上去決戰,大勝齊軍。魯莊公問他原因。他說:「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齊軍一鼓作氣,興奮起來,魯軍卻不搭理。搞了三次,他就興奮不起來了,沒氣了。而魯軍將士則憋得氣足足的。這叫彼竭我盈。

同樣的戰例,三國末期司馬師也有過。

魏將文欽反,司馬師去討伐他。文欽的兒子文鴦,才十八歲,勇冠三軍。跟他爸爸說:「敵軍遠來,乘他立足未定,一鼓擊之,可破。」他爹不吱聲。文鴦就讓他的部隊鼓噪起來:「衝啊!殺啊!」鼓噪了三次,文欽還是不下令。文鴦只得退下,跟他爹一起向東退軍。

司馬師這邊看見,說:「文欽要跑!快追!」諸將說:「文鴦勇猛,未戰而退,恐有埋伏。」司馬師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文鴦部擂了三次鼓,文欽都不應,其勢已屈,不走何待。」魏軍追殺,文欽大敗。

曾國藩也講奪氣。他說,守城之法,莫過於「妙靜」。就是敵軍來,在城下鼓噪。我們不搭理他,安安靜靜,城牆垛子上人影也不見一個,躲在後面監視。他也不敢往城牆上爬。鼓噪幾次,沒有響應。他自己沒意思了,就走了。

《司馬法》說:「戰以力久,以氣勝。」

《尉繚子》說:「氣實則鬥,氣奪則走。」

這就是氣勢決勝。

什麼叫氣勢呢?《淮南子》說:「將充勇而輕敵,卒果敢而樂戰,三軍之眾,百萬之師,志勵青雲,氣如飄風,聲如雷霆,誠積逾而威加敵人,此謂氣勢。」

氣勢的關鍵在哪兒呢,在於「氣機」。氣機的關鍵,在於將領。吳起說:「三軍之重,百萬之師,張設輕重,在於一人,是謂氣機。」孫子講將道,智信仁勇嚴,智排在第一。德國軍事家,《戰爭論》的作者克勞塞維茨講將道,專門提出來勇氣是第一。哪個因素排第一姑且不論,狹路相逢勇者勝。勇者,氣也。

李靖也有論述:「守者,不止完其壁,堅其陣而已,必也守吾氣而有待焉。」所以要有「守氣」的意識,要有養氣的辦法,讓自己的士氣銳盛而不衰,再想辦法奪敵人之氣。

氣勢是篇大文章。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氣勢都是成事的關鍵。

領導內心強大,團隊氣勢如虹

原文

將軍可以奪心。

華杉詳解

杜牧註解說:「心者,將軍心中所依賴以為軍者也。」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奪心,就是擾亂對方將領的決心。他的決心沒了,他的隊伍就散了。

戰例是前面學「上兵伐謀」時學過的。後漢寇恂征討隗囂。隗囂大將高峻守城。高峻派軍將皇甫文為使者來見寇恂,皇甫文辭禮不屈。寇恂二話不說就把他斬了,把副使放回去,叫高峻投降。高峻第二天就開城投降了。

諸將問怎麼回事。寇恂說:「皇甫文是高峻的腹心,為他設謀定策的,辭氣不屈,必無降心。放他回去,則皇甫文得其計。殺了他,則高峻喪其膽,他就降了。」

所以上兵伐謀,斬一皇甫文,就伐了高峻的謀。將領可以奪心,殺了他的主心骨,就奪了高峻的心。

第二個戰例,五胡亂華十六國時期,北魏拓跋珪(guī)和後燕慕容寶作戰,隔河對峙。慕容寶出兵時,他父皇慕容垂正生病。拓跋珪知道消息,派兵斷了燕軍後路,讓他與國內消息斷絕。然後俘虜了燕國使者,強迫他隔河對慕容寶喊:「你父親已經死了,快回去吧!」慕容寶兄弟聽了,憂懼失心,因夜遁去。拓跋珪追擊,大破燕軍於參合陂。

司馬法說:「本心固,新氣勝。」

李靖說:「攻者,不止攻其城,擊其陳而已,必有攻其心之術焉。」

要奪別人的心,首先自己要內心強大。領導者能養自己的心,才能養團隊的氣。這樣領導內心強大,團隊氣勢如虹。

戰以力久,以氣勝

力不能久,所以氣沒法總是滿的。要隨時有治氣的意識,治自己的氣,治團隊的氣。至於能不能治別人的氣,我們也不打仗,最好還是集中管好自己,別自己沒管好,老想琢磨別人。

原文

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

華杉詳解

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

簡單地說,就是一日之計在於晨,早上起來精神頭足,中午犯困,晚上想回家。

《司馬法》說:「新氣勝舊氣。」

陳皞(hao)註解說:「初來之氣,氣方銳盛,勿與之爭也。」對方初來氣盛,避他一避,熬他一熬,別和他爭。

孟氏註解說:「朝氣,初氣也;晝氣,再作之氣也;暮氣,衰竭之氣也。」就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意思。

梅堯臣註解說:「朝,言其始也;晝,言其中也;暮,言其終也。謂兵始而銳,久則惰而思歸,故可擊。」為什麼敵軍一撤退,就要追擊,因為對方人人思歸,沒有鬥志,正好滅他。

所以朝、晝、暮,也不是直接地對應早上、中午、晚上,而是三個階段。

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

所以善於用兵的人,要避開敵人初來時的銳氣,等他鬆懈思歸時再攻擊他,這就是治氣的方法。

李世民討伐王世充,竇建德怕唇亡齒寒,破了三足鼎立的均勢,帶大軍來救。竇建德大軍在汜(si)水東岸列陣,橫亙數里,兵勢強盛。李世民在山上看了,對諸將說:「賊度險而囂,是軍無政令。逼城而陳,有輕我心。我們按兵不出,等他列陣久了,士卒疲倦了,肚子餓了,必將自退。他一退,我們就出擊,可一戰而勝。」

竇建德列陣,從早上六點到中午十二點,兵士又累又餓,開始坐地上,又搶著喝水。李世民看了,說:「可擊也!」一戰生擒竇建德。

竇建德被捆到李世民跟前。李世民問:「我打王世充,關你什麼事,你天遠地遠地跑來作甚?」竇建德回答:「我自己給您送上門來,不勞您遠取。」這話說出口,啥氣也沒了。

「戰以力久,以氣勝」。力不能久,所以氣沒法總是滿的。要治氣,持續地保持朝氣、銳氣,是個人、團隊的關鍵。

我們觀察自己,和團隊裡的人。初出茅廬時,沒有放鬆自己的資格,個個努力拚命,這是朝氣、銳氣。

干了十幾、二十年,財務壓力沒了,或小了,有了家庭,便要享受生活。這時候如果認識、能力、水平沒有真正上台階,不能找到自己新的價值,和新的價值釋放方式,不能「轉型升級」,就會有惰氣。

惰氣再發展,就成了暮氣,這人就廢了。

我們檢討自己,隨時要保持自己的銳氣,保持自己的本色,盡自己的本分。精力不如年輕的時候,就要把銳氣集中,既不能離開一線,要保持接地氣,又要轉型升級,從成就自己,到成就他人。

要隨時有治氣的意識,治自己的氣,治團隊的氣。至於能不能治別人的氣,我們也不打仗,最好還是集中管好自己,別自己沒管好,老想琢磨別人。

治自己的心,是一切的根本

原文

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逸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陣,此治變者也。

華杉詳解

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

用自己的嚴整等待敵人的混亂,用自己的鎮靜等待敵人的急躁喧嘩,這是治心。

杜牧註解說:「司馬法曰,『本心固』。料敵制勝,本心已定,但當調治之,使安靜堅固,不為事撓,不為利惑,候敵之亂,伺敵之嘩,則出兵攻之也。」

什麼叫「亂」,什麼叫「嘩」?陳皞註解說:「政令不一,賞罰不明,謂之亂。旌旗錯雜,行伍輕囂,謂之嘩。審敵如是,則出兵攻之矣。」

何氏註解說:「夫將以一身之寡,一心之微,連百萬之眾,對虎狼之敵,利害之相雜,勝負之紛揉,權智萬變,而措置於胸臆之中,非其中廓然,方寸不亂,豈能應變而不窮,處事而不迷,卒然遇大難而不驚,案然接萬物而不惑?吾之治足以待亂,吾之靜足以待嘩,前有百萬之敵,而吾視之,則如遇小寇。亞夫之遇寇也,堅臥不起;欒箴之臨敵也,好以整,又好以暇。夫審此二人者,蘊以何術哉?蓋其心智之有素,養之有餘也。」

何氏注得精彩。領導者,一舉一動,都關係著財產萬千、人命關天、是非曲直、毀譽忠奸。領導者的情緒,影響著整個團隊的士氣,也會干擾自己的決策和行動。很多決策都是因為壓力和焦慮作出的,為舒緩自己的壓力和焦慮,而作出輕率的決策。或者在困難和危險面前,不能「卒遇大難而不驚」,慌不擇路,走向滅頂之災。

「亞夫之遇寇也,堅臥不起」。在平定七國之亂過程中,周亞夫曾經遇到軍中夜驚,晚上軍營裡,士兵驚慌嘩亂。他怎麼辦呢?他堅臥不起,繼續睡覺,大家就平靜下來了。

「治氣」「治心」「治力」「治變」,是保持隊伍戰鬥力優勢的四個要點。而治自己的心,是一切的根本。

以近待遠,以逸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

先到戰場,等敵人遠道而來;自己安逸休整,等敵人疲勞奔走;自己吃飽,等敵人挨餓,這是「治力」,保持戰鬥力的方法。

前面說到李世民按兵不動,等竇建德部隊列陣整整一上午,就是讓敵方由治變亂,由靜變嘩,由逸變勞,由飽變饑,由不渴變渴,消耗他的戰鬥力。

李靖說兵法,千章萬句,不出一條,就是「致人而不致於人」,掌握主動。這一句也是。

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陣,此治變者也。

曹操註:「正正,齊也。堂堂,大也。」

「邀」,是要攻擊的意思。

如果對方旗幟整齊,陣容堂皇,就不要去攻擊。避他一避,耗他一耗。等他「朝氣銳」沒了、渴了、餓了、不興奮了,變成「晝氣惰,暮氣歸」了,再出戰。

曹操圍了鄴城,袁尚帶兵來救。曹操說:「若從大道來,當避之。若循西山來,此成擒耳。」

為什麼呢?他若從大道來,那是正正而來,堂堂而陳,無所畏懼,必有奇變,不可邀擊。他若順著山根溜溜地來,躡手躡腳,那是心中無數,手上無力,打他就是。

袁尚果然循西山而來,曹操逆擊,大破之。

「治變」,是善治變化之道,以應敵人,根據敵人的情況來變通。曹操那麼強,他也不輕視袁尚,若袁尚正正堂堂而來,他也準備避其鋒芒。古兵書《軍政》說:「見可而進,知難而退,強而避之。」

要有政策、戰略、大戰術,也要有基礎戰術工具箱

原文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莫追,此用兵之法也。

華杉詳解

講戰略,19世紀瑞士軍事戰略家若米尼五個層次的劃分,我覺得是最準確的,無論你的事業是什麼,你都可以按這五個層次來對號入座,規劃清晰。

一是政策,若米尼把政策放在戰略之前,他也認為他是第一個在戰略學上提出政策高於戰略的。就戰爭而言,先有外交政策,後有戰與不戰,或與誰結盟,與誰戰。

就經營而言,先有我們對社會,對消費者的政策,然後才有我們怎麼做的戰略。所謂政策,就是我是誰,我代表誰的利益,我的行事方針。

孫子講政策,五事七計裡面,「道」,就是政策。

政策和戰略的區別是什麼呢?戰略是我的戰略,政策是我對別人的政策。先政策,後戰略,就是先考慮別人,再考慮自己。先考慮利益相關方的利益,和各遊戲參與方的機制。

政策之後,第二才是戰略。

戰略,是我在哪兒,我要去哪兒,怎麼去,是獲取勝利的路線圖。孫子講戰略,先勝而後戰,贏了再打,不戰而屈人之兵,就是戰略。

第三是大戰術。一招鮮,吃遍天。每個成功的人,都有自己的一記絕活,就是那一招鮮,這就是大戰術。

《孫子兵法》的大戰術,就是以正合,以奇勝。無論怎麼打,都是分戰法,正兵、奇兵相互轉換,奇正之變,無窮無盡。

第四是戰爭勤務。孫子《作戰篇》重點講這個,所謂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等等。沒有後勤保障,再強大的軍隊也會不堪一擊,非常脆弱。

第五是工程藝術,指對築壘要點的攻守藝術。

第六是基礎戰術,什麼情況怎麼打,就是我們常說的戰術工具箱,經常用來培訓員工的。

《孫子兵法》這《軍爭篇》,講到「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圍師必闕,窮寇莫追」,就是進入到基礎戰術原則的層面。

兵法不能把所有情況都寫全,所以害死人!

原文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莫追,此用兵之法也。

華杉詳解

高陵勿向,背丘勿逆。

敵人在高處,不可仰攻。敵人從山丘上下來,不可逆襲。

如果你仰攻,地勢不便,有勁使不出,還容易有檑木滾石砸下來。

如果敵人背靠山丘衝下來,佔了地利,沒有後顧之憂,自高趨下,氣勢又順,力量加倍,就不要逆擊,把他引到平地再戰。

戰例是前面學過的,趙奢與秦軍作戰,離地五十里紮營。軍士許歷建議說:「先占北山者勝。」趙軍佔了北山地利。秦軍來,爭山不得上,趙軍縱軍擊之,大破秦軍。

諸葛亮說:「山陵之戰,不仰其高。敵從高而來,不可迎之,勢不順也,引自平地,然後合戰。」

不過萬事都有兩面性。著名的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三國演義》裡斬了,正史裡沒斬,死在獄中;還有一個說法是乾脆逃亡了,沒回去報到),街亭之戰,馬謖就是先佔了山,在山上紮營,準備等魏軍來,「居高臨下,勢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後生」。

副將王平諫阻他,說山上一無水源,二無糧道,若被包圍,必自困而死。

這道理馬謖如何不明白?他當然明白,但他要的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而且他準備居高臨下、勢如破竹,一舉把魏軍拿下,壓根沒準備在山上久待,水源、糧道什麼的問題,也就不存在。

不過馬謖忘了一件事,韓信當年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並沒有把全部兵馬放在死地,而是有兩千奇兵去取趙軍大營,正奇配合。如果沒有正奇分戰,只那一支軍背水而戰,那就不是置之死地而後生,而是置之死地而死無葬身之地了。

馬謖卻沒有分戰法的安排,準備把全部兵馬都放在死地。

王平見勸不動他,還被他罵文盲將軍懂啥兵法,因為王平識字不超過十個,馬謖大才子,自然瞧不起他。王平便說要不你在山上紮營,分一支兵給我,駐在平地,成掎角之勢,有事也好相救。馬謖同意了。

所以最後安排還是分兵了,馬謖為正,王平為奇。

魏軍大將張郃來,見馬謖紮營在山上,第一件事,包圍,第二件事,斷水源、絕糧道。這都在馬謖預料之內,這還想不到,就不是諸葛亮的愛徒了。但第三件事他沒想到,《孫子兵法》上沒寫!就是張郃放火燒山。

兵法不能把所有情況都寫全,所以害死人!

這火一上來,就不是「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了。馬謖軍隊飢渴難忍,再加煙熏火燎,一時大亂,沖也衝不下去。張郃發動進攻,馬謖大敗。失了街亭,諸葛亮整個戰局就敗了。

還有一支奇兵,王平呢?王平作壁上觀,沒有來救。《三國誌・王平傳》記載說:「謖捨水上山,舉措煩擾,平連規諫謖,謖不能用,大敗於街亭。眾盡星散,惟平所領干人鳴鼓自持,魏將張郃疑其伏兵,不往逼也。」王平從此發跡,成為蜀中名將。

用自己作餌,對手才會咬鉤

原文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華杉詳解

「佯北勿從」,假裝敗北的敵軍不要追。後面有一句「餌兵勿食」,也有這意思,作誘餌的敵軍,你不要上鉤。

派一支部隊上去打,假裝敗退,引敵人大部隊過來,然後出奇兵滅他。這個標準戰術,地球人都知道。

但是,到了戰場,你還是沒法判斷他是不是假裝敗退,看見餌,還是不知道裡面有沒有鉤。

所以才有「紙上談兵」之說,你似乎什麼都知道,但判斷不了,就不是真知道。

「佯北勿從,餌兵勿食」,讀了《孫子兵法》,咱們知不知道呢?正確答案是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兵法就算沒白讀。

韓信破趙之戰,著名的背水一戰,就是用的佯北、餌兵。

韓信先在河邊布了一萬人的陣地,然後派餌兵出戰。誰作餌呢?他自己作餌!這由不得趙軍不咬鉤!見了韓信你不咬,那還咬誰呢?

拿主帥,甚至拿皇上作餌兵,這在歷史上不只一回,因為這個餌讓人無法拒絕,知道是餌,也要咬鉤,更別說一興奮起來,哪管什麼餌不餌的。不過這主意,只能老闆自己拿,謀臣一般不敢建議老闆當餌。

韓信親率餌兵出戰,大張旗鼓,戰鼓喧天,帥旗飄揚,趙軍都興奮了,萬馬軍中取韓信首級,大丈夫建功立業,就在今日!

打了一陣子,韓信開始敗退——「佯北」——其實他不佯也得北,因為趙軍人數比他多得多,直接就這麼打,他是打不過的。所以他的佯北,妙就妙在是真的,真打不過,假裝得真不像假裝的了。

佯北的時候,韓信開始放餌、下鉤,就是他的帥旗,一套儀仗、戰鼓什麼的。這是巨大的戰利品,得了韓信帥旗,那是極豐厚的賞賜,趙軍空營而出,搶奪戰利品,爭著咬鉤。

「佯北勿從,餌兵勿食」,兩個禁條趙軍都犯了。前頭韓信退到水邊,與列陣的一萬人合兵一處,再殺回來。後頭兩千奇兵奪了趙軍大營。趙軍前有勁敵,後丟老巢,就潰敗了。

俗話說,捨不得孩子套不來狼。從韓信身上,我們看到了:不把自己放在死地也套不來狼。

長平之戰的分析:我們自己就常常是趙括,也常常是趙王

原文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華杉詳解

「佯北勿從,餌兵勿食」,著名的「紙上談兵」的趙括,在戰國最慘烈一戰,趙國被坑四十萬卒的長平之戰,就犯了這兩條。如果再加兩條,「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也有份。

秦軍主帥白起呢,「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敵軍退回本國不要攔截,包圍敵人要留缺口,敵人到了絕境可能拚命,不要迫近——這三條,他一條也沒遵守,全部違反了,把趙軍圍得死死的,全殲了。

戰鬥過程是這樣的:秦軍先派出餌兵,然後佯北,趙括即刻率大軍追擊。秦軍將趙括引到預設陣地長壁,秦軍主力已經布好陣地在那裡,就等著趙括來。這就是「孫子曰: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又是「知戰之地,知戰之日」「能使敵自至者,利之也」。秦軍知道在長壁決戰,先布好口袋,引趙括來。趙括不知道。

「以正合,以奇勝」,秦軍先以餌兵為正,長壁主力為奇。

趙括到了長壁,餌兵和主力合兵一處為正,該出第二支奇兵了。

趙括被阻於長壁,作戰不利,準備退軍,這時秦軍預先埋伏在兩翼的二萬五千奇兵出擊,穿插到趙軍身後,佔了西壁壘高地有利地形,擋住了趙括退路,並切斷了趙括與大本營的聯繫。趙軍被分割為二。

白起再派出五千精騎,插到留守大本營的趙軍營壘間,牽制趙軍行動,切斷所有糧道,讓趙軍動彈不得。

趙括被圍,只好築壁堅守待援,白起一刻也不讓他休息,輪番派出輕騎攻擊騷擾。這叫「敵佚能勞之,飽能饑之」。

秦昭王接報白起得手,即刻出發,親自到前線河內,發動當地十五歲以上男子全部參軍,投入長平戰場,徹底包圍斷絕趙軍糧道和外援。

趙括斷糧四十六日,趙軍達到了相互殘殺食人的地步,只得孤注一擲突圍,結果趙括陣亡,趙軍投降,四十萬人被活埋。

有個問題:趙括熟讀兵書,為什麼會犯這麼簡單的錯誤呢?

因為自信。

初生牛犢不怕虎,但是牛犢還是要被虎吃掉。

在趙括心目中,廉頗老矣,趙國現在的將星就是我。廉頗在長平,跟秦軍耗了三年,國家都要被他耗垮了,還得靠我來解決問題。

自信必然輕敵,一接戰,果然得勝,證明自己是對的、是強的,馬上追擊。你說是「佯北勿從」,他認為是「擊其惰歸」,是乘勝追擊,這一追出去,就不可挽回了。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趙括他爹趙奢,跟兒子一談兵,難不倒他,說不過他,卻知道他不行呢?

趙奢對趙括他媽說:「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軍事是生死存亡的大事,而趙括說得輕鬆容易,沒有他不知道的。如果趙國不用趙括為將便罷,用他為將,必破趙軍。

有人說趙括熟讀兵書,但不能活用。這不是本質。本質是熟讀兵書,不等於懂得兵法。

俗話說:「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這話大錯!見過豬跑,不等於知道豬是怎麼回事,一定要親自吃過豬肉了,才知道豬是怎麼回事。更何況趙括見的豬跑,是在書上跑。地裡跑的豬他還沒見過呢!

所以我們讀書,每讀到一條,是知道有這麼一條,不是真會了這一條。一定要實踐過了,練習過了,才算真知道了。知道的程度,還不一定,永無止境。

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到」的時候其實不知道,一定是練習過了,實踐過了,體會到了,才真知道了,才不亦樂乎!

上課沒體會嗎?老師一講,你就聽懂了,一做習題,又不會了。所以之前不是真懂,把題做會了才算學到一點點。

趙括他媽媽也知道趙括不行。一是趙奢身前跟她交代過,二是她勸阻趙王不要任趙括為將時說的:「以前您任他爸爸為將,趙奢從得令之日起,不問家事,所得金帛,全部分給將士們。今天您任趙括為將,給他的賞賜,他全部交給家裡收起來,叫家裡看看哪裡有好地好房子快買。他就不是當領導的樣子。」

第三個問題:趙王為什麼不聽呢?他為什麼一定要換掉廉頗,要用趙括呢?他真是中了秦國的離間計嗎?秦國間諜來散佈謠言,說廉頗不戰,是要投降秦國。秦軍不怕廉頗,就怕趙括。這他就上鉤了?

非也!

趙王的決策錯誤,是因為焦慮,因為壓力。太焦慮了,太鬱悶了,壓力太大了,他必須作出改變,就是死,他也要搏一把!

為什麼?

看看這仗是怎麼打起來的。

秦國打韓國,韓國頂不住,割上黨郡給秦國求和。

上黨郡守馮亭,不願意跟秦國,把上黨獻給趙王。趙王貪心,大喜,馬上派兵把上黨佔了。這叫虎口奪食。

奪了秦王嘴邊的肉,秦王怎能罷休,戰爭機器就開到上黨來了。接收上黨那點趙軍當然頂不住,退守長平。趙王也派大軍,廉頗為將,雙方在長平丹河,隔河相峙。廉頗知道打不過,佔據有利地形,堅守不戰。這一守,就守了三年!

雙方百萬大軍在那兒耗了三年,兩國都要被拖垮了,經濟瀕臨崩潰。趙王本來是貪圖上黨之利,結果上黨在屁股底下還沒坐熱,全國都要被拖垮。這樣拖下去,肯定不行!這不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是蝕了全國所有糧倉!

但是不拖又行不行呢?

他顧不上了。

趙王對廉頗的不滿已經到了頂點,他必須改變!但卻不知道改變並不等於解決問題,甚至可能更糟。連廉頗都不能打,其他老將,更不消說,只能用年輕人了。你們也許說趙括不行,但我清楚其他人沒有行的,就趙括還沒試過,我就賭他一把!

我們的很多決策,大抵也和趙王差不多。我們總是想解決問題,卻顧不上我們為解決問題而作出的舉措,並不能解決那問題,反而會帶來新的問題,甚至是災難。

如果讓我們回到兩千多年前,去做趙王,我們又應該如何決策呢?

猛將,就是對方猛的時候就躲起來。等對方沒力氣了,我就猛了

原文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華杉詳解

銳卒勿攻。

「銳卒勿攻」的「銳」,和前面「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的「銳」,是一個意思,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敵軍銳氣正盛的時候,避他一避,熬他一熬,等他興奮勁過了,餓了、渴了、累了、倦了、疲了,再打。

還是治氣。

這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強項。

前面學過他打竇建德的戰例,就是「銳卒勿攻,擊其惰歸」。今天再學兩個。

先看打劉武周,也是這麼打的。

劉武周本是隋朝將領,隋末天下大亂,遂起兵造反,自稱皇帝,又得了突厥外援,一路勢如破竹,和唐交兵,連勝數陣,李元吉被他打得落花流水,棄晉陽城(太原)而逃,李淵集團的老巢都被他佔了。黃河以東,盡歸劉武周。

李淵被他打怕了,說:「賊勢如此,難與爭鋒,宜棄大河以東,謹守關西而已。」李世民說:「太原,王業所基,國之根本;河東富實,京邑所資。若舉而棄之,臣竊憤恨。」並主動請纓,親率三萬精兵,平劉武周以克復太原。

這就有了柏壁之戰。

李世民率軍乘堅冰渡過黃河,與劉武周部將宋金剛在柏壁對陣。李世民和李道宗登高觀察,問李道宗:「敵人兵多,來邀我戰,你看如何?」

李道宗回答:「群賊鋒不可擋,易以計屈,難與力爭。」

李世民說,咱倆想到一塊兒了,「金剛懸軍深入,精兵猛將,鹹聚於是,武周據太原,依金剛為扦蔽,軍無蓄積,以虜掠為資,利在速戰。我閉營養銳以挫其鋒,分兵沖其心腹,彼糧盡計窮,自當遁走。當待此機,未宜速戰」。

「銳卒勿攻」。這時候,宋金剛的銳氣,正在頂點。李世民就跟他熬,熬了他整整五個月,堅壁不戰,只是派軍騷擾,斷他糧道。金剛糧盡,銳氣全沒了,只得退軍。

他一退,李世民就「擊其惰歸」,猛追,一晝夜追了兩百里,打了八仗,唐軍三天沒解甲,兩天沒吃飯,將領們說差不多了,不能再追了,讓大家休息休息,等兵糧齊備,再打不遲。李世民說,我早就想透了,接著追,接著打,就這一戰徹底打垮他!繼續追擊,抓住宋金剛主力,一戰殲滅。劉武周見大勢已去,棄太原城逃往突厥,不久為突厥所殺。劉武周政權就滅亡了。

李世民征薛仁杲(gǎo),還是一樣。

薛仁杲十餘萬兵馬,兵鋒正銳。李世民還是那一招,銳卒勿攻。諸將請戰,李世民下令:「敢言戰者斬!」相持六十多天,薛仁杲糧食吃完了。沒了糧食,部下開始有來投降的,因為這邊到點就開飯,那邊沒有飯啊。

李世民看敵軍銳氣已失,離心離德,說:「可以戰了。」

先派出餌兵,把敵軍中還有鬥志的人誘出來,再把他剩下的銳氣洩一洩。

就派總管梁實分兵到淺水原設營。薛仁杲部下猛將宗羅睺(hou),一貫驕悍,兩個月求戰不得,憋得都要炸了,盡出精銳攻打梁實。梁實堅壁不出,繼續耗他,宗羅睺攻得更急。

李世民等宗羅睺銳氣體力都耗得差不多,親率大軍投入戰場,大敗宗羅睺。宗羅睺一退,他就窮追猛打,一直追到薛仁杲城下,調集大軍把他圍了。薛仁杲心驚膽裂,開城投降。李世民把他押送到長安,斬了。

隋末英雄輩出,李密、竇建德、劉武周,都是牛人。可惜出了一個千年一遇的超級猛人,李世民,就都給收拾了。

李世民能打,主要是他知道什麼時候不能打。李世民最猛,是他知道在對方猛的時候就躲起來。等對方沒力氣了,他就猛了。而且都不打第二仗,一次就收拾乾淨,都給他算絕了。

為什麼很多人讀書都白讀了?因為不是學習型讀書,是糾錯型讀書

讀書之病,在於有勝心。讀書要有收穫,關鍵在於有正確的讀書觀。

原文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華杉詳解

餌兵勿食。

敵人下餌誘你,你不要咬鉤。

梅堯臣註解說:「魚貪餌而亡,兵貪餌而敗。敵以兵來釣我,我不可從。」

戰例是曹操餌劉備、文丑。

曹操與袁紹作戰,斬顏良,解白馬之圍後,親率數百騎兵押送糧草輜重撤退,與劉備、文丑數千追兵遭遇。諸將震恐,以為敵騎太多,不如還營。荀攸說:「此所以餌敵也,安可去之?」於是拋棄輜重,解鞍放馬,引誘袁軍。劉備、文丑果然爭搶輜重。袁軍士兵都忙著搶東西,沒有戰意。曹操率軍上馬,衝殺進去,又斬了文丑。

杜牧給了完全不同的註解,他說「餌兵勿食」的意思,是敵人丟下的食物你不要吃,小心有毒!「敵忽棄飲食而去,先需嘗試,不可便食,慮毒也」。

他還講了一個戰例。

後魏文帝時,庫莫奚侵擾,詔濟陰王拓跋新成率軍討之。拓跋新成兌了很多壇毒酒放軍營裡,敵人來攻的時候,他就假裝不敵,棄營而去。敵人攻入空營,得了許多酒,大喜,開懷暢飲,酒酣毒發。這時新成再殺回來,不費吹灰之力,俘虜萬計。

杜牧註解得對不對?當然不對。孫子的原意,肯定不是提醒你不要吃不認識的叔叔給的食物。但是杜牧註解錯也無所謂,錯得有價值,讓我們知道了還有毒酒破敵這個戰例。

我們讀書,或者跟人討論問題,有一個非常非常普遍的毛病,就是有勝心。不是專注於我有什麼體會,學到了啥,而是想勝過他。他說得很好了,但我想方設法,非要另立一說以勝之。或者換個角度,跟他討論討論,總之要讓他站不住腳,顯我的本事,至少顯示我知道得多!

上課向老師提問題,不是真有問題,就是展示一下自己的「智慧」。聽完老師的課,或讀完某著名的書,跟人交流,不是交流學到了啥。而是一開口就是:「我覺得他那個地方說得也不對嘛!」

勝心是讀書學習的大病,跟同學討論,要壓倒同學;上老師的課,想挑戰老師;讀古人的書,還想勝過古人。一有勝心,讀書就不是懷著學習的虔誠,而是抱著糾錯的快感,不是「學習型讀書」,是「糾錯型讀書」。

我讀《十一家注孫子校理》,因為是歷代十一人所注留下來,每個人都在前人的基礎上注,這種感受就特別明顯。第一個注的是曹操,他就是靶子了。誰的靶子呢?主要攻擊他的是杜牧,幾乎把曹操射成個刺蝟。杜牧的注,常常第一句就是「曹說非也」——曹操說得不對!曹操死了,沒法從墳墓裡起來跟他辯論,所以每次論戰當然都是杜牧獲勝。杜牧為什麼老說曹操說得不對呢?因為勝過曹操比較有快感。

那杜牧是個詩人,是個文人。他就特別喜歡標新立異。我想他在注《孫子兵法》的時候,他不太關心《孫子兵法》對自己有什麼用,而是關心自己的文章,如果和前人注得一樣,就沒什麼意思了。

孔子說:「恭則不侮。」那不恭,就要受辱了。杜牧老說前人不對。後面自然就有人說他不對。所以《十一家注孫子校理》裡,每一句「曹說非也」後面,都有一句「杜說非也」。「撥亂反正」比較多的,是梅堯臣。他是宋朝人,也是詩人,杜牧死了兩百年了,他也沒法起來論辯。

那麼我們認為誰對呢?

首先,我們關心的不是誰對。我們關心的是自己學到了什麼,有什麼用。讀書是觀照自己,放自己身上體會,放實際事上琢磨,這才是真讀書。搞些標新立異,徒事講說,是讀書的大病!

其次,錯的也有價值。杜牧的注,也讓我們知道不少新鮮事,不也挺好的嗎?再說他下的工夫很大,是十一家裡成就最大、影響最大的,我們也不必去糾他的錯,得我所取就行了。

克勞塞維茨說:「錯誤的意見不管多麼荒謬,至少讓我們知道了別人看問題的角度。」這也是價值。有時候別人跟你說個道理,你覺得他太荒謬了,簡直不可忍受。這時候你要往好處想,他讓你知道了,還有人是這麼看問題的!

第三,到底誰對?這個問題我們當然是關心的,不是沒對錯,是有對錯的。誰對呢?我基本一律是以曹操的意見為準。因為曹操才是吃過豬肉的嘛!其他人豬跑都沒見過。

除了曹操,我還有一本注本作標準,就是郭化若譯注的《孫子兵法》。郭化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黃埔軍校畢業,又多年在抗日軍政大學教書。他的注本,可以作為標準答案。

關於《孫子兵法》,我也經常碰到人跟我討論。比如兩個問題,一是說孫子與孫臏是同一個人。這個討論純屬無聊。孫子是春秋時期跟吳王一起的,《孫子兵法》裡有的內容就是具體針對越國的。而孫臏是戰國時期齊國人,那時候吳國已經亡了。兩人差了一百多年,怎麼可能是同一個人?無非是有人提出一些說法,顯示自己學問。但是這些提法根本不值得採信,這就叫徒事講說,不是真讀書。

第二個經常被討論的問題,是「小敵之堅,大敵之擒」。那上下文意思本來清楚明白到不能再明白。「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你是「小敵」,打不贏別人,還非「堅」,堅持不跑,就要被人擒了。但國內某研究《孫子兵法》的大家,他說,大家都認為是這意思,但我認為不是,真正的意思是「如果弱小的一方能堅,那就一定能把大敵活捉」。如果孫子是這意思,那他前面的話都白說了。

對「小敵之堅」的解釋,還有更過分的,也是一位大師。

他學問大呀!如果解得跟別人一樣,就顯不出學問了。他說這個「堅」,是財寶,是裝備,敵人的財寶、裝備,鎖得再緊密,只要我們打敗他,就可以歸我們了!為了論證這個解釋,他還以《莊子》為證,「莊子曰:「將為胠篋(qū qie)探囊發匱之盜,為之守備,則必攝緘縢(teng),固扃鐍(jiōng jue)。」人們把財寶鎖起來有什麼用呢?還不是引盜賊來罷了。

同學們一聽,都震了!哇!還是老師學問大!

對於這些讀書之病,王陽明說了很多:「其說本已完備,非要另立一說以勝之。」不是真讀書,而是有勝心,徒事講說,求些虛榮。

讀書只問對自己有什麼益,有什麼用,不要去文字上訓詁糾結,自以為在做學問。

所以我讀兵法還有一個體會,就是把自己代入進去,假如我是他,我怎麼做?而且我們讀書,跟看電影一樣,自然就把自己代入勝利的一方。要再反過來,把自己代入失敗的一方,假如我是他,我怎麼辦?

把自己代入書中,再把書代入自己工作生活中。這書上的道理、案例,在我的實際工作中有什麼相應的情況,有什麼啟示。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這才算書沒白讀。

治氣,就是衡量意志力,較量意志力

原文

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華杉詳解

這三條都是講治氣,還是「銳卒勿攻」的道理。

歸師勿遏。

退回本國的軍隊,不宜去遏止他。因為那些人要回家,個個歸心似箭,你去攔他,他跟你拚命。

前面不是說擊其惰歸嗎?怎麼又歸師勿遏呢?那是方向不同。他要回家,你從後面追著打,他想趕緊跑掉到家,不想跟你打,那你在氣勢上就佔便宜。這是「擊其惰歸」。

但如果你是在他前面的路上攔住他,擋了他回家的路。他回不去,便要跟你拚命。這時候他的氣勢就強過你了。

戰例是曹操討張繡,作戰不利,要退。劉表又發兵來救,斷了曹操退路。曹操前後受敵,便在夜晚悄悄運過了輜重,設了伏兵,等張繡來追。次日張繡追來,曹操伏兵出,步騎夾攻,大破張繡。戰畢,曹操對荀彧說:「賊遏吾歸師,而與吾死地,吾所以知勝矣。」

杜佑註解說:「若窮寇遠還,依險而行,人人懷歸,敢能死戰,徐觀其便,而勿遠遏截之。」

圍師必闕。

「闕」,同「缺」。包圍敵人要給他留一個缺口,放一條生路給他跑。

《司馬法》說:「圍其三面,闕其一面,以示生路也。」

這裡的意圖,是不要讓他置之死地而後生,人人死戰。而是讓他跑,在跑的過程中再設伏兵擊他。最好是在他的歸路上多設伏兵,跑一段,吃他一口;再跑一段,又一支伏兵吃他一口,多吃幾口就消化完了。

我們再回到前面曹操討張繡的戰例,劉表、張繡應該如何用兵呢?

首先他們不應該把曹操圍死了,因為他們並沒有能力吃掉曹操。圍死了,曹操軍隊人人死戰,他們更擋不住。應該是放他走,張繡在後面追,劉表在路上設伏。而劉表的做法是據險而守,擋住曹操歸路。兵法說,「十則圍之」,他哪有十倍於曹操的實力呢。

我們再回憶一下,前面從另一個角度學過這個戰例。張繡的謀士賈詡在張繡去追擊曹操時,他說不能追,必敗,因為肯定有埋伏。張繡不聽,追了,中伏了,敗了,回來問:「你知道我什麼時候必敗,能知道我什麼時候必勝不?光知道敗沒用,知道勝才能打勝仗呀!」賈詡說:「就是現在,趕緊再追,必勝。」張繡翻身上馬,馬上就追,果然得勝回來。

為何?

第一次追是「歸師勿遏」。

第二次追是「擊其惰歸」。

氣不一樣了。

氣不一樣,是意志力不一樣。意志力不一樣,戰鬥力就大不一樣。治氣,就是衡量雙方的意志力,較量雙方的意志力。

窮寇勿迫。

困獸猶鬥,狗急跳牆,敵人已到了絕境,不要急於迫近,不要逼得他無路可走,那樣他會跟你死戰的。

這「窮寇勿迫」,不知怎麼的就傳成了「窮寇莫追」。孫子可從來沒說過窮寇莫追。「勿迫」,和「莫追」,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要追,怎麼不追呢?

毛澤東說:「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附錄:《軍爭篇》全文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交和而捨,莫難於軍爭。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

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軍爭為利,軍爭為危。舉軍而爭利則不及,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三十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和為變者也。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掠鄉分眾,廓地分利,懸權而動。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

《軍政》曰:「言不相聞,故為之金鼓;視不相見,故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專一,則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此用眾之法也。故夜戰多金鼓,晝戰多旌旗,所以變人之耳目也。

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無擊堂堂之陣,此治變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遺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