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 第六章 虛實第六 >

第六章 虛實第六

敵人有虛實,我也有虛實

不要試圖去「解決」自己所有的虛,要學會在有虛有實中戰鬥,學會不是試圖解決所有問題,而是永遠在問題中前進,這就掌握了虛實的精髓。

原文

孫子曰: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

華杉詳解

先講什麼是虛實,杜牧註解說:「夫兵者,避實擊虛,先需識破彼我之虛實也。」

無論怎樣防備,都有弱點暴露,而且我也能設法讓敵人的弱點暴露出來,甚至設法造成敵人的弱點,然後避實擊虛。

《形篇》《勢篇》和《虛實篇》,是講作戰的三篇。先是《形篇》講先勝後戰,然後《勢篇》講以正合、以奇勝,講排兵佈陣,再之後《虛實篇》講避實擊虛,這是邏輯順序。

「虛實」,需要注意的是敵人有虛實,我也有虛實。敵人有弱點,我也有弱點。能不能把我全都做實了,所有的地方都防備好,一點都不虛呢?那是不可能的,所有的地方都防備好,就必然所有的地方都防備不好,因為資源是有限的,人的關注點、精力,也是有限的。

《虛實篇》後面有句話,叫「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所有的好事都落在咱家是不可能的,但人們就願意相信所有的好事都會落在咱家,因為人們喜歡這個假設。

所以我們時常有些一廂情願的癡心妄想,比如所謂「木桶理論」,說木桶能裝的水,是由最短的那根木塊決定的,要想木桶裝水多,我們就要把自己的最短木塊補長,否則加長最長木塊是沒有用的,無論最長木塊有多長,水都會從最短木塊的那個缺口漏掉。

這裡的最長木塊,我的強項,就是我的實;最短木塊,我的弱項,就是我的虛。成功靠加長最短木塊嗎?非也,靠把最長木塊做得更長。弱項就是弱項,要承認自己有弱項,因為要承認自己不是神,我也是人,也有人類的特點。

還有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的:「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快,人快我變。」這也是不承認自己是人類的狂妄之言。別人沒有的我有,別人有的我比他優,別人優的我比他快,他快了我還能變。這怎麼可能呢?這樣的前提就是對方是人,我不是人,我是神。而且如果能做到這樣,兵法也沒有用了,不需要學什麼避實擊虛,我用我的任意部位,去攻擊他的任意部位,都是以石擊卵,他都不堪一擊。

所以,「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快,人快我變」是一句瘋話。正常的戰略是什麼,是「人無我有,人有我無」,這才是真實世界。

在學習「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時候,我們說,主要問題是不知己,而不是不知彼。但我們很容易去關注別人,卻不注意關注自己,以為自己當然知道自己,其實最不知道的就是自己。同樣,學習虛實,我們也不能只關注別人的虛實,而以為自己都做實了。非也,做不實,無論怎樣做都有虛有實,也不可能把虛都補上,都補上,就都虛了。

不要試圖去「解決」自己所有的虛,要學會在有虛有實中戰鬥,學會不是試圖解決所有問題,而是永遠在問題中前進,這就掌握了虛實的精髓。

孫子曰: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

先抵達戰場,等敵人來的,就比較「佚」。「佚」同「逸」,士馬閒逸,士兵和戰馬都比較安逸,都休息得比較好,精力充沛,有利地形也佔了,得了地勢,等敵人來。

後來的呢,好地方被對方佔了,長途奔波而來,可能馬上就要接戰,這就比較勞累。

這句話比較好理解,就像咱們出差見客戶,開兩小時會。在自己辦公室等的,安排兩小時時間就行了,去見對方的,坐飛機住酒店,要花兩天時間。

戰例是後周和北齊交戰,後周軍隊來攻,北齊大將段韶守城。當天正是大雪之後,積雪很深。後周以步卒為先鋒,從西而下,斥候來報,敵軍離城還有二里。諸將都想出擊。段韶說:「步兵氣力有限,今天積雪這麼深,他們走起來更費勁,我們衝出去,也不方便。不如列陣等待,彼勞我佚,破之必矣。」果然大破周軍,前鋒盡沒,後面的部隊也撤退了。

為自己創造主場

原文

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

華杉詳解

「致人」,讓敵人來;「致於人」,到敵人那兒去。「善戰者」,能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調動。

後漢時,張步手下大將費邑派他弟弟費敢守巨裡。耿弇(yǎn)進兵,先進逼巨裡,多伐樹木,揚言填壕攻城。過了幾天,有降兵說,費邑聽說耿弇攻打巨裡,準備來救。耿弇便嚴令軍中加緊修備戰具,三日後攻城,再假裝放鬆看押讓俘虜跑掉。俘虜回去告訴費邑,費邑果然按期來救。耿弇分兵三千人守巨裡,自率主力設伏,大獲全勝,斬了費邑。

這是典型的圍點打援戰術,調動敵人援軍來,然後半途設伏擊他。

張預註解說:「致敵來戰,則彼勢常虛;不往赴戰,則我勢常實。此虛實彼我之術也。」虛實彼我,通過調動敵人,形成彼虛我實之勢。

杜佑註解說:兩軍相遠,強弱相當,彼可歷險而來,我不可歷險而往,一定想辦法讓他來,而不是我去。

關於「致人而不致於人」,曾國藩也有一句解,叫「喜主不喜客」。跟足球賽一樣,主場有優勢,客場則先弱了三分。要想辦法讓自己打主場,對方打客場。

不要激動。兵法都會,但是一激動就忘了

不要貪,貪就容易上當。不要認為什麼是一定不能放棄的,那樣就會咬別人給你下的鉤,除了自己的性命,其他都可放棄。

原文

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能至者,害之也。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饑之,安能動之。

華杉詳解

《虛實篇》講什麼?曹操說,講「能虛實彼己也」,敵人有虛有實,我也有虛有實,作戰必須以我之實,擊敵之虛,那就需要調動敵人,讓他化實為虛。

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

讓敵人來,我打主場,他打客場,怎麼能讓他自己來呢,就是「利之也」,以利誘之。

李牧戍邊,先堅壁清野,關閉城門,十年不出戰,憋了單于整整十年!然後挑日子出城誘匈奴,送幾千人給他,佯敗退走,牛羊丟得滿山遍野都是,單于已經餓了十年沒搶到東西,激動得忘了兵法,傾巢來搶。李牧設伏兵,大破單于十萬騎,痛得他幾年都不敢再來。

以利誘之,這麼簡單的當,單于也上鉤,為啥?可能是太激動了,十年啊!十年沒搶到一隻羊,沒打上一場仗,單于已經快瘋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見小利而亡命,控制不了自己,沒辦法呀!

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不想讓他來,或要把他調離戰場,那就攻其所必救,害其所急,他必然顧不得我,要去救自己的急了。

典型戰例就是圍魏救趙。龐涓率魏軍攻趙,孫臏率齊軍去救。不過他並不奔趙國去加入戰場,而是直接發兵攻打魏國首都大梁。國都被攻,魏軍就沒法在邯鄲呆著,必然回師來救,邯鄲之圍就解了。再來一個圍點打援,半道在馬陵設伏,又是我主彼客,我實彼虛,我佚彼勞,就破了魏師,龐涓陣亡。

佚能勞之。

要我佚彼勞,如果他也佚,就要想辦法讓他勞,讓他疲於奔命。春秋時吳楚相攻。伍員設了三支騷擾部隊,大張旗鼓去攻楚,等楚全國動員來接戰,吳軍又撤了。等楚軍解散回家,吳軍第二支部隊又來了,如此這般,折騰得楚國人疲於奔命,也沒打上一仗。突然一真打,三軍盡出,就攻破了楚國都城,成為春秋時期第一次一國都城被攻破的戰爭。

隋朝滅陳,也用這辦法。每當陳國農熟,快收莊稼的時候,隋就厲兵秣馬作勢要開戰,等陳國緊急動員完畢,他又不打了,反覆折騰,陳國人心力交瘁。

飽則能饑之。

想辦法讓他餓。前面說到隋對陳的騷擾,也有這招。江南氣候溫暖潮濕,房子都是茅草房多,蓄積也不是地窖,都是茅草房架起來。隋就派出若干小分隊搞破壞,到處因風縱火,你蓋起來他再燒,搞得陳國民窮財盡。

隋末,宇文化及率兵攻打李密。李密知道化及糧少,假裝不敵,請和,化及大喜,等著簽和約。其實李密就是拖時間,等化及糧食吃完。宇文化及也不注意省著點吃,因為他認為馬上可以吃李密的。其後糧食吃完了,李密也不和了。當兵吃糧,宇文化及手下兵士相繼都投了李密,化及就敗了。

安則能動之。

曹操說:「攻其所必愛,出其所必趨,則使敵不得不相救也。」

司馬懿征遼東,公孫淵阻遼水以拒之。司馬懿並不同他在遼水作戰,對諸將說:「敵人堅營高壘以老我師,攻之正中其計。我們要攻其所必救,把他們調出營來。」

於是虛張聲勢於陣前,悄悄分兵繞過敵陣,直搗公孫淵老巢,圍了襄平城。公孫淵只能出營作戰,司馬懿大破之,斬了公孫淵,平定了遼東。

攻其所「必救」,從公孫淵被斬的結局來看,襄平老巢,也並非「必救」。遼東苦寒之地,堅壁清野,把糧食都藏了,甚至把城池都可以燒了,跑遠遠地躲起來,等冬天來了,司馬懿糧食吃完了,撤退了,再邀擊他,遼東不是不可存。朝鮮人在中國邊上生存了幾千年,還能保持是獨立國家,沒被吞併,就這個辦法。

所以總結:不要激動。兵法都會,但是一激動就忘了。不要貪,貪就容易上當。不要認為什麼是一定不能放棄的,那樣就會咬別人給你下的鉤,除了自己的性命,其他都可放棄。

不要「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要「走自己的路,別人想不到,也不讓別人知道」

原文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勞之者,行於無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華杉詳解

「出其所不趨」,「不趨」,來不及救,從敵人來不及救的地方出擊。「趨其所不意」,急進到敵人意料不到的方向。曹操註解說:「使敵不得相往而救之也。」

我們常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在《孫子兵法》看來,這不是善之善者也,善之善者,是「走自己的路,別人想不到,也不讓別人知道」。

行千里而不勞之者,行於無人之地也。

行軍千里也不勞頓的,是因為走的是沒有敵人守備的地區。

這裡歷史上有兩個典型戰例,都是滅蜀之戰。

一是大家都熟悉的,《三國演義》中鍾會、鄧艾滅蜀之戰。鄧艾趁姜維被鍾會牽制在劍閣,率軍自陰平沿景谷道東向南轉進,南出劍閣兩百多里。鄧艾率軍攀登小道,鑿山開路,修棧架橋,魚貫而進,越過七百餘里無人煙的險域。山高谷深,至為艱險。途中,糧運不繼,曾多次陷入困境。部隊走到馬閣山,道路斷絕,一時進退不得,鄧艾身先士卒,用毛氈裹身滾下山坡。最後鄧艾率軍出其不意地直抵江油,迫降守將馬邈。一路殺到成都,劉禪就降了。

第二次是南北朝時期,坐擁四川的梁武陵王蕭紀在成都稱帝,率兵東下,準備攻打梁元帝,奪取梁朝政權。北魏看到機會,宇文泰認為「平蜀制梁,在此一舉。」諸將意見並不統一。宇文泰把重任交給尉遲迥,問他計將安出。尉遲迥說:「蜀與中國隔絕百餘年矣,恃其山川險阻,不虞我師之至。宜以精甲鐵騎星夜奔襲之。平路則倍道兼行,險途則緩兵漸進。出其不意,沖其腹心,必向風不守。」

其後果如尉遲迥所言,尉遲迥從散關進軍,圍成都五旬,平定巴蜀。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

人們常說:「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這不可能,因為這標語敵人的牆上也刷著。怎麼才能攻無不克、攻而必取呢,只有一個前提,就是對方沒防備,沒防守。還是拿足球賽來說,如果前面有後衛堵著,馬拉多納也不容易射門命中,一定是來回倒騰,對方出現空檔了,然後一擊命中。

戰例還是後漢時期,耿弇討伐張步。張步令他弟弟張藍守西安,又另遣別將守臨淄。耿弇率軍來,距西安四十里紮營。耿弇看西安城小而堅,張藍手下又都是精兵,而臨淄雖是大城,其實易攻,於是就打定主意攻打臨淄。要打臨淄,就必須讓敵人以為自己要打西安。他使出一貫伎倆,命令軍隊修治工程戰具,揚言攻打西安,然後又假裝放跑俘虜,讓他們把消息帶回去。張藍聽說了,晝夜防備。

到了攻城日子,他半夜把將士們叫起來吃飯,宣佈直奔臨淄,諸將爭執,都認為應該攻西安。耿弇說,西安城堅兵精,嚴防死守。臨淄則沒有防備,我們突然兵臨城下,敵人必然驚擾,一天就能攻下來。臨淄一陷落,西安勢孤,這叫擊一得兩。

其後果如耿弇所言。

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要保證守得住,就是他不進攻的地方,我也要嚴密防守。他攻東,我若不守西,萬一他是聲東擊西呢?就像上面的戰例,耿弇要攻西安,張步就沒有嚴守臨淄,結果臨淄陷落了。

西漢周亞夫平七國之亂。周亞夫守昌邑,叛軍奔城東南角來,周亞夫下令重兵嚴防西北。過了沒多久叛軍精銳果然是主打西北。周亞夫有了防備,攻不進去,只得遁走,周亞夫出城追擊,大破之。

虛實的極致,神出鬼沒,不僅掌握自己的命運,而且掌握敵人的命運

原文

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於無形;神乎神乎,至於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

華杉詳解

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

善於進攻的人,敵人不知道該守哪兒;善於防守的人,敵人不知道該從哪兒攻。

曹操注得簡單:「情不洩也。」軍形不洩,敵人不知道。

當你進攻的時候,敵人看不懂你要攻哪兒,所以不知道怎麼安排防守。好不容易看懂了,安排下去了,又中了你聲東擊西、調虎離山之計。

當你防守的時候,敵人看不懂你哪兒實哪兒虛,無法定計攻打,好不容易看到你的破綻了,攻將上來,又中了你的埋伏。

這就是虛實之道,要獲勝,就得避實擊虛,對方找不到的你的虛,每當他確信找到了,撞上來,正碰上你最實的地方。而當你進攻的時候,總能調動得他露出空檔來,一下子衝散他。

這你就神了。

微乎微乎,至於無形;神乎神乎,至於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

虛實之道,太微妙了,至於無形;神乎其神,至於無聲。敵人看不見你,也聽不見你,任由你「攻則動於九天之上,守則藏於九地之下」,神出鬼沒,執他於股掌之間,只能束手就擒。這你就掌握了敵人的命運。

司命,就是司掌命運之神。《孫子兵法》第二篇《作戰篇》也提到司命:「故知兵之將,生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知兵之將是人民的司命,掌握著國家人民的生死存亡。這裡,為敵之司命,更進一步,敵人的死活也在他手心裡了。

何氏註解說:「孫子論虛實之法,至於神微,達到了成功的極致。我之實,能讓敵人看起來以為是虛;我之虛,能讓敵人看起來以為是實。敵之實,我能調動他,讓他變虛;敵之虛,我能看出他不實。總之敵人看不出我虛實,我卻能對他的虛實一目瞭然。

「我將攻打他的時候,我知道他守得哪兒實,哪兒防守不足、虛,所以我能避其堅而攻其脆。敵人要攻我的時候,我知道他大張旗鼓來攻的地方並不是緊要處,他沒有攻打的地方才是真正他重兵要來的。

「我示敵以虛,而鬥敵以實。他聲勢在東,我防他在西。所以,我要攻他的時候,他不知道該守哪兒;我要防他的時候,他找不到地方下手。

「攻守之變,出於虛實之法。或藏於九地之下,那是我之守;或動於九天之上,那是我在攻。滅跡而不可見,韜聲而不可聞。如地出天下,倏出間入,星耀鬼行,入乎無間之域,旋乎九泉之淵。微之微者,神之神者,至於天下之明目不能窺其形之微,天下之聰耳不能聽其聰之神。有形者至於無形,有聲者至於無聲。不是無形,是敵人不能窺視;不是無聲,是敵人不能聽見,這就是虛實之變的極致。」

何氏這一大段注,算是把虛實的極致講透了。真有那麼神嗎?真就那麼神!那麼,為何別人聲東擊西的時候,你能不上當,你聲東擊西的時候,敵人就聽你調度呢?這就是經驗問題、感覺問題。哲學上是王陽明心學,知行合一的問題。

都讀過《孫子兵法》、三十六計,聲東擊西,六歲小兒都知道。上了戰場,東邊衝啊殺啊鋪天蓋地來了,你怎麼知道他要擊西?萬一他知道你知道他聲東擊西,他就給你來個聲東擊東,或者擊北擊南呢?

比如糖是甜的,知道嗎?都知道。但是,如果你沒吃過糖,怎麼跟你描繪這個甜是怎麼回事呢?

所以兵法都讀過,甚至都會背,但知道多少完全不是一回事。每個人讀書,都是讀到自己而已,讀到自己能對應上的。對不上的,你根本不知道,而且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為自己全知道。比如趙括,紙上談兵,他就不僅不知道,而且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不僅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而且以為自己全知道,這就給國家帶來巨大災難。

所以我們知道聲東擊西嗎?

我們不知道!

因為知道聲東擊西這回事,不算知道。要上了戰場,不管他聲東聲西,你一眼就能看出他哪兒虛哪兒實,要奔哪兒去,那你才叫知道聲東擊西。

這就是知行合一。

學習知行合一,首先就要知道自己不知道。

儒家說,聖人因為不知,所以知之;小人因為知之,所以不知。

聖人因為知道自己不知道,所以戒慎恐懼,注意警醒,觀察學習提問,所以能知道。小人因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認為自己知道,所以不觀察不學習不提問,所以不知道。

學習兵法,也不能讓我們上戰場打勝仗,讀書是觀照自己,我們對應自己的工作學習,放事上琢磨,自己提高。

最後講一個親身經歷的故事。

我曾經介紹一個合作夥伴給我的一位好朋友。飯局談完,他跟我直接說,這家實力不行,我可以告訴你他有多大實力,具體數量級。我很驚訝,問:「您怎麼看出來的。」他說了一句話:「凡是比我錢少的,我一接觸就知道他有多少錢。因為我知道人在哪個階段是什麼狀態,比我錢多的我不知道,比我少的我沒有不知道的。」

這事過去好幾年了,我一直記得。因為當時對我衝擊很大。我對照了一下自己,發現我和他有同樣體會。錢比我少的,我談生意一接觸就知道他有多少錢,他哪句話真,哪句話假,我真的很清楚。因為他每說一件事,我都能對應上很多同樣的事,知道是不是那麼回事。如果他經歷比我多,境界比我高,那我就不知道了。

這就是知行合一,太微妙了。所以孫子說「微乎微乎,神乎神乎」,他也沒法跟你說。

撤退和追擊都是大戰術

原文

進而不可御者,沖其虛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

華杉詳解

發動進攻又要讓對方無法抵擋,是對陣相持之際,看到他的虛隙,急進而沖之;得手獲利之後,迅速撤退,環壁自守,讓對方無法追擊。

曹操註解說:「卒往而沖其虛懈,退又疾也。」

曹操在戰鬥生涯中,他本人就演繹過這一句兵法,一仗就為我們把正反案例都示範了,就是征張繡之戰。

曹操征張繡,包圍了張繡的城池穰城。後方傳來報告,袁紹要乘虛攻許都,曹操不得不撤軍。

撤軍,就要先把敵人打個暈頭轉向,然後迅速撤退。曹操正兵、奇兵布好,等張繡來追。張繡見曹操後撤,聯合劉表,兩軍夾擊而來。結果曹操指揮若定,大破劉張聯軍,之後迅速撤退。

一切如曹操所算,就是沒算到張繡帳下有一個超級謀士,叫賈詡。

曹操得勝撤退,張繡帶兵就追。賈詡說:「不能追!追之必敗。」張繡急著報仇,哪裡肯聽,一路追去,結果被曹操親自斷後,又殺得大敗。

張繡敗兵回來,對賈詡說:「您能知道我必敗,那您能知道我什麼時候必勝不?光知道我必敗,我也打不了勝仗。知道必勝,告訴我,我才能打勝仗撒!」

賈詡說:「趕緊就帶這支敗軍再追,這回必勝!」

張繡這回聽了,也來不及問為什麼,轉身就追,果然擊潰了曹操的後備部隊。

張繡回來,說賈先生神了,怎麼回事?

賈詡說:「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曹操來攻打咱們,沒有打敗,他自己就撤了,肯定是後方有事,他不得不撤。他要撤,一定做好準備,親自帶精兵猛將斷後。將軍您雖然會用兵,但是離曹操還是差一點,肯定打不過他,所以知道您必敗。

「他大戰勝了咱們,撤退又破了咱的追兵,他認為萬事大吉,咱們不會再來了。這時候他就要全力撤退,自己帶謀臣猛將先趕回去處理家裡的事,留別的將領斷後。這留下的將領兵馬,就不如咱們了,所以第二次再追必勝。」

撤退是一個大戰術,一定是輜重在先,精兵在後。不過宋朝有個將領畢再遇,和金軍對壘,需要撤軍,想出一個超級撤軍創意,叫懸羊擊鼓。在軍營裡把羊吊起來,兩隻前蹄放在戰鼓鼓面上,那羊難受掙扎,前蹄一個勁刨,擊出鼓聲。金兵天天聽見宋軍營裡鼓聲響,但越來越弱,越來越弱,稀稀拉拉,奇怪怎麼回事,摸過來偵察,才發現早已是一座空營,人撤了好幾天了。

追擊也是大戰術,林彪打仗,核心就是追擊,林彪的戰術原則裡,就有「一點兩面」「三三制」「四快一慢」「三猛戰術」等。

前面咱們學「分數」、學軍隊編制時介紹了「三三制」。

「一點兩面」,一點,是集中兵力猛攻一點,打垮敵人;兩面,是兩面或多面包圍,不讓他跑掉,消滅他,或留一面給他跑,在路上消滅他。

「四快一慢」,先講「一慢」,是總攻開始時間要慢,沒準備好不動手,你若自己覺得沒準備好,上級催也可以抗命。「四快」,一是向敵前進要快;二是咬住敵人後進行準備工作要快,如看地形、築工事、捆炸藥、佈置火力等一定要快;三是突破後擴大戰果要快;四是敵人潰退後追擊要快。

「三猛」,是猛打,猛衝,猛追。集中一點,聚實擊虛,猛打猛衝。敵人一潰退,就猛追。

林彪強調猛追,這個思想是貫徹到基層,只要看見敵人退,就猛追,這時候不要等命令,也不要再作什麼準備。這時候不準備才符合戰術原則,準備就不是戰術原則。也不要怕己方人少,不要怕情況不清楚,不要怕對方有沒有埋伏,追就是。甚至也不要先報告上級,先追,一邊追,一邊再派人回來報告。

林彪這個思想,是他戰前準備充分,一動手就不給敵人一點點喘息調整時間,一直壓下去,猛打猛衝猛追。他的部隊,就這麼一直從東三省追到海南島。

單次成敗都有偶然因素,而終身成就是用成功消化失敗

原文

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戰,畫地而守之,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

華杉詳解

我想跟他戰,他雖然高壘深溝,還是不得不出老營跟我野戰的,那是因為我攻打他必須救援的地方。他知道我是調虎離山,圍點打援,但他還是不得不來,因為我攻打的地方他不能不救。

這個攻其所必救,前面講過很多戰例了,圍魏救趙、司馬懿征遼東等都是。

這裡再補講一個明朝的戰例,王陽明平南昌的寧王宸濠之亂。寧王造反,六萬大軍攻安慶,十分危急,一旦攻下安慶,南京就是寧王囊中之物,進了南京,寧王就有了稱帝的資本。王陽明沒有揮師去救安慶,而是直撲寧王老巢南昌。寧王此時的唯一機會,在於放棄南昌,拿下安慶,順流而下,稱帝南京。

機會還是有的。當時的正德皇帝朱厚照,是個混世魔王,大臣百姓都不喜歡他。寧王只要能到南京稱帝,不愁沒有人支持。但是寧王放不下南昌的老巢,忘了捨不得孩子套不來狼的古訓,撤軍回救南昌,結果在鄱陽湖與王陽明軍隊遭遇,兵敗被擒。造反大業,只持續了三十五天。

我不欲戰,畫地而守之,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

我不想跟他作戰,就是在地上畫條線,他也不敢過來,那是因為我能讓他對要來的地方心存疑慮,不敢來。

「乖其所之」,「乖」這個字,古代的意思本來是不乖,後來變成了乖。現在還留下一些詞,比如我們說一個人「行為乖張」,這個乖張的「乖」,就是乖的本意,意思是背離、違背、不和諧、不合情理等等。「乖其所之」,就是在他要來的地方裝神弄鬼,讓他疑神疑鬼,本來可以來的,不敢來了。曹操註解說:「乖者,戾也,戾其道,示以利害,使敵疑也。」「戾」,就是乖戾,也是彆扭、不合情理的意思。

這樣的戰例,民間最著名的就是諸葛亮的空城計了。傳說是這樣的,司馬懿大軍來了,諸葛亮守城的兵馬卻只有一萬人,毫無抵抗能力,司馬懿若攻城,定可一鼓而下。於是諸葛亮鎮定自若,大開城門,還安排人在城門口掃地,安靜祥和。司馬懿一看,這不科學!他那時候肯定也想到了兵法上的「乖其所之」,但萬一諸葛亮是將計就計呢?這永遠沒法猜對,再說諸葛亮一生為人謹慎,最不弄險的就是諸葛亮,所以還是有伏兵的可能性大,他就撤了。

曾國藩守城,他說過,守城最好莫過於「妙靜」。怎麼個妙靜呢,就是當敵軍來,在城下鼓噪,我方不作任何反應,靜悄悄地沒有任何回應。守城的人在後面躲著,也不在城垛上出現。敵人輕易是不敢架雲梯往城牆上爬的,那流賊一時也沒那麼完備的攻城器械,他們是看我們的動作,再制定下一步動作。我們沒有任何動作,甚至連個人影招呼都沒有。他們就興奮不起來了,再鼓噪幾次,自己沒意思了,就走了。

再說曹操。有史學家說諸葛亮的空城計是編的,正史沒那回事。我們再講講曹操中趙雲的空營計。曹操和劉備爭漢中,趙雲守別屯,帶了幾十騎出營查看地形,卒遇曹操大軍,趙雲且戰且退,曹操大軍一路追來。趙雲退回營中,大開營門,偃旗息鼓。曹操一看,面臨A、B兩個選擇的單選題:

趙雲此舉,是運用了兵法的哪一條?

A. 是「乖其所之,使敵不得與我戰也」,是裝神弄鬼想把我嚇走;

B. 是「利而誘之,伏而擊之」,派小股部隊佯敗誘我來,然後設埋伏消滅我。

曹操繼續用《孫子兵法》思考,今天這一仗,不是我計劃中的,是趙雲安排的,如果不碰見他,我根本不會到這兒來。所以,他為主,我為客,他為實,我為虛。所以,應該選B。

曹操交了卷,就退兵了。

所以實際情況往往是偶然的。

但我們不能說曹操的分析是錯誤的,他的分析是完全正確的,他的決策也是完全正確的。

明明是趙雲得手,為什麼說曹操正確呢?這就是不能以一次得失的結果來論決策。領導者一天要作出無數的決策,很多關係著生死存亡,很多關係著深遠影響。要所有的決策都正確,是不可能的。現實是什麼呢?是——用成功消化失敗,用正確消化錯誤。

我們還是給曹操交出的答卷打滿分。

以多擊少,不是兵力問題,而是虛實問題

原文

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一也,則我眾而敵寡,能以眾擊寡者,則吾之所與戰者,約矣。

吾所與戰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則敵所備者多;敵所備者多,則吾所與戰者,寡矣。故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寡者,備人者也;眾者,使人備己者也。

華杉詳解

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

梅堯臣註解:「他人有形,我形不見,故敵分兵以備我。」「形人」,這裡「形」是動詞,意思是讓他暴露出形,用各種偵察手段,或調動敵人,讓他暴露出實情來,對他一目瞭然。比如我們熟悉的火力偵察,打他幾槍,看他反擊的火力點在哪兒。

偵察不是盲目的調查,而是有目的的驗證。拿破侖打仗,戰前他會反覆思考,腦海裡演習各種情況好幾個月。我怎麼樣,敵人會怎麼樣。敵人會在哪兒設營,在哪兒設伏,在那條路線行軍,幾種可能性。到了戰場,他不是派偵察兵說,你們去偵察一下敵情哈!而是明確地告訴每一支偵察兵,具體去哪裡看有沒有敵人。也就是說,拿破侖的偵察,不是漫天撒網的偵察,而是直接派人去具體地點和路線,驗證或推翻他的判斷。

我無形,是隱蔽自己的行動和意圖,讓他看不出我的軍形,不知道我的虛實。這樣他就要處處分兵來防備我,而我能集中兵力對他虛的地方,所以我專而敵分。

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一也,則我眾而敵寡。

杜佑註解:「我專為一,所以人多,敵分為十,所以人少。」

張預註解:「我能見敵虛實,所以不勞多備,能集中兵力為一。敵則不然,看不見我的軍形,所以分為十處防備。那我就是以十倍的兵力對付他了,所以我怎麼打也是人多,他怎麼打也是人少。」

這個在《謀攻篇》學過,「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總之,一定要兵力佔絕對優勢才能打。雙方兵力相當怎麼辦呢?就是靠虛實,避實擊虛,讓敵人分兵備我,他分散,我集中,攻其一點,就以十擊一了。林彪的「一點兩面三猛」,擋住兩面,集中一個點猛打猛衝猛追。兩面或多面佈陣,敵人都得多面防備,集中猛攻一個點,他就擋不住,猛打猛衝猛追,一點喘息調整的餘地都不給他。

能以眾擊寡者,則吾之所與戰者,約矣。

「約」,就是少,就是有限。我們對敵方虛實一目瞭然,能集中兵力,而敵人不知道我會從哪兒來,要到處分兵把守,能跟我們對陣作戰的敵兵就少了,我們就能以眾擊寡。

吾所與戰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則敵所備者多;敵所備者多,則吾所與戰者,寡矣。故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

敵人不知道我從哪兒來,不知道交戰地點在哪兒,他需要分兵防備的地方就多,備得越多,能投入與我戰鬥的兵力就少。所以他加強前面的防備,後面的防備就弱了;加強後面的防備,前面的防備就弱了;加強左面的防備,右面的防備就弱了;加強右面的防備,左面的防備就弱了。前後左右到處都防備,則前後左右到處都弱了。

寡者,備人者也;眾者,使人備己者也。

兵少力薄,是因為被動地戒備敵人;兵多力強,是因為能使敵人到處戒備我軍。

杜牧註解說:「所戰之地,不可令敵知之。我形不洩,則左右、前後、遠近、險易,敵人不知,亦不知我從何處來攻,何地會戰,故分兵轍衛,處處防備。形藏者眾,分多者寡。故眾者必勝也,寡者必敗也。」

「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這是最本質的道理,我們做事也是一樣,你只能選一頭,不能哪頭都想占。哪頭都想占,最後就一頭也守不住。但是人都貪心,佔了一頭,就想佔下一頭,最後就都丟掉了。

何時、何地開戰,我來給敵人選

原文

故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里而會戰。不知戰地,不知戰日,則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後,後不能救前,而況遠者數十里,近者數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雖多,亦奚益於勝敗哉?

故曰:勝可為也。敵雖眾,可使無鬥。

華杉詳解

故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里而會戰。

能預期在哪兒打,預計什麼時間在那兒打,就是跋涉千里,也可以和敵人交戰。

曹操註解說:「以度量知空虛會戰之日。」

孟氏註解說,以度量知空虛,先知戰地地形,又知道什麼時候在那兒和敵人遭遇,則可以千里期會,到那兒埋伏去等敵人。如果他先到,佔了有利地形,那我又可以不去,讓他空勞一場。

前面學到王陽明破寧王的戰例。寧王大軍圍了安慶,安慶一破,順流而下,南京就是寧王囊中之物,進了南京,寧王就有了政治號召力。

王陽明要平叛,就要「知戰之地,知戰之日」,手中就一點臨時拼湊起來的兵馬,在哪兒打?寧王在猛攻安慶,當然應該去救安慶。但是,去了,也未必救得下來。寧王防著他來救,給他來個圍點打援,可能半路就吃了虧。

王陽明決定賭一場,賭什麼呢?攻寧王老巢南昌,賭寧王會放棄安慶,回師來救。他若回師來救,則可千里而會戰,在哪兒戰?不在南昌戰,在他來的半途,鄱陽湖設伏兵,和他決戰。

這就是「知戰之地,知戰之日」。

王陽明神機妙算嗎?他也是賭一把而已,這是他唯一的辦法。這個計策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寧王不回來救怎麼辦?他若放棄南昌,繼續攻安慶,安慶一定失守。安慶失守,南京一定不保,進了南京,寧王一定稱帝。

王陽明賭寧王沒這個智慧和魄力,他賭贏了。他一進南昌,寧王馬上放棄已經接近崩潰的安慶,回師南昌。戰地也賭對了,就在鄱陽湖,惡戰下來,寧王被擒。

第二個戰例,漢朝周亞夫平吳王劉濞之亂。吳王西向攻取洛陽的道路中,景帝弟劉武的封國梁國橫亙其間。吳楚軍破梁軍於梁國南面的棘壁。梁國告急,請求援助,周亞夫卻深溝高壘紮營防禦。梁王劉武每日都派使者求援,周亞夫就是見死不救。梁王向景帝上書,景帝派使臣命令太尉救援梁國。周亞夫還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周亞夫讓梁王和吳軍苦戰,他則悄悄派輕騎斷絕吳、楚後方的糧道。吳兵乏糧,飢餓難當。劉濞知道是周亞夫劫糧,便來打他。他還是高掛免戰牌不出擊。

吳兵受饑忍餓,戰鬥力極弱,便引軍撤退。「知戰之地,知戰之日」,這時周亞夫的戰日到了,戰地也選好了,在淮北平地,因為吳軍步兵多,利在險阻;漢軍車騎多,平地打追擊戰最爽!他周亞夫揮師追擊,大破吳軍。

整個平定吳、楚之亂,只用了三個月,可謂神速。君臣上下,三軍將士都佩服到周亞夫深謀遠慮,算無遺策。只有一個人對他恨之入骨,就是梁王劉武,你拿我去餵敵人,仗全是我打的,差點身死國滅,你就是在他們餓死之前推了他們一把。最後敵人垮了,全成了你算無遺策!

不知戰地,不知戰日,則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後,後不能救前,而況遠者數十里,近者數里乎?

張預註解說,不知道敵人何地會兵,何時接戰,則所備者不專,所守者不固,忽遇勁敵,則倉促應戰,左右前後都不能相救,何況前軍後軍首尾相距數里數十里呢?

前面兩個戰例,對壘的另一方,一個明朝的寧王朱宸濠,一個漢朝的吳王劉濞,就是戰地、戰日都是別人給他挑的,如何能不敗?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雖多,亦奚益於勝敗哉?

在我看來,越國兵雖多,又有何益於勝利的取得呢?

《孫子兵法》是孫子寫給吳王闔閭的,吳越是仇國,所以針對越國來說。大家熟悉勾踐和夫差的故事,夫差就是闔閭的兒子。

故曰:勝可為也。敵雖眾,可使無鬥。

所以說,勝利是可以人為取得的,敵人雖多,但也可以讓他無法戰鬥。

孫子在《形篇》裡說「勝可知,而不可為」,這裡又講「勝可為」。是不是矛盾呢?不矛盾,因為孫子的語境不同,針對的情況不同。像王陽明面對寧王朱宸濠那種情況,我方資源足夠,或者耗得起時間,這就是「勝可知,而不可為」,穩紮穩打地來。但是寧王起事,中央毫無準備,沒有朝廷大軍來,就自己手裡這點資源,必須跟他幹一場,不能讓他進南京,遇上這種情況就只能是「勝可為也。敵雖眾,可使無斗」。結果王陽明賭贏了,寧王雖強,但可以讓他不打安慶,不進南京,乖乖地到鄱陽湖來送死。

知己知彼的戰術要點

原文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計,作之而知動靜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

華杉詳解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戰前的「知」,是《計篇》講的「五事七計」。「五事」即「道、天、地、將、法」,「七計」即「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五事七計,是政治面,資源面,實力面,戰略面。上了戰場,如何在戰術層面知彼呢?下面的內容就講這個。

策之而知得失之計。

孟氏註解:「策度敵情,觀其施為,計數可知。」

梅堯臣註解:「彼得失之計,我已算策而知。」

總之,就是分析敵我雙方計謀,推算誰得誰失。

作之而知動靜之理。

「作」,就是「不作死就不會死」的「作」,作他一下,激他一下,看他哪動哪靜,便知他虛實。這就像我們說的火力偵察。

魏武侯問吳起:「兩軍相遇,我不知道對方將領能力大小,怎麼辦?」

吳起說:「派小股勇士銳卒攻擊他,一交手就佯敗而退,觀察敵人的一舉一動,如果他們追擊我軍,假裝追不上,見到我們丟棄的兵器旗幟財物,假裝沒看見,那就是智將。如果他們傾巢來追,旗幟雜亂,行止縱橫,又貪利搶東西,那就是將令不行,可以馬上對他發起攻擊。」

形之而知死生之地。

「形之」,就是讓他現原形,讓他暴露出軍形來,上一句說的「作之而知動靜之理」,就是形之的方法之一。

杜牧註解說:死生之地,就是戰地虛實。我「多方以誤」敵人,觀察他的回應,隨而制之,就知道死生之地。

張預註解說,我形之以弱,誘他進;形之以強,逼他退。在他進退之際,我就知道他所據之地的死與生了。

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

曹操註解說:「角,量也。」

杜牧註解:「角,量也。以我之有餘,角量敵人之有餘;以我之不足,角量敵人之不足。」

管子說:「故善攻者,料眾以攻眾,料食以攻食,料備以攻備。以眾攻眾,眾存不攻;以食攻食,食存不攻;以備攻備,備存不攻。釋實而攻虛,釋堅而攻膬(cui,同「脆」),釋難而攻易。」要角量雙方的人數、糧草、裝備。他人比我多,糧草比我充足,裝備比我強大,我就不要輕易攻擊。一定要避實擊虛,避堅攻脆,避難攻易。

戰例是司馬懿平定遼東。前面已經兩次學習這個戰例,這一條量敵之計,還和司馬懿有關。司馬懿征遼東,是四萬人對陣公孫淵二十萬人。前面學過,公孫淵派先鋒數萬在遼河設防,自己率主力為後援,連營數十里阻擊司馬懿。司馬懿設疑兵牽制敵軍,自己悄悄率精銳繞過遼河防線,直接圍了公孫淵老巢襄平。這是「安能動之,敵雖深溝高壘,不得不與我戰,攻其所必救也」之計。公孫淵被迫回援,途中三次被司馬懿打敗,退回襄平城固守。這是「圍點打援,知戰之地,知戰之日」。

這時正是七月雨季,天開始下雨,下了一個月,司馬懿按兵不動,一點也不著急。部下陳圭問:「當初孟達造反,咱們八部並進,晝夜不息,八天走了一千二百里,拔堅城,斬孟達。今天我們遠征遼東,卻反而安然不動,緩緩圖之。我愚鈍,實在看不懂。」

司馬懿回答說:「這是角量敵人眾寡和糧食多少。當初孟達人少,而糧食夠吃一年。我軍四倍於孟達,而糧食只夠吃一月。以一個月的糧,對陣一年的糧,當然要快,所以不計死傷,必須拿下,那不是在和孟達打,是在和糧食賽跑,一個月拿不下我們就餓死了。現在我們雖然也是遠征,但帶的糧食充足,敵人卻快沒糧了。敵眾我寡,敵饑我飽,和征孟達情況正相反。下雨不便作戰,更好,大家一起耗糧食,急什麼呢?」

三十多天雨停後,司馬懿才開始進攻。城中無糧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好多將領出降,司馬懿攻破襄城,斬了公孫淵,平定遼東。

學我者生,像我者死

大家表面看見的,討論的,都不是關鍵的。關鍵的兩條,一是當時的前提、條件、情況,二是人家過去十幾年幾十年的功力積累。跟人學的人,往往第二條不具備,第一條不知道,光學個熱鬧,當然是白搭。

原文

故形兵之極,至於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因形而錯勝於眾,眾不能知。人皆知我之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故其戰勝不復,而應形於無窮。

華杉詳解

故形兵之極,至於無形。

「形兵」的「形」,是示形、佯動,佯動也可能隨時變成真動,都不一定,是故意表現出來的假象,是李世民說的「多方以誤之」。想方設法引對方誤判,引對方失誤,所以「形兵之極」,示形的極致,變化無窮,達到無形的境界,敵人無法判斷,或接受了我們給他設計的「判斷」。

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

杜牧註解說:「此言用兵之道,至於臻極,不過於無形。無形,則雖有間者深來窺我,不能知我之虛實。強弱不洩於外,雖有智能之士,亦不能謀我也。」

即使有打入我方很深的間諜,因我虛實不露,深間也不能窺視。因我強弱不洩,縱有智謀之士,也想不出對付我的辦法。

因形而錯勝於眾,眾不能知。

「形之」,是示形誤導敵人;「無形」,是我用兵的境界;「因形」,因,是因地制宜的因,因形,就是因形制敵,根據敵人的軍形,來隨機應變,定策取勝。

「錯」,李筌註解說「錯,置也」。「錯勝於眾」,勝利擺在眾人面前,眾人還是不能瞭解怎麼取得勝利。

上一節司馬懿征遼東的戰例,直到最後破斬公孫淵,司馬懿的部下們也沒看懂怎麼回事,所以陳圭問他,請他講課。

人皆知我之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故其戰勝不復,而應形於無窮。

我怎麼用兵,用怎樣的軍形取勝的,大家都看到了。但是我是如何根據對方的兵形來因形制勝的,大家就不知道。下一次敵形不是這樣了,我因形制勝的方法又不是這回這個了。所以我使用的方法是不會重複的,而且因形而變化無窮。

所謂「學我者生,像我者死」。你看見人家是怎麼取勝的,學得一模一樣照做,最後卻落得慘敗。為什麼,因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是根據當時的條件情況,才那樣做的。等你做的時候,所有條件情況都變了。而且你所看到的他的舉措,不是孤立的,還有其他前提條件配合,你都沒有,就照貓畫虎,以為別人行,我也行,那就要吃虧了。

比如韓信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把一萬人佈陣在水邊,他們沒有退路,他們就會殊死作戰,就能戰勝二十萬人。

真是這樣嗎?

再多打一會兒,一萬人就被人消滅了。或者對方高喊繳槍不殺,就有人要投降了。韓信還有兩千奇兵,突入趙軍營寨,拔了他旗幟,插上漢軍旗幟。趙軍看老窩沒了,驚亂奔逃,他才能乘勢掩殺。

所以這兩千奇兵,才是關鍵。都學會了「背水一戰」這個成語,下回佈陣,你敢背水佈陣嗎?韓信也只布了這一回,下次他又變了。

學我者生,像我者死。大家表面看見的、討論的,都不是關鍵的。關鍵的兩條,一是當時的前提、條件、情況,二是人家過去十幾年幾十年的功力積累。跟人學的人,往往第二條不具備,第一條不知道,光學個熱鬧,當然是白搭。

還有一點是兵法要反著學。要多往壞處想,別想得太美。首先不是學怎麼算計別人,而是要學會不被別人算計。不要老想著我無形,我形之、誤之,然後因他的形而勝之。這樣越學越美滋滋,上了戰場就玩完。要反過來,每讀一句,都把自己設想成那「被形之」的人,不要被誤導,不要輕舉妄動,先保得住自己,再去琢磨別人,那才是兵法之道。

讀書是為了觀照自己,總是想當然把自己帶入勝利一方的角色和情緒,是人天生的習慣。要注意反過來,把自己假設成失敗一方的角色,多想想如何避免失敗,才更能學到東西。

勝敗往往是不對等的,勝利不過是得些戰利品,失敗卻可能輸掉人生

原文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制勝者,謂之神。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

華杉詳解

這是最後一段總結《虛實篇》。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

作戰的方式,就像水一樣。水的流動規律,是從高處往低處流。作戰的規律,是避實擊虛。梅堯臣註解說:「水趨下則順,兵擊虛則利。」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

水根據地形來決定奔流的方向,兵根據敵情來決定制勝的方案。

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制勝者,謂之神。

梅堯臣註解說:「應敵為勢」,敵人在變化,我也因敵而變,所以兵無常勢,就像水無常形,遇到方,水就方,遇到圓,水就圓。能根據敵人的變化來制勝的,那就叫用兵如神。

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

五行相剋,金木水火土,沒有哪一個固定常勝。春夏秋冬,四季更迭,沒有哪一個季節能持續一整年。晝有短長,月有圓缺。孫子最後打個比方,五行、四季、日月都盈縮無常,何況兵形之變,怎能安定呢?

《虛實篇》到此結束。《虛實篇》的要義,曹操註解說:「能虛實彼己也。」調動來調動去,都是要我實敵虛,這就是用兵如神。

不過,我們學習用兵如神,最重要是要知道自己不是神,所以就不可能有調動來調動去,都是我實敵虛,而更可能是我虛敵實,所以能倍加謹慎,這就算沒白讀兵法了。

勝敗是智力問題、實力問題,也是概率問題。但就結果而言,勝敗往往是不對等的,勝利不過是得些戰利品,失敗卻可能輸掉人生。我們今天看這個進去了,那個進去了,都是用兵如神一輩子,輸掉一次誤終身。

《唐太宗李衛公問對》裡,專有一篇講虛實。李世民說:「我讀所有的兵書,沒有超過孫子的。《孫子兵法》,又以《虛實篇》為首。用兵能識虛實之勢,則無往而不勝。諸將人人都會說避實擊虛,但是到了戰陣,卻沒有能看得出敵方虛實的。結果不是調動別人,是反被別人調動。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李靖回答說:「識虛實,要先懂奇正。諸將大多不知道以正為奇,以奇為正,怎麼能識別實是虛、虛是實呢?奇正,就是用來致敵之虛實的。敵實,我必以正,敵虛,我必以奇。如果不懂得奇正之用,就算看出敵軍虛實,也不會打。」

李世民說:「以奇為正者,敵以為我是奇,而我卻以正擊之。敵以為我是正,而我卻以奇擊之。這樣敵勢常虛,我勢常實。」

李靖最後總結說:「千章萬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於人』。」

最後總結到「致人而不致於人」,和「因敵制勝」,是一對辯證關係。致人而不致於人,是我調動你,不是你調動我。做到極端,是「我不管你怎樣,我只管我怎樣」。首先是不被敵人調動,沒機會就熬、等,甚至不打也行,一定是先勝後戰,贏了再打。

因敵制勝,是根據你的調動來決定我的調動。這樣做,就特別容易被敵人調動,因為你看到的敵形變化,正是人家設計來套你的。你看到的虛,恰恰是人家的實。這個危險性非常大,非常人可為。

所以能做到「致人而不致於人」,守得住寂寞,熬得住耐性者,是常勝將軍;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是用兵如神。

李世民確實是神。我們學習他,最重要的要點,就是知道自己不是神。

附錄:《虛實篇》全文

孫子曰: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饑之,安能動之。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勞者,行於無人之地也。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於無形;神乎神乎,至於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進而不可御者,沖其虛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戰,畫地而守之,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

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而敵寡;能以眾擊寡者,則吾之所與戰者,約矣。吾所與戰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則敵所備者多;敵所備者多,則吾所與戰者,寡矣。

故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寡者,備人者也;眾者,使人備己者也。

故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里而會戰。不知戰地,不知戰日,則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後,後不能救前,而況遠者數十里,近者數里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雖多,亦奚益於勝敗哉?故曰:勝可為也。敵雖眾,可使無鬥。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計,作之而知動靜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故形兵之極,至於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因形而錯勝於眾,眾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故其戰勝不復,而應形於無窮。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