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給理想一點時間:精選集 > 宋石男:古代中國的個人尊嚴和自由 >

宋石男:古代中國的個人尊嚴和自由

自春秋至近代中國,「尊嚴」一詞多與權力有關。但在現代,「尊嚴」一詞更多是與權利有關。簡言之,尊嚴就是獨立個體的權利被尊重。基於以下幾種因素,古代中國人很難保障現代意義上的個人尊嚴:等級秩序、個人本位缺失、權利意識匱乏、禮法與宗法約束、私有產權不受保護、公私領域沒有界分。

儒家思想與等級秩序

當說,儒家思想中的仁、義等概念與尊嚴有交集,儒家崇尚道德,講究修身,提倡節氣,從中也能部分導向人的自由或尊嚴,但儒家思想決不能導出現代意義的尊嚴概念。

首先,儒家並非面對普羅大眾的學說,尤其宋代理學,只是面對士大夫精英階層。直到明中葉以降,王陽明心學行世,儒學才有了變化,變得更加開放,商人、樵夫、工匠也可學理學。但究其根本,儒學關照的仍是信仰儒學的知識分子以及運用儒學的帝王。所謂儒家的「民本」觀念,常被視作與現代人權理念合拍,其實多不過是「政本論」而已。譬如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屢被津津樂道,然則還得注意其後的那句話——「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實際上,孟子這段話無非「執政為民」一類的套話在古代的初版,要旨只是論證政權得失之決定條件,警示政權轉移之軌道,而非真正的權利學說。

其次,經由儒家學說而獲得的自由或尊嚴,多是精神範圍的,難涉制度保障或物質層面,因此仍是殘缺或無根的。

最後,儒家思想本質上是一種等級秩序。所謂名教,無非「君以名桎臣,官以名軛民,父以名壓子,夫以名困妻,兄弟朋友各挾一名以相抗拒」(譚嗣同語),其實質是「君為臣綱,則民於君為附屬品,而無獨立自主之人格矣……率天下之男女,為臣,為子,為妻,而不見有一獨立自主之人者」(陳獨秀語)。「幾千年來,中國人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張從朝廷到家庭無所不包的專制主義的羅網之中。」(李慎之語)

在這樣一個等級秩序森嚴的網絡中,你只要是臣子,就天然卑微且服從於天子;只要是兒子,就天然卑微且服從於父親;只要是妻子,就天然卑微且服從於丈夫;只要是弟子,就天然卑微且服從於老師,又怎麼談得上自由意志和個體尊嚴?

個人本位缺失

古代中國缺乏與他人分立對抗的個體人概念,每個人的特性都由其所處的社會關係來定義,換言之,人人都活在集團中——血緣集團是家族,地緣集團是同鄉,政治集團是同科、同座主或同黨同社,少有獨立個體的生存空間。如余英時所言,傳統文化裡並非沒有自我、自由的概念,只是西方以個人為本位,中國是在群體和個體的關係之上考慮自由。

個人本位缺失,還有深層次的經濟、政治、文化原因。經濟方面,個人從屬家庭、宗族,在血緣集團中主要是依賴或扶助關係,而非獨立的經濟利益主體。政治方面,古代中國人從未有獨立的公民身份,個體地位取決於三綱五常。文化方面,浸淫儒家和諧觀念的社會,缺少與公權抗爭的文化資源,個體更多是內省而非外擴,因此不能「擁有建立完整人格的期望」(馬克思·韋伯語)。

權利觀念匱乏

個人本位缺失,已經是個人權利的先天致命傷,何況古代中國又極乏權利觀念。夏勇說,中國人的「天理」就是中國式人權觀念,政府的責任就是人民的權利。西方的人權概念是政府不應侵犯人民的權利,中國則主張政府應為人民做些什麼。西方人權是法律語言,中國的人權則基本是道德語言。道德語言產生不了權利,只能有義務的觀念。因此,在古代中國,民眾只有交納賦稅、服役之義務,而無參政議政之權利(這與西方近代形成的「無代議士不納賦稅」形成鮮明對比),更別說擁有馬歇爾歸納的三大個人權利:公民權利、政治權利與社會權利。

當說,中國傳統政治中也有好的一面,如講仁,講義,尊重生命,尊重生存權等,但都是從責任和義務的層面講,而非倡導百姓去爭取權利。制約統治者的手段,主要又不是法律及分權制衡,而依托於儒家倫理和道德期待。倫理和道德不是沒有約束力,但相當有限,而對「聖主」的期待,更是幾千年中國政治的致命傷,無異於先將百姓的頭顱放在鍘刀之下,再期待來執行的劊子手忽然變成活菩薩。

禮法、宗法之二元約束

日本人淺井虎夫指出,中國古代法律有二元性,那就是國家制定法外,還存在家族法,也即所謂宗法。

古代中國制定法律,講究「出禮入刑」。禮與刑結合,大約在西漢,董仲舒等將說經與解律結合,建立所謂「春秋決獄」的傳統,實質即禮刑結合。按瞿同祖的研究,中國法律之儒化是漸進的,萌芽於漢而始於魏晉,成於北魏、北齊,經隋唐後便成為法律正統。

禮的主要內容是確立尊卑貴賤秩序,本質上與法治的平等精神相悖。在禮法之下,道德和法律往往互相混淆,且常以法律的制裁,代替道德的制裁,淺井虎夫認為有兩大弊害由此而生:「一以失法律公平之要義,遂至有不能適用之處,而完全喪失法律之效力;一以畏避外部之強制力,而其中心之服從苟免而無恥,遂至並道德而滅絕矣。」

申言之,禮法之弊主要有二:一是國家利益至上,漠視個人利益。法只制裁異端,而非保護權利。中國古代法律始終以刑法為主,絕少見民法蹤影,因此本是民事糾紛,也只能用刑事手段、道德觀念來制裁或調節。自先秦李悝《法經》到清代《大清律例》,一直如此。西方早期也是諸法合體,但從羅馬《十二銅表法》開始,就確立了法典中民法的主導地位,而查士丁尼的《民法大全》則已基本擺脫以刑法手段來調整民事關係。二是「保護不平等」,諸如君臣、父子、夫婦、兄弟、師友,地位都是不平等的,而禮法卻要保護且強化這些不平等。事實上,家族和階級正是中國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特徵。家族以內,父權、夫權決定了尊者懲戒卑者的權力。社會上也是等級有序,不僅生活方式因社會身份不同而有差異,法律待遇也不同。譬如清代賤民,不但未有科舉機會,甚至不能與良民通婚。

至於宗法,則是血緣集團內部道德規範、精神信條的法律化,某種程度上可說是家族內部的禮法。一方面,族長借宗法對族人享有系統控制權;另一方面,宗法制度又為國家提供有效的基層服務,在皇權所不及的鄉里,個人主要由宗法來控制。宗法對個人也能派生一些好處,譬如義學、義田等,可供家族內部的寒士得到教育機會或最低生活保障。但這只是血緣集團內部的蔭庇,並非建立在全社會平等公民的政治權利及道德共識之上,有相當大的局限性。

簡言之,在禮法與宗法的雙重約束下,個人尊嚴如同絞肉機中的肉塊,如果沒被攪碎,那只是幸運而非必然。

無產權則無人權

在古代中國,私有產權難以確立及保護,人權至為重要的一角因此塌陷。

上古三代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沒有私有產權概念。戰國以后土地漸漸私有,民土出現,但缺乏產權保障,常被侵佔。譬如漢代王莽的王田制度,元代的奪田,宋代公田,明代皇莊,清初圈地,都充斥著對民土的侵犯。此外,政府長期向民間富戶強征錢財,始於漢武,繼承者代不乏人,尤其清代的「報效」、「捐輸」,非常驚人。

與不尊重私有產權配套的,則是抑商觀念及政策。據傅築夫研究,發揮作用的主要是三項制度:禁榷、土貢、官工業。禁榷把最有發展可能的行業從私人手中奪過,改為官營,商品經濟自由發展道路由是堵塞。土貢則越過商業程序,把本為商品的物資,直接向民間索取,實質是把商品經濟中很大的一部分直接取消。官工業制度與土貢相輔而行,將不願從市場購買,土貢又不能滿足的部分商品,改為官家通過盤剝民間勞動力的方式自行製造,從而又取消了商品經濟中很大一部分活動。此外,楊聯升等人還指出:強征強借、賤買(如唐德宗的宮市,宋元明的「和買」、清代的「採買」或「採辦」等)、課重稅捐等手段,其本質都是政府用行政手段與民爭利,而無視私有產權。

不但私有產權不得尊重,與私有產權關聯最大的群體——商人的尊嚴還特別沒有保障。儘管早在西漢,司馬遷就在《貨殖列傳》中表達了對商人的尊重及對經濟獨立以保障權利的嚮往,但直到明清以前,商人仍是四民之末,各種歧視性法令也層出不窮。如漢代規定商賈不得衣絲、乘馬、為官,唐代禁止商人與工匠騎馬,還得率先服兵役,且其子弟不得應試與出仕。直到明代,還有「商賈止用絹、布。農家有一人為商賈者,亦不得衣綢、紗」等規定,不過未被嚴格遵行。

人的自由及尊嚴的一個極重要前提就是經濟獨立,而經濟獨立的最重要前提則是產權保護。但這一切,在古代中國卻被忽視了數千年。

公私領域無界分

在古代中國,只有臣民、草民、子民的概念,而乏「公民」的概念。草民是命賤如草,臣民是匍匐在地,子民則直接當孫子,就是沒有獨立而且直立的公民。

缺乏公民概念,除了導致缺乏相應的公民權利外,也導致公私領域無分野。然而,個人尊嚴很大程度上恰建立於此種分野之上——私人領域中是個人最核心的自由與權利,不能被公權傾軋變形;公共領域則是公權與私人之間的緩衝帶,私人借公共領域以聚合,進而與公權分庭抗禮。

在古代中國,私人領域始終為所謂「公」傾軋,其根本原因在於社會缺乏相對獨立性,尤其是相對於國家權力的獨立性。統治者借助「公」壟斷政治資源及道德資源,形成所謂「代表型公共領域」(哈貝馬斯語)。儒家之外,諸子學說也未給私人領域以充分的尊重與保護,法家以國家公利來淹沒私人領域,把個人當作帝國機器運轉的螺絲釘;墨家的兼愛更像宗教關懷而缺乏制度設計;道家的超越缺乏公共價值的追求,其小國寡民的理念也與構建公共領域的理念格格不入。

於是,涉及公私範疇的中國傳統就形成了三種內在悖論:首先,統治者在價值觀上高倡「公」,然此「公」只是帝王私人擁有的「公」,民眾與之並無休戚與共的關係,更無參與或監督之權力;其次,由於「公」對私人領域的侵略性,民眾對「公」常充滿恐懼與不信任,積極的揭竿而起,消極的終老泉下;最後,「公」與「私」貌似截然對立實則頻繁轉換。私人一旦手握「公」權,第一件事往往就是牟取私利。

古代中國的公私狀況,大約可以用「大公無私」概括。但這「大公」未必公,往往只是維穩的一種政治話語;「無私」也未必純粹,往往只是私人對個體權利的放棄。

結語

自秦漢至近代的數千年內,類似西方16世紀以降的思想、政治、經濟和社會四大革命,在中國一個都沒出現。民眾常為國家共同體的強大陰影籠罩,也為儒家思想及其滲透的禮法、宗法制度的約束,沒有個人的自立、政治權利的平等、私有產權的法律保護,很難保有個人尊嚴。古代中國人的尊嚴缺乏,主要還是權利的缺乏,如西哲云「一切貧困都是權利的貧困」。要讓中國人有尊嚴地活著,也許還需要不短的時間。

作者博客:http://songshinan.blog.ifeng.com/

(宋石男,筆名四一,四川樂山人,曾任職媒體,現於高校任教,系知名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