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光影言語:當代華語片導演訪談錄 > 張藝謀:佻達飛揚的色彩(7) >

張藝謀:佻達飛揚的色彩(7)

●──和程小東的合作如何?

小東是我的老朋友了。1989年我演《秦俑》的時候他就是導演,我瞭解這些動作方面的情況,當然我自己沒那麼熟。其實一開始找的不是他,一開始找的是董瑋[6],董瑋是《臥虎藏龍》的攝影鮑德熹推薦的。拍到三分之一時,我就覺得他的風格跟我要的不太一樣,李連傑說,那你為什麼不找小東呢?我想小東是老朋友,李連傑說小東符合你現在這個風格呀。因為李連傑是很內行的,後來我想「唉,也是」,就把小東找來了。我跟他合作一直很愉快,他有時候脾氣不好,但我倆是老朋友了,還挺對路子。他那種唯美、飄逸的風格,動作很詩意,這都是有名的。他也是香港武術指導裡最好的,正好跟我要的很對路子,我們倆合作一直很愉快。

此處插入D1,圖說:《十面埋伏》裡小妹(章子怡)的水袖舞。

●──《十面埋伏》跟《幸福時光》還有一些很有趣、可比較之處,電影討論了欺騙的不同層次,還有都以一個盲女為主角。

確實跟《幸福時光》有點關聯。編《十面埋伏》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就想到《幸福時光》這個盲女。因為盲人高手在中國武俠片中倒是經常有。中國的武俠小說、功夫小說裡,有兩類人特別有意思,一類是老人和孩子。在武俠小說裡只要是老人跟孩子出現,都是高手。第二類就是殘疾人,什麼瘸子啊、瞎子啊、盲人啊、缺胳膊少腿兒啊,都很厲害,都是高手。這是這個類型小說裡的傳統,所以也不奇怪,他一出現你馬上就會聯想到。所以我想到《幸福時光》有這樣一個盲人,我已經有一點經驗了,那麼把《十面埋伏》的這個女孩設計成一個盲人會很有意思,而且這在武俠小說中也不是什麼大事兒,很常見。

●──因為您的背景是攝影,您和其他攝影師,包括趙小丁[7]、杜可風、呂樂、趙非和顧長衛的合作關係如何?您通常如何選擇合作對像?

一般來說我和一位攝影師合作得好,就不會換。不過要是希望有些新嘗試,我會找新人。因為攝影師要改變自己的風格,也不是那麼容易。我一直覺得一個人的藝術風格是由他的性格和性情所決定的,一個攝影師的技術及視野,只是他的個性的一種延伸。不論是美術設計、攝影或導演,都是這樣。只有演員是例外,因為他們的工作就是要打破既定模式,挑戰新角色。在前期的時候,我與攝影師和藝術設計團隊會一起開好幾次會,為那部電影設計視覺,那時候顏色和攝影機的運動方式就大致決定了。我會跟攝影師討論出電影的步調、節奏感和攝影機移動的方式。所以到了開拍前,我就已經決定了電影的基本視覺構成。

呂樂、趙非和顧長衛都是老同學了,我們互相瞭解和信任,合作起來一直很舒服。跟杜可風也是很棒的合作經驗,他最出名的就是在香港導演王家衛作品裡的手持攝影。我很喜歡他跟王家衛合作的作品,也很欣賞他那些很具啟發性的影像創作,但是《英雄》是一部大製作,讓杜可風以手持攝影的方式盡情揮灑我可負擔不起啊。他有名的還有喝酒,所以他一進攝制組,我就直截了當跟他說,盡量喝!但這部片用手持攝影機可不行(笑)。

●──雖然在近來的作品中您才開始掛名編劇,但您一直在創作和發展劇本的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一般來說,您寫劇本的過程是如何的?

編劇通常是兩種方式。一種是,如果原來有小說,我跟著小說改編就比較簡單。買了小說以後,或跟原作者,或請第三個人來改編。要是沒有小說,我們自己從零開始編,就比較累。我會請一到兩個人跟我合作,通常的組合就是常常合作的王斌,還有我。我們花很多時間討論故事和場景。從零開始,有的時候斷斷續續談一年,編來編去編來編去,我覺得很辛苦。我不喜歡這種方法,但沒有合適的小說也沒辦法。所以我還是希望可以找現成的,因為對我來說,我不是個最好的編劇。讓我做編劇工作,我會很辛苦,我寧可有個好的小說、好的劇本,那我就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導演工作上,或放在視覺效果上,那會好得多。要是我用一年的時間去談劇本,會談得很辛苦,而且我又不是最好的編劇。所以我不喜歡自編自導。

●──您前面幾部作品都改編自中國幾位頂尖小說家的知名小說和短篇故事,包括余華、蘇童、陳源斌、鮑十、李馮和鬼子[8]。能不能談談文學對您創作生涯的影響?

文學作品對我來說很重要。我只是個導演,並不想證明我自己多麼有才華,一定要自己編劇本。有很多導演,像賈樟柯和陸川能自編自導,我很佩服他們,我沒那個本事,我不如他們。姜文還自編自導自演,那就更有本事啦。我就不行,我就是做導演的,我承認自己只是做導演的。我並不想參與更多的編劇,只是沒辦法。

●──這就是《英雄》跟《十面埋伏》的情況。

是不得已的情況。因為我想要的那些東西、那些效果,沒有現成的。金庸和古龍的武俠小說,我讀來讀去,都不是我想要的。因為他們那些東西拍得太多了,都拍了十八遍了。我想要另外一種東西,但沒有,只好自己編了。

●──您會不會先畫分鏡圖?

早年我對分鏡圖是一絲不苟的,我在北京電影學院唸書的時候,會學那些大導演的分鏡,我想學那些大師。等到我自己慢慢有經驗了,就慢慢取消分鏡圖,對它的依賴愈來愈少。不過像《英雄》和《十面埋伏》這種電影,全都要先畫草圖。要跟武術設計合作,尤其需要CG的時候,一定會用到,因為那是跟他們溝通我們想要的特殊效果的最直接方式。不過即使用分鏡圖,現場還是允許即興創作。以武打畫面來說,預先的設計和準備還是會讓過程複雜許多。

●──那麼《秋菊打官司》呢?因為它有著紀錄片式的風格,拍攝手法有什麼不同?

沒有,一個圖都沒畫,一筆都沒畫,因為很多東西都是即興的,是偷拍的,畫了也沒用。所以那部都沒畫,現在這部《千里走單騎》也沒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