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光影言語:當代華語片導演訪談錄 > 謝晉:電影創作六十年(6) >

謝晉:電影創作六十年(6)

●──現在回顧,您怎麼定位這些早期作品?

現在回頭看,我想這些電影比較一般。是一般的人可以看的,但沒有特別光彩的東西。後來我自己回憶,我拍這些電影的時候不是很熱衷。如果你問我,我當時的戲可以說只勉強及格,沒有做到傳達出一種光彩。如《藍橋會》、《控訴》、《一場風波》、《水鄉的春天》,也還過得去,但就是比較一般,等於是六七十分的電影(笑)。

●──1957年,您拍《女籃五號》,儘管您已經在電影界十年,許多人還是將它視為您的第一部片。它的確傳達了您的個人色彩,也是您第一部自編自導的電影。作為您第一部擁有較大創作自由的作品,為什麼選擇這個主題?

當時國家提出一個英明的政策,叫做「百花齊放」,理念很好,但後來卻變成一場悲劇。這個政策是為了鼓勵藝術上的不同表現。因為當時的電影全都是表現工農兵形象,而《女籃五號》是第一部反映知識分子的電影,講的是籃球教練和球員。而且這部電影要出國參加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參賽,要求導演、編劇不能超過三十五歲。所以後來我就自編自導。我從小喜歡踢球,踢得很好,所以我選擇了這個題材。這樣的題材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沒有過的,很受歡迎,而且是講女運動員的故事,由一些非職業演員來演。這部電影現在看也很一般,當年倒是很轟動,因為有一種創新感。不過我現在不太滿意,因為故事也是美國電影的套子:有戀愛、有運動。電影當時非常賣座,我還得了在莫斯科頒發的世界青年聯歡節的銀質獎章。這部電影是我真正想拍的,得了我的第一個獎。我自己是球員,踢得很好,我在廠裡的球隊踢球,有一次還把腿踢斷了,所以我有不少體會。我是一個超級體育迷,有很多運動員朋友。它真的表現了觀眾是如何與具有個人視角以及反映創作者的激情和興趣的電影產生共鳴的。

我拍《女籃五號》是在政治氣氛較為寬鬆的時候,是在反右運動之前。反右運動期間這部片子也受到一些指責,但我們的領導非常肯定它。這部電影以今天的標準來看水平還是不錯的,現在電視上經常播。前陣子男主角劉瓊[7]剛剛去世,九十歲。他籃球打得很好,是1930年代中國、香港的大明星。女主角秦怡[8]現在還在。這部片由兩個大明星主演,還有一批非職業演員。當時讓人感覺非常新鮮。

你問我當時要得到自編自導的機會是不是很難,其實那是中國藝術家最好的一段時間。要談中國電影發展就不能不瞭解中國的歷史。1949年以後,中國經過很大的一個彎路,很多人犧牲,很多人吃了苦頭。但有的時候,像我拍這部片的時期,境況算是非常好的。

●──在您於1960年攝制代表作《紅色娘子軍》之前,1958年您還創作了另外三部作品,但較少被提及。您能不能談談《疾風勁草》、《大躍進的小主人》和《黃寶妹》?

這三部電影都是在一個特殊的政治背景下拍攝的。當時中國有個錯誤政策,就是大躍進,說是要在七年內趕上英國,人們都陷入瘋狂。這三部片都是小片子,是一個月、半個月趕拍出來的,很粗糙,藝術質量很差,後來也很少放映。這段時間拍的片子反映了當時的歷史,你只要想一想之後發生的事,就知道大躍進是個很大的錯誤。現在這些片子老早已經淘汰了,以後也都不能放了。從這個教訓,我自己感覺到一個很重要的真理,比如別人問我:「謝晉導演,你希望可以拍一些怎樣的電影?」我說我希望能夠拍一些能留下來的電影,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後還有生命的電影,像《女籃五號》現在還在放,《紅色娘子軍》也是。世界電影史也一樣,一百部真正好的電影,是從十幾萬部電影裡留下來的。也許我不是世界級的大導演,但至少還有十幾部片子會留下來。有的人拍了一輩子的電影,時代一過就被淘汰了。你說的這三部小片子,《疾風勁草》、《大躍進的小主人》和《黃寶妹》,現在不能看了,自己看都覺得很粗糙。

●──《紅色娘子軍》是中國影史的重量級經典之作,後來還被改編成舞台劇、芭蕾、小說和漫畫。1960年這部原作誕生背後的故事是什麼?

這些改編所根據的是我的電影。不過江青(1914—1991)把它們都禁了。那很奇怪。總之,這是國家的悲劇。這電影的劇本是1959年為了慶祝新中國建國十年寫的。為了這件大事,政府要全中國的片廠出一批很好的電影,《林則徐》和《聶耳》也是同一年在上海拍的。《紅色娘子軍》的劇本是梁信在軍中寫的,八一製片廠一看就淘汰了,因為覺得把戰爭寫得太殘酷。這劇本被退了稿,結果廣州一個部隊覺得這劇本還不錯,不用很可惜,就寄給地方廠,包括北京電影廠、上海電影廠和長春電影廠,因為它們也拍軍事片。我拿到劇本一看覺得很好,雖然戰爭場面寫得很殘酷,但這在拍攝過程中還可以修改。這劇本最大的優點就是主要角色寫得很好,很有力、很可信。

祝希娟[9]參與拍攝時還是個學生,她演女主角。這部電影是首屆百花獎的最佳影片,我得了最佳導演獎,祝希娟得到最佳女主角獎,陳強得到最佳男配角獎,總共抱回四項大獎。八一廠也很遺憾當時退了劇本。電影很成功,後來也改編成樣板戲、舞台劇。這部戲現在看,前半部還是很好,後半部差了一點,因為因應當時「左派」的意見剪掉、修改了許多。原來男女主角之間有愛情,後來剪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