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光影言語:當代華語片導演訪談錄 > 謝晉:電影創作六十年(3) >

謝晉:電影創作六十年(3)

選自《光影言語》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8年10月出版

【美】白睿文 著

英文標題:Six Decades of Cinematic Innovation

半個多世紀以來,謝晉一直是中國電影的一位真正先鋒,他在整個中國電影發展的歷史上扮演了一個不可缺少的角色。謝晉是富裕的上海會計師之子,在戰時的四川即參與話劇演出,一路成為中國屹立不搖、創作力最為豐沛的電影導演。他出生於1923年,1941年進入四川江安戲劇專科學校就讀,1940年代早期至中期即參與包括《黃花崗》在內的多部舞台劇的演出。1946年抗戰結束,謝晉回到南京國立戲劇學院繼續接受兩年的戲劇教育,學習導演。

1948年,謝晉由舞台轉到銀幕,他在大同電影公司任副導演,參與拍攝《啞妻》及《歡天喜地》等作品。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他繼續以副導演的身份拍攝多部劇情片。雖然他很早即交出導演處女作,但直到1956年才憑《女籃五號》在中國電影界真正確立地位。這部片探索中國兩代運動員不同的命運,是當時少數不以主流工農兵形象為主題的電影。這部電影同時標誌了謝晉拍攝女性電影以及著重刻畫強有力的女性角色的開始,這個興趣一直貫穿了謝晉的電影生涯。

在謝晉關注女性在現代中國命運的作品之中,1959年的《紅色娘子軍》和1965年的《舞台姐妹》稱得上是當代中國電影最為重要的兩部影片。《紅色娘子軍》追溯了吳瓊花(祝希娟飾)的傳奇故事,以及她從農奴、巾幗英雄,最終成為共產黨黨代表的轉變過程。這部電影獲得的成功也是傳奇性的:這個故事後來被改編成多種表演形式,並且獲得1962年第一屆百花獎的最佳影片獎。而《舞台姐妹》則追蹤了兩個女演員在1930年代的經歷,雖然當時被貼上「毒草」的標籤,遭到嚴厲批評,但今天已成為真正的經典,被許多評論者視為謝晉的代表作。

「文化大革命」浩劫後,謝晉以一系列極為成功的電影確立了他作為第五代興起之前最受歡迎的導演的地位。包括《天雲山傳奇》、《牧馬人》、《高山下的花環》在內的電影都獲得了評論與票房的一致肯定,並以1986年改編自古華的茅盾文學獎得獎作品《芙蓉鎮》為巔峰。《芙蓉鎮》是迄今刻畫「文化大革命」最大膽、最敏銳的作品之一,劉曉慶與姜文[1]也因此片而綻放光芒。

謝晉的影響力所及,塑造了當代中國電影界的風景。他的電影風格通常被稱為「謝晉模式」或「謝晉情節劇模式」,1990年他甚至在上海創辦了戲劇學校。謝晉也發掘了多位當代中國電影的重要演員。好幾位中國內地最重要的電影明星都因主演謝晉影片的角色而奠定地位,《紅色娘子軍》的祝希娟即是一例。甚至在「文化大革命」之後,謝晉仍繼續培養有才華的演員,包括1977年出演《青春》的陳沖,隨後因《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 1987)一片獲得國際讚譽,更近一點的,還有趙薇,她就讀謝晉的表演藝術學院,出演《女人谷》,之後在多部電視連續劇與電影中擔綱,包括《少林足球》(2002)、《夕陽天使》(2002)和《天地英雄》(2003)。

進軍國際的不只是謝晉的多位重要演員,在1980和1990年代,謝晉有多部電影在日本和美國拍攝,包括《秋瑾》、《清涼寺的鐘聲》和《最後的貴族》。1997年攝制的《鴉片戰爭》是當時中國電影史上投資最巨的電影,本片慶祝的是又一件國際性事件:香港結束英國殖民統治,主權移交中國。《鴉片戰爭》是對總督林則徐抵抗鴉片輸入及背後的殖民力量的傳奇描繪。謝晉還有野心更大的計劃在籌備中,包括改編南京大屠殺期間納粹英雄約翰•拉貝(John Rabe)日記的大型製作。就在電影生涯六十年之後,謝晉依然創作不輟,持續拓展中國電影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