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光影言語:當代華語片導演訪談錄 > 《光影言語》 前言(1) >

《光影言語》 前言(1)

前言:光影言語

電影工作者的藝術創作是通過攝影機眼(camera』seye)觀看,以聲音與光線雕琢意義,並將使我們何以為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投射於銀幕上。電影是門化光影為言語的藝術。這本書關注的是一群用光影言說的電影工作者,通過與他們的深入對談,探索他們的作品與歷史、美學、政治和經濟間的關係。而這本集子與坊間眾多電影導演的訪談集不同之處在於,本書的視域聚焦在中國內地、台灣及香港三地。從1970年代末期到1980年代中期大約五年的時間,國際影壇見證了香港新浪潮、台灣新電影和中國內地第五代導演奇跡似的崛起,華語電影開啟了一場文藝復興。由此,華語電影成為最富影響力、震撼力的電影之一,並在世界影壇中廣受好評。華語電影使人感受到的衝擊不止於今日國際電影節間的巡迴放映,它還漸漸地自藝術院線走出來,向商業院線甚至主流的大眾文化邁進。成龍、李連傑和周潤發現時已是在全球範圍內家喻戶曉的人物,且自楊德昌的《一一》,尤其是李安的《臥虎藏龍》和張藝謀的《英雄》等電影的告捷,華語電影在全球市場所蘊含的可能達到前所未有的豐茂。這新一波的「華語電影熱」造成研究華語電影諸多風貌的學術圖書和大眾「追星」(fanboy)之書——後者多聚焦於香港流行電影,以雨後春筍之勢冒出。但是對外國觀眾來說,至今能與這群在華語電影工業中身處鏡頭之後的工作者面對面接觸的機會仍少之又少。

《光影言語》設想成為一個交流平台,讓華語電影工作者有機會向英語世界的觀眾詳述他們的創作。通過深入的對談,這本集子將為當代華語電影世界最傑出的一些導演的想法和理念提供第一手資料。實際上,這些被認為具有獨創性的導演,最初都是因其對藝術電影的貢獻為人所識。但是經由訪談可知,所謂藝術電影與商業電影間的區隔有時是模糊的,而且許多電影工作者恰巧試圖在作品中挑戰這層區隔。中國內地、台灣和香港是華語電影工業的三個樞紐,這本書也將以與電影工作者關係最為密切的地理區域將他們歸類。雖說這種歸類方式明顯有利於聯繫彼此共享的背景和常有的合作經驗,可是採用地理區域結構並非毫無問題,尤其是華語電影工業的生態正愈來愈呈現跨地區和融合的態勢。

本文分為五節。前三節將概略地描繪中國內地、台灣及香港的歷史背景,以及各自電影在近三十餘年的發展。這些小節的規劃是用來與電影工作者本身做一交互參照,內容涵括了更為宏觀的電影運動及趨勢,綜覽呈現出其中的特性是如何塑造了各區域的美學與電影工業。第四節則著重在跨國華語電影,也就是凸顯前述提及由地理區域取徑產生的問題,以及華語電影傳統的地理疆界區隔為何漸趨無形。從中國內地至台灣,再到香港及其他地域,本篇的第五節將直接討論書中所收集的十九個訪談錄的背景,這些訪談通過文字探究一種絕佳的影像世界。

內地電影:跨越第五代BT2

新中國奠基於1949年10月1日,隨著共產黨革命而來的,是既包括電影製作又包括電影本身在社會中的角色的革命性新取徑。如同其他各類創造性活動,電影主要受1942年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1]定下的指導方針影響,該指導方針首要強調藝術的實際功能以服務工、農、兵為主。自1949年的《橋》(這部片常被認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部電影)[2]以降,國家便全面掌控電影工業,且其底線不再是獲利而是政治。第一位收錄在本書、同時也是最資深的導演──謝晉,他的電影生涯以1948年新中國成立前擔任助理導演為起點。謝晉漫長而影響深遠的職業生涯橫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頭十七年(1949—1966)、「文化大革命」(1966—1976),以及新時期(1976—)。

頭十七年期間,毛教條與蘇維埃式美學佔據主導地位,謝晉在這個階段負責一些重要的電影,成果包括1959年的革命經典《紅色娘子軍》,片中他將一個由女僕成為戰士的傳奇轉變與中國革命史的初頁並置;1962年的《大李、老李和小李》是當時為數甚少的喜劇片之一;1964年的《舞台姐妹》是一部充滿力量的情節劇,講述兩位舞台女伶在1949年前後的生活經歷。在藝術飽受高壓的時代,謝晉是當時少數能夠保有些許創作自主性的導演。即便身處「文革」洪流,電影生產大多停滯,謝晉仍是極少數獲准繼續工作的人。在這段黑暗時期,為數稀少的獲准攝制電影者皆須有來自毛夫人──江青──個人的許可,謝晉與其他導演合導了三部電影。

當中華人民共和國來到後「文革」時期,由社會主義現實主義(socialistrealist)的模型主導的電影工業重心已有消融移轉之勢,謝晉持續創新,攝制了《青春》、《牧馬人》和《芙蓉鎮》。1980年代的謝晉與年青一代的導演,包括謝飛、黃健中和吳天明,開始打造反思性的新樣態人文電影。到了1982年,一批新生自復學未久的北京電影學院畢業,時間與上屆已相隔十五年之久。這個集體的成員不久後被稱為「第代」,其中包括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吳子牛、彭小蓮及李少紅;從1980年代中起,他們更進一步重新定義了中國內地電影的視覺樣態、形式風格及敘事特色,更主導起中國的電影業。這是近三十五年來第一次,藝術開始取代政治宣傳(雖說不管是助力抑或阻力,政治仍潛在地持續發揮著強大的影響力)。對此集體中的陳凱歌、田壯壯和張藝謀的訪談可謂深刻而富有洞見,通過他們早期的里程碑作品直到更晚近的影壇成就,追溯了他們的成長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