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光影言語:當代華語片導演訪談錄 > 《光影言語》 中文版序 >

《光影言語》 中文版序

訪談錄總是與當時發生的時間背景有種無法迴避的關聯。本書收錄的訪談錄可以說是二十位電影工作者的寫照,是他們從影生涯中一瞬間的文字定格。因為訪談的性質,一般的訪談記錄也很難擺脫一定的時間性。因此許多訪談錄的內容都圍繞被訪問者的近況,此現象再自然不過,因為「當下」一般是訪談雙方都有最感興趣的話題。在當下這個「新聞轉瞬即成舊聞」的速食文化裡,許多電影導演的採訪錄實際上都著有「為新片做宣傳」的時尚性質。本書的出發點與那些在時尚雜誌看到的電影訪談截然不同。雖然在某個層次上訪問者與被訪問者都逃不掉「當下」的話題限制,但我一直想盡量通過訪問來描繪各個導演的從影之道:從成長到入行,從選角拍片到發行宣傳,又從許多人不願意提到的舊聞到沒有人能預料的未來。希望可以通過這些暢談電影的言論提供一種接近口述史的「談影錄」,保存一份有關當代華語電影的第一手資料。同時也希望可以通過這十九個訪談錄來為身處在21世紀之初的中國內地、香港、台灣電影工作者提供一個眾聲多元的藝術寫照。

本書最初的構思源於六年前,當時筆者還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現代中國文學與電影的博士學位。2001年4月,侯孝賢與朱天文(在焦雄屏的陪同下)來到紐約參加哥大主辦的一個小型亞洲電影節,而在11日哥大放映侯導1989年攝制的代表作《悲情城市》之後,當天下午,侯、朱兩位來到我在哥大的學生公寓進行了三個多小時的訪談。讓我感動的不僅是兩位大師級藝術家願意從忙碌的行程中抽空來與一個二十幾歲的學生暢談電影及其他,而且還有訪談中他們願意分享各種寶貴經驗和思想的無私精神。訪談的精彩內容讓我開始思考華語電影背後的許多其他故事。在中國內地、台灣、香港總是有些地方可以去尋找這方面的資料——各種書籍、報紙、電影雜誌、電視採訪等——但對於國外許多熱愛華語電影的觀眾來說,聽到華語電影工作者心聲的機會卻少得不能再少。由此便開始長達四年的訪談路程。

本書終於可以與中文讀者見面是件令人非常高興的事,但它的誕生並不容易。本書可以當成一種混雜文體,因為它不是英文版的純粹翻譯,也不是錄音帶的純粹整理。其中的十五篇都是用中文直接進行的專訪,因為本書的原作是英文,這部分訪問只有現在才可以它們的中文原貌與讀者見面。其他四個訪問(李安、許鞍華、陳可辛、陳耀成)的主要交流語言是英文,因此本書收入的是譯文。另外要特別說明的是,雖然對侯孝賢與朱天文的訪問是用中文進行的,但在後來的數年裡部分磁帶破損乃至無法修復,因此採訪前半為錄音帶整理,後半為翻譯。請讀者與兩位訪問對像多多包涵。

在出版之際,我想借這個機會來感覺麥田出版社多年來的支援,沒有他們的努力便函沒有這本書。翻譯兼整理工作由羅祖珍小姐、劉俊希先生和趙曼如小姐負責,在此我要特別向這三位表示最深的謝意。因為本人過去參加過多項中英翻譯工作,我非常瞭解翻譯與文字整理的艱苦,尤其是要面對如此「混雜」的文本。感謝我在麥田的朋友胡金倫先生與林秀梅小姐、麥田的發行人塗玉雲、總經理兼總編輯陳蕙慧,向麥田介紹和推薦本書的舞鶴先生,以及我學術生涯中的恩師王德威教授。最後再次謝謝各位曾經接受我採訪的導演與電影工作者。是為序。

白睿文

2007年2月15日於聖巴巴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