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不想再討好這世界 > 第八章 自由的生活方式 >

第八章 自由的生活方式

責任,義務,虧欠,約束,從屬。

這些詞描繪出過分強調討好行為的人生的樣子。在此特徵模式下的絕大多數人,往往很容易就能分辨他們是與控制欲強、吹毛求疵或喜怒無常的關鍵人物密切相關的人。由於討好者不想讓問題繼續惡化下去,他們會默許強勢者專橫的行為舉動,並以為他們除此之外別無他選,就只剩息事寧人的選擇了。每當這時,他們便感到無能為力。隨後討好者陷入了他們自己製造的不快境地裡,還告訴自己注定活在其他人的掌控之下。

我認識一個叫安妮特的女人,她對我說的第一句話就體現了討好者無力感的精髓。「我感覺我就像是每個人的奴隸,」她開始傾吐道,「從我早上睡醒的那一分鐘起,一直到我晚上去睡覺為止,我一直在跨越別人給我設置的重重障礙。」在大學畢業後的五到六年間,安妮特受到了成人世界的洗禮。活力十足且經常面帶微笑的她告訴我,她被明確地教導說麻煩精是永遠不會成大事的。只有那些學會融入集體的人才能有望獲得成功。沒人會喜歡性情乖戾、自認無所不知並把自己的奶奶推到一邊,只為自己能走快幾步的人。現今,她的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製藥公司,她感覺她自己的精力要被耗盡了,而同時她還對自身婚姻的選擇產生了質疑。

安妮特一直在公平待人的原則上精心耕耘。然而,她尋求心理咨詢的原因是她脾氣爆發的次數逐漸上升以及偶爾體會到的焦慮感。在來到這裡咨詢的一個星期之前,她還因為胸口的劇烈疼痛而去醫院看了急診,以為是心臟出了什麼問題。豈知醫生診斷出的結果是「壓力反應」。「那時我就明白我非要尋求幫助不可了,」安妮特告訴我說,「某些事情已經失去控制了。」

我讓她和我聊聊那些令她緊張的原因,她不假思索地就開始了講述。「我生活中發生的事情絕不是我所希望的,」安妮特說。她語調激烈的程度就像是受過良好訓練的營銷代表一樣,而事實也的確如此。「我的老闆在工作上是一個一點兒也不講道理的人。我做事十分的有條理,我不得不這樣,因為多數時候我的日程表都是排得滿滿的。但是我的這位上司居然總是在最後一分鐘毫無顧忌地迫使我重新安排工作,而且多數時候她讓我做事情的理由真的很愚蠢。我與醫生和藥房的人一起工作,每時每刻都在爭分奪秒。我不能容忍自己被她一樣的好突發奇想的人呼來喚去,因為那令我在同事面前看起來像個傻瓜。」

她繼續訴說別人失約使她空等,或者許下明顯不能實現的承諾等致使她焦躁不安的例子。然後,她突然轉移了話題,開始談起這四年間與夏安的婚姻生活,他們是通過朋友認識的。「你懂的,要是我回到家後其中能有一個真正重視我的人,我也不會那麼在乎自己的工作,」安妮特說,「但事實卻不是那般美好。夏安他口口聲聲說愛我,可我發誓我沒法從他的舉動裡面感覺出來。他的工作也很勞神費力,因此你猜測他能體會到一個充滿互幫互助的家庭氛圍是多麼地必要。而他卻一點也不通情達理,總是在鬧脾氣讓人難以捉摸。我甚至都琢磨不透每天下班回家從那扇門進來的是怎樣的他。有時他會盡可能地表現得親切體貼,但那通常是在他想要和我發生關係的表現。其餘的時間他就牢騷滿腹,沒有什麼是能夠讓他高興的。有時,我則在最後一刻才接到他的電話通知,他說和一個好兄弟去玩球類運動並且會晚些回來。當然啦,他從來都不會顧慮那是否與我的需求相衝突,而只是宣佈他自己要去幹什麼,然後就去做了。」 當安妮特說話的時候,紅色的斑點佈滿了她的脖子。

「我能想像是這一切把你給擊垮了。我是否能推測你與上司和丈夫之間已經起了衝突呢?」

「唉,如果我是正常人的話你是可以那樣推測的,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或許我應該變得更加咄咄逼人,但問題就這裡——我沒有!其實,我真厭惡我自己因為我實在太順從了。關於這些問題我一點都沒說出口,我害怕此舉等於捅了馬蜂窩,麻煩會接踵而至。我的上司和夏安的脾氣都不好,至少他們都是容易發火的人。因此我只好像個機器人一樣,被他們的突發奇想牽著鼻子走,任憑他們的差遣和使喚。」

據安妮特所描述的情形,她面臨著兩個主要問題:

一、她與那兩個控制欲強的人相處得很不融洽;

二、也是最重要的,她沒有認識到她是擁有自由的,她能夠在這些問題上做出最明智的選擇。

假如你也同樣感覺到在人際關係中處處受到制約,請在下列符合你的描述前打鉤:

(1)我意識到我的想法和感受不應該太與眾不同。

(2)我感覺我理應待在別人為我設定好的模子中。

(3)我不敢說出我真正的感受,深知它會製造太多事端。

(4)就算我的確努力地解釋我的見解,也好像得不到重視。

(5)我花了太多時間去安撫別人的喜怒無常的性子。

(6)在我的世界裡,犯錯是不容許的。

(7)我作的很多決定都不是出於我本人的考慮,而是基於別人的喜好。

(8)別人常常替我決定優先考慮的事項。

(9)當我完成了一個方案之後,我知道它將經受批評或嚴加審查。

(10)有時我會改變我自身正確的判斷只為息事寧人。

0至4分:有時這種感受是很平常的,特別是受到一個控制欲強的人的影響。要是你認為沒有哪一個描述符合你,則是很不尋常的。

5至10分:如果你選了五個或以上的選項,你可能感覺到自己在多數的時候受到了控制。你或許不願表達你的獨特性,因為你預料它會受到某個人的阻撓。

自由的必要性

   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人際關係都離不開自由的奠基石。在我們美國人的觀念裡,一直熱衷於讚美自由——甚至連我們的國慶節都在提醒人們這個國家的創始者是將她建立在自由平等之上的。當我們得知一個獨裁政府體制瓦解的消息時,我們為此歡呼。當我們得知一個專制君主統治了人民的消息時,我們為此感到蔑視。人們堅信自由是老天給予我們的仁慈,政府則有責任保護我們的自由。

遺憾的是,雖然許多人都對自由有很高的評價,然而普遍的人卻不能在自身的人際關係上予以自由感。我接觸到的絕大多數討好者,他們能夠講述他們決意與控制欲強的人如何努力相處的故事,卻沒能認識到他們個人的自由。控制者對他人使用「理應」、「不得不」、「應該」和「必需」等詞語,把他人裝進自身所認為最好的模式中,並視此為己任。另一方面,討好者則唯恐他們被捲入必將慘敗的戰局,在試圖滿足控制者的過程中放棄了他們的自由。總之,其結果必然導致了抑鬱、沮喪、焦慮、徒勞無功等情緒。我的目標就是幫助這些人認識到捨棄自由其實對每個人都沒有任何好處,他們有權選擇他們的人生。

隨著我對安妮特瞭解的增進,我告訴她要主張她個人的自由。「我瞭解到在你的生活中似乎至少有兩個關鍵人物,他們想讓你否認自主選擇人生方向的權利。而冗長的『不能』、『必需』和『不得不』的任務清單引導著你的生活。」

她無奈地搖了搖頭,說:「我的生活的確是那樣:一份長長的日常工作清單就詳細地說明了我要盡怎樣的責任。沒人來問我的意見並在乎我有什麼好的見解,我只是被告知要去做什麼,然後我就去執行了。」

隨後她強調說,「我很討厭那樣。」

「那麼,關於別人交代給你的工作,我們來研究一下你是否願意改變它處理的方式,」我回應道。「首先要肯定的是老天賦予你個性中有自由的意志,你有權利在任何時候用任何方式行使這種意志。對此你怎麼認為呢?」

思索了片刻後,她終於回復說,「我覺得那聽起來還行,但是我不敢肯定。我的意思是自由的概念是很難界定的,難道你不認為那有些風險嗎?假如自由過頭了,我能想像那會引發混亂和不負責任的問題。」

「沒錯。那是有可能的,因為毫無疑問地你可以選擇濫用自由。自由是有風險的。」

然後我又補充了一些觀點,提醒她說,「一旦自由被否認,離奴役就近了,那是通往奴役的第一步。而且我認為那不是你所甘願應允的事情。」

當我同安妮特一樣情況的人談話時,我希望他們理解任何的人格特性,只要是受到他人控制力的束縛就不能夠正常地運轉。為了做出正確的選擇,我們首先要明白我們的所作所為不是被脅迫的。

為了讓安妮特對我的意思有更具體的認識,我對她說:「設想我剛剛和你結束了談話,我就走下樓梯和一位同事攀談起來。這位同事提及他留意到我們剛才在一起,於是他問我們談得怎麼樣。我的回答是:『唔,你知道《聖經》裡面說我理應友善待人,因此當我和她講話時我表現得很親切。我履行了我不得不盡的義務。』假若你偷聽到我這樣說你,你會有什麼感受呢?」

她被這個荒唐的情形逗得咯咯直笑,回答道:「哦,你明白我肯定不會喜歡所聽到的內容。我會很傷心也很生氣。」

為了突出重點,我說:「確實很不合理,如果我的行為完全出自責任感,那麼我選擇友好的態度就毫無意義。除非我知道我有自由不友善地對人,我的友善才有了意義。」

我繼續說道:「你太過頻繁地順從其他人所期望的了,原因是你覺得你有義務那樣做。當你的動機完全是出自義務,你的行為可能看起來是正確的,但是內心裡你的行為沒有經過嚴謹的考慮也並非自由的選擇,以致滋長了你緊張的情緒。」

安妮特開始細數她做過的一件又一件身不由己的事情,有些甚至最終違背了她的自由意志。例如:

·她時常為了夏安而改變她的計劃,原因是「為了不讓他妨礙到我。」

·她十分警戒地與丈夫談論她今天做過的事,因為她只好躲避他習慣性的批判性建議。

·她很吝惜同丈夫一起出席他朋友的社交聚會,擔心她的性格會遭到質疑。

·當她與父親談到她的經濟狀況時,她會做出他想聽的回答,即使金額並不確切。

·她願幫助朋友做企劃案,即使她既沒時間也沒興趣投入進去。

她繼續不停地引述了她似乎被別人的需求所奴役了的情形。

對此,你有聯想到什麼嗎?你是否記得當你沉浸在討好行為中,忽視了老天賦予你的自由,而選擇將你自己置身於奴役地位的時候嗎?(為了不讓我們的思維發散到其他方向,可以肯定的是假如理由很充分,服務行為和自我否定可被視作好的特性。然而,討好者的服務行為也可能是出於恐懼感或錯誤罪疚感)。思考一下,假如你允許你去做任何想做的,因為你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你的生活方式會發生怎樣的改變?

這正是我對安妮特提出的問題,提示她好好地自我反省。

「總而言之,我喜歡自由的定義,因為它幫助我意識到最終我是要對我自己負責的。你可能很難想像,但是我還從來沒有認真地思考過一個自由的我會是什麼模樣。」安妮說。

「你竭力地將自由融入思維模式的一個好處就是,它會使你牢牢地抓住你究竟是誰的這個問題。迄今為止,你容許讓他人的命令決定你的命運,然而我鼓勵你走到老天面前,在祂的幫助下認清你自己的身份。結果將大有不同。」我笑道。

控制所隱藏的信息VS自由所隱藏的信息

為了更全面地理解為什麼自由相比控制是更值得推崇的精神導向,我們來剖析每種精神狀態隱含的一些信息。我指的隱含信息是在人與人之間每一次的交流中存在一種強烈的卻沒有說出口的暗示,這種暗示會形成交流的方式並且影響每一個涉及的對象。因此,只要你察覺到影響你情緒傾向的隱秘信號,就能更明智地引導你自己人際關係的發展了。

1、不認同VS認同

當人際關係中出現了控制行為的設定,就意味著缺少認同感。當人們在你身上施以控制的時候,這暗示了你現今的狀況尚達不到標準。

控制者公開傳達的信息可能是好的或正確的。例如,一位控制者大概會說,「你不得不考慮到我的時間限制,」或「你應該照顧到我的合理需求。」通常,要想反對控制者表面信息的邏輯是很困難的。然而,儘管信息聽起來沒有出奇的地方,但往往未說出口的暗示是:我不能夠也不會接受你現在的狀況。達到我規定的條件之後,再來和我談談什麼叫認同,只有達標了才行。

對於容易犯錯的人類來說,想要得到純粹和絕對的認可是不可能的,況且這麼崇高的目標可以被稱作抱負了。毫無疑問,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信念,或是關於道德、價值觀或僅僅是我們堅持的常識性原則。明確地界定你的信念和偏好是有好處的,也是必要的。而當你所篤信和偏愛的事物阻礙你慈愛之心的時候,你就要重新審視一下你自己了。

「我還從來沒有認真地思考過一個自由的我會是什麼模樣。」

詳細地說明一下,我記得有個男子曾經對我供認說:「我很肯定我做錯了。」他繼續解釋了他自身好糾正的思維,使他變得愛批評、性格暴躁和排斥他人,他承認他自己越來越渴望控制感,而他的愛心則越來越少。

當人們相互交集的時候,無論身處的環境是家庭、工作或者友誼中,令人際關係繁榮興盛的關鍵要素是認可感。這並不表示非得放棄對你而言最為重要的信念。然而,它確實意指你將愛置於更優先的地位。控制者很難把優先的地位拱手讓給愛,且不幸的是,討好者(他們認為的最佳方案被否定,以至於他們經常被這樣不健康的動力所驅使)即使明知他們不會受到控制者的垂青,還是會順應他們的請求。

當討好者來找我咨詢時,我強調的是雖然他們也許永遠不能改變控制者不認可的態度,但是他們可以採取不服從反常的要求的態度。我告訴安妮特說:「夏安對你指手畫腳做這做那,就算是不合理的請求也好,營造了不認可的氛圍也罷,我認為對你而言都是不幸的。要是他能改變一下固然很好,但在這一點上,我猜我們都不能作太多期望。」

我繼續說道:「即使他不認可你自由的態度,那也改變不了你擁有自由的事實。假如你的行為違反了你的意志,你實際上就接受了你的獨特性確實不會被認可的假設。況且,我認為那並不是你真心希望你變成的樣子。」

「我真的從來沒像那樣考慮過,」安妮特回答道,「不過既然你做出了解釋,我已經一清二楚了。且說,現在我要從哪裡開始改變呢?」

「首先你已經認同你是一個自由的人這一事實,同時你也認清了要接受原本的自己這一真相。為了獲得別人的認可,你用不著去適應他們的模式,也不必一開始就想弄明白他們的想法。即使你是與眾不同的或許也不甚完美,你也要允許你成為原本的自己。」

那麼,你是否能用那種方式思考呢?像安妮特一樣,許多討好者需要重新思索在他們成長之年裡所習得的一些深刻的經驗教訓,幫助他們加深對認可的瞭解。此外,有必要認識到即使行為表現沒有達到他人的標準,他們仍然可以獲得自我的認可。例如,安妮特對自由的選擇:

·接受她其實不必迎合所有夏安的日程安排。她能夠選擇她自身優先考慮的事項。

·在和夏安講述她每天做了什麼的時候,放下對他的戒備,意識到她不能改變喜怒無常的夏安對她的偏見。

·她自主決定是否要去參加聚會,因為出席者中可能有一些她不想見到的人。

·只有在她覺得恰當的時候才與父親談論她的經濟狀況,認識到她有能力以她認為最好的辦法解決她自己的問題。

·當朋友的請求與她優先的事項相衝突的時候,學會拒絕對方。認清她自身的與眾不同是有好處的。

如安妮特一樣,儘管你的看法與他人有別,你還是能夠決定堅持自我肯定的態度。如此一來,你也同樣決定了使你自己脫離控制者想要強加於你的限制條件。

2、不信任VS信任

就控制者來說,他們的交流當中不但缺乏對別人的認可,也同樣缺乏信任感。只是,控制者可能沒有公開的表達出「我不信任你,」而是強烈地暗示了這個信息。倘若人際關係中有了信任感的存在,強迫和控制就顯得多餘了,因為信息的接收者也會從這種氛圍中獲益。坦率與樂觀是交流之中普遍的要素。不過,一旦交流中有了強烈的苛求或評判的一面,表達者就會發出一個明顯的訊號,暗示著假如接收者採取了自由的、毫無約束的回應方式,那麼就極有可能被認為是一種不可靠的表現。

舉個例子,安妮特向我講述了夏安抱怨他姐姐在為人處事上吹毛求疵的一個小插曲。有一回,他們兩個準備在週五的晚上去拜訪他姐姐,如此一來,夏安認為他有責任指導安妮特在他姐姐面前的一言一行。「他告訴我什麼話題能說和什麼話題不能說。他竭力叮囑我該穿什麼衣服。他告訴我要在她家裡待多長時間以及在她幼小的兒子之前的行為理應如何。我指的是他不光準備了一份要做與不要做的冗長清單,還要確保我遵從他所說的一切。」

「你對此有何感想呢?」

「感覺一點兒都不好!他非要以為我是一個沒有自己想法的笨蛋不可。就好像他不相信我在他姐姐面前能用上一點常識性的思考。」

儘管夏安實際上沒有說出「我不相信你」的話,但那恰恰是安妮特所接收到的信息。夏安也許只是想讓安妮特完全理解他的意思,然而他交流的方式卻顯示了對她獨立思考的微乎其微的信心,以至於他喪失了交流之中的合理性。無論夏安是不是有意識地那樣做,他的控制行為都缺乏了信任感,才導致安妮特除此之外聽不到其他的言外之意了。

現在讓我們來更進一步探討這個問題。許多討好者不喜歡這種不信任的暗示,他們會想,「即使我的智力和誠信不被尊重,我想我還是會服從的,因為我不想製造麻煩。」然後他們會變成綏靖者,同時在和他們極為反感的對方相處時強撐這種態度。他們也許對控制者說,「儘管來懷疑我的能力吧,或者,你對我的評估多半是正確的。」

「哇!那就是我順從行為發出的信息嗎?」安妮特問,「很大時候,夏安衝我嚷嚷下發他的指令,我為了相安無事就順應他,不過我沒有意識到那樣做會增加他對我的不信任感。」

她隨即問道,「我還有其他的選擇嗎?」

「首先,我要強調我喜歡你願意合作的態度。我不會建議每一次當他對你表示出不信任時,你就變成一個鬥志旺盛的叛逆者。而我指的是,你可以試著培養他認識到你是信任你自己的。你可以讓他知道你明白他傳達的信息,但是決定如何行動的權利在於你自己。」

「我不敢肯定他是否會喜歡我那樣的舉動。要是我頂嘴,夏安會變得很頑固的,他會直接進入爭論不休的模式,唯一能肯定的是:我不能辯贏他。」

「安妮特,好消息就是你不必辯贏他。你也不必冠冕堂皇地宣佈你自己的決定。他喜歡想什麼就讓他去想。要記住,你有自由成為原本的你而他也有自由成為原本的他。我僅僅是建議你平淡自如地應對他對你缺少信任的表現,你是相信你自己的。對此你沒有必要屈從或為你自己辯解。只是讓他明白,你會用你認為合適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此外不用做多餘的解釋。」

儘管其他人對你缺少信任,但你是相信你自己的。

就在我們結束那次對話的幾天後,安妮特和夏安準備參加一個社交聚會,夏安則開始指導她的言行就像他在去姐姐家之前做的一樣。而這次安妮特採取了不同的應對方式。「夏安,」她開始說道,「我明白當我們在其他人面前時候,我表現得是否得體對你來說很重要,不過我認為我準備好了。我喜歡我處理人際關係的方式,眼下我覺得不需要任何指導了。」當夏安試著繼續提供建議時,她輕柔地碰了碰他的肩膀說,「沒事的,我會照顧好我自己的。」

後來安妮特告訴我,「我已經認清我需要讓他知道我相信自己的能力,甚至不用再畏懼他強勢的行為舉止,另外,我也不必拿我的優點換取他的信任。雖然這種手法很不一樣,但是我感覺還不錯。」

在你主張了你的自由之後,你還會更堅定於一個信念,你是一個值得信任和能夠合理地解決問題的人。儘管如此,你並不是不需要別人的指導或啟發,但你的價值觀是合理的。當你抱有如是想法的時候,你將不必應許你所認為無謂的請求以及通過這種方式來證明你的可信度。相反地,你可以繼續相信你自身正確的判斷力。假如你周圍的控制者對此舉感到不快,你不妨認為他們自身有控制問題,那是他們自己該去解決的事情,而你沒有理由去解決或安撫。

3、自卑VS平等

當你的自由被忽略而控制被運用過度時,另外所隱藏的一個信息就是自卑情結。控制者向順從的綏靖者暗示道,「要謹記,我比你優越。」控制者彷彿權衡了他們自身與別人的觀點和喜好的價值,然後宣稱他們比別人高一級別。即便沒有說出口,他們的行為還是發出了這樣的信號,「抱歉了,但你在我之下。」

控制行為除了帶有明顯的侮辱性,討好者還經常發現他們接受了被貶低的信息。他們不能自由地行動,而是活在過於順從的負擔當中。討好者默默地向對方暗示說,「儘管輕視我吧;我多半也同意你的看法。」

我對安妮特坦白說過,她自卑感的傾向與他們夫妻之間的不愉快關係有著必然的聯繫,「當你來到這裡時,我看見了一個活力四射的年輕女性,她很有才幹而且能夠妥善處理人際關係。相較於其他人,你的能力和價值感是毫不遜色的。撇開你的優點不談,令人沮喪的是當你面對一個比你有主見的人時,你會接受一個自卑者的待遇。這種情況持續很久了嗎?」

「哦,首先,你說的沒錯。我也為我自己的自卑傾向而感到鬱悶,因為我其實是一個得體、有能力的人。關於你的問題,是的,這種情況已經持續很久了,而且我恐怕是太久了。我記得在還是一個小女孩的時候,我就害怕自己太與眾不同了,原因是那樣會使我的父母皺眉蹙額。他們非常的嚴厲並且一直認為他們的觀念有正確的邏輯依據。因此即使我有時持不同的意見,也覺察到違反他們是不會有好處的。」

安妮特所說的話與我從許多其他的討好者那裡聽到的內容十分相似。可是,孩子需要適當程度的自由依照他們自己的信念行動。因此,多數討好者回想起他們的孩童時代都缺少了自主選擇的權利,而是典型地被賦予了強烈的苛求和期望,沒有學會正確看待個人的獨特性。結果,他們沒有獲悉應當充分地相信他們有足夠的思考能力,可能還形成了一種反叛的情緒。儘管如此,他們感覺仍然有必要保持服從的態度,以防到頭來他們的觀點是不合理的。

一旦討好者接受了自卑的地位,可能會發生的情況有:

·你會為不需要道歉的事情而道歉。

·你有好的想法卻沒有去實施,因為擔心會受到某個人的鄙視。

·作決策的過程中會被不自信感所支配。

·即使不贊成的計劃也能將就進行。

·當某人纏著你爭論時,你不會堅持你的立場。

·當你遇到意見不合時,你將做出不必要的妥協。

·即使你不贊同他也可能告訴他你是贊同的。

為了做出改變,你需要認識到優越VS自卑的溝通方式是不恰當的。你要更加堅定你自由的精神從而積極地回應控制者。就是說,你要學會對控制者的特徵舉一反三,要識別出有時你必定會遇到更加有說服力的人,而那不一定是有優越感的表現。相反地,你可以假設你的觀點與其他人一樣的重要,而且你不用去「證明」你的想法是正確的。(這就是自由的精神。)

我告訴安妮特讓她給予她自己自由,視己如其他人一樣平等。她發覺必須先做出一些主要觀念的調整才能達到糾正行為舉動的目的。例如,她認為:

   沒有必要作多餘的道歉。她不用為她合理的判斷辯解,而是順其自然。

·她會依照自身合理的思維行事而不是讓他人潛在的反應將其過濾。為什麼?因為她的看法與他人一樣重要。

·她會堅持所作的決定而不用痛苦地再三反思。

·相信她好的直覺,她能選擇什麼時候服從別人的計劃而什麼時候不去順從。

·當別人喋喋不休地與她爭辯時,她能夠冷靜地說,「我還是堅持我自己的信念。」而不作更多的爭論。

遇到對方咄咄逼人的態度,她不必馬上做出妥協。而是能夠說出,「我希望再想一想。」

·在不贊同的事情上她不會說出贊同的話。

在自由的精神狀態裡,你不會接受低人一等的待遇,也不會試圖表現出的優越感來扭轉局面。你會領悟老天賦予了人們不同的個性,並且是人人平等的,因為那是祂所推崇的。要理解你的與眾不同與自卑和優越的地位毫無關聯。

現在,請想一想你的生活。在什麼情況下你會主張獲得更多的自由?假如控制者試圖否定你的自由,你是否能夠認識到你擁有的自由是天賦的權利,他們沒有職責給予或收回呢?假如其他人不願接受你自由地作你自己的選擇,你能給予的最恰當的回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