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性與靈魂 > 67.人為什麼崇拜神靈? >

67.人為什麼崇拜神靈?

在西歐旅遊,最衝擊人們視覺的莫過於古老的教堂、神廟。中世紀歐洲人常常用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時間,建一座教堂。公元1506年在梵蒂岡重建的聖彼得大教堂高達45.4米,成為當時世界最宏偉的建築之一。始建於公元1176年的法國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用了263年建成,尖塔高142米。如此宏偉壯觀的教堂,讓人歎為觀止。

在世界的東方,另一個文明對神的膜拜也許更早。始建於北魏時期,位於我國山西省大同市的雲岡石窟。前後歷時六十五年,耗費了全國三分之二的財力和四萬人的人力,雕塑了無與倫比的大佛像群,成為世界奇觀。

在四川三星堆博物館可以看到,刀耕火種的時代,我們祖先使用當時最先進的技術、用青銅製造了那麼多不能吃也不能喝的精美的祭祀品:神人面具、神樹、神像,其中1.5米寬150公斤重的青銅人面具和3米多高的青銅神樹,堪稱當時世界工業技術和藝術的巔峰之作。

從東方到西方,歷史上許多國家都把教堂、神殿、佛像、佛塔、寺廟等修造得宏偉、莊嚴和美輪美奐。

人們不禁要問,以當時低下的生產力,人們連維持溫飽都困難,為什麼還要傾盡財力來敬神呢?

這是在滿足人的精神需求,人們需要一個精神聖殿和精神支柱,需要一種精神的寄托和歸屬。從這裡可以看到,精神即使在物資匱乏的年代也具有至高的地位。

浩瀚宇宙,人如螻蟻。單個的生靈在大自然面前如螞蟻般渺小、脆弱,人們對不可抗拒的大自然神秘力量充滿恐懼,對變幻莫測的命運有種美好企盼。於是,人們便以對神的虔誠、服從,祈求神靈的保佑。

神被視為善的象徵,人們借助神的力量來對人進行教化、約束。因此,過去人們認為,寺廟、教堂修得越高,神就越靈通廣大,人相對就越渺小,讓人產生敬畏心,對企圖作惡的人是一種震懾。

世間的神都是人造的,是人創造了神,而不是神創造了人。中國人對神有自己的膜拜方式,更多的是把心中的好人、英雄供奉為神,把自己的理想、信仰寄托在這些人造神上。在四川省都江堰市,人們把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水利學家李冰尊為神,並修廟供奉了兩千多年。在中國各地,孔子、老子、關羽、諸葛亮、岳飛等,都在不計其數的廟裡被供奉著,這樣大大小小的神有成千上萬個。神化是人們崇拜偶像的最高規格和形式。

人創造了神卻又被神靈制約,對神頂禮膜拜,希望神顯靈。

人們在造神時,將自身的各種理想意願一股腦兒地寄托到神靈身上,使神靈成為幫助人類實現一切美好願望的化身。現實生活的冷酷和複雜,往往未如人意,每一個生命注定要經歷許多痛苦磨難,於是神靈便成了人們苦難中的救星。

現今中國用現代科技和雄厚的財力,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建造了眾多更宏偉莊嚴的大佛和神像:遼寧鞍山市260噸重的「世界最大玉佛」,四川峨眉山高48米的十方普賢像,江蘇省靈山高88米的釋迦牟尼立身像,安徽九華山高99米的地藏王菩薩銅像,海南三亞108米高的三面觀音……中國這個古老的國度,在現代化的進程中依然佛事興盛,人神共舞。

今天,人類已進入互聯網時代,可以把火箭送上天,可是卻依然難以主宰自己的命運,對宇宙、對大自然依然懷有深深的神秘感和恐懼感。對人生的無奈,對旦夕禍福的憂慮,人們仍然要祈禱神靈保佑。所以在今日,幾乎所有供奉神靈的地方,依然人流湧動,尤其在佛教的四大道場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華山,更是香火鼎盛。人性中的這種需求也許是永久的。

明天我們會不拜神嗎?

今天,我們時常沾沾自喜於科技的空前發展,但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卑微並沒改變。即使是偉大的科學家,也仍然對宇宙的深不可測感到迷茫和敬畏。牛頓晚年面對無法解釋的地球轉動之謎,也無奈地說道:「是上帝推動了第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