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性與靈魂 > 53.人生有一萬種可能 >

53.人生有一萬種可能

人生有多少種可能性?

地球人在嬰兒時,不論亞、非、歐的,還是美洲、澳洲的,作為自然人幾乎沒啥區別。但是隨著人在不同環境裡的發育成長,人和人的差別就越來越大。

你可以成為總統,也可以成為乞丐;可以成為英雄,也可以成為罪犯;可以成為醫生、教師、工程師,也可以成為工人、農民、商人、軍人、演員、運動員,今天中國有接近十三億玩手機的現代人,非洲卻還有少數以狩獵為生的「古人」。

造成人與人千差萬別的主觀條件就是人的可塑性。人的可塑性是指人被培養改造的可能性及變化空間。美國行為心理學家華生曾誇下海口:「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並在我自己設定的特殊環境中養育他們,那麼我願意擔保,可以隨便挑選其中一個嬰兒,把他訓練成為我所選定的任何一種專家——醫生、律師、藝術家、小偷,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傾向、能力、天資和他祖先的種族。」

遺憾的是,目前還沒有人能做這樣的實驗。但我們可以從許多人的生命軌跡中看到這種可塑性。

毛澤東青年時曾認為最適合自己的職業是教師,他父親最大的願望是讓兒子成為商人,做夢也不會想到兒子會成為一個偉大的軍事家和政治家。鄧小平最初的名字叫鄧先聖,五歲時到村裡的私塾求學。行禮報上姓名後,哪知私塾老先生一聽名字連說:「不妥不妥,孔夫子方稱『聖人』,你個其貌不揚的小頑童怎能稱『先聖』?這是對聖人的大不敬。」於是,老先生硬把「鄧先聖」改成「鄧希賢」。不能說這位老先生有眼無珠,人的可塑性實在是太強了。

可塑性使人的分工成為可能。成年人最突出的區別之一是職業特徵。工農商學兵是粗分,細分有N多種。分工把人們變成了職業人,使人有了無數種發展的可能。我們的大學分成工、理、文等十多個大門類,幾百種學科,就是以人的可塑性為前提的,大學是塑造人的毛坯車間。

人的可塑性不是無限的。「人人皆可為堯舜」是從人權的角度說的。有句俗語叫「扶不起的阿斗」,是說劉備的兒子天生就不是做君王的料,怎麼培養也是「爛泥巴扶不上牆」。一個人嗓音不好非要當歌唱家,肯定是費力不得好。

人不是標準件,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可塑性因人而異。一個人在某方面可塑性好就表現為特長和天賦,在這方面就是易造之才。一個人成才最好的辦法是發揮特長,而不是克服短處。

一般人的肉體在二十多歲就是出窯的磚——定型了。人的可塑性主要是指人靈魂的可變性,一個人的智商、情商、德商越高可塑性越大,成長的空間也就越大。

或許有人問,人在什麼年齡最可塑,什麼時候又不可塑?回答是:人到死都可塑。生命永遠是一個沒有完工的雕塑,蓋棺才能論定。

人的可塑性同年齡成反比,年齡越小可塑性越大,反之越小。三十歲,大約是人由被動塑造向自主塑造的轉折點,是確定人生發展方向的最佳年齡段,所以孔子說三十而立。如果歲數再大,恐怕就有點晚了,因為人生最具創造力的時間就是三十至六十歲,大器晚成者很少。

人既被環境塑造又自我塑造,這就是人的主觀能動性。人作為高級生命體,最大的優勢是具有一種朝理想的目標主動改變的能力,而不只是被動地適應環境,每個人都是自我塑造者。選擇一個或幾個自己偏愛的人物作為原型,然後在心中勾畫出自己未來所希望成為的目標形象,越詳細越逼真越好,經過不懈的努力,你就真的可能成為你夢想成為的人!

人的學習和創造能力日積月累地擴大著人的可塑性。人類大腦皮層是由一千多億神經細胞組成的複雜網絡,比動物不知複雜多少倍,蘊含著不可估量的潛能,不斷的進化又使這種潛能變得無窮大。

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人的可塑性使每個人生都有上萬種可能。

社會越發展就越重視人內在的價值——靈魂的檔次,而不是人外在的價值。一個人的學識、才能、道德、修養、成就,越來越會成為評價一個人主要的標準,遠勝過鑽戒、名牌時裝、豪車等對人的裝飾和美化。

人來到世間最重要的任務是塑造自己,為世界貢獻一個生命的新標本。按照你自己夢想成為的人,進行自我創作吧,人類期待每一個生命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