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性與靈魂 > 43.恐懼 ——生命的預警器 >

43.恐懼 ——生命的預警器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2013年1月,湖北省荊州市一個五十七歲的男子被癌症「嚇死」了。男子姓馬,他陪朋友到醫院看病。朋友做B超檢查時,身體無任何不適的馬先生也做了個B超檢查,沒想到檢查時,醫生在其肝臟部位發現了一個腫塊。他隨即又做了腫瘤標誌物等檢查,最終被確診為肝癌晚期。得知結果馬先生當即呆若木雞,回到家中後,他茶不思飯不想,回家後第三天被家人發現呼之不應,送到醫院不治身亡。

恐懼是動物適應大自然的本能反應。動物面對危險時,就會出現恐懼情緒,伴隨恐懼而來的是心率改變、血壓升高、身體顫抖等生理上的應急反應,有時甚至發生心臟驟停、休克等更強烈的生理反應。一個突然的、強烈的恐懼感可能導致猝死。

恐懼是人最顯著的本能之一。因為對未來和未知事物有警惕,有預感,人才會恐懼。恐懼是人性的預警系統,也是人的自我防護機能。

人的恐懼心理是與生俱來的,但是具體對什麼事物恐懼卻是後天形成的。每個人恐懼的對象不同,對同一事物,每個人的恐懼敏感程度也不一樣。恐懼情緒按其強烈程度可以分高、中、低三個等級,高為恐懼、中為害怕、低為擔憂。適度的恐懼對人體是有益的,也是人生的常態。

「媽媽我怕!」人從小就害怕。人第一怕死,然後怕窮、怕病、怕老、怕孤獨,怕天災、怕人禍、怕失業、怕失敗、怕離婚,怕考不上好學校、怕找不到好工作、怕被人瞧不起,怕冷怕熱、怕黑夜、怕鬼怪……怕、怕、怕,無數的怕,人的一生幾乎都在怕中度過。動物的恐懼比較單純,主要是對生存危險的恐懼,而人的恐懼則是千奇百怪。

恐懼作為人性的預警系統,有利於人躲避風險,自我約束,自我保護。因為有恐懼,人才不敢膽大妄為。因為有預警,人才能未雨綢繆。怕窮,人就要勤勞;怕病,就要保養、鍛煉身體;怕有報應,人就不做壞事。

恐懼,是人性的一股強大力量。從古至今,管理者都是利用人們的恐懼心理進行管理和控制。我們的法律能起作用,就是因為它使人懼怕:誰違法誰就要受到懲罰。可以說,沒有懼怕,光靠愛,我們是無法進行社會管理的。愛與道德是軟約束,對作惡的人不起作用,對惡人必須有硬約束,你違法犯罪就可能坐牢甚至被判死刑。

敬畏之心人皆有之。為什麼不少人一見到領導就緊張,甚至說話磕巴,語無倫次?因為人們敬畏權力,敬畏權威。管理一個公司、一個單位,也要利用人們的恐懼心理。員工怕下崗,怕被領導不認可,更怕被報復穿小鞋,所以員工才能服從領導,才努力表現。在任何機構,領導只靠愛心是無法實施管理的,領導與員工關係的最佳狀態是彼此又愛又怕。

恐懼是中性的,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強烈的恐懼能摧殘人心,常使人痛苦不堪。對危險的恐懼,要比危險本身更可怕、更有害,事不致死但被嚇死的人屢見不鮮。恐懼常常使人保守怯懦、謹小慎微,不敢創新。過於強烈的恐懼還會使人得恐懼症或憂鬱症。

勇敢並不是毫無恐懼,而是指能戰勝內心的恐懼。許多人沒有成功不是因為缺少才幹,而是缺少膽量。因為恐懼,勇敢才成為人的美德,英雄才受人尊敬和崇拜。人生第一怕是怕死,可是很多仁人志士都能捨生取義。南宋愛國名將文天祥視死如歸:「自古英雄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慷慨赴義的英雄氣概讓人千古景仰。

如同人要有感恩之心一樣,人當永懷敬畏之心。南宋哲學家朱熹說:「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人要敬畏的很多:天地、真理、人權、法律、科學……敬畏讓人類自重自愛,不癲狂不妄為。

人首先要敬畏大自然。古時候,我們祖先最隆重的活動是祭祀天地神靈。先人對大自然充滿恐懼,面對雷電、洪水、地震、瘟疫等災害,幾乎無能為力。古代最精美的器皿大都是祭祀用品,代表著當時最高的生產力水平,古人用最高的禮遇表示對天地神靈的敬畏。今天我們依然不能忘乎所以,科學並沒有改變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卑微。

一個什麼都不怕的人是最可怕的。我們要學會如何面對恐懼,正是恐懼的預警使人類遠離了許多災難和不幸。「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先人的智慧讓我們領悟了恐懼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