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極簡主義 > 健康必須項 >

健康必須項

我們堅信要將你「應該做」的事情轉變為「必須做」的事情。當你想改變某個習慣時——可以是飲食、鍛煉或其他任何習慣——這種想法的變化就是引爆點。就在這一刻,你獲得了充足的動力。就在這一刻,你一直拖延的某件事變得緊急、必須、重要起來。就在這一刻,改變本身成了「必須做」的事。

在我們的網站上,我們鼓勵人們為生活的各個領域列出「必須做」列表。也就是說,我們鼓勵你列出自己拖延了的事項,把那些「應該做」的轉化成「必須做」的,尋找出發點,然後付諸行動。關於個人健康,「必須做」的事情數量很少,而這些「必須做」的事情涵蓋的範圍又相當廣:

你必須營養配餐。

你必須定期鍛煉。

將你「應該做」的事情轉變為「必須做」的事情。

你必須營養配餐。

你必須定期鍛煉。

你必須戒除有害之物。

你必須把自己的身體當作最寶貴的財富來看待。

你必須戒除有害之物。

你必須把自己的身體當作最寶貴的財富來看待——因為它確實就是你最寶貴的財富。

我們鼓勵你創建自己的「必須做」列表。為了體驗更美好、更健康的生活,你「必須做」的是什麼?

極簡主義有益健康:我是怎樣減掉七十斤的

喬舒亞·菲爾茨·米爾本

我們生活中的時間

「我沒時間鍛煉。我太忙了!」

我們都對自己撒過這樣的謊:如果有更多時間,我們就能練出好身材;如果不是這樣忙得團團轉,我們就能減掉超重的那十幾二十斤,甚至八十斤都有可能;如果每天能多幾個小時,我們就會努力去健身房。

我以前也跟自己撒過同樣的謊。在我二十出頭的那些年,我超重了六十斤。我不去照鏡子,因為看到鏡中的自己讓我感到尷尬。我胖得身材走樣,自己對此也深惡痛絕。

我們還對自己撒了另一個謊。我們說:「從下個月、下周或明天開始,我就會去鍛煉的。」但明天永遠都不會來,對嗎?因為無論明天、下周,或別的什麼時候,我們還是一樣忙,所以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直至再也不提這茬兒。托尼·羅賓斯管這叫終極明日綜合征,因為明天永遠不會到來。我們只有今天。

你知不知道這兩句謊言從本質上看是完全一樣的?你看,我們總是隨著時間推移做著同樣的滑稽事。我們總認為,雖然今天沒有足夠的時間,但就像有魔法一樣,明天我們就會有更多時間,明天我們就能鍛煉身體、健康飲食、獲得好身材,就算我們完全不改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這很好笑。在吃這一點上我們倒不這樣做了,對吧?如果你家裡沒有足夠吃一周的食物,你會不會說「哦,沒關係,我下周再開始吃東西」?當然不會。

走向健康之路,第一件事情就是停止欺騙自己。

兩種解決方案

有兩件事可以幫你迅速走上正軌:

1.讓改變成為必須。不是應該做的,而是必須做的。

2.極簡主義。擺脫生活中多餘的部分,你就能集中精力做重要的事情。

我花了近兩年時間減掉了那七十斤噁心的肥肉,不過那是七年前的事情了,而我一直保持著減肥後的體重,再沒長回去。我三十歲了,現在的體形處於我人生中的巔峰。之後也只會變得更好。

我是怎麼做的?

首先,我將鍛煉身體和健康飲食列為必做之事。每週必須鍛煉至少三次,每天的攝入量不得超過兩千千卡,禁食油炸物和糖類。

雖說那對我而言十分困難,因為我那時候仍然極度忙碌,仍然覺得沒有時間每週鍛煉三次以上。我生活中有太多東西需要專注去做,因此我花了那麼久才得到好身材。

如果當時採取了極簡主義,我走向健康生活的速度或許可以顯著加快……

極簡主義的作用

如果關注了我的推特,你或許已經注意到,瑞安和我經常在早上五點或六點去健身房。我們更新這些推特,不是為了讓你佩服我們,而是想讓你知道擠出時間鍛煉是可能的,即便是瑞安這樣的傢伙,每週工作時間仍舊超過六十小時,而且還有其他諸如陪同家人和戀愛多年的女友之類的職責,這些也是可能的。說真的,利奧·巴伯塔有六個孩子,他仍然每天鍛煉。你也可以。

這通常並不容易,但當你將其視為必做事項,你就別無選擇。當你必須做某件事時,你無法選擇拒絕。如果沒有信奉極簡主義,瑞安的情況會變得糟糕得多。但捨去生活中那些多餘的事物之後,我們便能更好地分清主次,列出優先項。你的健康應該排在優先列表的頂端。

喬舒亞的鍛煉必須項

健康當然是排在我的優先列表的首位的。我之所以還在持續成長、身材越來越好,是因為我總是在嘗試和挑戰自我。挑戰自己是很重要的,因為即使我們失敗了,我們也比最開始做得好。

我曾經要求自己每週至少去三次健身房。你猜我那時候每週去幾次?三次!偶爾也會去四次(方便的時候應該會這樣)。而且我也只在方便的時候做有氧運動。

近來我把最少次數提高到五次了。你猜我現在每週去幾次?五次!而在那五天裡,我每天都必須做有氧運動,還必須做重量訓練。沒有例外。例外不得存在於必做事項中。

這是怎麼做到的想來也是有趣,不是嗎?當每週鍛煉三次成為必做事項時,我就那麼做。現在我沒有每週鍛煉少於五次的選擇,就算我累了、我不想在早上四點半從床上爬起來和瑞安一起去鍛煉,我也別無選擇。這就是必須做的。我們倆堅持互相督促也有所幫助。

「雖然我已經把它列為必做事項了,這周卻依舊沒有時間去鍛煉。」這句話我聽過太多次了。扯淡,我以前就這麼回應的。事實是,你這麼說,就意味著你沒把它當作必須做的事情。它對你而言依然只是「應該」做的。

堅持鍛煉了六個月以後,我開始期待它,享受它,甚至開始渴望它了。很多堅持鍛煉的人會跟你說同樣的話。

喬舒亞的飲食必須項

這些年來,吃得更健康對我而言同樣是必須做的事。我仍舊吃著低於兩千千卡的食物,仍舊禁食麵包和糖,一切進行得十分順利。

寫到這裡,有位讀者詢問關於「欺騙日(cheat days,即在特定的一天敞開吃)」的事情。我的回答是:我不相信什麼欺騙日。食物不是娛樂消遣,而是營養來源。退一步講,就算非要「欺騙」——你想想,你其實就是在騙自己——我也會把它控制在每週僅一餐。

就個人而言,我不吃(魚以外的)肉,但我相信你可以在吃肉的同時做到健康飲食。然而,你應該禁止(或大幅減少)三樣食物的攝入:糖、油炸食品(或其他任何含大量脂肪的食品)以及復合碳水化合物(麵包、意面等)。事實上就是這些,真的沒那麼難。

我一般每天吃兩到三餐。我不再額外吃零食(零食罪大惡極)。我吃很多沙拉、水果以及蔬菜,每天還至少喝兩千八百毫升水。我對類似Chipotle那種賣墨西哥卷餅的餐館上癮,但是我只吃卷餅餡(不吃餅),放少量米飯、大量豆子和蔬菜,外加一點點奶酪。我也尊重如朱利恩·史密斯還有傑夫·薩裡斯(Jeff Sarris)那樣恪守石器時代飲食結構的人,他們的飲食結構與我接近,雖然我的飲食結構沒有特定的名稱,我就叫它健康飲食。

吃健康食品的花費並不比其他飲食方式多。事實上,可能還更便宜,因為你要買的東西更少了。為了下列兩個理由,我刻意只在家裡留非常少量的食物(對的,幾口之家也可以這麼做):

1.我不要浪費金錢買很多食物。

2.我家裡甚至沒有零食來讓我開小灶。

那要是特別想吃怎麼辦?說起來可能不太禮貌,但想要管住嘴並不需要多強的自律。就是別吃。我再說一遍,食物不是娛樂消遣。我通常將痛苦與我所渴望的垃圾食品聯繫到一起,因為我目睹過吃下它們給我身體帶來的惡果。如果你也這麼做(把痛苦和垃圾食品聯想到一起),那你就會有足夠定力不去吃它了。

怎麼由垃圾食品聯想到痛苦?你可以這麼做:在你要吃什麼東西之前,把衣服脫掉,挺起肚子,光著身體站在鏡子前看自己。這招以前對我很管用。還想吃那塊蛋糕嗎?

飲食和鍛煉最棒的一點就在於我現在感覺好極了。你知道說「我現在擁有有生以來最佳的體形」感覺有多爽嗎?我想讓你也能那麼說。我確信你能做到。如果我能幫上忙,請告訴我。

更多時間

諷刺的是,鍛煉實際上給了你更多時間,而不是把時間奪走了。它不光能延長壽命,對我個人而言,它還讓我跟我最好的朋友建立了更緊密的聯繫。當我一個人鍛煉時,它又給了我獨處的時間,留給自己的時間,而我們都知道這是很重要的。鍛煉是一種意想不到的幫你重獲時間的方式。

今天

我建議你今天就做出一點行動(從飲食和鍛煉兩個方面)。你不需要加入某個健身房,只需要讓自己動起來。所以現在就關掉你的電腦,出門散步、慢跑、快跑、騎車,或做點別的什麼。而且,從今天開始吃健康食品,把它當作必須做的。

處理壓迫感

喬舒亞·菲爾茨·米爾本

我在這世上已度過了整整三十年,其間我一直在與一種感覺做鬥爭,比與其他任何情感的鬥爭都要強烈,那就是被層層重負壓倒的感覺。而這種情況在今年有所改變。

一直以來,我都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被郵箱裡鋪天蓋地的電子郵件掩埋,光是想到去健身房鍛煉這件事都會不知所措,迷失在互聯網上,迷失在智能手機裡,被電話、電子郵件、短信、即時消息、黑莓BBM信息、推特更新、臉書狀態等成千上萬、零零散散的信息排山倒海般淹沒,這就是日常。

我變得神經過敏起來。我壓力重重,對一切都感到擔憂:如果今天不回復那封電子郵件會怎麼樣?如果沒及時回復那條語音留言會怎麼樣?如果我失敗了可怎麼辦?如果他不喜歡我該怎麼辦?如果她不再愛我了該怎麼辦?如果,如果,如果……

壓迫感是個沒心沒肺的賤人,讓我們自我懷疑、迷茫消沉。她又很容易進入我們的生活。面對日常生活中那道由各種信息織成的彈幕,被壓倒似乎也是自然的。既然其他人也如此,我為什麼不這樣做呢?然而,其實有辦法與她友好分手,有辦法讓她無法進入我們的生活。

極簡主義使我以一種之前完全想不到的方式來應對重壓。它讓我明白,我們感到不知所措,不是因為有成千上萬條信息整天在耳邊嗡嗡作響,而是因為那巨大的信息量本身。換句話說,我們之所以覺得被壓垮了,是因為生活中有著太多的事情。而這種壓迫感則是一種報警信號。

今年我終於意識到了這一點。這種壓迫感其實是要幫我,而不是害我。她站在我肩膀上,說「喂,呆子,你逼自己幹的事情太多啦」,以及「喂,笨蛋,你生活中沒用的破玩意兒太多啦」,還有「喂,傻瓜,對,就是你,你難道不覺得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根本就沒那麼重要嗎?」

壓迫感其實是來幫助我的,讓我走上正確的軌道,讓我為承擔了過多不必要的責任而感到痛苦,為接受了太多不必要的東西而感到痛苦,為現狀而感到痛苦。一旦意識到這一點,我就能夠擺脫過去那些例行公事,培養自己的愛好,而不是讓那些枯燥無趣的任務充斥每一天——從而可以專注地去做重要的事情,過上更有意義的生活。

今年我很快減少了那些對我來說並不重要的事情。再也沒有什麼「任務」清單了。再也沒有什麼日常郵件了。再也不用看電視了。再也不用在家上網了。再也沒有什麼非必需的賬單了。再也沒有什麼不必要的電話了。再也不需要掛鐘時刻提醒著時間了。現在我專注於對自己來說真正重要的事物:我的人際關係、我的健康狀況、我熱愛的事;實現個人成長,並通過有意義的方式對他人做出貢獻。

最開始,我以為別人不會理解我。我以為朋友和家人會排斥我這種變化,擔心他們會覺得被冒犯,因為我沒有在二十四小時內回復他們的電子郵件,沒有在一小時內回復他們的電話,沒有遵照以往的慣例。然而我發現,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些人很尊重我這種新的生活方式、這種新發掘的淡然態度,以及我更平靜而專注的人生。一旦我跟他們形成了這樣的默契,他們就尊重我的決定——對我來說真正重要的人是這麼做的。他們之中有些甚至將我的生活方式引入了自己的生活,體驗著一種全新的生活,一種更為充實的生活,一種泰然處之的生活。

嫉妒是一種無用情緒

喬舒亞·菲爾茨·米爾本

我們都會嫉妒,不是嗎?事實並非如此,不是每個人都嘗過嫉妒的滋味。

我不會感到嫉妒。這聽起來有點怪,是不是?好吧,說來也怪,但這是真的。我沒嘗過嫉妒的滋味。我體驗過悲傷、快樂、憤怒、狂喜以及其他許許多多的情緒,但沒有嘗過嫉妒的滋味。

為什麼?因為與其他情緒不同,我可以選擇不去嫉妒。

這些年來,看到人們因種種原因而陷入嫉妒,我明白了一點: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嫉妒、羨慕和貪婪,這其實是我們充滿競爭性的、消費導向型的社會文化的產物。

更糟的是,事情的危害比我們想的還要嚴重。嫉妒滋生於競爭,儘管我們通常給它貼上諸如「競爭精神」「堅韌不拔」或「志向遠大」之類的漂亮標籤。

事實是,在這種文化的影響下,嫉妒使有些事情變得勢在必行。例如,追求所謂富人名流的生活。於是,我們嫉妒富翁闊太太們的巨款、豪宅、香車、大遊船、度假別墅、昂貴的度假旅行以及其他的一切——當今社會中媒體所宣揚的奢華虛榮。

然而,我們不光為物質財富而嫉妒,還為人際關係而嫉妒:覺得我們的朋友沒有花足夠多的時間陪伴自己,我們的愛人沒有對自己付出應有的關心,我們的顧客沒有足夠的忠誠度。這些煩惱纏繞著我們。他陪我的時間不夠多。她對我不夠關心。我們會這麼想,是因為要跳出自身很難,要意識到「我並非世界的中心」其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還是有好消息的。比方說,我們可以選擇把電視關掉。我們可以把嫉妒這種情緒從我們情緒庫中移除。就如電視,有時候想關掉它是很困難的(總有些有趣的節目,對不對?)。但停止嫉妒卻可以顯著改善情緒。因為,歸根結底,嫉妒是沒用的。很多負面情緒是有用的:痛苦告訴我們有什麼地方不對;恐懼讓我們三思而後行;而嫉妒,不管是出於何種原因,都毫無助益。

但是,該怎麼做?

要停止嫉妒,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停止思考他人的意圖。我們會嫉妒,往往是因為認為某人的行為意味著什麼,而事實上他並沒有那個意思。然而你永遠不會知道別人的真實意圖,所以思考這些根本就是浪費時間。

如果你還在為他人的意圖而掙扎,那麼你可以從以下兩件事中選其一:

1.詢問他們這麼做/說是什麼意思。

2.接受事實:不管你怎麼問,別人的真實意圖永遠無從得知。

關於嫉妒,最重要的一點:你可以讓它停下。你可以停止對他人意圖的思考。在嫉妒的另一頭,更美好的生活正等著你。

如何做出超難決定

喬舒亞·菲爾茨·米爾本,瑞安·尼科迪默斯

無論怎樣的旅途,第一步總是最難的。這對極簡主義之旅也成立。根據我們的情況,第一步並不是什麼必須完成的任務,而是下決心。確切地說,是下決心去改變生活。

下決心總是困難的。而拖延卻很簡單——至少拖延一時很簡單。但拖延得不到任何回報。

無論是離開你的妻子,毀掉你的車,斷絕後路辭去你痛恨的高薪職務,亦或是逃離你的童年故居,都是一回事,也都一樣難。

真相是你本應幸福,卻有東西擋住了你通往幸福的道路。

我們的社會正在重生,為了能跟上節奏,我們不得不做一些困難的決定。是或否,你都必須給出回答。你不能什麼都要,還想擁有自由。

早晚都會有這一刻,你再也無法躲避那些我們已經做過的事情。你不得不做出選擇,而我們相信那將會是生死抉擇。

好多年來,你都沒弄清問題到底是什麼,於是感到心痛,認為自己大錯特錯了。

然而,要做出改變,最困難的部分就是決心,即決定何時付諸行動,即知道為了改變必須做決定的那一刻。

這聽起來或許像是大話,所以,讓我們說得更具體些。

兩種決定

從根本上說,我們堅信你做出的決定分兩種:理性決定和感性決定。

理性上,我們已經知道,我們想讓自己的生活發生改變。我們知道自己不快樂、不滿足、不充實。我們知道自己沒有自由,沒有真正的自由。問題在於我們是理性地明白這些,而非感性地。我們並沒有發自肺腑地覺得必須有所改變。我們只知道應當改變,但改變對我們而言卻不是必須的。正如我們一貫重申的,人生中的根本性轉變,只有在人們將「應該做」的事情變為「必須做」時才會發生。

「應該做」VS「必須做」

這就像你告誡自己的其他事情一樣。

我應該改變。

我應該停止亂花錢。

我應該少做點工作。

我應該把那些垃圾全都扔掉。

我應該吃更健康的食品。

我應該鍛煉。

我應該多寫點東西。

我應該多讀點東西。

我應該少看點電視。

我應該,我應該,我應該……

最終的結局就是你給自己留了一身的「應該」。在把所有事情都擱置了許久之後,在一遍又一遍的拖延之後,你真的覺得自己狗屁不如。

然而,一旦從情感層面明白了這些,你就會把「應該做」的變成「必須做」的。

我必須改變。

我必須停止亂花錢。

我必須少做點工作。

我必須把那些垃圾全都扔掉。

我必須吃更健康的食品。

我必須鍛煉。

我必須多寫點東西。

我必須多讀點東西。

我必須少看點電視(或者完全不看電視)。

我必須,我必須,我必須……

回過頭,大聲說出來。我是認真的,在你回過頭大聲說出這些「必須」之前,不要做其他任何事。你能否感覺到,跟上面一模一樣的「應該做」列表相比,它們聽起來要有力得多嗎?「應該做」列表消極被動,節節敗退,令人昏昏欲睡,死氣沉沉。而「必須做」列表則生機勃勃,活力充沛,元氣滿滿。我必須採取行動!

很簡單,現在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列出自己的「必須做」列表。你必須做的事情有哪些?若要從根本上改變生活,什麼是必須發生的?不管要花多長時間,寫下你所有必做之事。

我必須……

我必須……

我必須……

我必須行動。這就是我們開始旅程時所做的決定。而你也必須行動。

雖然旅程的第一天甚至跟採取行動沒什麼關係,但那一天依舊是你最困難的一天。就在今天,你必須下決心,必須有所改變。至少你從理性上明白,自己並不因當前生活中的種種而感到幸福快樂。但你不能一邊這麼想,一邊那麼做。若你的行動與願望不一致,那你就永遠都不會感到快樂、充實和滿足。

看一看你的「必須做」列表。把它貼在你隨時都能看到的地方。現在,停下手頭的一切,做出決定。決定改變你的人生,過自己想過的那種生活。不要只是用頭腦去思考這種變化,用心去感受。認識到你必須改變。感受你神經末梢的改變。

今天是你有生以來最美好的一天,因為正是在今天,一切都改變了。正是在今天,你那些「應該做」的變成了「必須做」的。正是在今天,你決定採取行動。今天是你新生活開始的第一天,你極簡主義生活的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