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曉松奇談·人文卷 > 三 張勳和他的北洋 4.袁世凱與洪憲帝制 >

三 張勳和他的北洋 4.袁世凱與洪憲帝制

從辛亥革命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民初國會是唯一的一次全民參與的民主選舉,北洋時期之後再沒有過這樣的選舉了。民國政府時期,因為沒有統一全國,所以也沒有過全民參與的選舉,包括蔣介石的第一個國大,叫作萬年國大,其實也是土豪劣紳的國大。但說這期間完全再沒有過民主選舉,其實也不準確,因為後來還是有過民主選舉的,只不過是發生在邊區而已。而且邊區的民主選舉比民初國會更進了一步,不管你有沒有財產,不管你是男還是女,也不管你有沒有固定資產,是不是小學或等同小學學歷,甚至你是文盲也沒關係,只要你是人民,你就享有投票權,或者說是「投豆權」,因為邊區是用豆子來投票的。

美國的參議院和眾議院的這一套選舉辦法,實際上是非常合理的,但我們邊區辦的民主選舉並沒有完全仿照美國,而是打破了一切藩籬,採用了所有選民一人投一票的方式。然而,這種選舉方式從一開始就遇到了問題,雖然賦予了選民投票的自由,但最初的時候,各個村的村民還是不約而同地把手裡的豆子投給了本村的地主。在抗戰時期,我們實行的是統一戰線政策,沒有打土豪和地主,不像紅軍時期。所謂的土豪和地主,其實就是鄉紳吧,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其實並不壞,在鄉里辦小學、辦祠堂,在村民中頗有威望,村民們早就習慣了聽從鄉紳的領導,所以即便有了自由選舉的權利,還是把豆子投給鄉紳。不過這種問題很快就被解決了,因為人們逐漸意識到自己真的有權利了,不一定非得把豆子投給鄉紳,為了改變村子裡落後的狀況,首先就要先讓鄉紳下台,讓其他更有能力的人上台,所以到了第二屆和第三屆選舉的時候,就出現了更多有意思的現象。

人民的民主選舉意識不斷增強,邊區的選舉制度也在不斷改善。最開始是競選者背對著選民,不能讓參選的人看到誰選了自己,誰沒選自己,以防止打擊報復。所以投票的時候,在每個候選人背後放一個碗,選民想要選誰,就把豆子投到誰的碗裡。但豆子掉到碗裡是有聲音的,而且候選人和選民都是同一個村子的村民,大家彼此之間都很熟,候選人雖然背對著碗,但用餘光還是能掃到選民的,然後他只要豎起耳朵聽聽有沒有豆子落碗的聲音,就知道這個村民有沒有選自己了。所以這種所謂的「不記名投票」,基本上形同虛設。怎麼解決這種問題呢?我們純樸的勞動人民也是非常聰明的,大家在經過每一個候選人身後的時候,都把手裡的豆子丟進碗裡,讓候選人聽見聲音,然後再悄無聲息地把豆子拿出來,這樣一來,就神不知鬼不覺了。

慢慢地,大家開始不再把豆子投給鄉紳和地主了,而是投給了各村的八路軍幹部。那個年代的八路軍幹部又清廉,又能幹,經常幫孤寡老人挑水,還反對婦女纏足,提倡自由婚姻,給村民辦了很多的好事,深得人民的愛戴。人民就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把手裡的豆子投給了八路軍幹部,沒想到還真行,大家都不選鄉紳,鄉紳居然真的就下台了。人民發現自己真的有權利了,所以最後在邊區就發生了大量八路軍幹部當選、鄉紳落選的情況。為了扼制這種情況,不得不專門出台了一個「三三制」,從延安到各地邊區都要執行。「三三制」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選舉出來的人員一定要分配好名額,要保持三成的地主和鄉紳,因為這些人對我們穩定基層有很大的作用,他們得用手裡的錢協助我們辦小學、辦祠堂等;還要有三成的黨員幹部;另外,還得有三成的民主人士。所有的選舉結果都要嚴格符合「三三制」的規定。

在當時的時代環境下,「三三制」的出台是非常有意思的,人民當然是堅定地要選共產黨員來領導自己的,但共產黨卻堅持要執行「三三制」,黨員幹部只能佔據被選上台的1/3的名額,這樣一來,其實就打破了「一人一票」的初衷,其實又朝著美國的參議院和眾議院選舉模式靠攏過去了。這也充分說明,只要是真心地搞民主選舉,不論一開始採取了什麼方式和辦法,最終都還是要向著加權指數選舉的方向走去的。所以我一定要對邊區辦的投豆子選舉誇讚兩句,因為這種選舉是非常民主的,也是非常有意思的,選票的結果和「三三制」的出台,都充分證明了共產黨確實獲得了人民的大力擁戴和支持。

民初國會選舉完成後,全國上下都非常振奮,雖然各省都選出了不少軍人出身的議員,由督軍去擔任每一個行省的選舉監督委員會的頭兒,但這種情況並不是人為干涉的結果,而且當時十幾個省的督軍都是北洋軍頭,居然能選出國民黨為國會兩院的第一個大黨,這說明袁世凱確實沒有干涉這次選舉,各省的軍頭也沒有干涉選舉,大家都是一心一意地在辦共和。所以,最後選出的國會兩院的人員比例,我認為算得上非常合理的。國民黨雖然被選為參眾兩院的第一大黨,但它的選票並沒有超過半數,對於一個剛剛開始辦共和的國家來說,這個票數還是非常不錯的,要比今天普京的選票強多了,普京所在的黨,選票超過了全部選票的90%,這樣的絕對優勢基本上已經和所謂的民主背道而馳了。

在民初國會裡,國民黨雖然是第一大黨,但是由於它的選票在參眾兩院都沒有超過半數,所以它必須要聯合其他小黨才能超過半數,然後才能組閣,這正好給全國人民表演了一遍辦共和的過程。可就在一切都形勢大好的時候,宋教仁領導的國民黨和袁世凱之間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分歧。在當時那個時代,中國並沒有做過特別科學的人口普查,所以在選眾議員的時候,每80萬人分配一個名額,事實上很難準確地核查出每一個名額之後到底有沒有80萬人。好在清末的時候,各個行省已經辦了咨議局,咨議局的人員也是按照人口來選的,所以,眾議員的數量就在咨議局的數額基礎上再除以三,最終全國選出了幾百位眾議員。

而且,我自己還獨創出了一個很有智慧的選舉法,用於解決因人口數量不明而導致的不公平問題:整個第一輪的4000多萬選民投票的時候,先朝著總獲選人數量的30~50倍那麼多的人去選,就是大家都可以去參加競選,我可以選我爸爸,你可以選你爺爺,張家村的人可以選姓張的人,李家村可以選姓李的,總之,最後選出來的候選人,要是實際需要的數量的30~50倍;第二輪投票,由初選上來的候選人進行相互投票,只要是進入了第二輪的候選人,手中都有一票,大家可以選別人,也可以選自己。這個方法很有儒家的風範,也很符合中國的國情。大家都本著中庸之道,初選的時候範圍可以大一點,多選一些人上來,別讓那麼多人為了去爭稀少的幾個名額而去搞相互暗殺。隨後的第二輪投票,就不讓老百姓參與了,免得大家陷入混亂和械鬥,通過初選的人都到省城來,咱們坐在一起相互選,接著再讓選上來的人到國會裡去繼續選。

以上這套辦法,有效地避免了自由選舉可能會引發的混亂,聽起來是非常有智慧的,執行起來也是非常完美的。可惜到了中央之後問題就來了,由宋教仁領導的國會第一大黨國民黨認為,責任內閣的權力應該高於總統。直到這個時候,袁世凱才徹底明白過來,原來共和是這麼玩的,大家玩來玩去,最後這個國家要跟他袁世凱沒關係了。他袁世凱為了能把國家辦好,費了那麼大的力氣,中國的警署是袁世凱辦的,中國的鐵路是袁世凱督辦的,中國的新軍大多是袁世凱辦的,還有他對北洋大學的重視,等等。為了辦共和,袁世凱還逼著清帝退位。他有著北洋六鎮的赫赫軍威,是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完全有能力權傾朝野,但他為了能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好而妥協了,接受了南北議和,也接受了國會的各種共和舉措,連孫中山先生都說他袁世凱是共和的最大功臣,結果國會搞來搞去,要把內閣的權力凌駕在總統之上,袁世凱終於被激怒了。

袁世凱一開始還試圖跟宋教仁商量,希望大家能各退一步,起碼內閣和總統能各自擁有一半的權力,沒想到宋教仁領導的革命黨非常幼稚,幼稚到毫不妥協,不僅不妥協,他們還在報紙上公然挑釁。袁世凱擔任總統的時候,輿論還是非常自由的,既沒有控制媒體,也沒有限制報紙,所有的媒體都是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於是宋教仁就到處接受採訪,在報紙和媒體上發表各種各樣的言論,今天說他馬上就要組閣,明天又去談談他打算要怎麼組閣,後天又激情澎湃地說,他準備讓誰來擔任部長,甚至連各行省的省長他也要染指。總之,宋教仁每天都在報紙上暢談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策。袁世凱看到這些東西,心裡當然極度鬱悶,他好歹也是大總統,坐了這個國家的第一把交椅,你宋教仁當然可以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但你好歹也跟大總統商量一下再去到處公開宣揚吧?大總統雖然不太懂怎麼辦共和,但他至少比宋教仁有治國經驗,因為袁世凱當過許多行省的巡撫,當過直隸總督,還在朝鮮當過外交官,當年孫中山先生到了北京之後,曾經跟袁世凱兩人促膝長談了一天,最後連孫中山都在日記裡盛讚袁世凱非常有治國之才,還說袁世凱非常瞭解中國。而宋教仁呢?他除了在日本鬧騰過之外,在國會中具體做出過什麼功績呢?並沒有。

如果大家今天回頭看看,在張勳復辟之前的六年裡,真正在支撐著這個國家、把這個國家不斷往前推進的第一流人才,其實只有袁世凱一個人。而且他對於外交、內政、軍事和經濟等方面都非常有經驗,袁世凱在很多方面甚至比孫中山都要厲害,比如孫中山曾經在跟袁世凱聊天的時候說,你去當大總統,我來當鐵路督辦。袁世凱說,我完全支持你,不過你打算修多少鐵路呢?孫中山說,我打算幾年內修出十萬英里的鐵路。袁世凱一聽孫中山這麼說,心都涼了一大半,為什麼呢?因為袁世凱是真正修過鐵路的人,孫中山一說出「十萬英里」這個數字,袁世凱就知道他對修鐵路這件事完全是一竅不通。十萬英里鐵路是什麼概念?中國至今都沒能修出十萬英里的鐵路。

結果,就是這樣一群完全沒有治國經驗,也不懂經濟的人,現在天天在報紙上暢談政治理想,還想將自己的權力凌駕在袁世凱之上。宋教仁太激進了,迫不及待地想要甩開袁世凱,因為他覺得大總統只要負責蓋章就可以了,別的事情都由責任內閣來管就行了。其實南北議和就是一個妥協的結果,袁世凱一路妥協,支持辦共和,想好好地搞三權分立,結果他現在被宋教仁逼到了牆角,已經無法繼續妥協下去了。袁世凱的心情肯定是非常氣憤的,在他眼裡,要解決越來越猖狂的宋教仁,連小手指頭都不用動,眼睫毛眨兩下就可以了,於是就發生了刺殺宋教仁的血案。

宋教仁一死,情況就急轉直下了,國會開始鬧,國民黨的議員也鬧,後面發生的事情,我們的歷史課本裡都講了。袁世凱確實做了許多不應該做的事,很多事情,一旦動了第一次手,就再也沒有辦法停下來了,於是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公民請願團。這些請願團包圍國會,要求改變國體,強烈要求袁世凱稱帝,導致袁世凱最終走上了不歸路,因為他覺得,與其讓這些沒有治國經驗的人去管理這個國家,去辦所謂的共和,不如把權力收回到他自己手裡算了。其實袁世凱稱帝這件事,並不能算是復辟,因為袁世凱沒有像張勳一樣把清朝皇帝抬出來,他不想讓中國回到黑暗的明清時代,也不想把大家都變回奴才,他只是想在中國搞君主立憲,他也依然需要國會,但要把國家的大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西方只有共和與君主立憲兩條路,中國既然學美國搞共和沒能學好,那麼就去學英國。當時「一戰」還沒有爆發,包括英國、日本和德國在內,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是君主立憲國家,真正的共和國只有美國和法國等少數幾個國家,我們中華民國是全亞洲第一大共和國,而且我們是全世界唯一一個以和平的方式讓皇帝退位的,沒有血流成河,真的是非常光榮,如果繼續這麼辦下去,全世界的共和國都會以中國為標桿,結果我們卻放棄了共和,走向了君主立憲,而且也沒能走下去。因為經過六年的努力,辦共和在中國已經是大勢所趨,就算袁世凱基本能控制住國家和軍隊,還有善後的借款在手,經濟實力也很強,但他想要完全推翻六年的共和心血,倒行逆施,讓自己當上皇帝,還是非常困難的。

所以後來各方面實力都遠遠不如袁世凱的張勳也想要復辟,那簡直就是癡人說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