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小學問:解決你的7種人生焦慮 > 第八章 我喪故我在——學會和隱性焦慮相處 第二節 為什麼焦慮會流行? >

第八章 我喪故我在——學會和隱性焦慮相處 第二節 為什麼焦慮會流行?

要理解今天橫行天下的焦慮,不妨回溯過往,從暢銷書的榜單來看社會流行情緒的變遷史。

1993年,美國出版了一系列叢書——《心靈雞湯》,作者是傑克·坎菲爾德(Jack Canfield)。這本書的內容,是各種勵志散文和大量帶有人生啟發性質的短篇故事。隨手翻來,你會發現,它的第一卷標題叫《愛的力量》,另一卷叫《讓夢想成真》——這些在今天百分之百會成為吐槽對象的文字內容,在當年卻大受歡迎。這套叢書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在全球的銷量超過1億冊,活生生把「雞湯」這個詞,從一種食物昇華成了一種文化。其文風也引起了無數作家的倣傚,一時之間,各種人生導師紛紛「出籠」。而台灣地區最有名的暢銷作家之一劉墉,也是當年最受歡迎的青年導師。你光聽他的書名,就能感受到那股強烈的正能量,比如《為自己喝彩》《跨一步,就成功》《成長比成功更重要》《做自己的主人》等等。

2010年前後,若干本書名帶著「正能量」的書「不約而同」地問世,與《心靈雞湯》一樣掀起了一股追捧和模仿的熱潮。

可誰能想像,20多年後,這一股正能量的雞湯文化卻成為被取笑的對象。在今天,最流行的不再是雞湯,而是「毒雞湯」,不再是正能量,而是「負能量」……

雞湯與毒雞湯的區別是什麼?

以前的雞湯告訴你: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現在的毒雞湯則會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錢人。

以前的雞湯告訴你:當你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時,請檢視內心的喜好,找尋自己的舞台。

現在的毒雞湯則會說:當你覺得自己又醜又窮一無是處時,別絕望,因為至少你的判斷還是對的。

以前的雞湯是為了激勵你,指引你。

而現在的毒雞湯則是想要去打擊你,調侃你。

過去,人們當然推崇前者;但現在,我們普遍喜歡後者。

我們不但喜歡戳破那些心靈雞湯,在雞湯中挑骨頭,還喜歡像自虐狂一樣,到處去尋找、主動去傳播那些更尖酸、更刻薄、更殘酷的格言。

可為什麼雞湯不再吸引人了呢?難道我們不需要成功,用不著幸福了嗎?

當然不是。標準答案是且當然是:時代變了。

與以往關注「個體養成」的勵志類暢銷書不同,從2012年這個傳說中的地球末日年開始,人們的閱讀偏好悄悄發生了改變。從《失控》到《黑天鵝》,從《反脆弱》到《爆裂》,等等。這些雄踞閱讀和推薦榜榜首的書籍,無一不是在傳遞同一個主題:如何認識和面對確定性的喪失。

這個主題背後,是深深的焦慮。

充滿挫敗的現實經驗,讓人們不再相信「愛的力量」,不再相信「夢想會成真」,不再相信「人能做自己的主人」,不再相信正面思考的力量。所以,人們開始嘲弄心靈雞湯,迴避成功勵志——就好比在一輛長遠來說不知會開往何處、短期來看卻又早已失控的大巴上,不會有人想要從乘客晉陞成司機去掌控大巴的方向盤。你說你想下車?不好意思,下不了,因為這輛載著我們所有人的巴士,叫作時代。

我們失去了「對時代的操控」。

或許有人以為,理論上,隨著時代進步,人類對世界的操控力應該越來越強。從整體層面來講,這個趨勢沒錯。科技與社會的進步,為人賦能,極大提升了我們的「主觀能動性」。但放到每個個人身上呢?在過去,如果你是農夫,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穫,你的付出跟成果之間有很直接的因果關係。這是正能量的邏輯。但今天,絕大多數的職場人士都是在公司或組織裡,當一顆小小的螺絲釘。甚至就算你是農夫,恐怕也只是某個村莊、某個農業協會或整個農業體系中的小小一員。你勤奮,未必能讓你的作物長勢良好,因為這取決於你所能接觸到的土壤、能分配到的種子、能買到的肥料。而即便農作物長勢良好,你也未必真能從中獲利,因為這取決於農業市場的需求、渠道推廣的動力,以及其他各個環節上各種不確定的因素。這時,付出跟收穫間的因果關係,會變得越來越間接。這種間接,讓我們失去了對時代的操控。

2013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奧斯卡上滿載而歸,但其幕後功臣——電影特效製作公司R&H,卻因債台高築申請破產。電影賣座,幕後功臣卻扛不住金融風暴餘波,探索科技與藝術邊界的努力換來的卻是破產的結果。如果說這種行業悲劇令人扼腕,那行業中個人的無力感則更令人齒寒。

在公司致導演李安的一封公開信裡,我們可以窺見這個外表光鮮的行業不為人知的艱辛一隅。信中寫道:「《少年派》的特效需要無數藝術家投入數百小時的雕琢,需要現場助理與製片賣命工作,來回協調,將拍攝場景與動畫特效銜接好。更不用說還得有工程師寫出長串程序,並建立起整部電影的製作流程……」為了《少年派》,公司成立了研發部門,其中三分之一是物理學家。這也意味著一個美國名校的物理學博士在這裡的工作,很可能只是為了讓電影裡某個瞬間的海浪看起來更真實,為了讓男主角撫摸老虎時指縫裡露出的鬃毛看起來更自然。

特效師這種看似光鮮的職業,有著藝術家和科學家的雙重光環,可是他們卻很難在偉大的成果和個人的努力之間建立情感關聯。說直白點就是:公司成就很大,個人成就感極低。而最可怕的是,越是頂級的特效師,失業後越可能找不到工作。理由很簡單:精細分工下的專業技能的可遷移性太差。試問一個專門做「海浪營造與渲染」的特效師,離開這個行業還能做什麼?當世界的變化嚴重威脅著我們的成就感與安全感時,所有鼓勵你上進的「正能量」就會顯得面目可疑,甚至面目可憎。

今天,網絡上的年輕人都在忙著說自己是「屌絲」,年紀大一點兒的就說自己是弱勢群體。你肯定能理解這種感覺——不管家庭是否幸福、事業是否成功、當下是否快樂,總覺得自己渺小,無比渺小。我們都看得到時代的方向盤就在那裡,可是卻碰不到。而即便碰到了,我們也不相信自己能改變得了時代這輛大車的方向。

當然,你也別誤會,焦慮感籠罩下的人們,不會因此就不工作、不努力、不付出……至少,不全是這樣。我們只是不再確信努力的價值,並且厭惡那些鼓吹成功的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