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小學問:解決你的7種人生焦慮 > 第七章 Persuasive——不要當小透明 第二節 影響力,從感覺做起 >

第七章 Persuasive——不要當小透明 第二節 影響力,從感覺做起

影響力的核心,是感性而非理性。

這句話聽起來有些刺耳。你可能會問:「什麼?不是說人是理性的動物嗎?我們做重大決定時,難道不都是反覆權衡,然後才得到有理有據的結論嗎?」那我問你:「既然如此,人與人之間,為什麼還會有隔閡?」很多人以為這是語言表達的問題,話沒說清楚。可是,魯迅這麼會寫文章的人,按理說,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應該不成問題吧?但他卻感歎:「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還有人認為,溝通出問題,歸根結底是語言本身有問題。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就相信,只要按照純粹的理性規則,發明一種人工語言,就能避免任何歧義和紛爭。有衝突時,你拿一小石板,我拿一小粉筆,把各自的觀點寫清楚,誰對誰錯一目瞭然。然而諷刺的是,他和牛頓之間,因為誰先發明微積分這件事,照樣是吵到死也沒整明白。

可見,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不只是因為表達或理性的不足,一定還有別的原因。

在給出答案之前,先說個真實案例。前些年,有個國內品牌研製出一款不用更換濾芯的空氣淨化器。老闆很興奮,跟廣告公司說:「這麼重大的科技創新,一定要重點宣傳。市面上的同類產品,都是半年或一年就要換一次濾芯,我們這樣一改,給消費者省了一大筆錢,是不是很棒?」直覺上說,這種講法完全沒有問題。可是廣告公司專家卻對這位老闆說:「您先別急,我們做個市場調研再說。」結果大大出乎廠商的意料。很多消費者都對「永不更換濾芯」這句話深表懷疑。有人說:「現在空氣這麼髒,怎麼可能濾芯一直不換?這肯定是騙人的!」還有人說:「那些進口品牌都要換濾芯,你一個國內品牌,難道可以做得比他們更好?」更有人認為:「便宜沒好貨,不換濾芯的空氣淨化器,效果肯定要比需要換濾芯的差吧?」

嚴格來說,這些消費者的想法不一定合理。但是面對實實在在的調研結果,你到底是去教育消費者,說他們不夠理性,還是要順應消費者的心理,調整自己的廣告策略?正確的做法當然是後者。所以,廣告公司跟廠商建議,要突出自己的優勢,與其標榜自己「永遠不用更換濾芯」,倒不如退一步,宣傳自己「五年不用更換濾芯」。這個改動,真是神來之筆。表面上看,明明已經研製出永遠不用更換的濾芯,卻不得不內部打個折,說自己只保五年,自降身價。但是就實際效果而言,這種說法卻更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因為在市場上的濾芯普遍用不到一年的情況下,宣傳自己保用五年,既足以成為賣點,又不會挑戰消費者的常識,讓他們懷疑你在吹牛。

這個思路正好可以回答我們剛才提出的問題:人與人之間的隔閡,終極原 因到底是什麼呢?答案是:感覺的不可通約性。 什麼意思?你看,在這個案例裡,廠商覺得「我們做出了很了不起的東西,所以要大肆宣揚」,可是把這個信息直接傳達給消費者時,後者的反應卻是:「不會吧?真有你們說的這麼好嗎?」發現沒?你的興奮完全是自己一個人在興奮,那些潛在客戶對此沒有感覺。這一點兒都不奇怪,如同在一個桌上吃飯,聽到同一個笑話,有人樂不可支,有人無動於衷。相隔甚遠的廠商和客戶,又憑什麼非要在同一個信息點上產生相同感受?而這時,要獲得客戶認同,你既不能以說理的方式給他們上課,又不能以煽情的方式讓他們對你的自豪感同身受。唯一的出路,是從對方的感受出發,跟對方溝通。重要的不是「我是什麼樣的」,而是「你的感覺如何」。

關於感覺的不可通約性,再舉一個例子。奧美廣告創辦者、「廣告教父」大衛·奧格威(David MacKenzie Ogilvy)提出過一條金律:廣告中不要輕易、直接地使用否定詞,這是很危險的行為。如果你說「我們的鹽裡不含砷」,一些顧客會忽略否定詞「不」,只會覺得你既說了「鹽」又說了「砷」,從而產生你是在說「鹽裡含砷」的印象,而另一些顧客則會覺得你越說不,我越覺得你心虛,不然你為什麼非要強調這一點?這樣的感覺當然不對,但感覺這種事,關鍵不在正不正確,而是強不強烈。比如你玩「狼人殺」,如果別人說你是狼,那麼你辯護時,最危險的開場白就是:「我不是狼。」因為這就相當於把「狼」這種感覺跟你自己綁定在一起。所以,要對受眾產生你想要的那種影響,就必須注意:最大的難點不是把道理講明白,而是找到感覺上的共鳴。只有當你克服了感覺的不可通約性,讓對方產生你預期中的感受,才能順利地傳遞你想要傳遞的信息。

你有沒有想過,廣告為什麼經常需要名人代言?且不論那些明星是否真用過這些產品,就算用過,他們又不是專家,憑什麼有資格為產品背書?道理很簡單——親近感。

雖然邏輯學家早就說過這叫作「訴諸權威謬誤」,然而事實上我們的消費選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這種「臉熟」導致的親近感決定的。比如美國一項民調就發現,53%的人在選擇看電影時,主要是聽從熟人推薦;在選擇醫生時,這個比例更是高達70%。選醫生明明比看電影重要得多,為什麼大家反而更重視身邊朋友的意見,而不是專業排名或指標?這就是因為選擇越是重大,我們越是上心,就越會受情緒左右。事實上,在另一項民調中,91%的受訪者表示,在購買重大產品時,主要受認識的人的影響。看到這裡,你可能還是會覺得(注意,是「覺得」,而不是理性的觀察或推論):「雖然很多人都會被感性左右,但肯定不是我,我絕對是一個理性的人。」可是你知道嗎?這種感覺,其實本身也只是感覺而已。

2001年一項有關廣告接受度的研究表明,在看完各種精心拍攝的廣告之後,當被問到「廣告對你是否有影響」時,大多數被試者都表示,無論這些廣告拍得多好,他們都知道這只是廣告,並不會打動他們。可是,當研究者換一種方式問「你覺得這些廣告,會不會對他人造成影響」時,同樣還是這批人,卻紛紛表示,他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被說服並去購買廣告所推薦的產品。這就奇怪了——你自己不信,為什麼覺得別人一定會信?其實,更合理的解釋是:他們切實「感覺」到了廣告的影響力,只是不好意思承認這會發生在自己身上而已。而在真實生活場景中,廣告可不會像實驗裡這樣直接跑過來問你:「你好,我是廣告,請問你覺得我影響到你了嗎?」它們的效果,都是潛移默化的。美國著名廣告學家基爾波恩(Kilbourne)講過一個段子:「幾乎人人都有個錯誤的信念,認為自己不會被廣告所影響。當我在全國各地演講時,最常聽到的一種論調就是——我根本不會去注意廣告……我知道那只是廣告,所以對我沒有影響。然而……」基爾波恩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最常說這種話的人,往往都是那種頭戴一頂百威啤酒帽的年輕人。」

是的,影響力施加到這個程度,讓人根本不覺得自己正在被影響,這才算是真正的高手。

TIPS:

小學問:感覺的不可通約性,是溝通中最大的阻礙。所以,重要的是對方覺得怎樣,而不是你真的如何。影響力的產生,永遠都是圍繞著感覺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