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小學問:解決你的7種人生焦慮 > 第六章 Attractive——情與愛的科學小秘密 第七節 跟數學家開普勒學習該如何相親 >

第六章 Attractive——情與愛的科學小秘密 第七節 跟數學家開普勒學習該如何相親

人們通常認為,喜歡什麼樣的人,是一種非常個性化的選擇。所以總有人天真地相信,不管自己之前多不受待見,在世界的某個角落,總有個天造地設、正好投緣的人,靜靜地等著自己。

然而,這很可能只是一廂情願的浪漫幻想,如果死守著這種「每個人前世注定都有預留的另一半」的想法,很可能你永遠都無法逆襲成為愛情中的贏家。因為,有大量研究表明,在愛情這個通常是一對一的事上,居然也存在「從眾心理」。越是有人喜歡,就越是會吸引更多人喜歡;越是沒人喜歡,就越是會降低找到另一半的可能。用專業名詞說,這種現象叫作「擇偶複製」 (Mate-Choice Copying)。

2006年,研究員凱文·伊娃(Kevin Eva)和蒂莫西·伍德(Timothy Wood)向38名女性被試者隨機呈現了10張男性照片,並附帶個人信息,然後要求這些女性對照片的吸引力進行打分。結果發現,在排除其他因素影響後,那些標籤為「已婚」的男性,吸引力明顯高於「單身」男性。後續實驗也證明了這一點。2008年,研究者薩拉·希爾(Sarah Hill)和戴維·巴斯(David Buss)將顏值大致相同的10名男子,分別以單人照、被女性簇擁的合照、被男性簇擁的合照三種形式呈現給478名異性戀的女大學生,讓她們從多個角度對照片中的男性進行評價。結果發現,吸引力最高的,果然是被女性環繞的那名男子。

而且,這種現象還不只是在人類身上出現。1992年,動物學家杜蓋金和戈丁(Dugatkin & Godin)做了一個實驗:用玻璃板將魚缸分成三部分,左邊放入一雄一雌兩條孔雀魚,右邊放入一條雄魚,中間放入一條雌魚——讓這條雌魚可以同時觀察到兩邊的情況。過了一段時間後,人們把玻璃板移開,同時也取走左邊的那條雌魚,讓中間的雌魚可以自由選擇左右兩邊的雄魚。照理說,中間的雌魚和右邊的雄魚同病相憐,一起被餵了那麼久的「狗糧」,應該是惺惺相惜走在一起吧?結果很殘酷:這條雌魚總是在那條曾經有配偶的雄魚身邊徘徊,卻對之前和自己一樣單身的雄魚不理不睬。也就是說,這條雌魚在「複製」其他雌魚的選擇。

不過,在真實的人類社交活動中,男性其實也會表現出同樣的「擇偶複製」行為,而且男性比女性要更加顯著。如果一個相貌和影響力出眾的男性,對某位女生表現出興趣,那麼對其他男生而言,這個女孩的受歡迎程度會大大提升。這就好比,當你聽說一個男生的女朋友是林志玲,或者一個女生的男朋友是吳彥祖,就自然會高看對方一眼,覺得他/她身上突然多出了某種光環。

以上這些研究,簡直是對單身狗的雙重暴擊。原來,當你苦惱於沒有對象時,還有一個更悲慘的消息,那就是「沒有對象」本身就是你難以找到對象的理由。這豈不是意味著在愛情裡也存在勝者通吃、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難道單身久了,就真的成了「注孤生」?別著急,不管這個消息聽起來多讓人沮喪,至少你先要瞭解其中的原理,才能想辦法克服。

關於「擇偶複製」現象,主要有兩種解釋:第一,這是一種高度依賴情境的社會學習模式。 人們觀察他人如何擇偶,然後照葫蘆畫瓢,既節省自己的精力和時間,還可以降低試錯風險。這和網絡購物時選擇「爆款」或「評價最高」的貨品沒什麼不同。第二,這是一種自然產生的推理。 當你對目標缺乏更詳盡的瞭解時,一個有力的競爭者或出色的前任會讓你覺得該目標「一定有自己沒看到的優勢」,從而提高對其評價。進一步說,當別人看到你提高了評價,也會基於相同理由跟你做同樣的事,這種心理效應就會擴散開來。反過來說也一樣,當你看到一個優質的單身男性時,是不是也自然會想:「這種條件的人怎麼可能會沒有伴兒?」「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我不知道?」

好,機制清楚了,是不是仍然絕望?因為這兩點,都是「單身狗」沒辦法改變的啊! 難不成要我編造出一個完美的前男友或前女友?當然不是。其實你再仔細想想就會發現,之所以越是擁有出色的伴侶就越受歡迎,還存在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由此產生的自信 。

人畢竟不是動物,除了本能上覺得「大家都喜歡,一定不會錯」之外,更多的還是受到這個人本身魅力的影響。而那些已經擁有完美愛情的人,由於這種內在幸福感的充盈,自然會給人自信、豁達、幽默、溫柔等感覺,這不就相當於魅力的加成效應嗎?反觀愛情中的失敗者,由於越沒人愛越沒信心,越沒信心越表現得不可愛的惡性循環,異性不青睞,也真的不完全是因為從眾心理啊!

所以,好消息是(終於有好消息了),在提升自己的魅力值這個問題上,向愛情中的成功者學習,要比向事業上的成功者學習簡單多了。「沒錢人首先要養成有錢人的心態,才能變成有錢人」這個思路,固然有幾分道理,但幾乎等於廢話,當你窮得叮噹響時,怎麼可能打腫臉充胖子,硬裝出富人氣度?但是愛情這個領域就不同了,就算你一直是無人問津的單身狗,總能做到不自暴自棄、不怨天尤人吧?總能有樣學樣,看看那些擁有美滿愛情的人,有怎樣的氣質、做派和心態吧?

簡言之,當你看起來像個贏家,說話像個贏家,待人接物都像個贏家時, 你就一定能成為愛情中的贏家。 說真的,這比先裝成有為青年,然後再真的變成有為青年要容易得多。

說到這兒,你可能還會產生一個疑問:之前講的都是「找不到伴侶要怎麼逆襲」,那麼,如果我真的是愛情贏家,手裡有大把選擇,到底應該怎麼選呢?

別笑!是的,優秀也有優秀的煩惱,聰明人也可能陷入悲慘的境地。歷史上最偉大的天文學家之一,發現了行星運動三大定律的約翰尼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在1611年決定再婚。但他花了整整兩年時間去考慮身邊追求他的人選,竟然有11位之多,是不是很讓人眼紅?可是這位強迫症患者挑花了眼,他在小本子裡寫道:

1號:口臭

2號:養尊處優

3號:已訂婚

4號:身材高挑

5號:端莊、節儉、勤奮

6號:大小姐,太奢華

7號:很迷人

8號:母親很和藹

9號:身體不好

10號:太豐滿

11號:年紀太小

本來,開普勒對4、5、7這三位女士還是很感興趣的,可正因為這種「精挑細選、全面比較」的科學精神,導致做決策太慢,而優秀的女士本來追求者就多,誰有興趣等他?所以,最後結果是,他看得上的都已經名花有主,還能繼續發展的他又看不上。過了整整兩年,好在5號女士肯回頭找他,開普勒才不至於繼續打光棍。

有沒有什麼辦法能既不倉促,又不遲疑,從而避免將來後悔呢?而且,5號這個數字,背後有沒有什麼規律呢?

我們從一個新的視角切入來瞭解一下數學家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早在1949年,美國數學家梅裡爾·弗勒德(Merrill M. Flood)就發現,在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下找對象其實就是個決策問題:你認定一個人,就意味著要拒絕其他人,可是,如何確定這就是所有追求者之中最好的那個?如果說數學上存在最優解,愛情裡是不是也存在這個「最優解」呢?弗勒德提出的這個問題,整整11年,沒人解答得出來。直到1960年,美國數學科普作家馬丁·加德納(Martin Gardner)簡化了弗勒德的提問,並且建立了新的模型。

這個被稱為「秘書問題」的新模型是這樣的:如果你要聘請一名秘書,有n位應聘者,你每次只能面試一人,面試後要立即決定是否聘用,而且拒絕後不能反悔。請問,該採取怎樣的策略才能盡量保證選出其中最優秀的人?加德納通過一個很複雜的方程得出了答案:37%。具體推導過程很長,這裡只看結論。37%的意思是,如果你有100位應聘者,那你應該將前37位應聘者當成觀察樣本,找出表現最好的那位,然後從第38位開始,一旦發現有表現更好的人, 就果斷聘用 。這樣做,選出最優秀應聘者的概率最高。這個37%的最優決策原則,在很多領域中都適用。簡單講,就是結合實際情況給自己劃定「考察期」和「決定期」。

比如說找工作,招聘季從9月開始到次年3月結束,大概是六個月時間,6的37%是2.22。所以,你在最開始這兩個月零一周的「考察期」裡,主要任務就是收集和比較信息,不要急於決定。而這個時間一過,就進入到「決定期」,雖然看起來還有三個多月不用著急,但是從概率上說,此時一旦出現比之前條件更好的公司,就要立即拿下。不用再考慮之後的其他機會,否則煮熟的鴨子也可能飛掉。

回到擇偶這個問題,原理也是一樣的。比如在前面提到的開普勒的例子裡,如果他遵循37%原則,就會在考察了前4位對像之後進入「決定期」,此時遇到5號候選人,正好佳偶天成。當然,他後來覺得7號也很迷人,而這種方法能不能保證5號一定比7號好呢?不能,事先誰也不能絕對保證。但是這種決策方式,至少能夠避免你把11位候選人依次看下來之後,才發現原來錯過的才是最好的。

開普勒是鑽石王老五,才能等來5號姑娘回心轉意(補充一個八卦,開普勒比5號姑娘大18歲);但如果是你我這樣的普通人呢?你還有自信能等來金玉良緣嗎?

不過,我們也不是建議你生搬硬套,用這種純數學的方法來對待愛情。比如,我現在22歲,預計30歲前結婚,每段戀愛大概前後要經歷一年時間。難道因此我就可以計算出,在我有可能交往的8個對象裡,前3個都只是試試看,從第4個起才認真對待嗎?當然不是。任何一段感情都要認真對待,而不管多科學的原理,也不能直接用於「規劃」我們的感情生活。因為首先,概率是針對大樣本而言的,而一般人一輩子談不了幾次戀愛;其次,隨著你不斷變成熟,對愛情的理解也會相應變化,誰是你的「最優解」這個問題,怎能指望數學公式提供一個固定答案?

所以說,這個37%原則真正的適用範圍,是「可供選擇的對象太多,不知如何取捨」的情況 。比如說相親,同時有諸多追求者,你既害怕過早決定,又害怕猶豫不決。這個時候,不要糾結,運用37%原則做出理性決策吧。有決斷,也是魅力值的加分項哦。又或者是參加《非誠勿擾》之類相親欄目的女嘉賓,看到男嘉賓一個個輪流上台,卻始終不知道該為誰爆燈?這時候,就可以在心裡默算37%啦!

TIPS:

小學問:「擇偶複製」現象會讓愛情裡的弱者更弱,強者更強。不過別緊張,你完全可以向強者學習,提升自己的魅力值。等到權利反轉,你就可以用37%法則來優化你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