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小學問:解決你的7種人生焦慮 > 第六章 Attractive——情與愛的科學小秘密 第五節 愛情,為什麼總有各種「作」? >

第六章 Attractive——情與愛的科學小秘密 第五節 愛情,為什麼總有各種「作」?

愛情明明是美好的事,可是經常會看到很多人莫名其妙地在糾結,也就是「作」。

「作」的形式多種多樣,有些人特別矜持,明明相互都有意思,卻總是怕這怕那;有些人猜疑心特別強,動不動就吃醋,疑神疑鬼,沒事也弄出事來……所有這些「作」的現象,有一個共同本質,那就是患得患失,沒辦法單純去享受愛情中的幸福,總是要給自己製造一些問題出來,才覺得踏實。

為什麼這些人總是這麼悲觀,喜歡無事生非?為什麼他們總要把愛情變成一件很糾結的事?

心理學家認為,問題的關鍵在於「迴避型依戀」 。

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講過一個故事。有個叫馬克斯的演員,非常努力地爭取加入一個喜劇團。但是等真的應聘成功後,馬克斯卻很快辭職了,他的辭職信上寫著:「我不想加入任何一個會錄用我的俱樂部!」意思是,我這麼矬,你們還錄用我,說明你們水平低,不值得我加入。德波頓認為,在愛情中,很多人也是類似的心態:愛情得到回報的可能性越渺茫,渴望愛情的慾望就越旺盛;可當愛情真的來了,他們又避之唯恐不及,頗有點「葉公好龍」之意。

你可能會覺得,這就是典型的心口不一嘛,一開始根本就沒那麼愛對方。其實,事情沒那麼簡單,這裡面有好幾層推理,我們來還原一下:

1.如果你喜歡我,那你一定是被我的假象欺騙了,如果看到了真實的我,你肯定就不會喜歡我。

2.退一步說,你看到了真實的我,卻還是喜歡,那就說明你的品位很差勁。這時,你也就不值得我喜歡了。

3.不管你喜不喜歡我,總之我們不適合在一起。

這個推論簡直無懈可擊,讓人想起古龍小說裡的胡鐵花,只要他喜歡的姑娘一喜歡他,他就立馬不喜歡這個姑娘了。英文裡有個詞專門形容這類人,叫Lithromantic,也就是「單向戀愛者」。在心理上,他們總是會迴避別人的愛,甚至只喜歡愛別人,討厭被人愛。那麼,這種心態是怎樣形成的?

在回答「愛從哪裡來」「人為什麼會感受到愛」以及「感受愛有哪些不同方式」時,心理學家提出了很多種假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依戀理論」(Attachment Theory)。該理論認為,我們對於愛的感知能力,與我們在嬰兒時期的成長經歷密切相關。而所謂「迴避型人格」,則是依戀理論下的一種人格分類,它是使我們無法建立健康穩定的親密關係的罪魁禍首。最早提出依戀理論的,是英國精神分析學家約翰·鮑爾比(John Bowlby)。他有一句名言:「人類 從搖籃到墳墓,都會有依戀行為。」 鮑爾比發現,哪怕是不會說話的嬰兒,也會對父母表達情感上的聯繫。比如說,小寶寶會黏人,會用哭泣、糾纏、尖叫等行為來表達不滿,甚至會用拒絕喝奶的方式抗議父母回家太晚。而這種互動模式,跟成年人談戀愛其實是很相似的。

這一觀察,在1969年被心理學家瑪麗·安斯沃思(Mary Ainsworth)通過實驗證實。該實驗對「親子依戀」進行量化研究,大致分為以下八個步驟:

1.母親帶兒童進入一個陌生房間;

2.母親坐下來,兒童自由探索;

3.一個成年陌生人進入房間,先和母親說話,再和兒童說話;

4.母親離開房間;

5.母親回來,和兒童打招呼並安慰兒童,陌生人離開;

6.母親再次離開,留下兒童自己;

7.陌生人回來;

8.母親回來,陌生人離開。

通過分析和觀察每個階段的行為,安斯沃思將兒童對母親的依戀分為三類:

1.安全依戀(Secure)。 這類兒童占比約65%,他們與母親在一起時能開心玩耍,並不總是依附母親。當母親離去時,他們明顯表現出苦惱。而當母親回來時,兒童會立即尋求與母親的接觸,並且能很快平靜下來。

2.不安全依戀-迴避型(Insecure-avoidant)。 這類兒童占比約21%,他們在母親離去時並無緊張或憂慮的表現,當母親回來時,他們也表現得很冷漠,或者不予理會,或者短暫接近一下又走開,表現出忽視和躲避的行為。這類兒童在接受陌生人的安慰時,與接受母親的安慰沒有差別。

3.不安全依戀-反抗型(Insecure-ambivalent)。 這類兒童占比約14%,他們對母親的離去表示強烈反抗,當母親回來時,他們雖然尋求與母親接觸,但同時又顯示出反抗情緒,不能正常地繼續玩遊戲。

現在你想一想,以上三種類型,是不是基本涵蓋了日常生活中見到的那些「熊孩子」?有些好哄,有些難哄;有些易激動,有些反應遲鈍;有些天真爛漫,有些少年老成;有些人前人後一個樣,有些非得有父母壯膽才敢見人……其實,這些性格特徵的不同,都是由依戀關係的類型差異決定的。

在此基礎上,美國康奈爾大學的辛西婭·哈贊(Cynthia Hazan)教授進一步證明,這種幼年的依戀經驗會影響我們日後處理人與人關係的方法。而後來的研究者發現,成年人的依戀類型,主要是在兩個維度上有差異,分別是「憂慮被拋棄」和「迴避親密」。「憂慮被拋棄」程度高的人,雖然期望與對方交往,但是對他人戒心重重,害怕被拒絕和欺騙;而「迴避親密」程度高的人,則是更追求獨立自主,喜歡我行我素的生活,不願意與他人發生依戀關係。

從這兩個維度出發,可以劃分出四種類型的人格:

1.安全型人格 ——既不憂慮被拋棄,又不迴避親密。 這種人在兒童時期,通常就是我們之前所說的「安全依戀型」。他們很容易與別人建立親密關係,而且能夠安心地信賴與被信賴。既不會無緣無故地吃飛醋,又不會節外生枝地考驗對方。在兩性關係中,這種「安全型人格」,是最為理想和健康的。

2.癡迷型人格 ——高度憂慮被拋棄,但是不迴避親密。 他們很樂意與情侶有親密關係,但總是擔心對方並不願意付出同樣多的感情,所以就比較容易吃醋。好比林黛玉,不管賈寶玉如何賭咒發誓,都不能完全放心。跟這種人相處,一定要時刻小心,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觸到了逆鱗。

3.疏離-迴避型人格 ——不憂慮被拋棄,同時迴避親密關係。 這種人不怎麼跟人來往,但也能自得其樂。和這種人日常打交道是比較輕鬆的,但是如果要談戀愛,那你必須同樣也是個自得其樂的人。

4.恐懼-迴避型人格 ——既害怕被拋棄,又迴避親密關係。 這種人是最為糾結的,因為他們既渴望愛情,又忍受不了真實的戀愛關係,近也不行遠也不行,所以就顯得戲特別多。我們一般說的在愛情裡特別「作」的那種人,基本上都有這樣的心理問題。

而在情侶關係中,兩個「安全型人格」在一起是最完美的,兩個「疏離型人格」在一起也可以井水不犯河水,兩個「癡迷型人格」在一起,能把日子過成你儂我儂的瓊瑤劇。最可怕的情況是,一個「迴避型人格」和一個「癡迷型人格」在一起。前者對親密有恐懼,總想保持距離,而後者卻總是擔心被拋棄,窮追不捨,導致兩人總是處於你追我趕的緊張狀態。

當然,這並不是說如果你是迴避型或癡迷型人格,就注定找不到真愛。事實上,依戀模式只是一個大致分類,很可能每個人身上都具有某種程度的安全、癡迷和迴避因素。更重要的是,依戀的感受並非一成不變,它會隨著我們自身經歷的變化而變化。研究者發現,哪怕是那些天性比較脆弱和敏感的嬰兒,父母也可以通過更親密、更多回應的照顧,來影響嬰兒對於情感的反饋。也就是說,這個依戀模型可以被改變。對於成年人而言,更是可以有意識地進行自我接納和調整。比如說,你可以問自己三個問題:1.我是怎樣的人?2.我如何 對待喜歡自己和自己喜歡的人?3.面對自己心愛的人,我是否會有一些不自覺的心理障礙?

如果有,除了自我調節之外,你還可以坦誠地和伴侶交流,或者求助於專業的心理咨詢師。畢竟,只要認識到問題的存在並願意解決,辦法總比困難多。總的原則是:癡迷型的人,要學會對自己負責;迴避型的人,要學會對伴侶負責。

TIPS:

小學問:愛情中之所以有各種「作」,往往都是癡迷型和迴避型人格在作祟。認識問題,才能解決問題,而不至於陷入相互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