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小學問:解決你的7種人生焦慮 > 第六章 Attractive——情與愛的科學小秘密 第四節 女生,真的比男生更柔弱嗎? >

第六章 Attractive——情與愛的科學小秘密 第四節 女生,真的比男生更柔弱嗎?

在談論男女性格時,有個最普遍的概括,就是男生剛強,女生柔弱。莎士比亞直言不諱:「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Frailty,thy name is woman!)究竟是因為男性天生勇敢,女性天生溫柔,還是因為我們先相信了這一點,於是才鼓勵男生勇敢,要求女生溫柔?換句話說,當父母斥責孩子「沒個男孩/女孩樣」時,到底是因為男孩/女孩就必須得是那個樣子,還是因為他們一直這麼說,所以男孩/女孩最後就變成那個樣子呢?

要說清這裡面的先後關係,先來看一個有關「粉紅色」的研究。

在美國的醫院,人們給男嬰準備的衣服是淺藍色,而女嬰的衣服則是粉紅色。一項有48個1歲內的嬰兒參與的實驗發現,有75%的女嬰穿著為粉紅色,79%的男嬰穿著為藍色。可見,這種顏色劃分,從一出生就被決定,且一直延續到成年。

但是,為什麼我們都會認為粉紅色就是屬於女生的顏色?

關於這個說法,最早的一項研究是在1893年。在該研究中,孩童及成人被要求觀看不同顏色,並挑出自己最喜歡的。當時人們就發現,年輕女性比較偏好紅色系。因此,後來很多玩具製造商振振有詞地宣稱,有關性別的刻板印象並不是他們造成的。之所以女生的玩具大都是粉紅色,男生的玩具大都是淺藍色,只是順應了男女兩性的天然喜好而已。但是也有人指出當年的研究不夠嚴謹,因為它只是揭示了一個既成事實,卻沒有進一步解釋不同性別對於顏色的偏好是因為什麼而產生的。也就是說,後天存在這個區別是不假,但是這個區別本身,到底是後天形成的,還是先天就有的,實驗並沒有給出答案。

於是,在2007年,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神經科學家赫爾伯特(Anya Hurlburt)進行了另一項實驗,推測女性之所以更偏好紅色系,也許跟她們在原始時代負責採集的習性有關。當女性在叢林中採集漿果時,視覺上對於紅色的敏感,有助其在一堆尚未成熟的綠色果實中發現已經發紅的成熟水果。這項「女孩偏好粉紅的科學證據」當年被媒體大肆報道。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女孩子真的天生就與粉色掛鉤嗎?畢竟,先有結論然後再去尋找證據,是怎樣都能找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的。如果說,女性在採集時喜歡紅色的漿果,所以天然就比較喜歡紅色系,那麼男性在打獵的時候喜歡看到獵物見血,不也可以解釋成男人才比較喜歡紅色?

這還真不是抬槓。要知道,粉色真的曾和男子漢氣概聯繫在一起,它被認為是沖淡的紅色,是同力量關聯的顏色。直到1914年,美國報紙《星期日前哨》(The Sunday Sentinel )還在建議媽媽們「給男孩用粉紅色,給女孩用藍色,以遵從習俗」。直到「二戰」後,美國等國家才開始轉而給女孩用粉色,給男孩用藍色。而在1918年,商業雜誌《恩肖的幼兒部》(Earnshaw』s Infants』 Department )更是詳細論證:「粉色更適合男孩,因為粉色是一個強烈而果敢的顏色;相比而言,藍色比較沉穩優雅,更適合女孩。」而且,粉色是從紅色中延伸出來的顏色,傳統上很多國家的軍服都是紅色的(由於偽裝的需要改成綠色是19世紀末的事),在感官上一下子就能讓人聯想到男孩。而藍色寧靜沉穩,像天空和海洋,聖母馬利亞的袍子也是藍顏色的,所以那時的人認為,藍色才更適合女孩。

此外,還有學者指出,像這類關於色彩偏好的研究,其實都有一個盲點,那就是他們實驗的對象——一律都是超過3歲的孩童及成人。要知道,孩童在3歲後,就已經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性別,而他們的偏好已經被父母和朋友等親近的人深深影響了。這個時候的研究,又怎能揭示出男女天然的性別差異呢?

為了研究兩性對於顏色的真實偏好,英國的心理學教授梅利莎·海因斯(Melissa Hines)就特別對120名1~2歲的嬰兒進行了顏色測試。結果驚訝地發現,這些被試嬰兒對於顏色的偏好,並沒有什麼不同,無論是男嬰還是女嬰都偏好粉紅色,原因很簡單——與他們母親的皮膚最接近的顏色。而無論男女,只要是成人,基本上都會對乾淨的淺藍色系產生好感,因為那會喚起他們腦中對於「清澈的水」「萬里無雲的晴空」之類事物的美好想像。反之,不管是什麼性別,成人通常都會討厭黃褐色,因為那會勾起他們對於糞便及嘔吐物這類不愉快事物的回憶。

所以說,我們對於顏色的偏好,在先天上是不分性別的 。

那麼,區別是從什麼地方開始的?

海因斯發現,在對玩具種類的偏好上,男生和女生從小就呈現出了差異。12個月大的男孩,偏好汽車或球,女孩子則偏好洋娃娃之類的玩具。更有趣的是,動物實驗也顯示出同樣的規律,比如印度恆河一帶的公獼猴喜歡玩球和玩具車,母猴則會被洋娃娃吸引。

而進一步說,我們對於顏色的偏好,往往並不是因為這個顏色本身,而是因為與這個顏色聯繫在一起的事物,也就是所謂的愛屋及烏。比如說,如果你先給一個人看了櫻桃或蘋果,那麼在測試中,他對紅色的喜好就會增加;但是如果你先給他看了內臟或鮮血,那麼在測試中,他對紅色就明顯會產生厭惡。另外還有研究發現,國旗的主色調,也會影響一個國家的民眾對於顏色的喜好。比如國旗是紅色的國家,民眾對紅色的偏好就會比其他國家高出許多。由此可見,我們對顏色的好惡,是由這個顏色讓我們想起的事物決定的。同樣的道理,女孩之所以會喜歡粉紅色,很可能是因為她們所喜歡的那些東西,比如洋娃娃,正好被製造成了粉紅色。這不是先天的影響,而是玩具廠商的後天選擇,正是這種約定俗成的默契,造成了一代又一代女孩不斷「粉紅化」的現象。

當然,你還可以說,雖然兩性對於色彩的喜好區別很可能是由社會所塑造的,但是剛剛也說了,至少對於玩具的喜好,比如男生喜歡小汽車,女生喜歡洋娃娃,這總是天生的,而這不正好說明,溫柔文靜才是女生的本性嗎?

答案仍然是「不一定」。BBC曾發佈過一個有趣的視頻,裡面有兩個三個月大的嬰兒,男孩叫愛德華,女孩叫瑪妮。研究人員將志願者和嬰兒放置在一個擺放著無數玩具的空間中,讓志願者和嬰兒互動三分鐘,觀察他們的行為。結果發現,當志願者根據名字判斷出是女嬰時,他們會更多地選擇乖巧類型的玩具,比如洋娃娃、粉色布偶,並且更多地與她進行言語交流。而如果得知是男嬰,志願者會選擇強調力量和速度的玩具,如機器人、木馬等,並且與嬰兒的語言交流也會減少。一切都是那麼自然。直到實驗結束,研究人員才告訴志願者,他們故意改變了孩子的衣著和名字,使其錯誤判斷了孩子的性別。志願者眼裡的女孩,其實是男孩愛德華;以為是男孩的那個,其實才是女孩瑪妮。

現在,你再回頭去想,當時兩個孩子都玩得那麼開心,是因為本性上瑪妮就比較喜歡機器人,而愛德華喜歡洋娃娃嗎?當然不是,他們在本性上其實沒有偏好,給什麼玩什麼。反而是大人受到潛意識影響,先入為主。根據精神分析學家邁克爾·麥科比(Michael Maccoby)的研究,絕大多數美國父母從小孩一出生,就會習慣用蜜糖(Honey)或甜心(Sweet heart)來稱呼女嬰,至於男嬰兒,則往往會被稱為小大人(Little man)。從小在這種稱呼下長大,被賦予完全不同的期待,養成氣質上的不同,又有什麼奇怪呢?

總之,正如法國哲學家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所言,女性不是「生為」女性,而是「變成」了女性 。從社會意義上來說,這句話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示。對於男女之間的天性差異,不要想當然,要注意避免刻板印象的陷阱。只有這樣,男生才能真正理解女生,女生也才能真正理解自己。

TIPS:

小學問:男女兩性在氣質上的差異,很大程度上是受後天影響形成的。這就意味著,首先要把異性當成「人」來對待,才能避免很多根深蒂固的成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