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小學問:解決你的7種人生焦慮 > 第五章 Effective——高效能人士是怎樣思考的? 第五節 只看銷售數據,你就錯得太離譜了! >

第五章 Effective——高效能人士是怎樣思考的? 第五節 只看銷售數據,你就錯得太離譜了!

現在,如果你已經接受了「用數據說話」這個觀念,那麼接下來,還可能有一個誤區在等著你,那就是「忽視態度數據」 。

一談到數據,很多人就會覺得,因為這是最實打實的東西,所以一定要客觀客觀再客觀,只能統計最真實的行為,像什麼情緒、態度之類主觀的東西,無法量化,自然也就不是重點。也有人認為,聽其言還要觀其行,嘴上怎麼說不重要,實際怎麼做才重要。心理學上有一派叫「行為主義」,其中最極端的觀點就是,你說你疼,這沒意義,因為不客觀,非得量化成諸如「號叫聲有多大」之類的指標,才是值得研究的。

其實,這兩種想法都是對數據和統計的誤解。要知道,瞭解一個人的行為不代表瞭解他的動機,而瞭解一個人的態度,卻往往可以用來推測下一步的行為 。「態度數據」很值得研究。事實上,營銷領域就經常用這個「態度數據」來理解人類行為的真實動機。

有一家著名的化妝品品牌,準備做一輪大型口紅廣告投放。於是,為了找準用戶,市場人員做了一輪問卷調查,搜集不同用戶的購買習慣。他們發現,過去一年中,有5萬人曾在他們的網店購買了10支以上的口紅。看到這個數據,你自然就會認為這5萬人肯定是重度用戶。而他們既然過去買了這麼多,那未來一年肯定也會繼續買。此時,如果要進行廣告推廣,比如群發短信、贈送優惠券等等,當然是要針對這群人,對不對?可是且慢,這些前期搜集的數據,都是所謂的「行為數據」。也就是說,這些數據只反映了消費者在什麼時候、在哪裡買了多少口紅,而消費者為什麼買,行為背後的動機和態度是什麼,這些更重要的問題都還不得而知。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此時貿然投放廣告,很有風險。

所以有人提出,要繼續做新的問卷,去測量消費者們的「態度數據」,也就是要弄清楚顧客為什麼購買。結果,不測不知道,原來這個品牌的口紅,居然有三種完全不同類型的顧客。

第一種顧客之所以買這個品牌,是因為這是他們能買得起的最便宜的一線品牌。也就是說,他們的內心活動是:「我其實也沒有多愛你,但是誰叫你這麼便宜呢?將就一下嘍。」而這個品牌本身的定位是中高端,而非物美價廉。所以,如果對這一類顧客繼續用推送優惠券的方式促銷,就會進一步強化「這個品牌檔次不夠高」的印象。現在是「一線品牌裡最便宜」,以後可能就會淪為「二線品牌裡最貴」,極大地損害品牌價值。

第二種顧客則是粉絲心態。他們不是衝著品牌,而是衝著給品牌代言的明星來的。別的買不起,口紅總買得起吧?這部分的消費者占比非常大,畢竟現在是粉絲經濟的時代。不過,他們其實根本不是真正的品牌用戶,購買力也不夠,純粹只是因為喜歡偶像,買了表示支持。如果針對他們再做其他方面的促銷,也不會有什麼效果。更進一步說,這一類人的存在還可以讓品牌去思考一個更深入的問題,那就是:花大價錢請明星代言,是否真的是個好辦法?雖然的確多了很多顧客,但這些顧客並不一定會愛屋及烏。而如果做不到愛屋及烏,代言政策就是失敗的。這也是「態度數據」的又一發現。

最後再說第三種情況,這部分消費者,真的就是衝著這個牌子來的。可以說,這群人才是品牌的忠誠用戶,從態度到行動都充分支持品牌。因此,如果要推送促銷活動,針對這群人就足夠了。既能起到效果,又不會自降身價。

以上這個案例說明,同樣一個行為,背後的動機和態度可以大不相同 。你搜集再多的數據,如果不做態度分析,還是會搞不清狀況。所以有人說,態度數據,才是「幫助營銷判斷的幕後之手」。

20世紀80年代初,可口可樂的市場銷量不斷下滑。公司竭盡所能地使出各種營銷手段都不管用,最後實在沒辦法,就想:問題會不會是出在口味上?有沒有可能消費者已經不再喜歡可口可樂的傳統口感,需要換換口味了呢?於是,公司花大價錢做了非常科學的雙盲測試。結果表明,果然顧客對新配方的滿意度,不僅超過傳統口味,而且比競爭對手百事可樂高出6個百分點。有了科學數據在手,可口可樂就有底氣了。1985年初,公司在百年誕辰之際,推出了「新可口可樂」(New Coke),準備打一場翻身仗。最開始非常成功,1.5億人試用了新品,超過以往任何產品的試用紀錄。但是大多數人喝完後都非常不滿意,每天有超過1000個電話向可口可樂總部投訴,整整三個月晝夜不息。很多人說:「改變可口可樂,就是打碎美國夢!你就算在我家燒國旗,也比不上改變可口可樂更無恥!」這是因為對很多美國消費者來說,可口可樂不僅是一個商標,更是一種共同回憶。至於口味,好不好喝還是其次。如果做科學的雙盲測驗,的確會發現消費者更喜歡新口味,但是一旦觸碰到背後的態度和認知差異,消費者就完全不會妥協了。

這種「態度和行為不完全重合」的現象,在生活中也很常見。比如說,同樣是喜歡做飯,有些人是因為責任,有些人是因為興趣。那你跟這兩種人推銷廚具,就算是推銷同一個產品,肯定策略是不一樣的。跟前者要強調的是效率和性價比,跟後者要強調的是新鮮的體驗。如果只看行為數據,也就是做菜的次數和時間,而不看「態度數據」,也就是背後的真實動因,你對這個世界就會有很多誤解。

總之,行為很容易觀察,但背後的態度往往是隱形的,不那麼容易發現。不過,只要你意識到態度和行為往往不一致,總還是有辦法去收集這些「態度數據」的。

具體要怎麼做呢?從收集「態度數據」這個思路出發,除了對其行為特點進行觀察之外,你還要分析和發掘這些行為背後的價值觀,就此而言,越是那些反常的現象 (在傳統的「數據型思維」裡往往被當成特例忽視掉),越值得你認真思考。

以我們的父母為例。雖然近在咫尺,你知道他們的每一個行為細節,但卻未必知道他們心裡是怎麼想的。有些老人明明退休工資不低,可是買東西總是很節省,這就是一個「反常」。而背後的原因又各不相同,有些人可能是因為從小窮慣了,沒有安全感,不敢花;有些人可能是因為一直都用便宜貨,根本不知道該怎樣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還有些人,則是因為省錢省出了成就感,而退休之後的生活,又沒有別的成就感可言。所以你看,表面上是「有錢捨不得花」這同一個現象,其實真要分析起來,背後的原因有很多細微差別。這就是你需要掌握的「態度數據」。

針對不同心理動機,解決方案的側重點也完全不同。有的要提供明確的理財計劃,有的要豐富其晚年生活,有的要把更好的選擇擺在他們面前,有的則要進行情感上的慰藉。但是一切的前提,都是不能只看到大致行為上的相似,而要進一步分析行為背後的「態度數據」。否則,單是說一句「不要捨不得花錢」,是無法幫助老人完成消費升級的。

普通人只看行為,聰明人能看到動機,而唯有動機,才能讓我們預測下一步的行為。

TIPS:

小學問:同樣的行為,可能會對應完全不同的動機。要正確預測人類的行為,就要注意收集態度數據,在「事實如此」之外,多想想「還有什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