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小學問:解決你的7種人生焦慮 > 第五章 Effective——高效能人士是怎樣思考的? 第一節 問對問題,才能提高效率 >

第五章 Effective——高效能人士是怎樣思考的? 第一節 問對問題,才能提高效率

很多計劃,從制訂出來的那一刻起,就注定失敗。

回想一下你在新年、生日、新學期和新工作的第一天這些有紀念意義的日子裡給自己制訂的計劃,在朋友圈裡發的那些誓,在筆記本第一頁寫的那些話,有幾個真的實現了?激情——迷茫——恐慌——放棄——新的激情……你的生命是不是很難擺脫這樣一輪又一輪的循環?當然,夢想還是要有的,但這並不是天上掉餡餅的事,不要指望它能像碰運氣那樣「萬一實現了」。在最開始,你就要認真地審視自己的夢想,用科學的方法制定合適的目標。因為,很可能你不是不努力、不自律、不拚搏,只是在一開始,你就定了一個「假目標」 。

比如說,作為學生,把「學好外語」當成目標,其實沒什麼意義,這最多算是個方向,而目標卻必須要能指導具體行為。你是為了出國留學、日常交流、看懂最新美劇,還是為了應付考試?如果是考試,考托福還是雅思?GRE還是四六級?你現在的基礎如何?希望提升到什麼程度?有多長時間準備?具體到每天能抽出多少時間?……像這樣的問題,問得越細越好,這樣才能保證每一個小時的學習都有的放矢,可以隨時評估和反饋,才能越學越有勁兒,隨時感覺到自己的成長。觀察一下身邊的同學,如果他們一說「學外語」,首先想到的就是背單詞和看美劇,那不用說,肯定屬於目標不明確的那一類。在他們看來,學外語就像交朋友,只要每天接觸,不管以什麼形式,最終都能日久生情。可惜,他們忘了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相看兩生厭,最後不了了之。所以說,「學好外語」這個目標,看起來絕對正確,做起來卻不知從何著手,只能算「假目標」。

那什麼才算是「好目標」?管理學裡有個「SMART」原則,就是專門用來處理這個問題的。它不但可以幫你高效找準目標,更能給你提供考核目標的標準。

1954年,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提出了「目標管理」這個概念。1981年,有人將其中最重要的原則總結成S、M、A、R、T這五個字母,它們分別代表:Specific(具體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ttainable(可實現的)、Relevant(相關的)、Time-bound(有時間限制的)。

1.具體性原則(Specific)

目標要具體明確,不能模糊。 比如說,「改善口音,不要讓人一聽就覺得是Chin-glish(中式英語)」,這就是一個比「學好外語」好得多的目標。又比如說,「找一個不喜歡泡夜店的男朋友」,就比「找一個可靠的男朋友」更具有指導性。所以,當你在設定目標時,一定要多問幾次:「現在已經說得足夠清楚了嗎?還可以再具體一點兒嗎?」

不要以為這很簡單。因為有些話聽起來很具體,但執行的時候,一遇到細節,馬上又會糊塗。比如米果團隊在2016年策劃音頻課程《好好說話》時,有同事提出一個看似非常具體的目標——「我們要做到全行業第一!」這聽起來很讓人激動,但馬上大家就發現,這個「第一」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是要在播出平台上做到第一,還是在全網第一?是要在「說話類課程」這個品類第一,還是要在知識付費領域第一?是要在規模上第一,還是在口碑或利潤上第一?這麼多個「第一」,執行起來用力的方向是很不一樣的,做規模和做口碑,在市場部門批預算的時候完全是兩回事。如果事先制訂計劃時不夠具體,後期操作過程中難免打架。要知道,模糊的目標就像一團乾草,攥在手裡時像一個整體,一旦扔出去,就會到處亂飛。如果你追逐的是這樣一團乾草,又怎麼能指望高效完成任務?所以,花點兒時間,把你的乾草換成石頭吧。

2.可衡量性(Measurable)

首先,如果最後的結果不可衡量,那目標必然是不明確的,也就沒辦法變成具體行動。 「財富自由」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目標,可掙多少錢算財富自由,幾乎沒人說得清楚。於是,有些人就用所謂的「超市自由」「數碼自由」「汽車自由」「購房自由」這四個層次的主觀感受來代替量化標準。

可是仔細想想,就會覺得特別不靠譜——數碼產品不一定比汽車便宜,汽車不一定比房子便宜,憑什麼有這樣的先後排序?「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反正不差錢」,有沒有可能是因為你沒見過世面,根本不知道天外有天?知足常樂、小富即安的人,就算沒多少錢也覺得萬事不缺;而本身就不喜歡亂花錢的人,再有錢也會斤斤計較。這豈不是意味著前者一直都自由,而後者永遠不能實現財富自由?可見,「不差錢」這種感覺,並不能構成一個目標,因為它完全是主觀的,無法用客觀標準衡量。

其次,更重要的是,如果一個目標不能量化,那它就無法被拆分成更小的步驟。 而在努力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如果不能隨時評估,及時獲得反饋,再有意志力的人也堅持不下來 。比如說,你一定見過手機和電腦上的進度條,你有沒有想過,進度條是幹什麼用的呢?從運算的角度,它根本就不需要存在。但是從用戶心理的角度來說,如果沒有一個隨時告訴你「現在進行到哪兒了,還有百分之多少沒有完成」的標誌,傻坐著等待程序運行,就會變得無比煎熬。這是因為作為一種社會動物,我們天生就喜歡得到及時反饋。再宏偉的目標,不分解成時不時能看到進展的「小確幸」,都會讓人半途而廢。從這個意義上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真正的意思應該是:對於千里這麼大的目標而言,不把它分解成一步步來完成,是實現不了的。

3.可實現性(Attainable)

那些常把「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掛在嘴邊的人,往往忽視了一個重要問題:不切實際的夢想,並不是沒有代價的。制定目標時,有些人會覺得「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吹牛又不上稅,立志當然要立大的,到時不行再說唄。可是,他們忘了兩個簡單的道理。第一,如果制訂計劃時注水,那落實步驟時肯定也要打折扣,一旦形成「可以打折扣」這個心態,那你的計劃就算白定了。第二,如果目標超出實際,過程中又不肯妥協,那麼原本可以得到的利益也會失去。

「小學問」團隊中一位在廣告行業的知識合夥人就遇到過一個「志向遠大」的客戶。對方即將推出一個完全不知名的手機品牌,聽說「病毒式營銷」現在是大熱門,投資少、見效快,於是就來咨詢說:「如果現在我們手頭只有100萬元經費,也沒有相關人才儲備,想以小博大,這廣告該怎麼做?」預算這麼少,專家當然很驚訝,但出於禮貌,還是繼續追問道:「那您要對標的品牌是哪家?在您心中,誰才是您的競品呢?」對方自信地說:「我們要打爆華為!」專家沉吟半晌,用盡最後一絲耐心,找對方要來一台樣機試了試。結果,就連《植物大戰殭屍》這種老掉牙的遊戲,都會經常卡頓。最後,合作當然是沒談成,但這位客戶得到了一條免費建議:「我想,您可能對華為這個品牌有些誤會……」

在這個案例中,沒人才、沒預算、質量差,都不算致命傷,因為只要因地制宜看菜吃飯,總能找到相應的市場。真正的問題是,你的目標如果制定得太過出格,就相當於自絕出路,連本可以達到的成就也全都泡湯了。

4.相關性(Relevant)

設立目標時,一定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因為一個目標合不合適,並不由它自身決定,而是由它和其他一系列目標的關係決定的。 一個人說他的目標是「成為億萬富翁」,這個目標合不合適呢?單純看這句話是看不出來的,你得接著問他:「你為什麼想成為億萬富翁?」如果他回答:「因為我想要過美好的生活。」那你可以繼續問:「你覺得美好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如果他回答:「美好的生活,就是住好房、開好車、有人伺候唄!」這回答固然俗氣,好歹還是跟「掙大錢」這個目標高度相關。可是,如果他回答:「美好的生活就是掙夠了錢之後能歸隱田園內心寧靜。」那這時你就得勸勸他了:「不好意思,你所說的這個目標,跟你真正渴望的東西沒有『相關性』,所以不是個好目標。」

為什麼?一是沒必要;二是你不會有動力;三是就算成功了,你也不會覺得幸福。總之,何必呢?

5.時間限制(Time-bound)

有沒有時間限制,是目標和夢想之間最大的區別。 小時候爸爸問你長大後想幹什麼,你說想當宇航員!這個叫夢想,可愛固然是可愛,但也只是想想,因為想過之後,你照樣該幹什麼幹什麼。

那,什麼叫目標?就是當你說「想當宇航員」之後,爸爸接著問你:「那你想想,你飛上太空的時候,大概是多大年紀呢?」你算了算,說:「35歲以前肯定能做到!」這才算是一段關於「目標」的對話。因為按照現有的宇航員選拔流程,如果你想在35歲前有資格進入太空,就意味著25歲時你至少要先成為優秀的飛行員;而25歲當王牌飛行員,就意味著20歲時就要開始飛行訓練;而20歲時能當飛行員,就意味著現在就得開始鍛煉身體,至少視力得保持好……發現沒?一旦設置了時間限制,你就不只是想想而已,你必須從現在開始就得做點兒什麼,而這就相當於真正啟動了這個項目。由此開始,目標才變成實實在在的行為。

以上這一系列的計算,之所以必須以「時間」為主軸,就是因為一切行動的共同前提,都是「有時間」。職場上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如果不以時間上的「死線」(dead line)作為節點,那麼拖來拖去,一切都會變成「沒時間」。對於完成任務而言,靠心血來潮,是沒有任何希望的。

TIPS:

小學問:好的目標等於成功的一半。制定目標時,先用「SMART」原則的五個問題考察一下,如果能夠符合這五項標準,那就放手去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