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小學問:解決你的7種人生焦慮 > 第二章 Be Smart——讀書越多就越聰明嗎? 第三節 人為什麼會死不認錯? >

第二章 Be Smart——讀書越多就越聰明嗎? 第三節 人為什麼會死不認錯?

人對於「原因」的熱愛,可以超越生死。電視劇裡常有這樣的橋段,每當有人被暗算,臨死前最後一句台詞往往都是:「為……為什麼?」你不覺得奇怪嗎?刀子都捅到身上了,居然關心的不是去醫院,而是問緣由!又比如說,告白被拒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也是問:「為什麼你不喜歡我?」似乎對方天經地義要給個理由,其實此事根本就不需要,甚至根本就沒有理由。

有趣的是,這種不理性,恰恰因為人是理性的動物 。所以,為了安放自己的理性,我們經常是有理由時找理由,沒有理由,創造理由也要找理由。如果沒有理由,我們就會吃不好睡不著,連死都不甘心。而在找理由時,由於因果性的複雜和微妙,自由度就會很大,有極大的空間可以發揮自己的創造性。

總的來說,有「外部歸因」和「內部歸因」兩種傾向。

所謂「外部歸因 」,顧名思義,就是把原因推給外界 。比如說,上班遲到,老闆問你:「為什麼又遲到?」你說「因為住得離公司太遠」,或者「因為鬧鐘壞了」,或者「因為堵車太嚴重」,這就是歸因於環境、意外、不可抗力。總之,千錯萬錯,反正不是你的錯。與之相反,所謂「內部歸因 」,就是將事情的原因歸於個人內在的特質 。比如說,你的同事小王上班遲到了,你在背後說:「小王這個人,一貫自由散漫沒有責任感,做事總是慢半拍。」這就是把原因歸結為個性、能力和態度等內部因素。

在選擇歸因方式時,每個人幾乎都是雙重標準 。一件壞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我們就會傾向於外部歸因;但如果發生在別人身上,我們則更喜歡內部歸因。別人遲到,是因為他不夠上心;我遲到,是因為路上堵車。別人被騙,是因為腦子笨;我被騙,是因為太善良。反過來說,一件好事,如果發生在自己身上,我們就傾向於內部歸因;但如果發生在別人身上,我們則會選擇外部歸因。別人升職,是因為拍馬屁;我升職,是因為努力。別人人緣好,因為巧言令色;我受歡迎,因為善解人意。

不同歸因方式所帶來的雙重標準常會造成一種效果,那就是當我們在回憶過往時,很容易就會只記得那些成就所帶來的證明,忽略了失敗所代表的意義 。比如說,你想到同學張三,覺得這傢伙個性實在很不成熟,失戀時大哭大鬧借酒裝瘋,像個小孩子,這是內部歸因。至於你自己呢?那可不一樣,雖然上次失戀我也是借酒澆愁,但那都是因為前任在分手時說的話實在太過分,所以才會鬧成這樣,這就變成了外部歸因。相反,當你在回想自己有什麼地方可以算是個性獨立時,也會對有利的例證比較寬容。比如說,你小時候就上寄宿學校,自己照顧自己,那就一定是性格獨立的鐵證了,這是內部歸因。可如果是別人呢?那可未必,因為住宿舍又不是自願的,不獨立的人上寄宿學校,變成讓室友厭煩的傲嬌小公主,這樣的案例還少嗎?這又變成了外部歸因。

可見,通過以上這樣的雙重歸因操作,每個人回憶起過往時,都很容易得出一個自我美化的結論。在印象中,你個性成熟、不愛跟人計較、不隨便麻煩別人、常常有苦自己咽……於是想著想著,就有七成以上的人,會覺得自己的個性實在比週遭朋友成熟多了。進一步說,在每個人腦海裡,自己總是沒錯的,當腦子裡一件一件證據翻過去時,所有好事、所有成就,都能佐證你是怎樣的一個好人;而所有壞事,所有失敗,都是因為當時的「不得已」,或是一個「不小心」,那並不足以證明自己的本質是差勁的。

當然,這種心理機制有個好處,它可以幫助我們抵抗不堪的回憶,好讓人們在想起過往時,不會被憂慮與悔恨吞沒,在面對他人的成就時,不會被羨慕與嫉妒所煎熬。這樣一來,我們就能一邊犯錯,一邊感覺良好,晚上依舊睡得著覺。畢竟,人是一種「理由」的動物,需要理由、追尋理由,而且善於創造理由。

然而,也正是因為這種「創造」太過自由,所以它往往會超出自我安慰的限度,變成一種對世界的曲解。很多人都有「懷才不遇」「舉世皆濁我獨清」「寄意寒星荃不察」之類沒來由的悲憤感,很可能就是因為這種雙重歸因,導致自我評估過高和對他人過度貶低。

所以,當你發現有人死都不肯認錯時,要知道他們不一定是罔顧事實,而是對事實有一套自己的歸因套路。提醒他們這種雙重標準的不公平,才是戳破這類謬誤的關鍵。

TIPS:

小學問:人是一種需要理由的動物,可是在追尋理由的時候,由於外部歸因和內部歸因的雙重標準,很容易「創造」出有利於自己的解釋,從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死不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