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小學問:解決你的7種人生焦慮 > 第二章 Be Smart——讀書越多就越聰明嗎? 第二節 沒有自知之明,問題出在哪兒? >

第二章 Be Smart——讀書越多就越聰明嗎? 第二節 沒有自知之明,問題出在哪兒?

以下的問題可能有點兒突兀,但是請盡量憑直覺回答:你覺得自己的能力怎麼樣?比起同年齡的其他人,你算聰明嗎?反應靈活嗎?個性獨立嗎?決斷力可靠嗎?

先別急著說那些客氣的場面話,請捫心自問,你覺得比起一般人的平均值,你算是在平均值之上,還是平均值之下?

不要不好意思承認,是在平均值之上,對不對?

你的答案,早就在研究人員的預計之中。羅伯特·萊文(Robert V. Levine)在《說服的力量:我們如何買賣》一書中,就提到了這種被稱為「好於平均幻覺 」(better-than-average illusion)的現象。他設計了一份問卷,邀請268位大學生來比較自己與他人的人格特質。結果發現,只有25%的人覺得自己比普通人更容易上當,22%的人覺得自己比同齡人幼稚,15%的人覺得自己不夠有決斷力,11%的人覺得自己識別騙術的能力不如普通人,7%的人覺得自己不夠獨立,5%的學生覺得自己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低於平均值,3%的人覺得自己對從眾心態的認識達不到一般標準。

是不是很奇怪?這個「普通人」或者說「平均值」的水準,明明應該是把人群劃分成一半一半,怎麼會好多人都覺得自己不在這條線之下呢?難道內心深處,大多數人都是自大狂?不,主要問題並不是自大,而是缺乏理解力 。1999年,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兩位心理學家共同完成了一項著名的研究,後來人們從這兩位研究者的名字中各取其姓,把這項研究的結論稱為Dunning-Kruger effect,簡稱「D-K effect」,中文叫「達克效應」。達克效應的結論很簡單:我們每個人在評估自己時,都會有一種高估的傾向。而且關鍵是,當一個人能力越差時,他對自己高估的情況就會越嚴重。換句話說,越無能的人就越自信,越 是不行就越是自我感覺良好。

比如說,研究者先請被試者給自己的英文文法打分,然後接受相關的測試。結果發現,實際能力最差、排名倒數25%的人,一開始對自己的評估分反倒是最高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答案很簡單,也很諷刺,因為一個人首先要對正確的文法有基本認識,才會知道自己在實際運用上可能遇到的問題,而如果他連這點兒基本常識都不知道,當然會覺得自己說得都對。換言之,文法越差,就越看不出自己哪裡有問題,以致充滿虛幻的自信。

除了文法,心理學家還做了一個有關幽默感的測試。同樣,他們先請大家給自己的幽默感打分,然後再讓他們去接受有關幽默感的客觀評測。結果和前一項一樣,那些在實際分數中幽默感最差、排在後25%的同學,一開始對自己幽默感的評價也最高,平均將自己的表現高估了46%,也就是說,這些人在生活中說的笑話其實都很冷,只是因為他們古怪的幽默感讓自己覺得這很好笑而已。在這裡我們會發現一個悲哀的死循環:想判斷自己有沒有幽默感,首先你得有幽默感;想知道自己文法好不好,你得先有基本的文法知識;要想正確評估自己有沒有某種能力,你得先在這方面具備一定的能力。結果是,越是需要學習的人,越是意識不到自己需要學習,反而常常會由於無知而自信滿滿。

不過,這個循環也不是完全沒辦法打破的,關鍵在於找到客觀衡量該項能力的標準。比如我們剛才提到了對幽默感的測評,你可能有些疑惑,「幽默感」應該是很主觀的東西,怎麼能進行「客觀評測」?其實是這樣:心理學家事先挑選了30條笑話,然後分別請被試同學與另外8名公認的非常出色的專業喜劇演員為這30條笑話的幽默程度打分。一個人的評分與演員給出的分數越接近,幽默感的客觀指數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你看,是不是很合理?由此可見,只要動動腦子,很多乍看是純主觀的東西也能找到客觀的指標來進行定量分析。而一旦我們掌握了這樣的思路,就能用事實說話,去衝擊陷入「達克效應」而不自知的人。比如說,你覺得自己邏輯嚴密,光是相信自己沒犯過邏輯錯誤可不行,那麼多教科書後面都有練習題,試著做幾道。又好比說,你覺得自己口才不錯,跟人爭執時單方面宣告勝利可不行,有本事去參加正規的辯論賽,用冠軍和最佳辯手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TIPS:

小學問:人們通常都會覺得自己的水平在平均線之上,而這往往是因為無知導致意識不到問題所在。想擊破這種「好於平均幻覺」,你就要盡量給這種能力找到客觀評判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