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小學問:解決你的7種人生焦慮 > 第二章 Be Smart——讀書越多就越聰明嗎? 第四節 你能分清原因和結果嗎? >

第二章 Be Smart——讀書越多就越聰明嗎? 第四節 你能分清原因和結果嗎?

這個標題可能會讓很多人覺得不服氣,原因和結果,這是小孩子都能分清的啊!天上下雨地下濕,當然下雨是原因,地濕是結果啦,難道還能反過來?!

可是你再想想,真的不能反過來嗎?如果一開始地上沒有水,天上的雨又是哪裡來的?古人只知道「黃河之水天上來」,現代人卻知道大氣層裡存在水汽的循環,天上下雨和地表水蒸發,這就是「互為因果 」或者「對立成因 」的關係。

當然,並非所有原因和結果都是雙向的,比如太陽把石頭曬熱了,就不能反過來說石頭變熱會對太陽產生什麼影響。但以上這個例子提醒我們,很多乍看毫無疑義是原因的東西,其實很有可能從某種意義上同時也是結果。正所謂「藝高人膽大」,也可以反過來說「膽大藝更高」,這就是互為因果、相互促進的關係。

曾有人研究家庭關係的重要性,他們說,每天清晨會給伴侶一個吻的人,收入會比沒有這種親密表現的人高出20%~30%,不僅如此,他們的平均壽命也會多五年,遭遇車禍和患上職業病的可能性也更低。然而,你冷靜下來想想,早上一個吻,固然能增進夫妻感情,改善精神面貌,進而間接地有助於事業發展,可是說到提高收入、延年益壽,這也太誇張了吧?有沒有可能是因為收入較高的家庭,本來就比較容易有閒有錢維護親密關係,本來就更有條件遠離職業病和車禍這樣的不幸?這個反過來的因果關係,反倒是更符合常識。

再舉個例子,經常有社會新聞說,年輕人因為失戀之類的小事就自尋短見。很多人因此感慨說,這是因為年輕人個性衝動,遇到情感挫折很容易想不開,等年紀大一點兒就好了,你什麼時候看見老年人為了談個戀愛尋死覓活的?這個說法,當然很有道理。時間和歷練的確會讓一個人性格更成熟,遇事更沉穩。但是你再想想,除了因為「年紀大,所以變沉穩」是結果之外,還有沒有別的可能?比如說,個性太衝動的人,年輕時但凡遇到點兒破事,都會拚個魚死網破、不死不休,這種人活到年紀比較大的可能性,是不是會相對較小?再比如,個性沉穩的人,在年輕時通常都不太顯眼,反倒是越老越顯出這種氣質的可貴,所以具有代表性的老年人大都風格沉穩,而引起關注的年輕人,則大都個性比較張揚。

所以你看,這裡存在兩個因果性的方向。前一種解釋,「年紀大」是原因,「個性沉穩」是結果;後一種解釋,「個性沉穩」是原因,「(活到)年紀大」,或者說「成為你所關注的年紀大的人」則是結果。兩種解釋都具有合理性,而人們往往會忽略後者,由此帶來一系列的問題。

其中的重災區,就是網絡上經常會看到的、各種號稱來自「權威研究」的生活指南,這也是很多標題黨吸人眼球的路數。比如說,有一則曾經流傳很廣的帖子,叫作《揭秘長壽十大要素》,其中一條就寫著,「晚育」能延年益壽。

理由聽起來很過硬。說在新英格蘭地區有一項針對百歲老人的研究顯示,如果一個女性是自然懷孕,而且是在40歲之後才生孩子,那麼她比普通的女性活到百歲的可能性會高出4倍。可是你反過來想,那些女性之所以長壽,真的是「因為」她們在40歲之後才生孩子嗎?原因很可能剛好相反:女性的晚婚晚育,和學歷、收入、社會地位、身體健康都是正相關的。別的不說,單說40多歲還能懷孕生子,那她的身體,應該本來就很好才對吧?所以,才不是什麼在40多歲懷孕的女性會更容易活到百歲,更合理的說法應該是,學歷、收入、社會地位都高,而且身體健康,本來就能活到百歲的女性,才會更多地在40多歲的年紀才生孩子啊!

以上這種陷阱,就是一個典型「因果倒置 」的謬誤。簡單來講,就是對於兩個相互關聯的現象,錯誤地把它們之間的原因與結果給弄顛倒了 。明白了這個概念,你再去看網絡上的很多信息,特別是那些披著科技外衣的熱門帖,就能知道其中的問題在哪裡了。比如有一則新聞,標題是「美國研究人員發現體罰可能影響孩子智商」,說的是美國懲戒與家庭暴力專家針對806名2歲至4歲兒童,以及704名5歲至9歲兒童,進行了四年的跟蹤研究後發現,前一個年齡組中未遭體罰過的兒童,智商平均得分比經常挨打者高5分;而後一組中,這一差距為2.8分。研究人員因此建議,在任何情況下,孩子都打不得。

像這類的新聞,乍聽之下很有道理,結論也符合常識,所以一般人聽了,很容易相信。但是當你懂了「對立成因」和「因果倒置」的道理之後,就要再仔細想想,之所以有這個結論,究竟是因為打小孩會比較容易讓他變笨,還是因為笨小孩會比較容易挨打呢?如果沒有排除後一種可能性,研究人員又怎麼能說他們得出了科學的結論呢?舉這個例子,並不是說打小孩是對的,而是提醒大家,不管結論多麼顯而易見,也要對推理的過程心存警惕,小心弄錯了因果關係。特別是在這個似是而非的信息滿天飛、到處充斥著什麼「英國研究」「美國專家」的時代,我們實在有必要學會一套推理技巧,好讓自己不至於輕易地被那些斷章取義的熱門帖給帶跑。

在此,教你一招很簡單的秘訣,可以用來快速檢測那些所謂的「研究結論」可信度高不高。那就是,每當你一見到某個證據確鑿、貌似合理的結論時,永遠都要先問自己一個問題:這個結論,可不可以做實驗來驗證?什麼意思呢?還是拿體罰與智商的關係來說,「被打」和「智商低」,這是兩個被觀測到前後出現的客觀現象。但是請注意,這只是「觀測」,而不是「實驗」。觀測只能告訴你兩件事前後發生,實驗才能在控制和排除所有無關因素之後告訴你真實的因果性是什麼。

所以,真要做實驗,就要像對待小白鼠那樣,把總共1500多個小孩關在一起同吃同住,並且隨機分成兩組。對其中一半小孩不管乖不乖都要打,對另外一半小孩不管乖不乖都不打,這樣才能排除所有無關因素,以及「因為聰明,所以比較能夠避免挨打」這樣一種可能性。四年後,再來看他們在智商發育上的差異。你當然會說:這不可能!是的,這個瘋狂的想法本來就不可能。正因為如此,對於社會現象的觀察和統計分析,幾乎永遠不可能避免「對立因果」,而一旦忽視這一點,就很容易「因果倒置」,把結果當成原因。

最後,出一道思考題讓你自測。

知名學術期刊Plos One 刊登出一項研究說,在考察了超過130萬人的健康記錄後發現,被貓咬而接受治療的人群中竟然有41%同時被診斷患有抑鬱症,其中86%被貓咬且被診斷為抑鬱症的人群為女性。這項結論,如果拿給那些喜歡譁眾取寵的媒體,肯定能得到一個類似於「震驚,一般人不知道的養貓風險!」或「你還在養貓嗎?當心抑鬱纏身!」之類的標題。

但聰明如你,現在,已經不會輕易掉進這種推理陷阱了。因為,第一步,先去想:這玩意,能不能做實驗?第二步,再去想:針對這個「被貓咬傷的人,有四成患有抑鬱症」,除了原有的因果關係外,還有沒有別的可能?

參考答案:

1.患有抑鬱症的人群更傾向於養貓,因為養貓可能會對貓主人的心理帶來真實的或感受上的健康益處。因此,他們被貓咬的概率也比那些不養貓的人相對較高。

2.抑鬱症症狀越重的人,越傾向於與貓黏在一起。當然也就更容易被咬。

3.貓咬的傷情有時會相當嚴重,這部分歸咎於貓齒尖而長,可能造成難以清洗的深度刺穿傷,且容易感染。嚴重的感染或傷情可能促進抑鬱症的發生。

4.有的動物在主人精神狀況和相應水平發生變化時會更傾向於咬人。貓會與人類的目光互動,而抑鬱症患者可能更少與貓進行視線接觸。

5.抑鬱症患者的行為方式或許會激怒貓。例如,他們可能更容易忘記給貓餵食。

6.抑鬱症患者對健康的焦慮感更強,被貓咬傷後,會比一般人更傾向於去醫院尋求治療。

7.有時候,被貓咬傷的情況發生在主人試圖阻止眾貓打架的過程中。根據研究,抑鬱症患者更有可能養好幾隻貓,從而增加了以這種方式被貓咬傷的概率。

8.就算全世界都沒人愛你,至少你還有隻貓……懷有這種想法的人一旦被心愛的貓咪咬傷,勢必遭受沉重打擊。這令本已抑鬱的人症狀更加嚴重。

9.抑鬱症患者有時可能不願承認自殘,而將責任推卸給貓。

……

發現沒?掌握了「對立成因」這個觀念,是不是看世界就沒有原來那麼簡單了?

TIPS:

小學問:因果關係往往是相互的,甚至是跟表面上相反的,如果忽視「對立成因」的可能,就會犯「因果倒置」的錯誤,被似是而非的統計數據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