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小學問:解決你的7種人生焦慮 > 第一章 解決人生焦慮的小學問 小學問,就是把知識積木化 >

第一章 解決人生焦慮的小學問 小學問,就是把知識積木化

黃執中

隨著互聯網上各式各樣內容產品的興起,有一種焦慮也越來越常被提及,那就是「知識碎片化」 。也就是說,人們學習的知識,越來越是片段的、摘要的、被抽離了系統或被拎出了某個整體脈絡的。我能理解那些對於碎片化的批判,畢竟相較於「碎片」,「完整」這個詞本身就散發著奇特光暈、充滿著美好想像,它意味著一股系統的、周全的、能被全然概括以致不必擔心有所遺漏的「真知感」。

是啊,求知識、長學問,本來不就應該盡力追求完整和系統化嗎?碎片化——既然碎都碎了,又算什麼玩意嘛!

別急,同一個概念,讓我們換一個詞看看,比如不用「碎片化」,而用「積木化」。

人類對知識的想像,向來便有兩種:一種是「拼圖」,另一種是「積木」 。拼圖論者認為,所謂知識,應該是一張完整、巨大而瑰麗的宏偉圖像。你我從小到大,自每節課上一一搜集起的每塊「碎片」,就像拼圖中的一塊。其唯一目的,就是要讓這些碎片拼圖相互確保其能準確嵌合,能循序、完整地拼出整張藍圖。每塊碎片都有前因後果,都有它在系統裡所預設的固定位置 ,你得辨識,得循序,得小心翼翼,把該知道的東西放在它該拼湊的地方。真正有價值的,應該是知識那「完整」的圖像,唯有整張圖,才能被辨識、被解讀,單獨的一塊碎片,啥都瞧不出。「知識碎片化」則是顛倒了拼圖進程的世風日下,令拼圖論者憤怒。

不過,積木論者的想法不一樣。

你有沒有玩過積木?玩積木的目的,是拼出你「想要的模樣」,不像拼圖,得拼出某個「預設的圖像」。所以,積木中的每個零件,都沒有所謂「固定」的位置。同一個零件,造火車時,可以拿來拼火車頭;造飛機時,又可以拿來組飛機機翼。而對每一塊拼圖來說,如果它是拼火車頭的,那它就只能放在火車頭上,放錯了地方,它就「廢」了。所以,相較於拼圖,每一塊積木本身就已是「完整」的。

而且,同樣是碎片,積木亦不同於拼圖。拼圖的碎片越細碎,就越難拼,因此「碎片化」對拼圖來說是有害的 。相反,一個「目標太過明確」的積木,在拼湊過程中,卻往往是個累贅。一大塊「完整無缺」的火車頭積木,它的作用其實微乎其微。無論是拼飛機、拼火箭還是拼城堡,這塊積木,都沒有用。此時,唯有將之打碎,拆成更小的拼塊,這塊積木才能發揮作用。是以「碎片化」對積木來說,意味著靈活 。

舉個例子。先問一句:你現在所能掌握的數學,是完整的、系統的,還是碎片化的?相較於整個數學領域的大藍圖,九九乘法表絕對是碎片的知識,但在生活中,你九成以上的實際需求,是不是都可以用加減乘除這些碎片化(積木化)的數學知識解決呢?就像學生時代讀文科的我,數學是典型的沒學「全」。在我腦中,從三角函數到代數,從觀念到運算,都是「殘」的。但那又如何?這難道會否定或牴觸當我單獨用九九乘法表這塊知識積木時,它對我的增益?

再比如花十分鐘向你解釋什麼叫「押韻」。是的,我承認,相較於古典文學的浩瀚無邊,這完全是個碎片知識。光懂什麼叫押韻,不足以成為文學家。但是,即便如此,這塊知識積木有沒有用?有!因為相較於不懂的人,只要你理解了什麼是押韻,你看待一首詩的眼光,立馬就能變得不一樣。你就可以從完全的外行,瞬間「略跪什麼門閂」(韋小寶語,應是略窺門徑)。另外,「押韻」這塊知識積木,不只適用於唐詩,你完全可以用它來欣賞標語、俗諺、歌詞,運用在許多別的地方。

懂了嗎?所謂碎片化,其實都是積木化。每一塊積木都可以單獨學習、自主拼接,進而組合成知識使用者自己想要的形狀。 而此時,若有拼圖論者跳出來,指責這種碎片都是邪門歪道,我就會覺得未免誤會太大。

對於知識碎片的質疑,網上有個熱門帖,大意是這麼說的:為什麼說大部分碎片知識都是大忽悠呢?因為它傳授的知識往往都是未經思考的。多數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任何事。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我被震撼到了。我想起我上學時的一件事,當時班上有一位後來考上清華的學霸,他總結了一套高效學習筆記。我當時物理成績位居下游,便向學霸取經:「借你筆記看看唄。」我把他的筆記完完整整地抄了下來,但是幾次考試下來,我還是位居下游。我說:「你的筆記我都看好幾遍了。」學霸說了一句:「未經你思考的知識是不屬於你的。」我瞬間醍醐灌頂。

在此,請注意喔——「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任何事」這句話本身其實就是一個知識碎片。細想一下,這句讓我「被震撼到了」的話,它的內容完整嗎?它的結構成體系嗎?它是某個通過脈絡推演而展示出來的學問嗎?都不是。「大腦面對判斷會想偷懶」這個概念是心理學中的一塊積木,是我們在《小學問》裡花五六分鐘便可以講清楚(甚至比這句話講得透徹深入)的一塊知識積木。

沒錯,只是積木。

但是,見識過這塊積木後,卻能讓一位批判者震撼,讓他開始聯想,聯想到自己讀書時的一件往事,聯想到學霸跟他說的另一個道理,讓他醍醐灌頂。可見,碎片不是重點。只要你能把碎片當成積木,你就可以將幾塊積木加以組合,充分運用,最後拼成一套屬於你的論述。

所以,別再說碎片化了,當今的知識應該是積木化。過去,我們有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法學……當今,我們有法律經濟學、社會心理學、社會經濟學、法律社會學…… 過去,人們探索,期盼著所有碎片背後有一張由上帝描繪的完整而系統的最終圖像。而今,人們操作,希望知識能更容易、更有效率地被使用。

一直以來——從《好好說話》到《小學問》,我們都在嘗試著將大塊的知識掰開揉碎,分析詮釋,最後成為一塊塊可被拼組的積木。積木拿回來拼成什麼樣,都只看個人。甚至,有人手上玩著積木,一時不想拼湊,這都很正常。但若要因此批評,大呼知識這玩意非得一套一套的,不能積木化,不能拆開,那您將會錯過的「震撼」與「醍醐灌頂」,又豈止咱們的《小學問》?